《商品质量论文全面质量管理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质量论文全面质量管理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商品质量论文全面质量管理论文.精品文档.商品质量论文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与监管对策摘 要从博弈的角度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方利益主体非合作博弈的结果,本文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提出了政府以社会利益最大化、长效化为主导思想,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效率、效益、成本最优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流通;商品质量;博弈;监管 1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但商品质量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从问题演变的过程看,商品质量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方相关利益主
2、体博弈的结果,即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状况取决于商品经营者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1.1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经营者的逆向选择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流通领域经营者逆向选择、商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买卖双方,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拥有的商品信息是不对称的,一般情况下,经营者拥有较多关于其销售的商品的信息,而消费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检测的条件,无法在购买前有效地识别商品的质量,甚至在购买使用之后也无法了解商品质量,相对于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在信息拥有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即经济学上所谓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使假冒伪劣产品和优质产品可能拥有同样的市场,在市场监管、社会诚
3、信及公共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如果违法成本低,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就会趋向选择假冒伪劣产品经营,即经营者的逆向选择,使市场秩序恶化。 1.2 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 在商品质量问题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博弈关系。经营者的收益除了取决于商品的边际利润外,还受消费者选择该商品概率的大小和维权能力的影响,当消费者识别能力和维权力较强时,消费者选择假冒伪劣商品的概率降低、维权行为增加,则经营者的收益会减少、经营成本会增加,原有的平衡关系破裂,当企业经营伪劣商品的收益降低于期望收益时,经营者将提升商品质量。 在博弈过程中,消费者是否选择商品和是否维权也是以个体
4、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消费者通过综合考虑商品的质量、价格、消费成本、信息收集成本、维权成本等因素,确定其消费和维权行为。当消费者收集信息和维权成本较高时,消费者缺乏收集信息和维权的主动性,则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的概率低,发现问题时多数人采取放弃维权的态度,商品质量问题恶化;反之,信息收集成本和维权成本降低,能抑制商品质量问题。 1.3 经营者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博弈 经营者在政府的规制中也是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主导来确定其行为策略。流通领域企业数量庞大、分布分散,商品品种繁多,政府监管部门主要采取抽检的方式来监督,经营者有可能不被监测,经营者的行为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因此,这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与企
5、业的经营收入、经营成本以及被监测到的概率和违规成本等因素有关。当法律法规越完善、政府监测力度越大、处罚力度越强、信息传递越有效时,企业被抽检而发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和违约成本增加,当企业收益减少而不能获得期望利益时,企业会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加强质量控制来减少违规成本,但控制商品质量会增加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经营者会在与政府的博弈中寻找均衡点,确定获得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商品质量控制行为。 市场监管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当商品质量问题严重时,社会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政府必将加强监管,在完善制度、提高检测技术、增加机构和监管人员、加大抽检力度等方面加大投入,但政府的资源有限,不能无限加大投入,在与经营者的
6、博弈中寻找均衡点,选择社会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 2 非合作博弈向多方合作博弈的演进 “纳什均衡” 理论指出,博弈的参与方在其他参与方的策略一定的情况下,以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理性”选择为出发点,而不考虑“整体理性”选择带来的整体利益所选择的博弈策略,在纳什的均衡状态中,“个体理性”选择的利益结果永远小于“整体理性”的选择利益,即从市场整体的角度讲,非合作博弈不能获得市场整体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三鹿企业生产问题奶粉是典型的非合作博弈行为,为了个体利益添加过量的添加剂,整个行业也呈现逆向选择,企业虽然在短期获得了的利益,但最终结果是企业丧失市场、消费者利益受损坏、政府
7、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受质疑、社会资源浪费,非合作博弈不是市场的理想状态。 市场要长期有序地发展,非合作博弈必然向合作博弈推进,通过多次博弈的演进,“个体理性”策略的选择逐步趋于市场整体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整体理性” 策略的选择。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政府在推进合作博弈中发挥主导作用,合作博弈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政府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完善监管体系、运用科学的监管方法和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效率,使优良商品经营者的市场收益高于伪劣商品的经营者,激励企业行为向正向选择发展;而企业自觉遵守市场秩序,主动加强商品质量管理,通过提高商品质量来赢得市场,消费者利
8、益得到保障,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机会。 3 博弈视角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对策 博弈视角下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应该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综合考虑监管效率与监管成本、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消费者利益与企业发展等方面,推进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 3.1 建立有效的商品质量信息传导机制,矫正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 在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上,政府应将建立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作为商品质量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商品信息标准和质量信息载体。政府应清理五花八门的认证和标识,建立科学、权威的认证标准和标识体系,通过认证标识将复杂的商品
9、质量信息转化成消费者易于掌握和识别的信息,有效增加商品质量信息的传递。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政府可以建立商品质量信息的公共平台,同时运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发布商品质量信息,发挥信息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弘扬优秀的商家和商品,引导正确的消费,形成公众监督,减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而引发的逆向选择现象。 3.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市场硬约束 从博弈的角度,完善商品质量标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和对违规经营者的处罚力度,既能加大企业的违规成本和被查概率,形成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硬约束,又能使行政监管、行政执法和处罚有法可依,有效地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从而有效地保
10、障商品质量。法律法规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的资源有限,完善的过程中要重视成本与收益分析,在科学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寻求科学的监管方法和监管技术,以发挥监管的实际效果,提高市场的自约束力量,推进商品监管由行政监管向法治化、市场化转换。 3.3 建立与完善商业企业信用体系,推进政府行政监管向市场约束转换 在市场机制和法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完善的商业企业信用体系对矫正由道德风险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有良好的作用。在商品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有效的信用信息可以成为消费者选择企业和商品的依据,因此,信用信息具有遏制不良企业行为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政监管向市场解决问题转化。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应该是主导者,政
11、府相关部门负责设计商业企业信用体系框架、制定信用管理制度、搭建信用公共信息与管理平台;行业协会和第三方征信机构应该是相关制度的主要实施者和信息管理者,推进行业的自约束。 3.4 整合优化社会资源,提高监管效益和效率 资源的整合优化首先是对政府系统内部监管信息进行整合,打破条块分割管理格局下监管信息分散、不共享的状况,建立信息共享的统一的信息系统,增加各部门监管的协调性,减少不同部门重叠或无效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其次是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化,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推动被监管对象的自律、发动社会非政府机构参与等间接监管方式是被发达国家政府所广泛采取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国也应将行业协会、媒体、检测机构以及消费者等社会力量纳入到监管体系中,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第三方机构检测、群众参与”的立体化社会监管系统,提供监管的有效性,降低监管成本。 参考文献: 1窦志铭,邓志旺.深圳流通行业特点与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J.改革与战略,2006(4). 2周清杰.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品质量监管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