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品文档.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冷与热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 通过认真观察,知道一些物冷与热的现象。2、 会用不同方法研究水的冷与热。3、 亲历用感觉器官研究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二、教学准备。每组三个装有冷、热、温水的水槽,媒气炉、炒菜、煮开水、冰箱等视频,有关沙漠、冰川、地热、喷泉的视频。三、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1、 师:夏天真热,琪琪、波波、彬彬、妍妍四年好朋友约好到泳池游泳,游完水刚上岸的波波觉得浑身发冷,但准备游泳的彬彬却热气死了,你能帮他们找出原因吗?2、 学生发言。3、 师:
2、在我们的生活中热与冷的现象随处可见。(二)哪里热,哪里冷?1、 师:你能说说,家里哪里热、哪里冷?2、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家里面寻找冷和热的现象。(播放体现冷、热现象视频)3、 师:在自然界中也有冷热的现象吗?4、 分小组讨论。5、 师:在自然界里,冰川、沙漠、地热、喷泉冷热都不相同,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地方,亲身感受一下。(播放视频)(三)感觉水的冷与热1、 师:桌子有三杯冷热不同的水,你有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冷热不同呢?2、 生答,师板书。3、 分组实验,师巡视,提醒学生用多种方法尝试。4、 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汇报。5、 师:如果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在冷、热水里,然后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在温水,
3、你的手有什么感觉?6、 请两位学生到台前试验。7、 学生汇报感觉。8、 师:靠手能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吗?(四)问题延伸: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体的冷热程度?1、 生讨论。(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铺垫)2、 生答:温度计。3、 师:请同学们回家尝试一下。2、温 度 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 通过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能正确地使用温度计。2、 能正确地读写温度。3、 学会测量空气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掌握一些科学的技能。4、 亲历一系列测量物体温度的活动,逐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准备。课前要求学生购买式样各异的温度计或气温计,课件1个。三、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1、 暑假里,
4、彬彬、波波、妍妍都去旅游里,他们回来以后一起交流旅游的感受,波波说:“我到了吐鲁番,哪里实在太热了。”彬彬说:“武汉也是很热,它是我国的三大火炉之一。”妍妍说:“我觉得海南岛也很热”。他们去的地方究竟哪个最热呢?2、 生答。3、 师:怎样准确知道各地的温度?(二)认识温度计1、 师: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请你们把带来的温度计和桌面上的温度计比较一下,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各自有什么作用。2、 生观察温度计,记录观察结果。3、 汇报发现,师板书:相同点:有刻度、有红色的液体、单位()。4、 师:温度计的刻度有什么用呢?每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5、 生答的基础上师小结。6、 师:温度的单位用什
5、么表示?怎样读和写?7、 生答的基础上师小结。(三)讨论:下图中哪一种测水温的方法对呢?1、 师:出示三种测水温的的方法。2、 学生讨论。3、 指名学生回答。4、 小结:温度必须悬挂在被测水的中间。(四)拓展:温度计的量程。1、 师:图中有三种温度计,你知道它们的最高、最低温度是什么?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2、 生汇报观察结果。3、 师:每种温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就是温度计的量程。4、 师:根据这些温度计的不同量程,你能说说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吗?5、 生答。6、 师: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用途,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温度计就不能正常工作,还很容易爆裂。8、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温度
6、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演示)9、 师:你能用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测量桌面这杯冷水的温度吗?10、 生测量一杯水的温度。11、 指名几位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到黑板上。12、 师:总结、纠正。温度计(第2课时)一、测气温1、多媒体出示以下各个地方:教室、走廊、大楼旁、树萌下、草地上。1、 问: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都一样吗?2、 生:(不一样)3、 师:你能预测出这些地方的大概是多少吗?4、 生预测。5、 师:究竟我们预测得对不对呢?我们亲自去验证一下,下面我们分5个小组,约定在同一时间测量。6、 各小组分别到以上5个地方测量气温。7、 汇报交流。8、 师:从表中,你发现什么规律。9、 小结:同一时
7、间不同地方的温度是不同的,露天的地方比较热,室内和有遮挡的地方比较凉。二、一天中的气温师: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气温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测量教室内的一天的气温,并记录课本的表格中。生:课后测量。三、测体温1、师:我们知道不同量程的温度计用途不同,测量体温的用体温计,体温计的种类很多,有普通体温计、红外测温器、数字显示体温等。(多媒体各种体温计,介绍各自不同的特点)2、师:怎样测量自己的体温呢?谁来示范一下?3、点名让学生上台示范测体温。(旨在让老师根据学生的示范动作进行点评、纠正,从而让学生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4、生测自己的体温。5、汇报交流,并总结得出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四、了解一
8、些物体的温度1、 多媒体图片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2、 师:你还知道别的物体的温度吗,到网上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物体的温度。3、热往哪里传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热传导的规律,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2、 通过制作简易保温瓶,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3、善于得用身边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提高动手能力。4、通过实验活动,体会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二、教学准备。1、绿豆,不同材料的棍子,凡士林。2、带塑料盖的玻璃瓶、水温计、泡沫、塑料、布等材料、烧杯。3、铝箔纸、卡纸、盒子、小木棍。三、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1、师:老师下课后去倒了
9、一杯热水,但水太热了,怎么喝?谁帮我想个办法让水凉得快一些。2、生答(把热水杯放进冷水杯里,会凉得快一些),生并上来示范。(二)水温的变化3、师:这种方法能不能使热水的温度降下来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了准确的知道热水水温和冷水水温,我们可以借水温计进行测量,每隔3分钟记录一下。(由老师统一计时)4、学生分组测量。5、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6、师示范把数据填在P16页的图表中,得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7、师引导学生分析:从这些曲线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继续测下去,两条曲线最终会重合在一起吗,为什么?8、指名学生发言,师再总结。(三)观察下图,想一想,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灯的火焰会使周围哪
10、些物体受热?1、 生观察、讨论,并把结果写在课本上。(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很快就会完成)2、 汇报交流。(四)哪颗豆子选掉下来?1、 师:热从任何材料的物体传递的速度都一样吗?哪种材料传得快,哪种传得慢?2、 生讨论,预测各种材料传热快慢3、 汇报,师板书学生的预测。4、 师: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探究。5、 师:示范实验的方法,并讲清注意事项。6、 生分组实验。7、 汇报交流。8、 师:从这些现象中你发现哪种材料传热快?9、 生答后师小结。10、师:你还有别得到方法检验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吗?(五)调查炊具各部分的材料1、 多媒体出示常见的炊具。2、 讨论:这些炊具各
11、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想一想为什么?3、 生汇报。4、 小结:人们利用各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异,制作了不同的用具。(六)保温与材料1、师: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一样吗?2、生答:不一样。3、 师:哪些性能好,哪些性能差,我们一起来做个保温瓶看看。4、 师:示范做法。5、 生分组做。6、 生观察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瓶温度变化,记录结果。(如果材料材料不够,全班若干不同材料的小组进行实验。)7、 汇报。8、 小结。(七)做“太阳能炉”1、 师:地球上大部分的热就从太阳传过来的,我们能不能把太阳的热收集起来为我们服务呢?2、 生答。(学生举出多种利用太阳的装置)3、 师:好,我们一起来做个简易的“太阳能炉
12、”玩玩,好吗?4、 生:好。5、 师:示范制作方法。6、 生:分组制作太阳能炉。7、 到操场上进行太阳能炉煮水竞赛活动。8、 师:你想了解更多太阳能的应用,请到网上去查找更多的资料,并把你的新发现上传到论坛上,与大伙交流分享。4、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 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热胀冷缩。2、 能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3、 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4、 能够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完成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二、教学准备。热水、烧杯、小瓶、小吸管、上宽下细的玻璃水杯,气球、烧瓶、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三、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1、 师:出示两
13、个瘪了兵兵球(一个是好的,一个有裂开一个小口)。2、 问:这两个球还能用吗?有什么办法?3、 生答:放进热水里。4、 师演示。5、 生:发现一个乒乓球鼓了起来,一个没有任何变化。6、 问:这个乒乓球为什么重新鼓起来。7、 大部分学生会答是热胀冷缩的原因。8、 师追问:是什么热胀冷缩,是乒乓球本身,还是。9、 生答。(乒乓球、球里面的空气)10、 师高举另一个乒乓球问:为什么另一个乒乓球不能鼓起来呢?(二)会变大小的气球。1、 师:为了寻找乒乓球不能鼓起来的原因,我们先来做一个让气球变大变小的实2、 师演示实验方法。3、 生分组实验。4、 汇报。5、 师引指导学生解释气球变大变小的原因。(三)热
14、胀冷缩的现象1、 师:生活动中有哪些是热胀冷缩的现象呢?2、 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解释原因。(四)网上学1、师:回家以后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并登录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5、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 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有些物体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2、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冰点和沸点。3、 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步骤和方法。二、教学准备一小块蜡、细铁丝、金属盒、蜡烛、试管夹。冰块、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三、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1、 图片出示场景。2、 师:早上波波从家里带了一块巧克力,准备中午放学的时候吃,谁知道准备拿
15、出来吃的时候,发现巧克力熔化,为什么呢?谁告诉波波巧克力熔化的原因。3、学生答。(二)蜡块的变化1、 师:我们还见过哪些物体像巧克力一样,状态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呢?2、 生答。3、 一块蜡块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4、 生预测。(有以往的生活经验,应很容易猜出来)5、 师:是不是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呢?我们亲自动物给它加热一下吧!6、 师:示范加热方法,并提出实验注意事项。7、 生分组实验。8、 汇报观察结果。9、 小结:蜡块加热后会变成液体,再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凝固成蜡块。(三)拓展:物质的三态1、师:物质都像蜡一样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不同的温度下,它们会呈现不同的状态。2、师:说说下
16、列图中的物体,什么温度下是什么状态呢?3、师: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一共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形式,讨论一下。4、生:小组讨论。5、汇报。(四)水的变化1、 师:水放入冰箱的冰冻格里一段时间,水会有什么变化?2、 生答:冰块,你知道它的温度是多少吗?把冰块放入水中加热,你又有什么发现,这时水的温度又发生什么变化?一直加热至沸腾时,这时的水温是多少?3、 生预测,师板书。4、 师:我们一起动手探测水的变化,实验中,必须注意用火的安全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5、 生分组实验。6、 汇报。7、 小结:水(冰冻)冰(加热)水(加热至沸腾)水蒸气(冷却)水。(五)网上学:湿衣服怎样才能干能快?1、
17、 师:你认为湿衣服怎样才能干得快,请登录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吧!(六)拓展:制作“糖玻璃”1、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改变发生变化。参考书中的方法,回家和我们父母一起来做块糖玻璃来玩玩,好吗?把你做“糖玻璃”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交流。6、关心天气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基本特点。2、 通过讨论和收集资料,知道天气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3、 知道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4、 体验到天气的多样性及天气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二、教学准备:1、 课件一个、网络教室。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的天气,你都遇到过怎么样的天气
18、?生:自由发言。二、常见的天气现象师:出示各种天气图片。师:这些天气各自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请你说说,说的时候要抓住这种天气的特点,你也可以配合动作,比一比谁表演得最像。生上台表演各种天气特点。师:某某同学表演得怎么样,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三、讨论: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不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师:刚才同学们出色的表演真让老师佩服,这些天气中,哪种天气你最喜欢,哪种天气你不喜欢,说说你的理由,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生交流,记录。师:说说你喜欢哪种天气,把喜欢的理由说说。各组派代表交流。师:说一说,农民、飞行员、汽车司机等不同职业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天气?生答:
19、四、天气与生活。出示几幅图片。师:人们的生产活动、出行和农作物的生长都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你能举出一些天气影响人们生活的例子吗?生交流,记录。汇报交流,师板书。 师:天气的好坏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那么它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生自由答。五、网上学。如果想知道更多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六、天气与动物。师:天气变化对一些动物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蚂蚁搬家时,天气,蜻蜓低飞行时,天气,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子。师: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对天气变化对动物的影响进行总结,并编写成天气谚语。如:蚂蚁爬高,快下雨。月围圈儿,快刮风。盐缸还
20、潮,阴雨难逃。师:你还能说出哪些天气谚语吗?如果知识更多的天气谚语,我们可以到网查找一下。7、刮风了教材分析:“刮风了”是沿海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学期变化的天气单元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天气现象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对气候的基本要素、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培养观测天气的初步能力。本课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所习得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丰富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整理、概括和应用。具体的来说,是希望学生在通过了解风形成,风有利有弊,懂得科学利用风力的分析探究,灵活地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