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8.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8.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8.精品文档.第十八章口腔疾病第一节疱疹性龈口炎【概述】疱疹性龈口炎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是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常见手婴幼儿。患者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特别是牙龈充血水肿明显,黏膜出现簇集性小水疱,小疱破裂局形成浅溃疡。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以后,有30%-50%的病例可能复发,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称为唇疱疹。【诊断要点】1.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1)多见于2-4岁的儿童,亦可见于青少年。(2)发病前可有接触史,潜伏期约一周,发病前2-3天全身不适,发烧38
2、-39左右,淋巴结肿大,流涎。(3)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疱疹,直径约2mm左右,圆形,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易破溃形成单个溃疡或融合的大小不等的溃疡面。疱易发生在紧张的黏膜上如舌背、牙龈,在舌背病变周围常有较厚的白色舌苔。(4)牙龈表现为急性炎症,龋缘和附着龈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5)疱疹可发生于口周皮肤,鼻翼等处。破溃后形成黄褐色痴皮。(6)细胞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毛玻璃样核。2.复发性唇疱疹(1)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多为成人。发热性疾病、感冒、日晒、疲劳、精神紧张等均可诱发疱疹复发。(2)损害常发生在口唇、口周、鼻孔附近,也可见于颜面部。开始患部有烧灼痒感,随即出现红斑和簇集性小水
3、疱,疤液澄清,水疱破裂后呈现糜烂面,数日后干燥结痂。全病程约1-2周,愈合后可遗留暂时褐色色素沉着,局部淋巴结可稍肿大,可有倦怠不适感或低热。【药物治疗】1.全身抗病毒治疗(1)阿昔洛韦,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成人用量及用法:口服200mg,一日5次,5-7天一个疗程。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等。(2)利巴韦林:成人用量及用法:口服200mg,一日3-4次,7天为一个疗程。儿童每日l0mg/kg,分4次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是贫血、乏力,停药后消失。偶有口渴、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过敏以及孕妇禁用。2.局部治疗(1)3%阿背洛韦软膏局部涂布,可用于唇部及
4、口周皮肤疱疹。(2)口腔黏膜病损:局部对症治疗,消炎止痛、促进愈合。3.全身支持疗法(1)注意休息,保证饮人量,维持体液平衡。(2)补充维生素B2:成人每日需要量23mg;维生素C100mg,一日3次。【注意事项】1.阿昔洛韦多次应用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的耐药。2.哺乳期妇女应用利巴韦林时应暂停哺乳。利巴韦林与齐多夫定同时应用具有拮抗作用。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概述】口腔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念珠菌性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口腔念珠菌病分型尚不统,可按病损特征及病变部位等分型,目前普遍采用Lehner(1966)提出的分型
5、标准,即将口腔念珠菌病分为假膜型、萎缩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及和念珠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唇炎等。一、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又叫鹅口疮或雪口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先婴儿最多见;病程为急性域亚急性。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购任何部位。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口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胖及唇。【诊断要点】1.好发于新生儿、小婴儿,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激素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2.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3.口腔黏膜充血,表面可见向色乳凝状或淡黄色的伪膜,用力可将伪膜擦去,
6、下方为充血的基底。好发于唇、舌、颊、膀黏膜处。4.白色念珠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最简单的方法是标本直接镜检。通常取病损的假膜、脱落上皮,痴壳等标本,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液数滴,覆以盖玻片,用微火加热以溶解角质,然后立即进行镜检,如发现假菌丝或孢子,就可认为是真菌感染,但还必须通过培养,才能确诊。【药物治疗】1.较轻的小婴儿可用2%4%碳酸氢钠液擦洗口腔。较重的患儿可甩10万单位制霉菌素甘油液涂擦(均非基本药物)。2.成人患者可全身和周部应周抗其菌治疗。甩药要连续两周,但碰连续3次真菌检查阴性方可认为治愈。可以口服氟康唑:首次200mg以后100mg一日1次,连服7-14天。不良反应:恶心
7、、皮疹,停药后消失。局部应用药物:局部口含化制霉菌素(非基本药物),5万-10万单位/次,一日3次;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将碳酸氢钠配制成2%-4%溶液局部含漱,一日3次。3.唇部及口角部位的病损还可局部涂布咪康唑软膏(非基本药物)一日3次。【注意事项】1.白色念珠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日前认为最可靠的是在玉米培养基形成厚壁孢子,才能确诊为白色念珠菌。2.小儿喂养用具耍清洁与消毒。注意防止因喂养而引起的交叉感染。成人患者要尽量去除病因,停止使用抗菌药物。3.幼儿还可局部涂0.1%甲紫进行治疗。二、急性萎缩型念珠菌口炎急性萎缩型念珠菌口炎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和伪膜型念珠菌病同时发生。【诊断要点】1
8、.患者多有服用大量抗菌药物和激素史。2.口腔黏膜充血,形成广泛的红色斑片。3.疼痛并有明显的烧灼感。4.涂片检查可见念珠菌菌丝或培养证实念珠菌感染。【药物治疗】1.全身抗真菌治疗用药要连续两周,但应连续3次真菌检查阴性方可认为治愈。可以口服氟康唑:首次200mg,以后100mg,一日1次,连服7-14天。2.周部应用药物:局部口含化制霉菌素,5万-10万单位/次,一日3次;将碳酸氢钠配制成2%-4%溶液局部含漱,一日3次(均非基本药物)。【注意事项】应当停止使用诱发本病的药物。三、慢性萎缩型念珠菌口炎慢性萎缩型念珠菌口炎又称义齿性口炎,多发生于戴义齿的患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的上腭
9、和牙龈黏膜,常伴有口角炎。【诊断要点】1.好发于戴上颌义齿的患者,也可发生于一般患者口中。常伴有口角炎。2.慢性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3.可有轻度口干和烧灼感。4.义齿承托区黏膜广泛发红。5.义齿组织面涂片检查可见念珠菌菌丝或培养法证实念珠菌感染。【药物治疗】1.局部抗霉治疗主:局部口含化制霉菌素,5万10万单位/次,一日3次;将碳酸氢钠配制成2%-4%溶液局部含漱,一日3次(均非基本药物)。2.睡觉前将义齿取下,浸泡在2%-4%碳酸氢钠中。【注意事项】1.长期佩戴义齿的患者应注意义齿清洁,养成睡前将义齿摘下,进食后将义齿清洁于净的良好习惯。2.去除局部创伤因素,义齿固位不好引起创伤的应重衬或
10、重新修复。四、慢性增殖型念珠菌口炎慢性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常发生于吸烟或口腔卫生差的患者。有些患者发病与全身疾病有关,如血清铁低下,内分泌失调等。【诊断要点】1.口角内侧三角区,红色与白色颗粒状增生或白色斑块。2.病搅区涂片检查可见菌丝孢子。3.病损区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上皮不全角化,可见白色念珠菌菌丝侵人。【药物治疗】1.局部抗真菌治疗为主局部口含化制霉菌素,5万-10万单位/次,一日3次;将碳酸氢钠配制成2%-4%溶液局部含漱,一日3次(均非基本药物)。2.一般病损区抗真菌治疗后:充血及溃疡消失,黏膜恢复正常或留下白色斑块。【注意事项】1.吸烟的患者应戒烟。2.调整全身情况,如缺铁考应补充铁,
11、内科配合治疗全身疾病,增强免疫功能。3.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如果没有条件进行病理学检查应及时转诊。4.表面出现颗粒增生的病损及组织学检查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病损,抗霉治疗后需要手术切除。第三节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概述】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超敏反应。常见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等。【诊断要点】1.发病前有用药史,发病与用药有明显的因果关系。2.发病急,药物引起变态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由初次24-48/小时发作,反复发作缩短至数小时或数分钟。3.口腔黏膜出现大疱,破溃后形成大面积糜烂面,黏膜充血
12、水肿,表面有伪膜形成。停用可疑药物后病损可愈合。【药物治疗】1.全身抗组胺药(1)氯苯那敏:48mg,一日3次口服。应用氯苯那敏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以及禁忌证:嗜睡、疲劳、乏力,用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辆或操作危险的机器。膀恍颈部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所致的幽门狭窄、心血管疾病、青光眼、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甲亢、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体征明显时慎用。下呼吸道感染以及哮喘患者禁用。(2)赛庚啶:4mg,一日3次口服;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乏力、头昏、食欲增强等,高空作业者、驾驶员应慎用。(3)苯海拉明:25-50mg,一日2-3次。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恶心;过敏或对乙醇胺类药物过敏者、重症肌无
13、力、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4)异丙臻:12.5z5ng,一日3次口服。不良反应:嗜睡、口干,因此高空作业者、驾驶员、运动员禁用。不应与哌替啶、阿托品合用。2.局部用药对症治疗。消炎止痛,促进愈合。【注意事项】1.尽量找出可疑的致敏药物,同时立即停用。与致敏药物结构相似的药物也禁止应用。2.应当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用药前耍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出现过敏反应。第四节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概述】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是局限于牙龈的坏死性炎症。急性发作,表现为牙龈明显疼痛,自发出血,腐败性口臭,牙龈的急性坏死是本病的特点。【诊断要点】1.牙龈疼痛明显,自发性出血,腐败性口臭,坏死表
14、现为龈乳头顶端中央坏死,龈缘虫蚀状坏死,上覆灰白色污秽的坏死物,易于擦去,擦去后可暴露下方鲜红触痛的溃疡面,在坏死区和病变相对末累及的牙龈区常有一窄的红边为界。2.重度患者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唾液增多,低热等。3.坏死区涂片瑞氏染色可见大量的梭形杆菌和螺旋体。【药物治疗】1.局部用药为主用3%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病损部位。2.重症者可口服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200mg,一日3-4次;连续服用5-7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也可有头痛、眩晕等;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活动性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者禁用。【注意事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局部处理:轻轻去除大块牙结石,然后用3%过氧
15、化氢溶液擦洗,并给予氯己定溶液含漱。第五节牙周炎【概述】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破坏。【诊断要点】1.牙龈的炎症牙跟色红、水肿、刷牙时田血、牙同探诊检查时出血、牙龈松软。2.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大于3mm,袋底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可有牙周袋溢脓。3.牙槽骨吸收,X线片上可显示牙槽骨高度降低,呈水平或垂直吸收。4.才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导致咀嚼无力。5.可伴发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牙械退缩所导致的牙根面暴露、敏感、根面龋,食物嵌塞,口臭,咬合不适或咬合疼痛。6.往往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刺激因素。【药物治疗】1.以局
16、部治疗为主:可用3%过氧化氢溶腋或氯己定溶液局部冲洗。2.重度牙周炎患者或伴有全身系统病的牙周炎患者可选用全身药物治疗(1)甲硝唑:200mg,一日3-4次,连续服用5-7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也可有头痛、眩晕等;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活动性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者禁用。(2)阿莫西林,500mg,一日3次;连续服用7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存在部分交叉过敏。(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25mg,一日3次口服。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较常见,恶心、呕叶、腹泻等;传染作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可出现皮疹。【注意事项】1.牙周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基本 药物 临床 应用 指南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