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设备吊装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件设备吊装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1.2.3.4. 大件设备吊装方案.精品文档.5. 编制说明5.1. 本方案主要是针对内蒙古国电能源有限公司3000吨/年多晶硅一期工艺优化项目。由于该项目大件设备并不多,本方案主要考虑以本公司吊车资源进行编制,因此对钢结构安装提出了预留要求,对于钢结构安装时无法保证预留的,在设备吊装时还需拆除,如不能拆除,则必须加大吊车,需在当地地租用吊车。5.2. 由于施工蓝图还未到,还有部分数据不太准确,本方案仅根据目前收到的资料考虑重量较大或高度较高或场地条件限制不便的情况下吊装而必须采用350吨以上的履带吊车进行设备的吊装。5.3. 为了保证大型吊
2、车的利用率,大件设备应尽量集中到货,集中吊装。在吊装重量范围内不影响吊装作业的塔平台、附塔管线安装完后集中吊装。6. 编制依据6.1. 制造厂家的设备图。6.2.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6.3. 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6.4. 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HG/T21574-2008。6.5. 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20066.6. 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856.7. 起重机性能表7. 主要大件设备吊装技术参数及吊装方法160装置主要大件设备吊装技术参数及吊装方法一览表序号设备位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mm)设备净重(
3、t)设备安装标高(m)吊装方法1RO1ADCS氢化反应器A/B800*170007019双机抬吊:主吊350吨履带吊,满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9米,额定起重量162吨,跨越19米层钢结构就位,溜尾,80吨汽车吊。2RO1BDCS氢化反应器A/B800*170007019双机抬吊:主吊350吨履带吊,满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16米,额定起重量89吨,跨越19米层钢结构就位,溜尾,80吨汽车吊。3V11A急冷器A2500*134007020双机抬吊:主吊350吨履带吊,满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9米,额定起重量162吨,跨越20米层钢结构就位,溜尾,80吨汽车吊。4V11B急冷器B250
4、0*134007020双机抬吊:主吊350吨履带吊,满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16米,额定起重量89吨,跨越20米层钢结构就位,溜尾,80吨汽车吊。5E13A急冷段空气冷却器1536双机抬吊:主吊350吨履带吊,125吨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9米,额定起重量162吨,跨越31米层钢结构就位。6E13B急冷段空气冷却器1536双机抬吊:主吊350吨履带吊,125吨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12米,额定起重量121吨,跨越31米层钢结构就位。8. 吊装工艺4.1吊装计算及分析4.1.1吊装计算及吊车选用时主要考虑最重吊装重量及最高设备吊装高度,根据大件设备一览表中急冷器A/B最重,吊装计算及
5、最大吊车选用按此台设备单重最大的计算选用吊车,其它设备尽量与这几台大设备一起集中吊装以节约吊装费用。4.1.1.1急冷器B吊装计算及分析F吊=k1(G+q1)=1.1(70+10)=88 tk1:动载系数取1.1q1:机索具及附属平台重量(机索具+附属平台管道10吨)G:急冷器B净重约70吨,根据平在布置及现场条件,吊装时回转半径在15米左右,吊装时提升最高高度H17米(设备高度)+20(跨越钢结构平台高度)=27m。据此应选用LR1350吨履带吊,满配重,出杆54米,回转半径16米,额定起重量89吨88吨,满足现场吊装条件。 4.1.2 吊装提尾吊车受力计算4.1.2.1急冷器V11吊装时提
6、尾吊车受力计算其重心按中设备中点计算。主吊车吊点采用设备顶部板式吊耳,提尾吊车吊点位于设备尾部2.5米处,钢丝绳捆绑,受力分析见下图急冷器V11提尾吊车受力分析图F辅K1K2(7.00/(7.00+5.00)Gq=1.11.1(7.00/1270251.7吨k1:动载系数,取1.1, k2:不平衡系数,取1.1,q:机索具重量,取2吨,G:急冷器V11B净重,按70吨计,根据上述计算,选用徐工QY80K汽车吊,出杆12.米,回转半径5米,额定起重量56吨,基本可满足提尾要求。4.2设备布置设备布置及吊车站位布置见“吊装平面布置图”。设备到货后尽量直接卸车在现场按平面布置图位置摆放,需地面级对急
7、冷器A/B塔节下用槽钢做成框架进行支垫使塔外壁离地约1.5米,用以进行地面组对及塔平台、附塔管线安装。4.3吊装要点:4.3.1溜尾吊车采用捆绑方式起吊设备,应采取防滑措施,吊绳点对称分布。4.3.2两台吊车抬吊设备离地时,主吊车抬头,辅助吊车提尾递送,不断调整吊杆头部位置,以保证两台吊车的绳索与垂直方向偏移不大于5。4.3.3 主吊应缓慢提升塔体,逐渐变幅以调整吊车的工作半径,当塔体接近垂直状态时,辅助吊车应缓慢回钩,并确认已在主吊独立承载的允许工作半径内,否则应首先调整设备的位置,使其靠近主吊车。9. 急冷器V11B钢丝绳的选择5.1钢丝绳的选择5.1.1急冷器V11B主吊点利用设备顶部的
8、板式吊耳,两边各用一根钢丝绳,一弯两股,用卡环与吊耳直接连接。两钢丝绳间夹角为60度,其受力如下图。F1=F2=1/2G/cos30=88000/2/0.866=50808.3Kg。每股钢丝绳受力为50808.3/2=25404.2kg查一般用途钢丝绳选择5237+IWR-187钢丝绳,其最小破断拉力为1610kN,安全系数161000/25404.2=6.36安全.钢绳单根长度在8m左右。6.4.1.2 提尾吊车吊钩与设备下端的吊绳选一根一弯二股5237+IWR-187钢丝绳,每股受力T5=1/252000=26000kg(见上面提尾吊车受力计算) 查一般用途钢丝绳5237+IWR-187钢
9、丝绳,其最小破断拉力为1610kN,安全系数1610000/26000=6.26安全。单根长度约为25米。急冷器V11A/B塔比DCS氢化反应器A/B差不多重,钢丝绳按急冷器V11B塔选用。10.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10.1. 设备基础按要求验收完毕,资料齐全,具备安装条件。垫铁组放置完毕,并经测量确认在同一平面。10.2. 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水、电齐全。10.3. 塔节复验符合要求,塔地面整体组对完毕,在吊装重量范围内不影响设备吊装的附塔管线、平台安装完毕,组对完毕的塔体按照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摆放完毕。10.4. 设备吊装前应多次检查组装的平台、附塔管线、设备管口、吊柱等是否阻碍塔体吊装时从卧
10、式到垂直状态的过程中主吊钢丝绳及溜尾钢丝绳的运动,应确保在此过程中钢丝绳的无障碍自由运动,否则需提前进行处理。10.5. 塔平台的直爬梯安装完毕,确保摘钩人员安全上下要求。10.6. 机索具准备齐全,机械设备运转良好。10.7. 安全技术措施布置完毕,安全警示区已标定。11. 吊装作业劳动力组织及质量安全保证体系11.1. 吊装作业劳动力组织序号职 务人数岗 位 职 责备 注1总指挥(项目经理兼)1全面管理决策层2副总指挥(施工经理兼)1全面负责吊装施工、下达吊装作业令。决策层3技术负责人1技术实际指导参谋层4安全负责人1保证吊装安全、顺利完成执行层5质量负责人1监督安装质量执行层6起重工2实
11、际操作执行层7电焊工1实际操作执行层8钳工1实际操作执行层9铆工1实际操作执行层10电工1实际操作执行层11测量工1实际操作监测12司机3实际操作执行层13力工4实际操作执行层小计198.2吊装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质量检验负 责 人施工经理安全检查负 责 人专业技术负 责 人 电 焊 组 测 量 组 钳 工 组铆 工 组起 重 组项目队长项目经理项目总工12. 资源配备9.1. 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LR1350履带吊台1主吊徐工QY80k汽车起重机台1溜尾2钢丝绳5237+IWR-187米8T04溜尾两根16米3钢丝绳5237+IWR-187米25T04溜尾5卸扣80吨
12、个250吨个26对讲机对47棕绳15米508电焊机AX-320台19.2. 技术措施用料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道木2201602500根100支撑塔节用2工字钢工20m100支撑塔节用3圆钢20m100临时爬梯9.3. 检测、试验计量器具配备表检测参数名称参数允许误差检测机具名称器具准确度备 注垂直度20mmJ2经纬仪4水平度3mm水平仪1mm长度2mm钢直尺1mm长度2mm钢卷尺1mm长度2mm直角尺1mm长度0.5mm游标卡尺0.02mm水平度配合使用水平仪0.1mm/m13. 安全技术措施13.1. 吊装施工前,由吊装责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向参加本次吊装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
13、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13.2. 各工种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13.3. 凡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者的命令进行工作。13.4. 吊装机索具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严禁使用报废、型号不清的机索具。13.5. 吊装作业应设置警戒区,吊装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或通过。13.6. 严禁电焊把线与钢丝绳接触,防止击伤钢丝绳。严禁车辆碾压钢丝绳。13.7. 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身体检查合格,办理高空作业证方可上岗。高空作业必须设安全网,并经安全检查员确认后才能使用。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作业时,不得从高处向地面扔工具、材料。高空作业平台必须满铺,外侧应
14、有栏杆,支架必须牢固,经检验合格。13.8. 无吊装作业令严禁吊装,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索具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设备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13.9. 吊装指挥应把信号向全体吊装人员交待清楚,尤其是吊车司机,应进行予演,哨声必须准确、响亮、旗语应清楚,操作人员如对信号不明确时,应立即询问,严禁凭估计猜测进行操作。13.10. 吊装作业不得在夜间、大雾或能见度低,大雨、雷电、风力大于4级的情况下进行。吊装期间专人负责每天监测预报工作。13.11. 吊车性能应满足吊装工艺要求,警报和液压系统必须可靠。13.12. 试吊与正式吊装应遵循下列规
15、定:10.12.1对设备吊点处、变径、变厚度设备的危险截面宜实测其变形情况,吊车吊装应观测吊装净距及吊车支腿处地基变化情况。10.12.2主吊车必须按吊装平面布置图中所示的位置准确定位,塔卸放组对位置也应按平面布置图所示位置准确定位。10.12.3设备就位后,不得使吊索松的太多,待塔固定完毕后再安排摘钩。10.12.4起钩、回钩、转杆时应缓慢,避免所吊设备与其它物件相碰触。10.12.5双车抬吊时,应使两车同步运动,及时纠正偏载。10.12.6辅助吊车吊装速度宜与主吊车相匹配。10.12.7吊钩偏角不应大于30 。10.12.8吊车不应同时进行两种运动。10.12.9禁止用吊车在地面上直接拖拉设备。10.12.10辅助吊车开始松钩时,设备的仰角不宜小于750。13.13. 设备吊装前,应将随设备一起吊装的附件固定牢固,杂物清理干净。13.14. 吊装时,凡钢丝绳与设备本体直接接触处,均应垫以木板(50mm)或胶皮(5mm),以防损伤设备。13.15. 高处临时解、挂绳扣必须有可靠安全防范措施。13.16. 吊装现场应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通讯器材、救援车辆和医务人员,防止突发事故。13.17. 塔地面卧式组对时,支座应牢固,两侧应垫牢。14. 附件10.1 160单元设备吊装平面布置图10.2 210单元吊装平面布置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