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火山雷电洪水泥石流.doc





《地震火山雷电洪水泥石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火山雷电洪水泥石流.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震火山雷电洪水泥石流.精品文档.课题:雷击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雷电全年都会发生,全国各地都有,而强雷电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我国西南地区为雷击多发地区。1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1)地势较高处的校舍。(2)无防雷设施的校舍。(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校舍。(
2、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6)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2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行为(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3)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4)用喷头洗澡。(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6)进行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二、如何预防雷击灾害(1)主动与
3、地质、气象部门沟通,远离风险源选择校址;给校舍安装防雷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测,及时维护;清除或移栽距校舍较近的高大树木。(2)雷雨多发地区,学校必须成立防雷领导小组,组建应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综合协调组。(3)建立本校雷击防灾应急预案,组织演练;一旦发生雷击,全面启动学校雷击应急工作,指挥各专业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雷救灾。(4)在雷雨季节执行天气预报传达制度,及时向老师传达气象状况,引起师生重视,提前准备。(5)利用全校教职工会议、专题培训、广播、标语、黑板报、印发防雷击小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雷电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等知识,增强师生的防雷击意识及防雷击能力。(6)教师要在
4、学生中开展防雷击知识专题教育、防雷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时时警惕,尽力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在遇到雷电来临时能应知应会。具体的室内、室外的避雷方法室内避雷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户外避雷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
5、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如发卡等。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烟囱(山顶孤立的大树边尤其危险)。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应立即停止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6、更不能在雷雨中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人在汽车里要关好车门、车窗。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更不能拨打电话。(7)加强家校联系,要求学生向家长及邻居讲解防雷击知识,让防雷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学校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师生防雷击的意识和预防雷击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三、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1雷电发生前当校园上空暴雨、闪电、雷鸣即将发生时:(1)切断校园内包括
7、微机房、远程教育室、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一切电源。(2)班主任应当迅速通知、召集正在室外活动的学生安全地回到教室。(3)根据天气状况,学校可适当调整放学时间,避开雷雨时段。2雷电发生时(1)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滚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2)不得打电话或接听手机。(3)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3雷击伤害事故发生后(1)立即启动雷击事故应急预案。(2)拨打120、999急救电话,并及时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马上赶赴现场或医院。(3)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抢救时不要有顾虑,应该迅速扑灭他身上的火,实施紧急抢
8、救;若伤者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和心跳,则有可能自行恢复,应该让他舒展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迅速果断地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专业医护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4)及时做好其他学生的心理抚慰工作。(5)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洪水和泥石流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洪水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泥石流。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如何机智预防和自救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
9、、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学校如何预防洪水灾害对于易受洪水灾害影响的学校,要做好洪水灾害的预防、宣传教育和相应物资准备。(1)根据学校所处的位置和条件,选择最佳撤离路线,做好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2)加强预防洪水灾害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熟悉学校和上学路线周边地理情况,了解洪水发生规律和逃生知识,减少洪水危害。(3)在得到可能发生洪水的预警后,学校要及时调整学生上课日程,同时发动在校师生做好应急准备:备足几天用的方便速食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有条件的学校可扎制木排、竹排等适合漂浮救生工具,以备急需。准备手机等通讯设备,备足电池,并做好防潮保护处理。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
10、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妥善保存。二、如何应对洪涝灾害学校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地实际情况,在洪水到来前采取提前放学和调课等措施减少洪水对学校的危害。洪水到来时,学校要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科学、有序逃生。(2)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师生,要就近迅速向楼房的高层、附近的山坡高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暂避。由于洪水温度低、夹杂一些漂浮物,轻易不要选择游泳逃生或上泥坯房房顶求生。(3)如洪水继续上涨,暂时躲避的地方将出现险情,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物逃生。(4)如果已
11、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5)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6)发现高压线铁塔、电线杆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洪水灾害发生后,各级各类学校要首先组织好学校内部的自救、互救,并协助安排救灾人员在校内的抢险救灾和受伤师生的救治、转移、运送工作,做好受灾师生安置及心理疏导,并根据灾情调整教学、考试计划,安排好师生生活。在属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配合相关部门做
12、好相应的救灾工作,稳定师生情绪,防止衍生灾害的发生。同时,了解灾害情况,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和工作情况。三、如何预防和处理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过程迅速的特点。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东北和南方地区。我国西南、西北山区学校在雨季要注意预防泥石流灾害。1泥石流的预防泥石流虽然流域面积小,但是暴发突然、运行速度快、危害严重,人一旦裹进泥石流后,逃生机会非常渺茫。(1)校舍选址:学校校舍要建在没有泥石流威胁的安全地带。(2)安全警示:学生上下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火山 雷电 洪水 泥石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