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精品文档.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一、 岗位职责(一)测报组长职责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政纪法纪。负责对全组人员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组织和领导全组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测报任务。团结全组人员,合理组织分工和安排班次,充分调动全组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督促检查全组人员严格执行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全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负责考核测报业务质量和测报人员的工作。保护好观测环境和场地,组织好仪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负责台站档案和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档案的填写
2、和核实。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参加测报值班( 一般不少于全组值班平均数的三分之二), 遇重要任务或复杂天气时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二)观测员职责严格执行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和各项技术规定,及时准确地完成本班各项任务,按时取准取全第一性气象资料并按规定提供气象情报,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服从领导,积极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气象观测员。(三)仪器维修保管员职责建立器材出入库登记制度,帐物清楚。保管好器材,防止丢失、质变和浪费。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做到小修不
3、出站。保证使用仪器合格,运转正常。负责按时撤换和送检仪器,不使用超检仪器。对备份仪器定期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当仪器维修保管员工作变动时,全部仪器设备要当面移交清楚,双方签字,以示负责。投稿人二、工作制度(一)值班制度严格执行自动气象站规范和各项技术规定,及时准确完成本班各项任务。值班时严守岗位,不擅离职守,集中精力监视天气变化,不做与值班无关的事;不私自代班、调班;保持值班室整洁、肃静,不让无关人员进入值班室、观测场。3.按规定巡视仪器。每正点前检查采集器、主机的运行状况;遇有疑难问题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对于配备辐射传感器的气象站,每天巡视时要检查辐射仪器的水平、方位、纬度、线路联结等安置
4、状况,清除传感器玻璃罩或薄膜上的灰尘等附着物。辐射观测传感器出现问题要及时换用备份仪器,或用毫伏表进行人工观测、计算,不得缺测,保证记录完整。4.配备辐射传感器的气象站遇有大风沙、降水等影响记录准确的天气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仪器;遇有雾、露、霜、雨、雪、风沙、浮尘等附着仪器,应及时予以清除。5.注意云、能、天的变化;进行人工观测时必须携带观测簿,观测一项,记录一项,不得追记。严禁伪造、涂改,防止缺、漏、早、迟测和缺、漏报等现象发生。人工观测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楚,严禁字上改字和用橡皮擦、小刀刮。6.认真校对上一班的全部观测记录、数据和气象电报编码,认真填写值班日记。7.每天必须定点对时,保证
5、时钟走时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且采集器与数据处理微机的时钟一致。8.严禁在数据处理微机上进行非业务操作。9.注意观测和积累本地天气变化的一些特征现象,为做好天气预报提供线索。(二)交接班制度值班员要为下一班工作创造条件,提前做好交班准备;接班员在班前要注意休息,严禁酗酒,认真做好值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按时到达值班室。交接班必须严肃认真,当面做好四交接:现用的仪器、设备、工具;值班用规范、技术规定、表簿等;本班的天气变化及其特点;下一班要继续完成的工作和其它注意事项。交接过程中发生的天气(如有危险天气需编发)和临时任务(指交接班完毕,双方签字以前需要处理的事项,如自动气象站故障等),由交班员处理
6、,接班员主动协助。接班员未到,值班员不得离开岗位和中断工作。交接完毕,双方签名,以示负责。(三)场地、仪器设备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试行),保护好观测环境。经常检查百叶箱、风向杆、围栏是否牢固并保持洁白,一般13年油漆一次,大风和降雨(雪)等天气之后要及时检查、清洁仪器。严格执行仪器的操作规程,保证仪器状态良好、运转正常。现用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不能排除的立即更换,并在1小时之内报告上级维修部门,严禁私自拆卸自动气象站主要部件。超检仪器应及时撤换。仪器损坏要及时查明原因,填写“损坏仪器情况报告表”,报告上级业务和装备主管部门。保持观测场内整洁,浅草平铺,草高超过二
7、十厘米时,应及时剪割;地温场要保持裸地及土质疏松,雨后及时耙松;观测场四周在规定距离内不能种高杆作物,在围栏上不得爬蔓生植物和晾晒衣物等;沙漠地区要及时清除围栏周围的堆沙。现用仪器设备由白班每天小清洁一次,每月按自动气象站规范规定全面检查清洁一次。配备辐射传感器的气象站,每天清扫一次辐射传感器感应部分外部(遇到恶劣天气时应增加维护次数),由组(站)长组织每月全面检查、维护仪器一次。定时、及时更换干燥剂、薄膜罩等。安装、维护仪器一定要严密组织,保证安全。数据处理微机要专机专用,并按规定操作维护。(四)报表编制和报送制度有关原始记录及月报表、数据磁盘应妥善保管、归档,不得毁坏、丢失。台站应在按规定
8、时间形成月报表文件,经预审后按规定的方式于次月10日前报出。台站应形成年报表文件,经预审后按规定的方式于次年1 月20日前报出。(五)业务学习制度业务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4小时。 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业务工作。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达到“四懂得”、“一熟记”、“一熟练”,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懂得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维护和日常维修方法,能正确安装、操作和一般维修。懂得各种云的定义、生成原理和大气变化的关系,能够正确地识别云状,判别云码。懂得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与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出现的天气现象。懂得各种要素计算公式,订正图表的制作
9、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熟记各种气象电码型式和编报规定,能够在自动气象站不能工作时迅速正确地人工编报。熟练操作微机。 坚持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实际业务工作能力。业务学习要定期考核,并作为对测报人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具体考核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制定)。(六)检查制度台站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评定办法以及自动气象站的技术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自检。台站自检由站领导主持,自检情况记入台站档案的记事栏内,并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自检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并将改进情况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七)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向上级业务管理部门上报全年测报工作总结、安排。每月
10、的测报质量考核月报表应按时上报业务管理部门。台站档案变动情况表(格式另发),于次年1月31 日前填写一式三份,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不定期专题报告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好人好事。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成果。台站发生重大问题。如伪造涂改记录、损坏自动气象站器、丢损原始记录资料、缺测、缺报,安全事故以及场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三、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一)目的和要求 质量考核的目的在于了解台站及测报人员的测报质量情况,了解自动气象站的运行情况,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促进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水平和业务质量的提高。质量考核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严禁弄虚作假
11、。此办法适用于自动气象站。(二)考核范围观测:中国气象局规定的各定时人工观测和省(区、市)气象局增加的其它观测,以及守班时段内规定的其它人工观测项目观测和自动站故障时进行的人工补测。操作:包括巡视仪器、正点前检查自动站数据、人工观测资料输入、日数据拷盘、封面封底输入、时钟设置等。气象电报:包括中国气象局、省(区、市)气象局规定的各类气象电报。(三)对测报人员的考核内容和统计方法重大差错伪造涂改原始记录或电报:伪造指根本没有进行观测或没有自动观测记录,凭空捏造记录或电报;涂改是指为掩盖错情而将观测记录、电报涂改了,致使记录失真。每发生一次算15个错情。丢失或毁坏原始记录( 观测簿一页以上、自记纸
12、一张以上,或人为原因丢失自动站数据12小时以上)。每发生一次算15个错情。缺测:某次定时人工观测未进行,每发生一次算10个错情;或某正点的自动站数据全部缺测或异常,按正点自动站数据缺测的个数计算错情,每缺1个算0.1个错情(自动气象站器故障值班员在1小时内发现并报告不算个人错情,若人为损坏仪器或操作错误造成缺测,仍算个人错情),超过10个错情按10个计算。自动站数据缺测个数以A文件中的记录为统计依据”。缺报:漏发整份电报(天气报、加密气象观测报、热带气旋加密报、危险天气报、危险天气解除报、航空报、重要天气报、气象旬月报、气候月报及省气象加密观测报告等),或错发电报挂号、地点、区站号,并在规定时
13、限内(见附表)未补发更正报者。每发生一次,天气报、危险报算10个错情,其它报算5个错情。早测:即人工观测不按规定时间,提前进行观测。每早测一次算2个错情。迟测:人工观测项目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观测为迟测。每迟测一次算2个错情。观测错人工观测项目每错、漏一项,算1个错情。凡不影响记录质量,但未按规定填写的项目,如观测簿封面各项及封里年、月、日等,每错、漏一项算0.1个错情。操作错输入错:人工观测项目的记录数据输入微机,每错漏一项 (月报表中一个数据)算0.1个错情。凡不影响测报质量,但未按规定输入或输入错误的项目,如:月报表、年报表封面各项,每错漏一项算0.1个错情。检查错:值班期间未按规定巡视和
14、检查自动气象站,造成部分项目自动站数据错、漏或出现异常,正点数据每缺、漏一个算0.1 个错情。若正点数据全部缺测,应按缺测统计次数和错情。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值班员在一小时之内发现并报告者,不算个人错情。时钟设置错:如未按自动气象站规范对时和进行处理,每出现一次时钟超过规定标准,算1个错情;因时钟设置错误影响观测记录的,出现一次算2个错情。其它操作错:每日未按规定进行资料拷盘,造成数据丢失,每发生一次算5个错情; 违反有关规定在测报用计算机上进行与测报业务无关的操作,每次算5个错情。 若对测报业务造成影响的,每发生一次算10个错情。不按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进行观测操作和进行仪器维护,每出现一次算
15、1个错情(如不按规定换湿球纱布等)。 若操作错误造成自动站数据错、漏的,正点数据每缺、漏一个算0.1个错情。(5)辐射仪器维护错:配备辐射传感器的气象站,每天清洁(或擦试)仪器感应部分玻璃罩(薄膜罩)上的尘土、露水等附着物,使仪器呈清洁状态,否则,算0.1个错情,一二级站则利用晚上时间进行清洁维护工作。遇有雨雪等特殊天气现象出现、结束时,应及时盖、开辐射表防护罩,清除玻璃罩(薄膜罩)上的附着物,并在备注栏加以注明,否则每影响(或丢失)1个记录算0.1个错情。9、12、15时太阳表面上无云遮挡时,未进行大气浑浊度观测,每影响1个时次的记录算0.1个错情。对于伪造、涂改、丢失原始记录、火烧观测场草
16、、损坏仪器、在测报用计算机上玩游戏等,系严重违反测报纪律的行为,对当事者应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危害大小、本人态度等情况,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具体办法由省(区、市)气象局制订和组织实施。发报错情,包括以下内容:多发报:多发单位或多发次数,按多发几个单位或几次计算错情,每多发一个单位(次)算0.1个错情。 航空报应发“00000”时,按实况编报也只算0.1个错情。过时报:各类气象报超过规定发报时间(但未达到缺报时限)的均作为过时报。天气报、危险天气报每发生一次算2个错情, 其他报发生一次算1个错情。编发电报(含更正报)中的错情:包括编错、漏组、多组、倒组、传递错等,按组数计算错情个数,最多不超过5
17、个; 错发指示码或报类指示组各算1个错情;一份报同时发往几个单位,每漏发一个单位,算1个错情。同文电报有错只按一份电报计算错情个数。允许编发更正报的各类气象电报,若编报有错,在规定过时报的时限内拍发了更正电报者,每一份报只算0.5个错情。使用超检仪器,每一个月算2个错情。 填入质量报告表中的“其它错情数”栏。在错情统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各次定时观测同时又编发地面天气报、补充地面天气报、热带气旋加密报、加密气象观测报、重要天气报和航空报等,如因缺测或观测有误而造成缺报或编报有错情者,除统计缺测或观测、操作错情外,还应计算缺报或编报错情。“各次定时观测”,自动观测项目是指24次定时观测,对于人工观
18、测项目,国家基准气候站是指24次定时观测,国家基本气象站是指02、05、08、11、14、17、20、23时八次定时观测,一般气象站是指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单为发报而增加的人工项目观测,只统计编发报错情。上一班的各类错情,下一班未校出而被第三者或预审员检查员发现的,校对者和上一班各算错情的一半。因人工观测记录错而影响数据输入错者,只计算观测错,不计影响错。上年度的错情,当在下一年度中被发现(省(区、 市)气象局发通报之后)时,则合并统计在下一年度的错情数中。各类地面气象电报正点或过时的时限报 类正 点报过 时 报地面天气报HH+5,或HH+8(临近正点前后出现更重要的天气现象)HH
19、+5(或HH+8)-HH+45补充地面天气报同上同上船舶天气报HH+5HH+5HH+45航空天气报热带气旋加密观测报HH+3HH+3HH+13危险天气报HH+5 HH+5下次正点航空报之前危险天气解除报HH+20HH+25 HH+25下次正点航空报之前地面气候月报每月4日09:00当日09:00-15:00气象旬月报旬末次日03:00旬末次日03:00-09:00重要天气报HH+10 HH+10HH+60加密气象观测报HH+10HH+10-HH+45注:HH表示观测时次的正点或天气达到标准的时间,HH+xx 表示发送完毕时间;航空天气报、热带气旋加密观测报、危险天气报、危险天气解除报和重要天气
20、报不发更正报。(四)工作基数和计算方法1各项工作基数如下:观测、操作、发报和预审工作基数表(单位:个) 项 目基数观测每一次人工定时观测(包括各省、区、市规定的观测)1.0大型蒸发、电线积冰、雪深雪压、日照、冻土(每项次)、雨量纸的更换(每天)0.5天气现象(每日)昼夜守班2.0白天守班1.0操作自动站数据检查(每小时)、时钟校改(每日) 0.5包含气象辐射的自动站(每小时)一级站0.3二级站0.2三级站0.1每一次人工定时观测记录输入0.4大型蒸发、电线积冰、雪深雪压、日照、冻土、天气现象记录输入1.0日数据拷贝到软盘(每日)1.0报表封面和封底制作(含月、年报表中有关数据输入)每月、年报表
21、10.0气象辐射报表5.0气象电报一份天气报、天气加密报 2.0一份航危报1.2一份气候月报02段 2.004段 5.0其他报每份1.0预审全月人工观测记录、数据和自动站数据 100.050.0(平行观测期间)年报表数据 30.0气象辐射报表一级站60.0二级站30.0三级站20.02测报工作基数说明:(1)同文电报发给两个或以上单位的,每多发一个单位,增加0.1个基数。(2)季节性项目,如:电线积冰、冻土、雪深和雪压,以观测次数计算基数,没有出现或观测不计算基数。(3)单为发报而增加的人工观测,不计算观测基数。(4)预审工作基数和错情,仅加入百班、250班的基数和错情统计,不加入个人和站(组
22、)的测报质量的统计。(5)对于配备辐射传感器的气象站,一级站每时次增加0.3个守班工作基数,每月增加60个报表预审基数;二级站每时次增加0.2个守班工作基数,每月增加30个报表预审基数;三级站每时次增加0.1个守班工作基数,每月增加20个报表预审基数。(6)对于已经实现自动化观测的项目,工作基数表中观测和操作栏中的相应项目不再统计人工观测和记录输入工作基数3测报错情和错情比的计算:(1)台站(组)应分别登记个人和站(组)的错情及工作基数。(2)观测、发报、操作的错情和工作基数应分别统计。(3)个人或站测报错情比,是各项测报错情数与其对应的基数之比值。除分别统计观测、发报、操作错情比外,还应统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面 气象 观测 业务 规章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