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doc
《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精品文档.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1987年7月16日 环保局发布)第一章 总则一 目的和依据 目的: 加强核技术应用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二 适用范围凡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工业、农业、医疗、科研、教学及其他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三 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归口城市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第二章 放射性废物分类一 城市放射性废物的形式主要有六种形
2、式:1各种污染材料和劳保用品;2各种污染的工具设备;3低放废液的固化物;4试验的动物尸体或植株;5废放射源;6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大于37Bq/L)二 城市放射性废物分类根据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将城市放射性废物分为三类:短半衰期废物(T1/260天)中等半衰期废物(60天5.3年)三 免管污染物免管值(略)免管污染物应妥善处理。第三章 产生放射性废物单位的责任一 最小化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量,对已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暂存应严加管理控制。二 处置要求严禁自行在环境中处置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性源,必须由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单位集中收处。三 暂存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应按本办法对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
3、行收集、包装和送贮(处)前的暂存。四 放射性废物的收集 1 分类收集; 2 严禁与非放射性废物相混; 3 放射源应单独贮存; 4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贮存于不锈钢或玻璃罐中; 5 应设专门场所存放放射性废物,并设置电离辐射标志。五 放射性废物的包装1 专用塑料口袋:密封、不破漏2 表面剂量要求(0.1mSv/h)3 体积(30L)和重量(20kg)要求六 放射性废物的送贮(处)前的处理要求1 废物应干燥,游离液体率不大于1%;2 废物性能应稳定,无挥发性、易爆等不稳定性物质,无强氧化剂、腐蚀剂等物质;3 试验植株应脱水、干化或灰化;4 动物尸体应固化于水泥中,或防腐、干化、灰化;5 废放射源
4、应放在包装容器中,损坏的密封源应重新包装,并附上有关的卡片;6 包装体外表面的污染控制水平应符合本办法;7 暂时不用的放射源,可暂存于废物库。第四章 放射性废物的收运一 收贮方式一般由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派专人和专车收运,特殊情况由双方商定。二 符合防护要求的专车除符合条件的专用车辆外,放射性废物一律装入标准容器内运输,桶的表面剂量、车辆表面剂量和驾驶室内的剂量要求见本办法(20、21条)。三 接收手续 按本办法的规定填写登记卡片,并按要求办理合格验收手续。四 交通安全 运输途中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要求。六 去污要求 完成运输后人员和车辆按要求进行去污。第五章 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各省、自治区、直
5、辖市的放射性废物库,原则上只贮存本辖区范围内的城市放射性废物。收贮辖区外的放废,由管理单位与产生单位协商,并报管理一方人民政府批准。具体收贮管理,见第25-30条。第六章 监督管理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行政部门的职责应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关心管理人员的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对产生废物单位的监督指导。二 废物库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强责任感,严格规章制度,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三 辐射照射剂量限制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照射剂量限制见本办法33、34条。四 库区内和环境的监测和报告 监测和报告见本办法35条。第七章 收费(略)第八章 奖惩(略)第
6、九章 附则(略)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2009.9.7)第一章 总 则一 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促进核能、核技术的开发与和平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二 适用范围放射性物品的运输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制造等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三 放射性物品的分类根据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性物品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放射性物品的这三个类别的具体定义请看条例。)四 管理机构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放射性物品运
7、输的核与辐射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主管部门,以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五 运输容器运输放射性物品,应当使用专用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包装容器。放射性物品运输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制造,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关于标准的制定程序详见条例)。六 运输容器设计、制造和放射性物品运输中的责任规定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并对所从
8、事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制造活动负责。放射性物品的托运人应当制定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在放射性物品运输中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措施,并对放射性物品运输中的核与辐射安全负责。七 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履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第二章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一 设计中的质量保证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或者分析论证等方式,对设计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二
9、档案管理和评价报告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如实记录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和安全性能评价过程。进行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应当编制设计安全评价报告书;进行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应当编制设计安全评价报告表。三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审查程序和需要提供的文件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应当在首次用于制造前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申请批准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设计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1 设计总图及其设计说明书;2 设计安全评价报告书;3 质量保证大纲。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10、应当自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完成审查,对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颁发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批准书,并公告批准文号;对不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设计单位修改已批准的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中有关安全内容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重新申请领取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批准书。四 对二、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要求 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设计单位应当在首次用于制造前,将设计总图及其设计说明书、设计安全评价报告表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设计,设计单位应当编制设计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
11、标准的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查。第三章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与使用一 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的要求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对制造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进行质量检验,编制质量检验报告。未经质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不得交付使用。 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 有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2 有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3 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二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 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申请
12、领取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许可证。申请领取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和申请制造的运输容器的型号。禁止无制造许可证或者超出制造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活动。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制造许可证,并予公告;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制造许可证应当载明下列内容:1 制造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2 许可制造的运输容器的型号; 3 有效期限;4 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有关许可证到期延续的申请
13、和许可证内容变更的手续请看条例)。三 制造单位的备案 从事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在首次制造活动开始30日前,将其具备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条件、检测手段,以及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证明材料,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编码规则,对其制造的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统一编码,并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的运输容器编码清单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从事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制造的运输容器型号和数量报国务院核安全
14、监管部门备案。四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使用单位责任、批准书的申请和颁发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并建立保养和维护档案;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者发现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进行处理。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使用单位还应当对其使用的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能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五 境外单位制造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使用批准书的申请和颁发 使用境外单位制造的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应当在首次使用前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批准。申请使用境外单位制造的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
15、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1 设计单位所在国核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2 设计安全评价报告书;3 制造单位相关业绩的证明材料;4 质量合格证明;5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或者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标准的说明材料。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颁发使用批准书;对不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使用境外单位制造的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应当在首次使用前将运输容器质量合格证明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1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或者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标准的说明材料,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办理使用境外单位制造的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审查批准和备案手续,应当同时为运输容器确定编码。第四章 放射性物品的运输一 放射性物品托运人的资格和应当具备的条件托运放射性物品的,托运人应当持有生产、销售、使用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有效证明,使用与所托运的放射性物品类别相适应的运输容器进行包装,配备必要的辐射监测设备、防护用品和防盗、防破坏设备,并编制运输说明书、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装卸作业方法、安全防护指南。运输说明书应当包括放射性物品的品名
17、、数量、物理化学形态、危害风险等内容。二 放射性物品的辐射监测托运一类放射性物品,托运人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辐射监测机构对其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辐射监测机构应当出具辐射监测报告。托运二类、三类放射性物品,托运人应当对其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并编制辐射监测报告。监测结果不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不得托运。三 承运人的资质以及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的义务 承运放射性物品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运输资质。承运人的资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邮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对直接从事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工作人员进行运输安全和应急响应知识的培训,并进行
18、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相关工作。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和运输工具上设置警示标志。国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工具的运输过程实施在线监控。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对直接从事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托运人应当向承运人提交运输说明书、辐射监测报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装卸作业方法、安全防护指南,承运人应当查验、收存。托运人提交文件不齐全的,承运人不得承运。四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放射性 废物 管理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