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精品文档. 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 以宁波市为例摘 要:城市户籍职工与农民工存在较大的工资差异,其中一部分可以由两类群体的人力资本差异来加以解释,而另一部分可以由户籍歧视来解释。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歧视客观存在着,而由于户籍歧视,特别是对农业户籍劳动者的歧视所导致分配领域不公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而户籍制度造成这种工资歧视差异表现有哪些?影响户籍工资差异的因素又有哪些? 关键词:城镇劳动力;户籍歧视;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 一、 序言 劳动报酬不同于财
2、产性收入和自我经营收入。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和劳动能力呈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往往用教育年限和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来度量,当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时,由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即使两人的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类似,收入水平也会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比较明显的是户籍歧视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大多在劳动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事较苦较累的工作,收入水平也低于城镇工人。 二、 正文(一) 城乡居民经济权利不平等一切等级身份制度都是不平等的制度,具有世袭特征的城乡户籍等级身份制度更是如此。从法律意义上讲,身份制度的不平等都是
3、权利、义务的不平等。户籍等级身份制度中的城乡居民权利、义务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不平等。这里经济权利指的是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主要是劳动权利,包括就业权、获得报酬权、职业安全权、休息权等。这里的经济义务指的是直接支付经济代价的义务,主要是纳税义务、缴费义务和服役义务等。(1)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难,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较低随着宁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用工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使用外来务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文化水平方面,95%以上的岗位需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超过3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技能要求上,9
4、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对外地人的歧视也发生在劳动工资与待遇方面。调查发现,有36.6%的外来务工人员到宁波以后所从事过的工作中存在外地人与本地人同工不同酬现象,不过也有44.5%的人回答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对外地人的歧视普遍发生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但在个体、私营、股份制企业中,这种歧视的普遍和严重程度已经大为降低。调查发现,宁波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依然很低,有60.9%的劳动者为签订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一是劳动者法律意识弱,有24.5%劳动者不知道需要签劳动合同,有42.1%的劳动者自己不想签劳动合同(主要担心劳动合同束缚自己),二是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法,有33.
5、4%的劳动者回答“单位不愿意签合同”。(2) 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工资被拖欠时有发生 劳动法规定职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平均工作21天,共168小时。在职工自愿的前提下,每天可延长1到3个小时,不许超过3个小时,每个月也不能超过一定的量。加班必须按照法定标准付加班工资。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长。12.3%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其中5.2%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外来务工人员的休息时间很少,只有11.5%的人有2天休息时间,21.6%有1天休息时间,3.7%有半天休息时间,高达27.8%的人每天都要上班。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月劳动时间在260小时(每天工作10
6、小时,每个月工作26天)以上,是法定工作时间的1.55倍。 (3) 工作条件差,外来务工人员对工作单位满意度不高 调查发现,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条件普遍较差。14.9%的人回答其工作岗位完全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63.3%的人回答“有一些”,21.8%的人所在岗位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还算严密。只有48.1%的人回答在高温条件下单位采取了防暑降温措施,32.5%的防暑降温措施由自己花钱采取,19.5%的人在高温条件下没有防暑降温措施。调查表明,13.8%的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目前工作的单位很满意,20%的人对单位比较满意,53.2%的人对单位的满意程度一般,10.9%的人对单位不太满意,2%的人
7、对单位很不满意。对单位不满意的原因分别是工作太辛苦(33%),工资太低(27.9%),没有发展前景(9.5%),工作条件很差(8.8%),与同事或老板关系不好(3.7%)以及其他原因(17%)。(二) 造成城乡户籍工资歧视的影响因素表1列出了城乡工人工资差异影响因素的OLS回归分析结果。从分析结果来看,工资收入的各类影响因素对城乡工人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来看对城市工人的影响大于农民工。表2列出了城乡工人工资差异的户籍歧视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结果表明,个人禀赋及就业组织特征可以解释城乡工人差异的33.1%,而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城乡工人工资差异为66.9%。分析城乡工人工资的户籍歧
8、视发现,教育、工龄、行业对造成城乡户籍工资歧视影响显著。1.教育在工资的城乡户籍歧视中,影响最大为34.1%。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低于城镇基础教育投入,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降低。低质量的教育必然导致收益率不高。从表1可以看出,在教育收益率上,城市工人显著高出农民工1倍多。2.工龄在城乡户籍工资歧视中,影响为23.6%。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人往往享受有工龄工资,而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在工龄工资方面没有保障。同时享受不到工龄工资。从表1 的结果来看,工龄对城市工人工资的增加影响是显著的,而对农民工的影响不显著。3.行业在城乡户籍工资歧视中,影响为18.5%。主要原因在于相对
9、于优势行业而言(如能源、交通以及通信、金融、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农民工更主要集中在体力密集型的非优势行业。排除个人禀赋因素,仅从户籍歧视角度来看,优势行业的对农民工封闭,使得农民工被限制狭窄的行业领域,这是造成工资差异不可忽视的方面。但是表2的分析也表明,劳动技能、所有制,企业规模因素对于消除城乡工人工资户籍歧视有着正面的影响。1.户籍歧视是对分配领域中“按劳分配”的否定,但是劳动技能所代表的劳动能力则对工资分配差异中的户籍歧视程度有着削弱的影响。正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同样代表能力的职位对城乡工人工资的户籍歧视程度也不显著。当然劳动技能对削弱户籍歧视的作用并不强烈仅为2.2%。2.在不同所有制企
10、业中,工资的城乡户籍歧视程度差异也各有不相同。相比较而言,私营与三资企业在劳动分配上更倾向于能力主义,同时在用工体制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户籍限制,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能力不同而非户籍歧视方面;而全民与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分配中户籍歧视十分明显,由于存在者严格的用工体制,农民工在这类企业中往往处于非正式员工的地位,与拥有城市户籍的正式员工相比,农民工因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差距明显,“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突出。3.关于企业规模。结合表1和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规模越大对工资增加影响越小,中小企业对工资增加的影响反而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规模大的企业往往是公有制企业,而中小规模企业大多属于非公
11、有制企业,这与企业所有制相互映证就可以解释企业规模在消除工资户籍歧视方面的影响了。三、结束语 事实上,对于种种“户籍歧视”,外地员工并非没有愤慨和行动,拍案走人者有之,愤然起诉者有之,但相对于整个城市和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依然是一群弱势群体,冲突多半是以外地员工的妥协和默认为结果,因为对绝大部分外地人来说,工作仍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家毫无疑问将积极促进这一进程。国家促进这一进程可以有许多手段和办法,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是推进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进程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需要法律来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2胡建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期3课题宁波市流动人口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完成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委会,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陈文江:中国模式中国社会2009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5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