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同步练习: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5.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理同步练习: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同步练习: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5.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理同步练习: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5.精品文档.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分2050分)2011年3月21日,九江德安县、星子县等遭到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达半个多小时,一些冰雹直径达10毫米以上,民房和农作物遭到不同程度损害。据此完成13题。1材料中的灾害()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 D环境受到污染3下列不属于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2、是()A自然作用B人类活动C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叠加D人类和人类社会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基本构成要素。第1、2题,由材料内容可知,本次灾害是由雨雹造成的,因此其致灾因子为纯自然作用,在这次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财产损失。第3题,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人为灾害是以人为因素为主导,人类和人类社会是灾害的受灾体。答案:1.B2.B3.D4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
3、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解析:选C。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危害程度成正比,但防抗灾能力与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成反比。5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与泥石流发生概率关系的是()解析:选A。坡度大,风化程度强、土体含水量大,泥石流的发生频率高。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泥石流;而植被覆盖率低,坡面缺少植被的保护,易形成泥石流。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据此回答68题。地点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与震中的距离(千米)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X2005.8上午10257.4
4、8Y5002.5凌晨4007.118206.从表中材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出来()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7造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材料中看出的是()AY地地质脆弱 BY地人口密度大CY地离震中近 DY地地震发生在夜间8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海啸 B滑坡、泥石流C台风、火灾 D泥石流、寒潮解析:考查地震要素,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及自然灾害之间的链发现象。洪涝为水文灾害,台风、寒潮为气象灾害。答案:6.A7.D8.B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911题。9该地理现象是
5、()A地震 B台风(或飓风)C赤潮 D梅雨10下列省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A豫 B琼C藏 D沪11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A东南亚 B中美洲C孟加拉湾 D几内亚湾解析:该地理现象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向西北方向的陆地移动,应为台风。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离台风源地较近的海南岛。根据台(飓)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影响大陆东岸,非洲的几内亚湾位于大陆西岸,出现频率较小。答案:9.B10.B11.D中国气象报2011年2月19日报道受东移冷空气影响,2月18日,甘肃省敦煌、高台、兰州等地出现明显扬沙天气,金塔县出现沙尘暴天气,最低能见度约为900米。这是甘肃今春出现的
6、首场沙尘暴。据此回答1214题。12与本次沙尘暴形成有关的主要因素是()暴雨干旱工业化荒漠化A B C D 13此次沙尘暴形成因素造成的最突出的影响是()A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B人员伤亡C社会秩序混乱D心理伤害,精神痛苦 14我国西北沙尘暴的致灾因子是()A纯自然作用B纯人为作用C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自然作用诱发,但发展过程受人类控制解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荒漠化现象广布,但放牧和开垦诱发荒漠化加剧。从整体上看,干旱的荒漠化地区为沙尘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可在短时间内使荒漠化的土地面积明显扩大。干旱荒漠化使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进而加重贫困和粮食短缺问题。答案:12.B13.
7、A14.C新华社北京2010年8月24日电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24日说,我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已扩大至江苏、浙江、安徽等12个省份的113个县(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癌症”,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是松树的一种危险性和毁灭性病害,是国内外要求控制和消灭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据此回答1516题。15下列关于松材线虫病害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染容易 B致死速度快C蔓延迅速 D危害树叶16下列属于常见森林虫害的是()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蝗虫A B C D 解析:第15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松材线虫病具有传染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的特点。第16题,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
8、桐大袋蛾属森林虫害,而蝗虫属于农作物虫害。答案:15.D16.A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1719题。17图中a、b、c三地区气压P相比较()APaPbPc BPaPbPcCPbPcPa DPbPaPc18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沙尘暴 B干旱C泥石流 D寒潮19图示时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流动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北半球较低纬度暖气团势力强A BC D解析: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判断:PaPbPc;图示中,北半球出现强大冷高压,应为冬半年,而泥石流的出现
9、需要强降水为动力,一般出现在夏季。冬季冷气团势力强盛,南北温差大,易出现寒潮灾害。答案:17.A18.C19.D20若此图示是以甲为中心的等震线图,则()A同一等震线上震中距相同B破坏程度表现为甲乙丙丁C各点数量关系为丁丙乙甲D甲点为震源解析:选B。由题目中的条件“是以甲为中心的等震线”可知,甲处为震中位置,烈度最大,等震线的数值自甲处从西向东递减,破坏程度及数量关系都是甲乙丙丁。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全球热带气旋路径示意图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1)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_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_海域上空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地理 同步 练习 自然灾害 人类 活动 综合 检测 新人 选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