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城市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精品文档. 目 录目 录- 1 -第1章 总 论11.1城镇概况原始资料- 2 -1.2设计原则- 3 -1.3 设计任务- 3 -第2章 方案选择和确定- 4 -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 -2.2 工业废水与城镇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 -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6 -第3章 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6 -3.1 污水管网定线- 6 -3.1.1污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6 -3.1.2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 7 -3.1.3 排水流域的划分- 7 -3.1.4 污水主干管定线- 8 -3.1.5 污水
2、干管定线- 8 -3.1.6 出水口的形式- 8 -3.2污水设计流量- 9 -3.2.1划分设计管段- 9 -3.2.2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 10 - 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4 -3.3.1水力计算公式- 14 -3.3.2 设计参数- 14 -3.3.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0 -3.4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22 -3.6 污水管网主干管剖面图- 22 -第4章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3 -4.1 雨水管网定线- 23 -4.1.1 雨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23 -4.1.2 划分排水流域和雨水管道定线考虑因素- 23 -4.1.3 雨水管道定线- 23 -4.1.4 出水口
3、的形式- 23 -4.2 雨水设计流量- 24 -4.2.1 雨水计算公式- 24 -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7 -4.3.1 水力计算公式- 27 -4.3.2 设计参数- 27 -4.3.3雨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编号- 29 -4.3.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29 - 4.4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31 - 4.5污水管网主干管剖面图- 31 -参考资料- 32 - 第1章 总 论1.1城镇概况原始资料 1.城镇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1。 2. 城区地质情况良好,土壤为砂质粘土,冰冻深度不加考虑。 3. 城镇居住区人口1万; 4.给水人口普及率为95%,污水收集率90。 5. 居住区建筑
4、为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城镇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排 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6. 暴雨强度公式: 城镇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平均风速1.6m/s;冬季平均风速1.4m/s。 7.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35。 8.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 9.片区主要水厂的工业废水量及职工人数下表,污水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城镇 污水管网。 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见表1.1工厂名称最大班职工人数(人)淋浴人数(%)生产污水量(m3/d)总变化系数KZ一般车间热车间一般车间热车间棉纺印染厂1258390457040001.5叉车厂220486506516501.2制糖厂520564507024001
5、.5医疗器械厂22014440506801.2 表1.1 10.其它有关情况 (1)公共建筑 该镇的主要大型公共建筑主要有商务金融中心、医院、镇文化馆、公 园和镇第一中学等,其集中流量表1.2: 表1.2公共建筑设计流量(m3/d)商务金融中心150医院100镇文化馆50公园10镇第一中学30 (2)城镇地面覆盖情况 城镇地面覆盖种类见表1.3: 表1.3地面覆盖种类比例屋面42%混凝土道路23%碎石路面10%非铺砌路面4%公园及绿地21% 注:以城镇的面积为100%计算。 1.2设计原则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在城镇总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和环境保护要求统
6、一规划城镇排水管道系统;既技术先进,又切合实际,安全适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1.3 设计任务根据给予的城镇总平面图和设计原始资料,独立完成该城镇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包括:(1)了解和熟悉城镇的概况;(2)确定排水系统的体制;(3)考虑工业废水与城镇生活污水有无合并处理的可能性;(4)根据城镇污水是分散处理或集中处理,确定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5)污水管道的布置和定线;(6)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7)污水主干管的水力计算;(8)雨水管渠的布置和定线;(9)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 (10)绘制排水管网总平面图; (11)绘制污水主干管及
7、雨水干渠的纵断面图。第2章 方案选择和确定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在城镇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镇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镇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和维护管理费用。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的很重要的工作。排水体制的选择应该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状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之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排水系统的体制
8、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二者的优缺点比较见表2.1。表2.1 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比较合流制分流制直流分散式截留式完全分流式不完全分流式环保角度排污口多,水未处理,不满足环保要求晴天污水可以全部处理,雨天存在溢流污水全部处理,初降雨水未处理,但可以采取收集措施污水全部处理,初降雨水未处理,但不易采取收集措施工程造价角度低管渠系统低,泵站污水厂高,管渠系统高,泵站污水厂低初期低,长期高,灵活管理角度不便,费用低管渠管理简便,费用低,污水厂泵站管理不便容易容易通过上述比较,完全分流制体系工程造价虽然稍高,但是环保效果好,管理方便,对于该镇本身来讲,只有一条河流过,其对该镇以后发展的意义很大,必须保护好
9、河水资源,环保要求高;又由于镇内无任何污水处理设施,且有零星合流制排水管渠,但断面太小,损坏严重,没有必要利用原来的排水设施,应该重新施工。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在新建地区排水系统一般采取分流制。综合考虑分析,本工程即属于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并结合该镇的地形,气候,原有排水设施的状况等因素考虑,本镇的排水系统的体制选择完全分流制(雨污分流制)。2.2 工业废水与城镇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这是工业废水与城镇污水是否合并的问题。当工业企业位于城镇内,应尽量考虑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镇排水系统,利用城镇排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这是比较经济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废水都能直接排
10、入城镇排水系统,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执行。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间彼此不宜混合,多数采用清污分流、分质分流,当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成分与水质同生活污水相似时,可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用同一管道系统来排放;生产废水可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者在生产中重复使用。一般食品厂及肉类加工厂等废水,水质与生活污水相似,当工厂位于镇区内或距镇区
11、较近时,可考虑将这类废水直接排入城镇排水管道。符合排入城镇下水道的工业废水,单独的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排放,一般并不经济合理。本镇目前的工厂仅有制糖厂,且该厂的废水水质与生活污水相似,可以经处理后直接排入城镇排水管道,与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废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应设置监测设施。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综合考虑本镇的地形,气候和水体状况以及城镇的发展规划,并经过经济技术比较,采取将本镇河两边地区的污水合并集中处理的方式,而不采用每区各单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分别对各区的污水进行处理,具体考虑因素如下:(1) 将
12、污水合并处理可以体现规模效益,两岸的污水量并不大,若分开处理建两个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前期投资及运行费用大,同时不方便运行管理,消耗人力,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将两岸污水合并处理设一个污水厂较为合理,且两个污水厂的建设、运行、管理费用远远大于铺设倒虹管和建设泵站的费用。(2) 根据水流方向和常年风向,选择污水厂的场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污水厂位置的选择必须在城镇水体的下游,便于处理后出水会用和安全排放;污水厂厂址的选择应该有扩建的可能。具体选址参见该排水管道设计布置总平面图。综上所述,方案确定为:将两区的污水合并收集,并输送至位于河西北区沿河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
13、行处理。第3章 污水管网工程设计3.1 污水管网定线3.1.1污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城镇地形、地质、地貌特点,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布置管线是确定污水管道系统总体布置的重要步骤。在定线时应考虑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形,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布置污水管道,依次定出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并考虑设置泵站的合理位置。一般应将主干管和流域干管放在较平坦的集水线上,让污水尽量以重力流排送,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特殊措施(如跨越河道的倒虹管等),在图上标明。3.1.2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和
14、用地布局;排水体制和线路数目;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宽度;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位置;工业企业和产生大量污水的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在一定条件下,地形一般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利用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尽量做到顺坡排水,尽可能不设泵站或少设泵站。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及街区建筑特征,并便于用户接管排水。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采用的排水体制也影响管道定线。 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构筑物以及其它障碍物对管道定线的影响。尽可能回避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带和障碍。处理好与现状建筑物,构筑物和规划道路的关系,实在不能避
15、开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管道定线时还需考虑街道宽度及交通情况。 管道定线,不论在整个城镇或局部地区都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布置方案。应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结合江河走向和规划中道路的实施,合理布置管线,以利于减小施工难度。 3.1.3 排水流域的划分定线前首先根据地形划分排水流域。排水流域划分一般根据地形及城镇(地区)的竖向规划进行。在丘陵及地形起伏的地区,地形变化较显著,可按等高线划出分水线,通常分水线与流域分界线基本一致。在地形平坦无显著分水线的地区,或向一方倾斜时,可依据面积的大小划分,使各相邻流域的管道系统能合理分担排水面积,使干管在最大合理埋深情况下,流域内绝大部分污水能以自流方式
16、接入。不设泵站或少设泵站。每一个排水流域往往有1个或1个以上的干管,根据流域地势标明水流方向和污水需要抽升的地区。 3.1.4 污水主干管定线 本镇的地形属于丘陵地带,布设排水管段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坡度走向和分界,又因为河流从两区间通过,为排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可能,经分析,本镇的排水管道采用分流式的排水体制,各区污水经收集后由主干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后集中排放。综合考虑该区的地形,地貌,坡度,污水厂的位置与可能的埋设深度等因素,污水主干管选择临近河边的道路处埋设,走向由高到低。具体布置请参看该镇排水管道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1.5 污水干管定线由于各区具有明显的坡度走向,故各区污水干管的布置宜充
17、分利用这种地形顺坡铺设,使每个小区的污水能够自流排出。各区污水经支管系统进入污水干管收集并经污水主干管汇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具体布置请参看该镇排水管道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1.6 出水口的形式排水管渠排入水体的出水口的位置和形式,应根据污水水质、下游用水情况、水体的水位变化幅度、水流方向、波浪情况、地形变迁和主导风向等因素确定。出水口与水体岸边连接处应采取防冲、加固等措施,一般用浆砌块石做护墙和铺底,在受冻胀影响的地区,出水口应考虑用耐冻胀材料砌筑,其基础必须设置在冰冻线以下。污水排水管渠的出水口通常采用淹没式,见图3.1。以使污水与水体水混合较好,其位置处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取得当
18、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同意。如果需有污水与水体水流充分混合,则出水口可长距离伸入水体分散出口,此时应设标志,并取得航运管理部门的同意。图3.1 淹没式出水口3.2污水设计流量3.2.1划分设计管段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划分设计管段(定出检查井的位置并编号),量出主干管的设计管段长度, 街坊排水面积的划分 ,根据污水管道的布置,划分各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坊排水面积,编上号码并按其平面形状计算面积(以公顷计),用箭头表示污水流向。街坊编号I12345678910街坊面积A(ha)4.62 6.86 3.53 0.55 2.21 3.14 2.85 3.40 1.47 3.02 街坊编号I111213141516
19、17181920街坊面积A(ha)7.32 9.99 3.15 4.35 5.11 2.36 1.62 4.25 3.71 1.59 街坊编号I21222324252627282930街坊面积A(ha)3.74 8.74 7.51 7.09 7.98 3.93 3.40 1.77 6.34 0.72 街坊编号I31总面积(ha)135.25 街坊面积A(ha)3.51污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编码集合:管段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上游节点1234562672782829313233下游节点23456778892930323330管段编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
20、27282930上游节点30910343536373811394041434212下游节点91011353637381112124142421213管段编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上游节点1314151617181920214422452324下游节点14151617181920212222232324253.2.2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1) 居住区的比流量根据各区的污水量标准n(L/人d)和人口密度N(人/ha)可求出各区的生活污水平均比流量q0。即q0=nN/86400(L/sha) 式中 则平均比流量 (2) 各集中流量按表1.1 主要工厂的工人人数及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排水 管网 综合 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