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事故预防.doc
《季节性事故预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节性事故预防.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季节性事故预防.精品文档.专题:历史使命教育题目:防范自然灾害和预防季节性事故案件教育目的:针对当前驻地进入雷雨季节,教育引导官兵增强防范雷击、安全日常用电、食物中毒、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上切实做好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准备。内容:一、季节性事故的概念及特点 二、掌握常识,防雷击 三、严守规定、防溺水 四、搞好警戒,防山洪 五、采取措施,防蛇咬 六、加强检疫,防食物中毒重点:一、三内容时间:90分钟方法:统一授课,分组讨论。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积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大胆探讨; 3、踊跃回
2、答问题,做好作业,理解消化。防范自然灾害和预防季节性事故案件 一、季节性事故的概念及特点顾名思义,季节性事故是指在某一季节或一个时期内,最常见,最容易诱发,又最难以预防的事故。从季节性事故的定义可以看出,季节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发生的概率高。分析以往各种事故、案件发生的概率,其中季节性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突发性强。虽然季节性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规律性,但它没有事先预兆,来的比较突然。三是预防的难度大。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渠道多,涉及面广,如何预防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预防难度比较大。夏季易发生的季节性事故主要有:雷击、溺水、山洪、蛇咬、蚊虫叮咬
3、、食物中毒等。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这些季节性事故的预防。 二、掌握常识,防雷击每年69月份,是一年的雷雨季节,此时都会有一些雷击伤亡事件发生。据报道,2006年6月11日,在北京一次雷雨中,一位10岁的女孩从街上冒雨跑回家,当他推自家铁门的一瞬间,被迎面一个响雷击倒;2006年7月,呈贡一农民到田里铲地,忽然雷雨交加,当他扛起锄头往家跑时,一个落地雷击中锄头,使他当场毙命。遭受雷击的原因:一是雷击的突然性,不易防范;二是人们缺乏防雷常识,不能主动采取措施自觉防雷。近日,我部辖区普遍降雨,已经进入雷雨季节,因此,掌握雷电知识,对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很有必要。(一)雷电产生的原因盛夏季节,由于
4、地面强烈升温,致使空气对流加强,并产生性质不同的电荷,尤其是当雷暴云产生之后,云团内部各部分之间、云地之间,处处都是电场,平均而言,云中电场强度每厘米可达几千甚至上万伏特。当云体内部出现强大的电位差,就会出现形状不同的闪电;在放电过程中,空气温度猛烈上升,云层水滴迅速汽化,体积骤然膨胀,就会发出雷声。据统计,每次闪电的能量至少在2000千瓦小时以上。在放电区域,电流高达几百千安,电压数百万伏。如触及树木或房屋则被击倒,触及人畜则被电死或烧焦,酿成灾祸。但同是雷击,危害程度差别很大,有的致命,有的致残,有的却安然无恙,也有的疾病如失明等遭受雷击后恢复了正常,主要是不同的雷击形式导致通过肌体时的电
5、流的大小差异造成的。(二)雷击伤人的效应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一是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心室纤维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二是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下部呼吸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烧伤或肌肉突然收缩跌倒致伤,严重者导致死亡。 (三)雷电伤害的预防为防止雷电伤害,防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雨天远离电线杆、高塔、独立大树、孤立小屋等凸地,不要到水中游泳或划船。2、雨天不接触煤气管道、暖气管道、水管等铁器装置,不做洗刷工作,外出摘去身上的手表、发夹、项链等金属饰物,野外工作者应主动放下手中的铁制工具,不可将枪支、铁器
6、举得过高,以防感应雷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3、在开阔地,避免很多人积聚在一起,应分开,不要奔跑,如果周围平坦,应尽量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腿上,除腿和脚外,身体其他部位不要触地。在暴风雨中,如头、颈、手处有蚁走感,头发直立,说明即将发生雷击,应赶紧低卧,并弃去金属物品,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雨衣;要走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5、雷雨天不打电话、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使用电脑,更不要在室外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和防
7、盗门应安装避雷器,室外活动的人员应尽快回到室内。6、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7、现在手机已经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但它却是一部“引雷器”。一般认为,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比较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而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对象。因此,应尽量避免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雷雨天穿行无障碍物地区时,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四)遭雷击人员
8、的救护1、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穴位,切勿轻易放弃抢救。3、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救治,途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并且要保持电击部位的伤口清洁。4、紧急抢救的方法如下:在心跳骤停的极短时间内,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连击2-3次。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双手交叉相叠用掌部有节律地按压心脏,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起有效循环。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有活动假牙者应
9、先将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然后,捏紧鼻孔吹气,使胸部隆起、肺部扩张。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按心脏4-5次吹气一次,肺部充气时不可按压胸部。 三、严守规定、防溺水(一)什么是溺水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溺水可造成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二)溺水的原因1、意外落水。2、私自野浴3、水情不熟4、突发灾害5、身体抽筋6、身体不适7、意外呛水8
10、、救护不力(三)溺水事故的预防近期军区部队发生了多起溺水亡人事故,因此我们要搞好溺水事故的预防,防止发生意外。具体要做到:1、 要严格落实严禁野浴规定,禁止到大河游泳、洗衣服或游玩。2、 平常人员外出、探亲休假要格外注重自身安全,不要私自下河游泳。3、 抓好自救互救的训练。(四)溺水的救护1、自救 落水后要镇静不慌。举手挣扎时,会使人下沉。应仰卧,头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现。呼气要浅,吸气要深,这样可勉强浮起,等人来救,腿抽筋尽快呼救,并仰泳浮上水面,好转后,应速上岸。 2、援救 急救者应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辫水者的头,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急救者防溺
11、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万一被抱住,急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者脱离,然后再救。或向后推溺水者的脸,紧捏其鼻,使其松手,接着再救。 需要注意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不能下水救人,应立即用绳索,竹杆、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信后拖上岸来。现场无任何救生材料,应即时高声呼叫他人。 3、急救措施 第一步,就是通知120,告知医生详细地点以及伤者情况。第二步,排除异物。救上来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复苏是另一半,而且对挽救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的。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有假牙取下假牙,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节性 事故 预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