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工艺技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定向井工艺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向井工艺技术.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定向井工艺技术.精品文档.定向井工艺技术管理指导 1 目的为了规范定向井工艺技术管理,能够在关键井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达到可能安全、可控状态,有足够的调节空间,根据以往出现的问题,特制定本工艺指导。2 本指导规定了定向井工艺技术管理的职责、内容和要求,适用于定向井、水平井工艺技术的管理,本工艺指导并不全面,只是对于定向容易疏忽的步骤做出警示。3 工艺技术管理指导内容一 钻前准备与技术交底A施工前准备: 施工设计(在接到钻井设计与地质设计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的问题) 基本数据录取:1一开井,井口坐标及修正后的井口坐标,老井眼侧钻井井口坐标及陀螺
2、数据测量;海拔高度及复测海拔;靶点海拔跟进修正;靶点数据,补心高度的加入。2根据钻井设计,录取的修正后的基本数据,重新对设计井身轨迹做剖面设计,校正井深、井斜、方位、垂深、南北、东西、位移、狗腿度、造斜率等与设计的差值,做到正确无误。3做好新的施工设计预案,直井段测斜完,根据位移重新做轨迹设计,位移较大,方位偏差大的井,钻进中,及时调整方位到设计方位,控制好造斜率;修正好的设计轨迹要上报,认证。4 做好临井防碰设计,实钻预案;中途设计更改,要有书面认证,签字。B技术交底1)常规井由项目部安排施工组工程负责人和仪器负责人按照“ 井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技术交底;2)重点井由工程部联合项目部会同监督与
3、施工组工程负责人和仪器负责人按照“ 井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技术交底;3)特殊工艺井由技术总监组织按照“ 井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技术交底;4)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a)定向井设计内容,复杂情况描述,应急措施。 b)根据同地区邻井资料提出井眼轨迹控制的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c)明确钻井队配合施工须提供的地面条件、井下环境和参数要求。d)对钻井液、钻具、设备、基本条件的标准要求。二 钻具检查与准备A钻头选型、尺寸、新旧程度,钻铤尺寸、内外径、数量,加重钻杆尺寸,数量,螺旋扶正器备用情况,根据钻进井段,进尺情况,地层结构,岩性以及轨迹选择适合的钻头。B螺杆钻具、生产厂家,弯壳体记号,新旧程度、弯曲度数标记、
4、连接扣型,外径尺寸,扶正器外径,(注意,钻头尺寸与扶正器的外径尺寸,关系到造斜率的大小)C无磁钻铤或无磁承压钻杆,外径,内径,扣型,有无损坏,弯曲,端面密封,包括含磁测试。D仪器及附件,1单流阀扣型,安全程度、数量,端面密封,2悬挂短节扣型及变扣、数量,端面密封。E钻具使用要求: 1定向井专用钻具上、下钻台施工人员必须在现场指导井队工人操作,避免钻具损坏;2钻具连接,定向井专用钻具间的丝扣连接、定向井专用钻具与钻井钻具间的丝扣连接,施工人员必须在现场按推荐的扭矩参数上紧;三 仪器下井准备、测试A仪器安装1地面安装:扶正器尺寸与无磁内径相吻合,无破损;O型密封圈检查磨损情况,抗压外筒、coupl
5、in壁厚、丝扣端磨损检测,尾椎端检测。所有扣端必须打紧,并逐一检查。脉冲器工作正常,测试。2连接仪器角差丈量,两个人同时丈量并记录,做好正转反转笔记或图示。3仪器下井安装,上钻台,必须专人指挥,挂牢固起吊绳,抬起尾椎,避免仪器碰撞。4仪器坐键安装,确定键槽位置,标记,仪器键槽对准放入,下压旋转调试是否键入。5工程角差丈量,提示井队操作人员,不可以重新紧扣或卸扣5仪器测试,井口测试,必须放入钻杆滤子。仪器检测完好,下钻。四 下井过程控制:1要求下钻控制速度,每20立柱正灌浆一次,钻井液比重高时要减少立柱灌浆。2冬季温度低,要及时将仪器入井。3坐岗观察下钻动态。五 定向过程控制 1造斜率的计算;狗
6、腿度的控制;要求根据工具面的控制情况,滑动钻进的距离及测得到数据,能够预算出每米的造斜率,在同一钻具组合下,能够控制好以后的井身轨迹,狗腿度。 2根据仪器零长,及时观察第一次滑动钻进可测的井斜,方位数据(一般钻进12米后,可进行测斜观察),坐岗观察工具面,井斜,方位变化。 3 自钻进开始,时常观察地层变化,岩性分析,钻时快慢,做到有比较,有依据。 4 钻井液变化,根据钻井时间,进尺,深度,时刻关注钻井液性能,并作记录,有必要到循环罐观察,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纠正,避免仪器施工事故。 5根据造斜率,实钻轨迹,进行设计预测,轨迹预测,造斜率,狗腿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每钻进一段距离,可进行预测
7、预案剖析,保证有足够的轨迹调整井段。 6 中靶前,水平井着陆前,要对井深,垂深,井斜,位移的预测及实钻保证在可控状态,不可脱靶。 7钻遇油气层前100米,通知井队,做好井控工作。钻遇油层,立刻短起下10-15柱,检测地层压力,要求循环泥浆。 8 出现轨迹问题,不要盲目钻进,浪费井段,及时汇报,检查、起钻,参考复杂情况指导1 9明确施工井井身轨迹控制的关键点和技术难点,制订分井段施工方案; 10 根据实钻,临井防碰设计,时刻注意防碰井,绕障井的轨迹。六 事故预防:1短起下前,要循环钻井液,保证泥浆干净,方可短起下钻。避免砂卡脉冲。2井漏,堵漏,要求起钻起仪器,更换钻具后,进行堵漏,堵漏完,钻井液
8、处理干净方可下入仪器,避免仪器损坏及纠纷3溢流,井涌,压井时,容易地层垮塌,缩颈,因此,尽可能的起钻更换钻具。4下钻遇阻,尽量不要带仪器划眼。5钻遇油气层前,复杂井段,尽可能简化钻具组合。6随着井深增加,钻井液密度,粘度,固含的增高,井深轨迹,井斜,位移增大,地层温度的增高,钻井液变化大,危险系数增大,要勤于与井队沟通,尽量控制钻井液固含小,润滑性能好,携砂强,提高循环时间,短起下频率。六 :仪器检查1按施工设计、清单领取仪器及手工具;2索取测量仪器校验报告,合格证等,针对高精度定向井(指设计方位允许偏差值小于2 度)作业前,对使用的各种仪器的探管、罗盘等计量检测器具在标准实验架上进行校验和标
9、定;3)检查罗盘(探管)数量足够(罗盘2 支以上);4)通电试验仪器正常;5)检查仪器杆件是否良好,密封是否可靠;6)检查定向接头键槽与悬挂器标识线是否在同一母线上、且安全性能良好(正确记录工具面初始值);7)检查消耗品足够(包括:传感器、数据线、电池等等);阅读器防护良好,且阅读清晰无破损;8)检查手工具齐全。使用随钻测斜仪时、专用钻具和工具的检查由仪器负责人完成。9)多点测斜设备检查,电池,电池筒,接口箱,测试软件,测试仪器。10)检查房内电路、开关布置合理、安全可靠,漏电保护开关灵敏;11)检查结果填入“井HSE 现场检查表”中,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七 过程管理(一)工艺技术管理a)严格
10、按照钻井设计中定向要求,常规定向井作业规程和定向井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作业指导要求进行全井跟踪测斜,保证测斜间距不超标;b)严格按照油田或甲方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及检验、进行井眼轨迹过程质量检验,并随时进行实钻轨迹做图,保证数据准确、真实;c)设计方位允许偏差值小于1度,井斜偏差不得大于0.5度,多点测量应分段实施(要求井深、井斜、方位数据准确,计算准确),当第一次测量后,与多点进行数据对比,并以此作为完井轨迹资料的一部分,并入实钻轨迹。d)轨迹控制工艺要求:1)施工队组每天7:00-7:30,向项目部汇报现场施工动态及轨迹控制情况。当实测某点数据经计算有纠偏的可能时,应及时报工程部、项目部,组织讨
11、论,制定下一步措施;2)当监测实钻轨迹经测斜出现偏差,距实钻目标差距大,根据复杂情况指导1进行下一步施工。3)滑动钻进与复合钻井、各施工参数的标准实施。4)资料的录取、汇报。八 防碰预案(一) 首先做好井口地理位置的安排,井口坐标的确定。新井井口设计防碰要求,新井的井口位置及井身轨迹的变化及防碰数据,井口位置因此非常的重要1)单井要求,普通直井、简单的,周围无临井布置的定向井可以下发设计及井口坐标。2)丛式井及多支井:坐标需一同下发,以便作出丛式井及多支井整体设计。注明各中靶点的坐标及垂直深度,提供最新井位构造图。3)井口坐标的校对,立好井架要复测井口坐标,要求要严格准确,根据复测坐标设计轨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向井 工艺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