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设计自动频率、相位跟踪电路.doc





《基于FPGA设计自动频率、相位跟踪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FPGA设计自动频率、相位跟踪电路.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基于FPGA设计自动频率、相位跟踪电路.精品文档.基于FPGA设计自动频率、相位跟踪电路摘要扩频通信最早应用于军队,可在低功率谱密度下工作,具有保密性强和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国外公司研制了功能强大的扩频专用芯片,但存在二次开发不灵活的缺点。用模拟方法实现的扩频系统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迅速发展,以FPGA和CPLD为代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凭借其设计方便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并设计实现了扩频通信接收系统的跟踪模块,接收系统主要
2、由数字下变频、数字匹配滤波器、差分解调、自动频率跟踪处理等模块组成。论文介绍了扩频通信的技术概况、发展和背景,以及无线信道环境。了解了基于扩频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相关原理,包括扩频解扩、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同步等原理,重点研究直接序列扩频的载波同步理论,对锁相环与锁频环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包括差分解调模块、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的接收系统方案。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载波频率跟踪和载波相位跟踪模块,并在Quartus II软件开发环境进行功能仿真及波形仿真。关键词:扩频通信,FPGA,直接序列扩频,AFC,载波跟踪Design of Automatic Frequency、Phase Trackin
3、g Circuit Based on FPGAABSTRACT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which is used by the army, have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secret, concealed and to reject interference and multi-path decline. Therefore it has a spread application foreground. Many foreign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many powerful
4、spread spectrum application ICs, which have the disadvantage that the secondary-development is very limit. The traditional analogy systems exist the disadvantages of big cubage, high power consume, and low dependability.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5、 (EDA) techniques, th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such as FPGA and CPL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for its flexible design and fast verifying. This paper mostly introduces and implementes the receiving system, the receiver unit mainly consisted of the digital dow
6、n converter, matched filter, differential demodulator, output processor and AFC module. 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pread spectrum system, development and background, along with wireless channel environment. We realize the correlation theor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7、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which the relative despread spectrum of the signal, baseband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hannel coding, the synchronization and so on. The key study of this paper i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theory. It also analyzes theoretically the pha
8、se locked loop and frequency locked loop. It has designed the project of the receiver unit, which include differential demodulator and AFC module. It designs and implements the module of the carrier frequency tracking and carrier phase tracking based on FPGA. It carries through functional simulation
9、 and waveform simulation i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Quartus II. Keywords: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FPGA, direct-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AFC, Carrier tracking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无线通信原理11.2 无线信道环境21.3 扩频通信背景及意义21.4 FPGA发展及其应用前景41.5 开发平台Quartus 简介51.6 VHDL简介51.7 本章小结62 课题相关
10、理论基础72.1 扩频技术72.1.1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72.1.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92.1.3 扩频伪随机码102.1.4 扩频信号的相关解扩102.1.5 直序扩频的同步112.1.6 扩频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122.2 锁相环技术132.3 锁频环技术132.4 本章小结143 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53.1 接收系统总体框图153.2 接收系统的实现163.2.1 差分解调器模块的设计和实现163.2.2 自动频率控制(AFC)模块的设计和实现183.3 载波频率跟踪193.3.1 频率跟踪方案203.3.2 频率跟踪方案的理论分析203.4 载波相位跟踪213.4.1 全数字载
11、波跟踪环路结构213.4.2 数字载波相位跟踪环路参数设计233.5 载波同步输入图243.6 接收系统顶层输入图243.7 接收系统仿真图253.8 本章小结254 全文总结与今后展望264.1 全文总结264.2 今后工作展望26参考文献28致 谢291 绪论1.1 无线通信原理无线通信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实现。它主要由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传输媒体组成。无线通信之所以有别于其它的通信系统,主要是因为它的传输媒体是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波长与频率存在以下关系:c = f 式中:c为光速,f和分别为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因此,无线电波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相对较低的电磁波。对频率或波
12、长进行分段,分别称为频段或波段。不同频段信号的产生、放大和接收的方法不同,传播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因而它们的分析方法和应用范围也不同。无线电波只是一种波长比较长的电磁波,占据的频率范围很广。决定传播方式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无线通信系统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无线通信系统框图见图1-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框图见图1-2。而本次设计是在数字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噪声图1-1 模拟无线通信系统框图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解调噪声信道解码信源解码信宿调制图1-2 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框图在无线通信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线扩频通信则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13、。无线扩频通信与一般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相比,主要是在发射端增加了扩频调制,而在接收端增加了扩频解调的过程。在发射端利用一组速率远高于信号速率的伪随机噪声码对原信号码进行扩频调制,一般是将信号扩展至几兆宽的频带上,然后将扩频后的信息调制到空间传输的载频上进行发送,通常发射的载频是千兆的数量级,在接收端经解调后,利用相同的PN码进行解扩,把铺开的信号能量从宽带上收拢回来,凡与PN码相关的宽带信号经解调还原为原来的窄带信号,而其它与PN码不相关的宽带噪声仍维持宽带,解调后的窄带信号再经窄带滤波后,分离出有用信号,而大部分噪声信号则被滤掉,这样使信噪比得以极大的提高,误码率大大降低。1.2 无线信道环境
14、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无线信道的制约。无线信道不像有线信道那样固定并可预见,而是具有极度的随机性,从简单的视距传播,到遭遇各种复杂的地形、地物,甚至移动台的速度也会对信号电平的衰落产生影响。因此,要对无线信道进行控制和预测是非常困难的。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无线移动环境下进行通信成为发展趋势。但是无线信道不同于有线信道,无线环境下,信道的多径干扰、衰落、带宽受限很容易造成数据的出错和丢失。因此,在无线通信中,无线信道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的好坏,同时,无线信道特性也使通信系统的设计面临一些难题。主要表现为:带宽波动:因为多径衰落、同频干扰、噪声等影响会引起网络的输入/输出能
15、力下降;基站与终端的距离改变时信道的容量会变化;当终端进入不同的网络(如从无线局域网进入无线广域网时,速率可能从几M变到几 K比特每秒);小区切换时,另外一个小区可能不能提供频带资源。高误码率:和有线通信相比,因为多径和未覆盖的区域的影响,信道的误码率较高,这对信号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一种鲁棒性的传输方法。接收的异种性:在组播时,各个收端要求的时延、信息流的质量、处理能力、带宽限制等都不一样,这就给组播设计带来困难。所有这些问题都导致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算法变得复杂,系统软硬件规模增加,从而引起硬件成本的增加和功耗的增大。但是,在另一方面,无线信道的快速变化也会给系统性能带来一些好处,这主要
16、表现为:系统带宽增加,使频域分集的效果提高,可以避免进入深衰落;多普勒频率扩展加大,衰落加快,使得信道编码中使用相对较短的交织长度就能获得更好的时域分集效果等。因此研究无线信道的特性,建立合理的信道模型,对提高通信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1.3 扩频通信背景及意义 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用伪随机编码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2扩频是建立在香农的信息论基础之上的,并率先
17、应用于国防军事通信中,而从其技术的实现手段来看,它已经历了模拟扩频技术、数模混合扩频技术以及完全数字化扩频技术等发展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开始对扩频通信技术进行研究后,其成果广泛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导航以及高精度测量等方而。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方将扩频技术解密,扩频技术在商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才正式开始。1985年,Marvin K.Simon等人编著的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Handbook是当时有一关扩频通信技术的一部全而的著作,内容涉及了扩频技术的历史发展,扩频通信的概念、理论与系统模型,系统抗干扰分析,各种扩频调制和解扩
18、、解调技术,以及扩频通信的同步等等。同年,美国FCC才规划出ISM频段即通用频段,并分配给采用扩频通信机制的商用通信系统使用。1993年,美国Qualcomm公司第一套实用的CDMA移动蜂窝通信系统,一经推出就显示了其突出的优点和较强的生命力,在市场上具有一强大的竟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CDMA扩频技术在民用移动通信里的深入应用和小断渗透,以及深空卫星通信、武器制导、GPS定位系统等国防军事通信的需求下,扩频通信技术显得愈来愈重要了。民用移动通信领域3G标准包括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以及中国的TD-SCDMA等都采用了以扩频理论为基础的CDMA技术;另外,无线局域网的I
19、EEE802.l 1b标准中也采用了扩频体制。3 但是目前,实现扩频通信系统大都采用专用的扩频芯片,主要都是来自国外的芯片供货商,如Harris, AMI, ZLOG, Standford Telecom等。在这些厂商所生产的通用扩频芯片中,常用的有一STEL-2000A, 287200, SX043等。4在使用这些扩频芯片时只需将控制信息写入控制寄存器就可以对其功能实现控制,其外围电路也比较简单。但诸如STEL-2000A之类的ASIC产品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比如它们的大部分功能都已固化,不利于系统的后续升级,因而缺少产品开发的灵活性。另外随着通信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到
20、IP Core的开发来,使得这类产品的市场在逐步减小,因此购买起来不仅有一定的困难,而目也得不到相应足够的技术支持。另外在国防产品中使用国外的这些芯片对国家安全也会有一些潜在的威胁。因此使用ASIC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多应用场合,逐渐被通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如FPGA, PLD)替代,从而设计出比ASIC更灵活、更安全的产品。 随着高速DSP和大规模逻辑器件FPGA, PLD的不断出现,软件无线电技术(Software Defined Radio)应运而生,它是继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之后的又一新技术。然而,直到1994年,由美国国防部支持的SPEAKEASY项目进行了成功演示为止,人们才真正认识
21、另一个电子时代一一软件无线电时代正在到来。 软件无线电是在全数字接收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将全数字接收机的思想向两个方而进行了推广。第一,将数字化区域由接收机推广到发射机。在理想情况下,软件无线电系统只有从发射到天线,再经过电磁波传播到接收天线这些部分是模拟区域,其他传输部分则全部数字化。第二,信号处理部分,包括调制解调、上下变频、滤波等等全部在构建的硬件平台上用软件来实现。 软件无线电概念的中心思想就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可编程方式来实现,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
22、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说,这种电台是可用软件控制和重新配置的电台。对通用硬件平台加载不同的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软件可以升级更新,各硬件处理板卡也可以不断地升级换代。由于软件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是用软件实现的,如果要实现新的业务和调制方式,只要增加一个新的软件模块即可。这里所说的软件包括了在MCU,DSP,PLD/FPGA实现中编写的程序。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全数字接收机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软件无线电侧重于射频信号的直接处理,包括数字频率合成、采样变换、数字滤波等。它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包含多个射频频道的信号,或者是不同模式和体制的传输信号,通
23、过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和不同的软件程序来进行接收和处理,它强调可编程性和通信系统功能软件的可重定义性。而全数字接收机则主要侧重于中频之后的信号处理,它而对的通常是一路独立的已调信号,主要在于恢复出最终的调制信息,它更多的关注通信最佳接收机理论的全数字化问题。全数字接收机的发展为软件无线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由于器件的限制,现阶段还不能实现理想的软件无线电系统,但是软件无线电思想对无线系统的设计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目前软件无线电系统都做了某些折衷。这些折衷应尽量保证实际方案能够保留软件无线电的特点、优势和竟争力,同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射频直接数字化小仅对射频滤波和A/D采样器件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FPGA 设计 自动 频率 相位 跟踪 电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