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iPad杀手简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如何设计iPad杀手简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设计iPad杀手简体.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何设计iPad杀手简体.精品文档.如何设计iPad杀手(之一)-从iPad的前世、今生、未来谈起 现在,摆在全世界的所有PC公司面前的一个设计难题是:如何打造iPad杀手?(甚至是摆在便携游戏机公司、手机公司、电子书公司、电子相框公司、等等各行各业的面前) 欲胜之,必先知之。那么iPad到底是个什麽东西?有人说它是大号手机,有人说它是平板电脑,有人说它是新型媒体平板。但目前为止,大多数人还是认为iPad不过是一时的新潮玩意,最多也就是一个所谓的新兴市场的新兴电脑形态而已。但这些都错了,iPad是未来电脑的标准形态,是未来个人便携终端的标准形
2、态。会像iPod改变音乐产业,iPhone改变手机产业一样,彻底改变PC产业。 iPad前世之一 鼠标 1968年,科学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lebart)发明了鼠标,在长达十几年的历史里,没人理解他的鼠标;没人理解他的计算机是人类智力的“放大器”的观点;也没人理解他的必须改善人机交互方式,发展交互式计算的想法。 只有乔布斯(Steve Jobs)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两个人看到了鼠标和视窗所代表的未来,并靠视窗和更自然的鼠标操作建立了各自的帝国。当全世界后知后觉的人埋首于PC规格每年每月的升级,价格每年每月下降的简单循环工作的时候。只有这两个人深刻的认识到其
3、帝国的根基,就是小小的鼠标。所以这两个人是全世界最声嘶力竭吆喝自然人机交互,是最具替代“鼠标情节”的人,最不遗余力寻找下一代自然人机交互方式的人。因为他们内心知道,当比鼠标更自然的下一代自然人机交互方式一旦出现,他们的帝国的根基就被抽空。 比尔盖茨投资了语音输入、手写输入、感应、手势识别等几乎所有的新兴互动方式,任何公开的演讲场合他都大谈特谈下一代自然人机交互方式。他整天担心“下一个鼠标”,于是他一直在寻找鼠标的替代品。比尔盖茨的设计思路是:寻找能替代鼠标的功能的东西。2000年,他找到了电磁笔,一个不用实际接触,仅仅悬浮在屏幕上就能感应到指针,完全像鼠标不直接接触屏幕,就能感应到指针。然后移
4、动电磁笔,指针就跟着移动,完全像鼠标移动,指针就跟着移动。然后电磁笔点击电磁屏,指针起作用,完全像鼠标点击的效果。太完美了!不但完全模拟实现了鼠标的全部功能,而且更直观,还可以手写,可以做笔记,比尔盖茨兴奋异常,他认为他比乔布斯先一步发现了下一个鼠标,虽然是乔布斯先他一步发现了鼠标。比尔盖茨心中狂喜,这一次,我领先了。于是他大手笔推广Tablet PC,相信所有的PC厂商,都对当年微软推广Tablet PC的气势记忆犹新。也对当时电磁笔固有的电磁漂移导致的鼠标点不准的糟糕操作体验不陌生。电磁笔的物理特性是只有当电磁笔和电磁屏垂直的时候,笔的位置才是准确的,笔倾斜的时候,有一个电磁位置漂移,但是
5、人们在使用笔的时候是不会垂直使用的,一定是某个角度倾斜使用。这就好像用鱼叉在水里叉鱼一样,由于水的反射,必须要叉一个更深且稍偏的位置才能叉到鱼,于是所有Tablet PC的用户都在叉鱼!这个糟糕的用户体验是Tablet PC失败的关键之处。且由于电磁输入的高成本,导致Tablet PC价格下不来。虽然后来有公司认识到电磁漂移的问题,用算法来改善了这个问题,但是大势已去,且每个用户的拿笔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容错算法只能改善,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磁漂移的问题,所以从物理原理来说,电磁鱼叉注定失败。当年如果比尔盖茨选择电阻式输入笔,虽然没电磁笔那样能把鼠标模拟的惟妙惟俏,但电阻笔的特性是接触了才反应,
6、当年以整个PC产业的力量推广的Tablet PC绝不会一败涂地。 那么全世界第一个看到鼠标的商业价值及其宽广未来前景的人-乔布斯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2000年之后那几年坐看Tablet PC“占尽先机”,抢尽创新风头而不动色呢?这个把创新当成生命的人面对PC产业界的创新怎么安静的那么可怕?因为乔布斯的设计思路是:寻找能取代鼠标的东西。鼠标的移动是干嘛的?移动是爲了寻找目标。鼠标的点击是干嘛的?鼠标的单击、双击是让电脑实现一个用户想要的操作。乔布斯要的不是一个模拟鼠标的东西,而是一个实现鼠标功能,却不是鼠标的东西。最后,乔布斯找到了手指。手指直接告诉电脑用户想要的是什麽,手指直接点到想要的地方,
7、很神奇的,中间的部份,那个鼠标移动的轨迹,不见了。2010年,整整十年磨一剑,乔布斯面壁十年后,才推出Tablet PC的竞争产品iPad。这让人想起一个禅宗故事,老和尚问小和尚:“月亮在哪里?”。小和尚用手指指向月亮,答:“月亮在天上”。任何人小时候,想要什麽,都是直接指向那个东西的,只有手指不好指的,不好操作的东西,才会用教鞭、筷子、叉子、等其他工具去操作。这也是乔布斯的想法,“谁会需要一直铁笔呢?”,当人类可以用手指直接操作的时候,干嘛需要笔呢,干嘛需要鼠标呢?所以iPad不支持鼠标!乔布斯知道真正的月亮在哪里,比尔盖茨2000年的时候是用鱼叉捞水中的月亮。比尔盖茨寻找的是鼠标的替代品,
8、乔布斯直接取消了鼠标。 iPad前世之二 键盘 1867年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hristopher Sholes)设计了ABCD钢琴键盘,他希望自己的打字机符合人性,符合音乐内在哲学美,让人们的双手输入时弹奏最美的曲子。 但是当时落后的机械技术,用ABCD钢琴键盘输入速度一快,按键后面的铅字杆就撞在一起,使得打字机罢工。于是他将ABCD的顺序打乱,在1873年改变键盘布局为 QWE.TY 中间一行的字母是原始ABCD排列的残留 从此,人类和机器的文字交互方式就是通过这个QWER魔琴,每次输入,都是在弹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魔曲,输入越快,越走火入魔,对身体伤害越大。这首魔曲,由肖尔斯作曲,马加林
9、作词(马加林在1888年的打字比赛中首次采用盲打),让十亿的用户为之起舞,为之疯狂,在弹奏中不知不觉的健康受损却不自知。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是道格拉斯的好学生,是最具“鼠标情节”的人,但键盘是比鼠标隐藏得更深的大鄂,是比鼠标更早一百年的,更难改进的必须被改善的人机交互方式。但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隐隐感觉到了有什麽不对劲,而且要数乔布斯对键盘的认识比盖茨更深刻一些。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微软从创立开始就一直研发并推出自己微软品牌的键盘,微软的成功就在于从不推出整机产品,只做OS,其它交给PC兼容机厂商,尽量不碰硬件。知道了盖茨这种隐隐不对劲的感觉就对一个软件公司一直不断推出键盘不感到奇怪了。 QWER键
10、盘,这个魔琴,把自己伪装成最普通不过的事物,却又处处决定PC的设计,极其少的人能认识到。而乔布斯就是这些极其少的人中的一个。乔布斯是唯一一个电脑公司推出非QWER键盘的人,但是乔布斯上当了,Dvorak键盘并非是魔琴的替代品,它只是魔琴的一个变身,一首变曲。Dvorak键盘虽然字母布局和QWER键盘不一样,但其设计思路是一样的,都假设非ABCD比ABCD布局更高级,字母都排成三行,都排成让人类两个手腕向两边扭曲的倒梯形。且Dvorak键盘输入速度只比QWER键盘快5%左右。 现在的人们把QWER视作理所当然,就像人们曾经把地心说视作理所当然一样。但它是完全错误的! 所以当乔布斯在iPhone中
11、取消了实体键盘,所有人都笑他不会成功,但iPhone成功了。当乔布斯在iPad中取消了实体键盘,所有人又指责iPad只是个信息接收装置,不是一个信息产生装置,但iPad依然所向披靡。这说明人类的内心是多么的渴望摆脱这个魔曲的控制,虽然在iPhone和iPad中,魔琴仍然化作虚拟QWER键盘继续存在,但其没了实体,人类逃脱它的控制就容易的多。乔布斯在iPhone和iPad中,向人类展示了这种彻底摆脱魔曲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比手指取代鼠标意义更深刻。当然目前人们还是对于手指相对鼠标更直观的操作欢呼雀跃,也是产业人士看到的iPod、iPhone和iPad的成功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来一步步揭示乔布
12、斯在抛弃实体键盘中的卓越不凡的且孤独的努力。iPad前世之三 Macintosh 1984年Macintosh的推出推动了个人电脑产业的诞生,乔布斯在展示Macintosh时嫌键盘又大又笨不好看,就只展示了主机和鼠标(老早就看键盘不爽了,细心的人会发现苹果历次的新Mac发布,都只展示屏幕,不放键盘。或许只是为了美学,或许是贾伯斯潜意识中的变革键盘的使命)。Macintosh是第一款把主板做在屏幕后面的电脑,之后乔布斯把这个设计特点一直贯穿在iMac的设计中。MacintoshiPadCPUMotorola 8 MhzApple 1GhzRAM4MB256MBStorage3.5 400 kb
13、floppy disk16GB-64GB flash driveScreen9 9.7 Size13.6 H x 9.6 W x 10.9 D9.56 H x 7.47 W x 0.5 DWeight:16.5 lbs1.5 poundsTime19842010 从上表的对比中看出,iPad其实就是26年后的Macintosh,是把9英寸的Macintosh极致化的东西,同样在宣传中不让人看到键盘,把鼠标取消,只给用户一个屏幕,将所有的东西都藏到屏幕后面。最伟大的设计,给用户的就是一个屏幕。Macintosh的推出诞生了个人电脑产业,iPad的推出将彻底改变个人电脑产业。iPad就是最小化的M
14、acintosh,就是Macintosh第二。iPad前世之四 iMac G4 乔布斯是最早积极努力去改善电脑对用户的脖子的健康问题的人,iMac G4可自动调节屏幕对用户的高度,角度,距离的设计非常人性化。 人的双手其实就是一个万能的调节器,可以调节平板电脑的屏幕相对自己的距离,远近,角度。而且每个人的习惯方式都会不同,就像书一样,有些人喜欢用这个姿势拿书,有些人喜欢用那个姿势拿书。而且一个姿势拿累了,可以换个姿势。而且如果用户都拿累了,可以买个支架。以后各种平板电脑的支架,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而这些支架其实也解决了笔记本电脑屏幕的高度问题,和对用户脖子的伤害。 乔布斯在8年后将iMac
15、 G4屏幕后面的调节杆化作用户的双手,以及各种定制的支架。将调节杆和半圆形主机都简化到了屏幕后面。 一个重要的结论就出来了,平板电脑给了用户使用屏幕的自由度。任意调节屏幕相对自己的距离,远近,高度,角度。 真正买平板电脑的用户,大多会用一个无线键盘,而不是使用连在一起的固定键盘底座。键盘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也可随意调节。另一个重要的结论就出来了,平板电脑给了用户使用键盘的自由度。将用户解放到使用台式机电脑键盘的自由度上。 这两个自由度,使用屏幕的自由度和使用键盘的自由度,将彻底改变PC产业界。iPad前世之五 Powerbook 10 1991年Powerbook 100首次在Notebook设计
16、中将鼠标设备集成在Notebook的C面,将键盘往上移动,键盘前方预留位置以承托手掌的设计在整个电脑行业内引起哄动。早期的硬件技术不高,所以Notebook的厚度都很厚,这样,用户在敲击键盘的时候,掌托和手指之间高度太大,使用不舒服。乔布斯这样设计让用户的掌托可以放在C面上,让用户使用更舒服。 从此,这种C面集成掌托的设计成为了业界标准,但这个设计同时是一个魔鬼设计! 在Powerbook之前,所以的Notebook都如上图一样,是键盘的边缘和Notebook C面的边缘一齐的。这种设计的使用视距计算如下图。从屏幕到眼睛的最佳视距是70cm90cm,传统的设计,屏幕到眼睛视距大概为72cm,很
17、舒适。传统的设计的视距很好,但由于C面高度高,敲击键盘的时候不舒服。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硬件技术的进步,降低C面的高度来解决,可惜的是当硬件技术进步到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PC产业界的人早已忘记了当初为什么改变这个设计的原因了。 Powerbook的设计,在当时的条件下,让敲击键盘的时候更舒服。而且因为早期的Notebook是DOS系统,不需要鼠标设备,Powerbook采用视窗系统,所以一定要有鼠标设备,于是乔布斯第一个将鼠标设备集成到Notebook中,这也是后来Notebook的标准设计。但集成鼠标设备及掌托位置后,Notebook使用情况就如下图。 集成鼠标设备及掌托位置后,用户在使用
18、Notebook时的视距就是36cm38cm,伤害用户的眼睛。且手腕固定在Notebook上,导致人类的身体几个部份眼睛、脖子、脊柱、手腕都被屏幕、键盘、掌托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牢牢的固定住,并限制死,下图是这种使用对用户脊柱的强制弯曲的计算。 由上图的计算,可以看出掌托位置固定在C面,强制人类的的脊椎形成18cm的弯曲弧深,22%的驼背。1994年确定笔记本电脑的标准外观 有人会觉得平板电脑,像iPad那样加个键盘底座(小插曲,很多人不理为什么iPad的键盘底座只允许iPad的屏幕竖着插,而不是像笔记本那样横着插。乔布斯非常清楚上文中的视距计算图,竖着插,屏幕的中间线就稍高,视距就稍佳,脖子和脊
19、椎的弯曲就稍好。很多无知而自作聪明的人却设计很多Pad的笔记本底座,真是搞不懂),不就是个笔记本电脑么,何必还要分开?整合在一起的设计不是更好么?iPad不过是一时的新潮玩意,电脑的主流还会是笔记本电脑。 我们现在先来看看,目前这种笔记本的标准外观,折叠式的,上面是屏幕,打开后,C面是靠近屏幕的键盘,和键盘下面的Touchpad。这样的标准外观,是谁第一个设计出来的? -答案是乔布斯。非常有讽刺意义的是目前整个产业界的笔记本电脑的标准外观就是乔布斯在1994年,也就是16年前定下的,而那些PC公司却把这样的设计当成自己的东西一样来捍卫,觉得“自己的”这种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形态会千秋万载的继续存在
20、下去。 但是乔布斯自己却要抛弃这种“PC公司自己的”的设计了,如果说140年前QWER键盘的发明,犹如在用户的双手上铐了一个手铐,但你在使用台式机电脑的外接键盘的时候,你双手还是有个移动范围,外接键盘的位置也可以随意调节,犹如你可以带着手铐走路。而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方式,等于是再把你铐在一个铁栏杆上,接着把你的脖子上再绕根绳,绑到这个铁栏杆上,你的手腕,脖子,整个身体,被这个铁栏杆铐住。 为何乔布斯在iPad上一定不加物理键盘?因为他想要解放人类这种被铐在铁栏杆上的状况,虽然是他在1994年亲手将用户手铐上去的。笔记本这种使用方式对人类健康的摧残,乔布斯认为一定要终止了,虽然他当年是元凶。目前的
21、这种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形态,就如同屏幕是一个铁栏杆,掌托是一个铁栏杆,这两个铁栏杆的距离是固定的,一个用来套住用户的脖子,一个用来铐住用户的手腕。于是人类匍匐在一个机器面前,整天向一台机器弯腰致礼!由于笔记本电脑内置了键盘,键盘的大小和尺寸就如影如随的跟着笔记本电脑,无法摆脱,笔记本电脑强行吞下键盘,就如同人吞下观音土,不能消化而一直痛苦。平板电脑其实是开膛动手术把这个不能消化的观音土键盘割掉,平板电脑将取代目前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形态,就如目前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形态取代传统的台式机电脑的使用形态一样。iPad前世之六 13.3寸 16:9 早期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都是4:3的长宽比,都是14寸以上
22、的机器。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完整键盘的尺寸长度是280mm285mm。我们用280mm来计算,约等于11英寸。如果是早期的4:3的屏幕,那么能放的下键盘的最小的屏幕是13.75英寸,加上点边框,就是14寸。所以早期的笔记本电脑都是14寸,15寸的。但是乔布斯觉得14寸,15寸的不够便携,他要做小一点的,于是他把屏幕变成和键盘一样扁长,定制了13.3寸的屏幕,16:9的,这样键盘就放的下了,同等对角线尺寸下,16:9的显示面积是4:3的显示面积的89%,整个机器的尺寸就更方便携带,更美观。一个附带效应就是可以看宽屏电影,但那是后来的宣传点,宽屏的真正来源是键盘,现在笔记本电脑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1
23、3.3寸屏幕,宽屏,其实是乔布斯创出来的。 后来整个笔记本电脑产业基本都采取16:9宽屏,还因为16:9的宽屏在LCD厂商某代线之后,16:9的切割比4:3的切割更经济,更少废料,当然价格也就更低。但这是后来的16:9的经济推动力,早期的原始推动力就是键盘。绝大多数人却都把经济推动力错当成原始推动力。因为宽屏的屏幕是和窄长的键盘相得益彰的,在同尺寸的屏幕下,整机尺寸更便携。而且个人怀疑如果不是16:9流行开来,某代线之后的基板的尺寸也会和现在的基板尺寸不同,说不定是4:3的切割更经济。因为到底哪种切割更经济,其实是和基板尺寸相关的。而设计基板尺寸的时候,除了LCD屏幕的原理,生产原理外,就是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设计 iPad 杀手 简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