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西监理站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宁西监理站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西监理站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宁西监理站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精品文档.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改建铁路宁西线西安至南阳段增建二线NXJ-2标标段起讫里程K113+400K163+196.15(砚川(含)至孝义(含),线路总长49.796Km,其中新建线路长46.86Km。标段共有隧道九座,其中新黄沙岭隧道为全线主要控制工期工程。新黄沙岭隧道位于秦岭中山区,高程740-1240m,沟梁相间,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口里程为DzK129+344,位于石鸠河左岸,地形较陡;出口里程DzK136+245,位于大赵峪街道村后山坡上,山体坡度较缓;
2、工点区最大相对高差约430m,隧道全长6901m,为单线隧道。全隧除进口段385.23m位于R-2000m的曲线上面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分别为3的上坡,5、11的下坡。工点范围内涉及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错落堆积粉质黏土中更新统冲积膨胀土、白垩系泥岩夹砾岩、中元古界宽坪群大理岩、片岩夹大理岩及F4断层带物质碎裂岩。与工程有关的不良地质为膨胀土,与工程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为F4(草坪街)断层和f9断层。设计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9822.4m3/d,最大涌水量为23918.8m3/d。隧道区地表水对圬工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1。全隧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施工,、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
3、工。(2)主要技术标准a、铁路等级:I级; b、正线数目:双线;c、限制坡度:6,双机坡13(其中花园至蔡家河下坡为16);d、速度目标值与最小曲线半径:120kmh(个别地段限速1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m,困难地段600m;e、牵引种类:电力;f、机车类型:客SS7D、货HXD2B;g、牵引质量: 5000t;h、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双机1080m);i、闭塞类型:自动闭塞。(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标段内共有隧道九座,新陈家涧隧道长372 m、新石涧川一号隧道长136 m、新石涧川二号隧道长1569 m、新两岔河隧道长214m、胭脂岭隧道长789m、新黄沙岭隧道长690
4、1m、新东龙山隧道长572、新夜村隧道长438m、新戴街村隧道长417m。(4)工程特点A.工程规模大标段内隧道共11408延长米/9座,隧道比重占线路总长的23.5%;B.工程地质复杂、技术难点多,洞身穿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侵蚀性环境;施工落实及质量控制工作量大,特别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确保施工安全。二、编制依据 1、铁道部2010120号文件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规程JB10304-2009、J947-20093、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CTB10121-20074、设计文件和西安铁路局相关文件。三、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1)指导施工(2)修正设计参数(3)确保安全(4)积累资料四、
5、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应纳入施工工序管理 由于近年来,隧道工程频频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监控量测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结果害了自己又害了大家。所以参建人员应高度重视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实行严格的资料报检监理程序。五、监控量测流程图监控量测流程图监测准备监控量测操作人员培训监控量测仪器校验分析研究地质勘测资料制订监控量测计划隧道施工按设计、监理批复计划方案实施监控量测洞内外观察地质状态观测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支护状态量测其它项目量测工作面状态评价量测数据处理分析不稳定修改支护参数继续施工稳定施工结束稳定性判断六、监控量测方法与原则6.
6、1、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1)、必测项目包括:洞内、洞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拱顶相对下沉量测;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2)、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压力;钢架内力;围岩压力量测;支护、衬砌应力量测;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围岩弹性波动速度测试。根据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特点,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监理控制,一般选择只实施隧道监控量测中必测项目。具体见下表1-1。表1-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量测间隔时间1洞内、洞外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
7、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地质罗盘等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爆破后进行2净空变化收敛计(断面仪、收敛仪)每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观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3拱顶下沉精密水准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每1050m一个断面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地表下沉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7个测点,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中线每520m一个测点开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开;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周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下表1-2。表1-2 监控
8、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选测项目是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下表1-3选择。表1-3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适用情况1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软岩变形段2隧底隆起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膨胀性围岩段3爆破震动震动传感器、记录仪滑坡、下穿段或临近既有线段4孔隙水压力水压计饱和黄土段5水量三角堰、流量计可能出现涌水地段6围岩压力压力盒7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8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9
9、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10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力压力盒11锚杆轴力钢筋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6.2、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浅埋段地表沉降观测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和隧道内测量内测点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监控量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测点埋设采用地表挖孔40*40*80cm,测标采用16mm钢筋四周用混凝土固定。测标顶端高于混凝土面2cm并低于地平面5cm,不易碰触到的地方。当采用常规测量困难的地段用全站仪测量。地表沉降观测点纵向间距布置要求见表1-4。在施工中隧道埋深HB时纵向测点间距取5m,
10、当Bh2B时,地表沉降纵向测点间距取10m,当2Bh时,隧道纵向测点间距取20m;表1-4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埋深h与隧道开挖宽度B测点间距备注2Bh2050mH为隧道埋深Bh2B1020mB为隧道开挖宽度HB510m表1-5 浅埋及地表沉降观测部位统计表序号 隧道名称进口里程出口里程长度(m)浅埋、地表下沉沉降观测部位1新陈家涧隧道DyK119+082DyK119+454372 隧道进、出口2新石涧川一号隧道DyK119+522DyK119+658136 隧道进、出口3新石涧川二号隧道DyK119+906DyK121+4751569 隧道进、出口4新两岔河隧道DyK123+808DyK1
11、24+022214 隧道进、出口5胭脂岭隧道DzK128+442DzK129+231789 隧道进、出口6新黄沙岭隧道DzK129+344DzK136+2456901 隧道进、出口,隧道进口下穿公路段隧道中线量测各30m,DzK133+569-904,DzK135+210- DzK136+2007新东龙山隧道DyK139+080DyK139+652572 无不良地质8新夜村隧道DzK157+347DzK157+785438 无不良地质9新戴街隧道DzK160+481DzK160+898417 膨胀土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
12、地表有控制建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在中线左右各10m范围呢,沉降观测点间距为3m,其余范围测点间距设为为5m。地表下沉的测点布置如下图 地表下沉测点布置示意图 拱顶下沉与净空变形量测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形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与测线按照下表要求布置 表1-6 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断面间距表围岩级别量测断面间距(m)30501030510表1-7 净空收敛量测测线数开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断面法一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线净空变形量测测线的布置如下图: 隧道净空变形量测线布置示意图监控量测频率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宜用相同的测量频
13、率,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从下表选择一个较高的量测频率。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特别关注开挖掌子面和地表下沉观测点同处在一个垂直断面时,各观测点的变化量。表1-8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表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测频率5(01)B12次/天15(12)B1次/天0.51(12)B1次/2天0.20.5(25)B1次/2天0.25B1次/周注:表中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量测点的埋设与保护A、量测点埋设时间的要求.量测布点
14、要及时,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量测要在初喷混凝土后或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取得初读数,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已衬砌地段要在衬砌脱模后24小时内进行设点,并进行初始读数。B、测点的构造加工要求根据收敛挂钩的要求,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点采用8mm的光圆钢筋加工成右图形状。 C、地表下沉测点布设要求量测点采用16mm钢筋,周围采用砼包裹,量测标准高出砼2cm左右,地表下沉测点布设应超前于暗洞施工掌子面距离1020m,并加强监测。D、测点的标示与保护 .初期支护测点:测点不得焊接在钢格栅上,一定要埋设在土体或围岩内。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用量测里程牌标明里程和测点的编号
15、。.衬砌测点:采用反光材料在混凝土上做出统一标识,并注明里程;施工中注意保护,防止爆破和其他情况的破坏,量测点上不得悬挂其他任何物品。 6.3、监控量测的方法(1)洞内外观察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做好地质描述、数码成像,填写好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发现地质条件恶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理 隧道 监控 实施细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