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蒜栽培技术.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蒜栽培技术.精品文档.大蒜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作用(一)营养价值蒜头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磷、维生素b1(硫胺素)及尼克酸含量,蒜苗中的蛋白质、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及尼克酸含量,蒜薹中的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蒜黄中维生素 b1及磷的含量在大宗蔬菜中是比较高的,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据研究,新鲜蒜头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在蔬幕中是最高的,达到0276微克克,一般蔬菜的含硒量仅为0.01微克克。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具有抗氧化功能,被认为有防癌作用。大蒜中锗的含量为734毫克
2、100克,在植物中也是比较高的。大蒜含有02的挥发油,内含蒜氨酸。蒜氨酸没有挥发性,也没有臭味,只有在切蒜时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才分解成有臭味的蒜辣素(大蒜素)。大蒜的独特辛辣气味可以解除鱼、肉的腥味,增进食欲,是膳食烹调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些菜肴的烹调更是不加蒜就味不正,如烧茄子、炒苋菜、炒菜豆、凉拌菜、麻辣豆腐,鱼香肉丝、炒猪肝、糖醋排骨、红烧鱼等等。北京的灌肠,陕西的酿皮、凉粉、豆腐脑,不调上蒜汁就没有什么味道。陕西的涮羊肉、羊肉泡馍离不开糖蒜。南方人一般不爱吃生蒜,但在炒青菜时必须用蒜,大蒜烧排骨更是别有风味。(二)医疗保健作用自古以来,大蒜就被民间作为防疫治病的必备食品和药品,用以
3、治疗胃肠疾病(肠胃炎、腹泻、痢疾)、肺病、百日咳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蒜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谱抗菌作用大蒜是广谱杀菌素,对危害人或畜、禽的多种病原菌有抑杀作用,如葡萄球菌、化脓性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大蒜在兽医临床和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前景。据报道,将紫皮大蒜洗净剥皮后榨汁,加水配成20的大蒜汁,每日23次,连服23天,可防治牛犊泻痢。取10克蒜头,捣烂后加淀粉30克,对水500毫升给病猪灌服,每日1次,可治疗猪胃肠炎;取蒜头20克,文火烧热,捣烂启加颠茄酊5毫升、水500毫升
4、,给病猪灌服,每日1次,可治疗猪冷泻。将大蒜制成注射液,每日静脉注射12次,连用 37日,可治疗猪破伤风。将蒜头捣成泥或榨出汁,涂在牲畜的伤口上,可明显增加白细胞数,促进伤口愈合。大蒜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现在畜禽食欲增加,胃肠功能和饲料转化率提高,生长发育加快,并可预防胃肠道疾病。在雏鸡日粮中添加01的大蒜干粉,可增进食欲,防治雏鸡白痢、球虫病和副伤寒病;将蒜头捣烂喂猪可防治蛲虫、蛔虫、钩虫等;蒜头用量占饲料的35。在饲料中添加2大蒜干粉饲喂肉鸡,有促进肉鸡生长的作用。在速成鸡饲料中添加2左右的大蒜粉,能明显增进鸡肉的香味。将大蒜剥皮后加等量的凉开水磨成浆,过滤后将蒜汁按3的比
5、例加入饲料中,均匀搅拌,可防止饲料发霉,能预防畜禽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还研制成改性大蒜素饲料添加剂,即在大蒜素饲料添加剂中加入微量元素碘,具有活血化瘀、清瘟解毒、杀菌抑菌、促进生长等作用,饲喂效果明显。大蒜对危害植物的真菌性病害,如瓜类白粉病、猝倒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灰霉病,芹菜斑枯病,棉花炭疽病、立枯病,小麦锈病等的病原菌,有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作用。农药抗菌剂401和402就是以大蒜为原料制成的杀菌剂。另外,大蒜对一些危害植物的害虫,如红蜘蛛、蚜虫、螨虫、线卓,也有抑杀作用。2预防心血管疾病据研究,大蒜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延缓血管硬化,增加心肌收缩能力,扩张末梢血管,
6、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3预防糖尿病据研究大蒜可减少血液中糖的含量,保护肝功能,提高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预防糖尿病。4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据研究,大蒜对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有预防作用。大蒜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生物膜结构的完整,防止细胞和组织的癌变。另外,大蒜还有阻断霉菌对亚硝胺合成的促进作用,减少因亚硝胺诱发癌症的可能性。上述大蒜的种种功效主要来源于所含的大蒜素。大蒜素又称蒜辣素,英文译名为阿利辛(allicin),是一种含硫化合物。大蒜中至少含有100种含硫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起抗菌作用的含硫化合物是大蒜素。每100克新鲜蒜头中,大
7、蒜素的含量为052。不同大蒜品种间,大蒜素含量有较大差异;蒜头的新鲜程度也会使大蒜素的含量发生变化。采收后贮藏时间长,大蒜素含量降低。据报道,西藏的大蒜,大蒜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比内地品种高。目前,大蒜不仅是民间广泛用以防疫治病的重要食品和药品,而且被提炼制成抗菌消炎的成药及保健品。瑞士出产的阿里沙丁(allisatine)专治胃炎和痢疾。美国生产的无臭大蒜素胶囊,所含大蒜素、维生素和无机盐为新鲜蒜头的25倍。我国合成的大蒜新素(allitfidi)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已应用于临床。药房出售的阿里那民(allinamin)是一种以大蒜素为配料的维生素b制剂,具有帮助人体消化吸收维生素b1
8、的功效,对治疗神经痛、脚气病和易疲劳等缺乏维生素b的症状,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大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大蒜是喜冷凉的作物,特别是发芽期和幼苗期适宜较低的温度。发芽的始温为3-5,发芽及幼苗期最适温度为12-16。此期温度过高,植株呼吸作用增强,养分消耗较多,生长受抑制。幼苗期极耐寒,可耐7的低温,能耐短时间-1O的低温。在0-4的低温下,经过3040天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在花芽、鳞芽分化期适宜的温度条件为15-20,抽薹期为17-22,鳞茎膨大期为20-25。温度较低时,鳞茎膨大缓慢;温度过高,膨大速度加快,但植株提早衰老也会影响产量。在休眠期鳞茎既耐高温,也耐低温,为了减少损耗,以贮藏在
9、O左右的低温条件下为宜。(2)光照大蒜是长日照作物。在通过春化阶段后,需要长日照才能抽薹,并促进鳞茎的形成。长日照是鳞茎膨大的必要条件,在日照为12小时以下时,不能形成鳞茎。南方的栽培品种需日照13小时,北方则需14小时。较强的光照可提高光合作用,但使叶片纤维增多。因此,培育蒜苗产品时,适宜弱光条件,在无光的条件下,可培育蒜黄。(3)水分大蒜的叶面积小,表面有蜡质,耐旱性好。但由于根系小,根毛少,吸收能力弱,所以要求的土壤湿度很严格。播种至出苗前,土壤应湿润,否则会因土壤干硬而蒜母被根顶出干旱而死。幼苗期土壤应见干见湿,以减少地下害虫为害,并防止因干旱致叶片黄尖抑制幼苗生长。但土壤也不宜过湿,
10、以免引起烂母。在叶片旺盛生长期需水较多,要多浇水催秧催薹快长。采薹期前,控制水分,使植株稍蔫,以利采薹顺利抽出而不易折断。采薹后立即浇水,以促进植株和鳞茎生长。鳞茎膨大期必须充分满足水分供应。收获前,节制供水,促进蒜头老熟,提高质量和耐贮性。起蒜时,浇1次水以便起蒜。(4)土壤营养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以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壤土为最好。土壤酸碱度最适为5560。大蒜需肥多且耐肥,增施有机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大蒜施肥以氮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可显著增产。大蒜对硫、铜、硼、锌等微量元素敏感,增施上述微量元素有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大蒜苗期需肥较少,所需的营养多由母瓣供应。在叶片旺盛生长期和鳞茎迅速膨
11、大期,需要的营养较多。大蒜的根系弱,吸收力差,而需肥又多,根据这一特点,施肥时应本着多次、少量的原则,施肥后注意立即浇水,以利吸收。大蒜的整地施肥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水肥能力较弱,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尽管大蒜的适应性较大,但还是以砂壤土为好。因砂壤土疏松,适宜根系发育,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且辛辣味浓,起蒜容易。 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基肥应在耕翻之前施入。大蒜因生长期长,群体密度高,需肥量大,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如粪尿肥、厩肥等 50008000千克;并配合2030千克磷、钾肥。有机肥料要充
12、分腐熟,若使用生肥,发酵时会烧伤蒜根,还会引起地下虫害,尤其是地蛆严重发生。要精细整地作畦,畦宽152米,以东西延长为好。(1)播种适时播种。大蒜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长江流域9月份天气凉爽,适于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长。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则降低越冬能力,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二年形成复瓣蒜,降低大蒜品质。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越冬期间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合理密植。
13、密植是增产的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蒜瓣数和薹重、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特点做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厘米,株距为78厘米,亩用种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较多,密度相应小些,才能使群体结构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用种150千克左右。播种方法。“深栽葱子浅栽蒜”是农民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厘米。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
14、;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开好一条沟后,同时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二层稻草或其它保湿材料。栽种不宜过深,过深则出苗迟,假茎过长,根系吸水肥多,生长过旺,蒜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2)田间管理追肥。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
15、淡人粪尿提苗,忌施碳铵,以防烧伤幼苗。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做到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到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孕薹肥:种蒜栏母后,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此期旧根衰老,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因而需养分多,应重施速效钾、氮肥 (复合肥更好)1015千克。于现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剥苗观察到假茎下部的短薹),以满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长。蒜头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种,由于蒜头膨大时气温还不高;蒜头膨大期相应较长,为促进蒜头肥大,须
16、于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钾肥。如:氮钾复合肥亩施510千克,若单施尿素,5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追施过多,否则会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长叶而消耗蒜瓣的养分。追肥应于蒜薹采收前进行,当蒜薹采收后即有丰富的养分促进蒜头膨大。若追肥于蒜薹采收后进行,则易导致贪青减产。若田土较肥,蒜叶肥大色深,则可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种由于抽薹晚,温度较高,收薹后一般2025天左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水分管理齐苗期:一般播种1周即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蒜齐苗后进入幼苗生长前期,由于齐苗后灌水1次,加之长江流域地区此期也正
17、值秋雨较多的时期,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的排水工作。幼苗中后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结束为标志。此阶段较长,也正是大蒜营养生长的重要时期。越冬前许多地方降雨已明显减少。土壤较干,应浇灌1次;越冬后气温渐渐回升,幼苗又开始进入旺盛生长,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抽薹期:蒜苗分化的叶已全部展出,叶面积增长达到顶峰,根系也已扩展到最大范围,蒜薹的生长加快,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应于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止浇灌水,以利贮运。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叶部的
18、同化物质加速向蒜头转运。中耕除草。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扑草净:对防除蒜地的马唐、灰灰莱、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扑草净亩用药100150克。西马津和阿特拉津:亩用药120240克。除草通:亩用药356S克。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3)采收采收蒜薹。一般蒜
19、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藏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采薹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以采收蒜薹为主要目的,如二水早大蒜叶鞘紧,为获高产,可剖开或用针划开假茎,蒜薹产量高、品质优,但假茎剖开后,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且易散瓣。以收获
20、蒜头为主要目的,如苍山大蒜采薹时应尽量保持假茎完好,促进蒜头生长。采薹时一般左手于倒34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薹。该方法虽使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伤轻,植株仍保持直立状态,利于蒜头膨大生长。收蒜头。收蒜薹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晚,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
21、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蒜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地膜覆盖的效应。大蒜利用地膜覆盖后,有如下明显的效应:改善了环境条件。地膜覆盖后,在冬前可提高5厘米处的地温23。因此,加速了大蒜冬前幼苗的生长,秧苗健壮,抗寒力强。加上冬季地温较高,故越冬因低温冻死率大大减少,约少5倍左右。翌春,由于地温高2637,大蒜幼苗返青早,生长快,植株生长量大,叶面积大,为丰产奠定了基础。地膜的不透水性,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量,有利于土壤的保墒防旱。所以大蒜进行地膜覆盖后,可以减少浇水次数,土壤墒度适宜,早春避免了浇水降低地温之弊,为植株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地膜覆盖后增强了土壤保
22、水保肥力,提高了养分利用率,保持了土壤疏松,防止了浇水过多发生的地面板结,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环境条件。大蒜进行地膜覆盖后还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地膜阻挡了种蝇向蒜根周围产卵,减少了根蛆为害。地膜覆盖也抑制了杂草的发生和危害。促进了大蒜的生长发育。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大蒜地膜覆盖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面积大。叶面积指数可提高0025。早熟和高产。由于地膜覆盖的温度效应,所以大蒜地膜覆盖栽培后,抽薹期可提前610天,成熟期提前58天。早熟为早腾地创造了条件,可有效地调节下茬作物的栽培期。利用地膜覆盖,大蒜可增产蒜薹5535,增产蒜头448。(2)栽培技术整地、施肥。精细整地,可提高地膜覆盖
23、的效能。地膜覆盖后,大蒜吸肥增多,故应增施有机肥,减少以后追肥的用工麻烦。进行地膜覆盖一般用小高畦。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盖膜。一般先播种,后盖膜。膜耍盖严、压紧。做到膜紧贴地;无空隙,膜无皱纹,有洞及时用土堵上。播种。由于地膜覆盖后生长期延长,所以秋播大蒜可适当晚播57天。密度应适当稀一些,每亩3500038000株为宜。播种方法同秋播。苗期管理。播种覆膜后,立即浇水,促进蒜瓣扎根。近出苗时,再浇1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顶破地膜,继续生长。有顶不出膜来的幼芽,可帮其行人工破膜。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在幼苗生长阶段灌1次促苗水,入冬时,浇1次越冬水。在生育期内应经常巡视,发现幼苗压在膜下时,要立即
24、扶出膜外,防止苗在膜下生长。中后期管理。在花芽、鳞芽分化期,仍然要保护好地膜。发挥其保温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其它管理同秋播大蒜栽培青蒜苗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为了达到蒜苗早熟丰产、供应期长的目的,以选早熟二萌芽发根早、叶肥嫩、蜡粉少的品种为好。如成都的云顶早、二水早、上海的崇明大蒜、广西的全州肉蒜。(2)播种。不论在露地还是保护地内,均做成1.51.7米宽的平畦。畦内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3000千克,浅翻10厘米。为提早和延长蒜苗的上市时间,使之陆续不断地供应市场,各地要利用早熟品种早萌芽发根的特点,采取促早处理,尽量提早播种,提早采收。长江流域68月份正值高温炎热天气,因而蒜瓣
25、须经过浸种和低温处理,才能促使蒜瓣早萌芽发根。处理的方法有:将蒜瓣在井水中浸1昼夜后播种,但浸种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种瓣腐烂。浸种后,剥去蒜皮播种,可提早半月左右采收。将已剥皮的蒜瓣用清水淘洗,取出后立即放在地窖中,保持15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使之在较密闭的环境条件下发根,约经10天左右大部分蒜瓣发根后即可播种。用清水或尿液浸种1昼夜后平摊在湿润的地面或湿草上,上面再薄盖湿草;促使早萌芽发根。将蒜瓣喷湿后,有条件的可存放冷藏库或冷藏柜中,以24低温处理24周,以促进种瓣内酶的活动,使之及早出芽发根。播种后出苗早而整齐,可提早1520天采收。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的特点和播种时期而定。如品种选云顶
26、早蒜,夏至至大暑播种,密度为45厘米密栽,播后2个月选收;品种选二水早,立秋至处暑栽培,株距67厘米或错位栽,70天左右收获。播种时,把蒜种瓣竖直密排在畦上。播完后上面盖土3厘米,浇透水后再撒土12厘米,用稻草盖种效果更好。(3)肥水管理。播种后若土壤过于,须立即灌水,使土壤湿润,确保蒜苗早出并整齐。齐苗后薄施速效肥1次提苗,播后40天内进行第2次追肥,若土壤较干,追肥后接着再灌水1次促苗。坡地不能灌水者,追肥要勤、要淡、要多,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蒜苗生长。(4)采收。蒜苗长到20厘米以上后,可陆续分批选收,或者隔株采收,收后再施追肥促长。采收的方法,一般是1次连根拔起,洗净泥土杂物后上市;也
27、可以选晴天在离地面3厘米处用刀割苗采收,收后加强肥水管理。这样2次采收,亩产可以由2000千克提高到35004000千克。蒜黄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蒜黄的产值较高,应选用大瓣品种,以求发芽快,生长粗壮,产量高。选种时剔除冻、烂、伤、弱的蒜瓣。(2)栽培场地。蒜黄主要在冬春低温季节栽培,凡是有一定温度条件的场所均可进行。多采用保温性能较差的塑料大棚、小拱栅、风障畦、空室、菜窖,或在流水的河滩地、泉水地旁进行。在保护地内挖3040厘米深的栽培床,床宽1215米。在室内可用砖砌成0506米的长方形栽培池。在河滩或泉水边,可挖成115米深的栽培地。栽培蒜黄可用细沙或砂壤土。在栽培床内铺沙或土36厘米
28、,摊平。(3)播种。蒜黄可在10月上旬到翌年3月下旬连续不断地播种和收获。从种到收获,在适温条件下约2025天。可根据上市期确定播种期。播种前,把选出的蒜头用清水浸泡24小时,使之吸足水分后去掉蒜盘踵部,一个换一个地把蒜头紧紧排在栽培池内,尽量不留空隙,空隙处亦用散种瓣填严。一般每平方米采用蒜种1020千克。播后上面覆盖细沙34厘米,用木板拍实压平,再浇足水。水渗下后,再覆12厘米一层细沙。(4)田间管理。遮荫。蒜芽大部分出土时,栽培床上盖苇帘或草苫子遮光,亦可盖黑色塑料薄膜遮光,以软化蒜叶,保证蒜黄的质量。盖帘过晚,或盖得不严密,蒜苗见光,会使叶片变绿而降低品质。盖帘还有保护栽培床温度和湿度
29、的作用。温度管理。播种后至出土前,利用保护地的覆盖措施尽量提高栽培床温度,白天保持2528,夜温不能低于1820,如有条件,夜温略高于日温更好。出苗后至苗高10厘米时,为使苗粗壮,白天可降低温度至2025,夜温1618。苗高2025厘米时,通风量还应加大。白天保持1820,夜温1416,以促进蒜苗粗壮,高产,改善品质。收获前45天,尽量加大通风,白天保持1015,夜间1015,防止秧苗徒长倒伏。水分管理。蒜黄栽培中,第一水应充足,一定要淹没蒜瓣。以后每24天浇1次水,保持栽培床经常湿润。水分管理要根据保护地内的温度和秧苗时期确定,温度高,蒸发量大,秧苗大时,勤浇,浇水量应大,反之应小些。收割前
30、23天应浇水,以保持蒜苗细嫩。通风。栽培床内有时积聚大量二氧化碳或保护地加温时放出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在中午温度高时,应放风换气。出于保温需要,一般不必过多地通风。(5)收获。蒜黄高2530厘米左右时,即可收割。从播种至收获约2025天。收割时刀要快,下刀不宜过深,以贴地皮割下为宜,不可割伤蒜瓣。割后不要立即浇水,防止刀口感染34天后浇水,促进第二茬生长。约过20天后可收第二刀。收第三主刀时连瓣拔起。第一刀,每千克蒜种可产蒜黄0708千克,第二刀约0405千克。收割后的蒜黄要扎成捆,放在阳光下晒一下,使蒜叶由黄白色转变为金黄色,称“晒黄”。晒的时间不要太长,并注意防冻。大蒜的储藏保鲜(1)蒜苗
31、、蒜薹和鲜蒜头的贮藏冰窖贮藏。选背阴密闭的屋子或地下室为窖,窖底应有水沟通向屋外,屋内地面铺冰厚 08米,墙砌冰05米厚,砌至近屋顶处止。将蒜苗或蒜薹按1千克扎成一捆,装入塑料薄膜袋内,每袋装15千克,外用绳捆扎入窖堆放,一层包一层冰渣填满,直堆到离屋顶约2米处止,上面封一层冰,再在上面铺稻壳1米封严,以防冰融化。这样可使大蒜贮藏半年以上。装入无毒塑料袋中短期贮藏。蒜薹为防断口老化和腐烂,在装袋前将断口放人10的食盐水中杀菌,装入袋后抽去空气封住袋口呈真空包装。每隔半月检查1次,开袋口通风1次,以调节袋内气体成分。(2)干蒜头贮藏挂藏法。选无散瓣、带假茎的蒜,每100头捆在一起,挂屋内外通风避
32、雨处。可贮藏半年以上。堆藏法。收获后去假茎和根,晒干放干燥通风处,可贮半年左右。青鲜素贮藏法。用1的青鲜素水溶液,在收蒜头前12周喷洒大蒜茎叶,可抑制大蒜发芽,延长贮藏期。糠皮埋藏法。在贮藏箱或筐内的底部铺一层厚约2厘米的糠皮,然后一层蒜头一层糠皮,层积至离容器口5厘米处,上面用糠皮覆盖。这样用糠皮保持较稳定的温度,减少了氧气,增加了二氧化碳,抑制了大蒜的呼吸作用,可延长贮藏期。大蒜的良种繁育(1)选种。大蒜选种,应从田间管理开始。在栽培中,应做到择良好的地块,挑良好的蒜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加强肥水,适时收薹收蒜,妥善保存。大蒜收获时应从田间开始选种,首先选叶片落黄正常、无病虫害
33、表现的植株。再从中选头大而圆,底平无贼瓣,无损伤,大小均匀,皮色肉色、分瓣数符合本品种特性的蒜头,单晒、单辫、单收藏。播种前剧出受冻、受热、受伤、发芽过早、发黄、失水干瘪的蒜头。如用以上措施,年年进行选种,建立种子田,则可提高种性。有条件时,可从产量高、品质好的冷凉山区、高纬度地区产地,引入为种,进行大面积换种,亦可迅速改良种性。(2)气生鳞茎繁殖。利用气生鳞茎作种,可加速良种繁殖,并有降低病毒积累量、提高品种生活力的作用。气生鳞茎留种时,应不收蒜薹,待蒜头完全老熟、植株干枯时采收七采下成熟的气生鳞茎,筛选直径在05厘米以上贮藏越夏。秋季撒播在平畦内,每亩保苗12万至15万株,覆土厚2厘米左右
34、。其它管理与秋播大蒜相同。第二年长成独头蒜,留独头蒜作种。第三年长出正常的蒜头,用此蒜头作种用,产量提高,种性较好。大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大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属于生理异常现象,有的属于栽培技术不当;有的带普遍性,有的则是在少数地区、少数年份发生。其中发生最普遍、对大蒜生产影响最大的问题是二次生长,其他还有:裂球散瓣、抽薹不良、“葱头蒜”、“瘫苗”、“干梢”、“管叶”、“开花蒜”、“变色蒜”及“棉花蒜”等。(一)二次生长大蒜二次生长是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国内外对这种现象采用的名词很多,除二次生长外还有:次生蒜、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分杈蒜、背娃蒜、复瓣蒜、再
35、生叶薹、收获前萌发、母子蒜、分球、带侧枝蒜等。笔者认为,二次生长的植物学概念比较明确,为避免名词太多造成的混乱,统一采用二次生长一词比较好。我国是世界上大蒜出口的重要国家之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大蒜质量的要求很高。我国的出口大蒜要求蒜头白净,外皮完好,形状圆整,直径在45厘米以上,无畸形,无霉变,无虫蛀,无泥土杂质,无须根,秆(叶鞘)长不超过2厘米。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而且易松散脱落,既达不到出口标准,又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使蒜农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在我国秋播蒜区和春播蒜区,大蒜二次生长现象都相当普遍,发生严重的年份,有的蒜区二次生长发生株率高达 80以上,严重影响蒜
36、头出口任务的完成。笔者等自1980年以来对大蒜二次生长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大蒜二次生长有不同的类型,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初步找到了一些综合防治措施。1大蒜二次生长类型根据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上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外层型二次生长大蒜植株外层叶片的叶腋中萌生1至数个鳞芽,鳞芽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和生长,形成独瓣蒜,或没有花薹的分瓣蒜,或有花薹的分瓣蒜,结果在蒜头的外围着生一些排列错乱的蒜瓣或小蒜头,使整个蒜头成为畸形。这种类型的二次生长对商品品质的影响最大。(2)内层型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内层叶片的叶腋中,正常分化的鳞芽延迟进入休眠,鳞芽外围的保护叶继续生长,从植株的
37、叶鞘口伸出,形成多个分杈。有的分杈发育成正常的蒜瓣;有的分杈发育成分瓣蒜,其中有少数分瓣蒜还形成了花薹。轻度的内层型二次生长对蒜头的外形影响不大,发生严重时,蒜薹变短,薹重降低,蒜瓣排列松散,蒜头上部易开裂,所形成的分瓣蒜外观酷似一个肥大的正常蒜瓣,常被选作蒜种,但播种后由一个种瓣中长出2至多株蒜苗,从而影响所生蒜头的产量和质量。(3)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蒜薹总苞中的气生鳞茎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生长成小植株,甚至抽生细小的蒜薹。发生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的植株,常使蒜薹短缩,丧失商品价值,但对蒜头的影响不大。这种类型的发生率一般很低。除了上述3种基本的二次生长类型外,有时在同一植株上还会出现两种类型混
38、合发生的情况。2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原因据目前所知,与大蒜二次生长有关的影响因素有以下8个方面:(1)品种遗传性大蒜二次生长类型及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品种遗传性有关。归纳起来有以下3种情况: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 有软叶、温江红七星、苏联红皮蒜系统的品种(“改良蒜”、徐州白蒜、鲁农大蒜、宋城大蒜等)、天津红皮、上海嘉定蒜、新疆伊宁红皮、新疆吉木萨尔白皮、青海格尔木红皮、甘肃民乐大蒜、乐都大蒜、临洮白蒜、临洮红蒜、辽宁开原犬蒜、江苏太仓白蒜、内蒙古土城小瓣、土城大瓣、延安白皮、银川紫皮、白皮狗牙蒜、黑龙江阿城白皮、阿城紫皮、广西紫皮、陕西耀县红皮、榆林白皮、商南笨黑皮、陕西陇
39、县大蒜、清涧紫皮等。内层型及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 有金堂早、二水早、彭县蒜、蔡家坡红皮、兴平白皮、苍山大蒜、普陀大蒜、商县黑皮、白河白皮、襄樊红蒜、毕节大蒜、山西紫皮、宝鸡火蒜、呼沱大蒜等。不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 有陕西宁:强山蒜、广东新会火蒜、广东金山火蒜、广东普宁大蒜、广东韶关忠信蒜等。其中的宁强山蒜如果在播种前将种瓣用5低温处理40天或者在鳞茎分化期至收获期给予8小时短日照处理,均会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以上情况表明,大蒜产区对当地的大蒜品种或引进外地品种时,在了解其丰产性和商品性的同时,还应了解其二次生长情况,尽量选择不易发生二次生长,特别是不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大蒜二次生
40、长类型虽然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但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稳定性有差异。一般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及不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遗传性较稳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在不同年份中,均可保持其遗传特性。而内层型和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遗传性不够稳定,有时二者同时发生,有时只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或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至于二次生长发生的严重程度则与栽培技术和气候状况有密切关系。(2)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和湿度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对二次生长有显著影响,低温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对低温的反应程度有差异。蔡家坡红皮蒜对低温(05)和冷凉(1416)条件的反应最敏感,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均大幅
41、度增加,其中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增加幅度更大。苍山大蒜对低温和冷凉条件的反应次之,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增加幅度较大。“改良蒜”对低温和冷凉条件的反应较迟钝,内层型二次生长有所增加,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特性仍未改变。秋播地区蒜头收获后,多在室温下贮藏,贮藏期间不会遇到容易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但秋季播种后,从苗期到花芽、鳞芽分化发育期都会遇到低温和冷凉条件,所以蒜种即使不进行低温和冷凉处理,也有发生二次生长的可能,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较进行过低温和冷凉处理的要轻一些。春播地区蒜头收获后要贮藏到翌年34月份播种,为了使蒜头不致受冻,贮藏场所的最低温度多
42、控制在O左右,在长达78个月的贮藏期间以及早春露地播种后的一段时间,都具备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蒜种贮藏场所除温度对二次生长有影响外,空气相对湿度也有影响,而且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互作关系。据程智慧等(1992)报道,苍山大蒜于播种前30天在5和75 10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的蒜种,秋播后,翌年外层型二次生长指数比在5和25一5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的蒜种增加33倍;内层型二次生长指数增加19倍。而在15和25下贮藏的蒜种,不同空气相对湿度(25100)间,无论是外层型二次生长还是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所以,为了减少二次生长的发生,在蒜种贮藏期间不但要避免低温,而且要
43、避免7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3)播种期国内有关大蒜二次生长的报道,多认为播种期早是发生二次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播种期与二次生长的关系因品种、蒜种休眠程度、蒜种贮藏环境、播种后出苗快慢以及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异,而且播种期早晚对同一品种的不同的二次生长类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酌品种中,如蔡家坡红皮蒜,在陕西关中地区,较正常播种期(9月中下旬)提早播种,同时蒜种的休眠期已结束,播种后出苗快,苗的长势强时,外层型二次生长严重发生;如果播期虽然提早,但蒜种尚在休眠状态,播种后迟迟不出苗,苗的长势弱,则早播并不会造成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大发生。容易发生内层型
44、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苍山大蒜,在陕西。关中地区,播期早晚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在10月中旬以前,晚播比早播更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蒜种如果经过冷凉处理而且提早播种时,则会促进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播种期对二次生长的影响还和土壤湿度有关,1991年以苍山大蒜为试验材料所作的播种期与土壤湿度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和土壤湿度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影响不大,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影响。播期无论早晚,土壤湿度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0)时,内层型二次生长发生株率比土壤湿度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的极显著增高。土壤湿度高而且播期早时,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更有利;播期虽然早,
45、但土壤湿度低时,则不利于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因此,在调查研究播种期与大蒜二次生长的关系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当地的适宜播种期。当然,大蒜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既要考虑防止二次生长的需要,又要兼顾生产目的的需要。在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大蒜产区,为了达到出口质量标准,播期的确定应以防止二次生长、提高蒜头质量为主要依据。(4)蒜瓣大小国内外有关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的关系,有3种不同的报道:一是,大蒜瓣的二次生长株率比小蒜瓣高;二是,小蒜瓣的二次生长株率比大蒜瓣高;三是,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之间没有多大关系。1992年以苍山大蒜为试验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间的关系,因播种前蒜种贮藏
46、条件和种植密度不同而有不同。在室温下贮藏的蒜种,大蒜瓣(重34克)比小蒜瓣(重 12克)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而蒜瓣大小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播种前2530天进行冷凉处理 (温度为1617,空气相对湿度为95),蒜瓣愈大,外层型二次生长愈严重;而小蒜瓣一般比大蒜瓣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种植密度(行距22厘米,株距分15厘米、10厘米和7厘米)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影响很显著。稀植(行距22厘米,株距15厘米)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较小的蒜瓣(重 145克)比大蒜瓣(重56克)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密植(行距22厘米,株
47、距7厘米)时,内层型二次生长株率极显著降低,而且蒜瓣愈小,内层型二次生长株率愈低。总之,研究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的关系时,首先应了解品种的二次生长类型,并综合考虑蒜种贮藏条件、种植密度等因素,根据生产目的选用适当大小的蒜瓣播种,以达到产量和质量的统一。(5)灌 水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全生育期,特别是鳞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数多,每次的灌水量又大,土壤湿度高(相对含水量为80一95),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都有促进作用,不过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土壤湿度低(相对含水量为50),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都不发生,但蒜薹和蒜头产量降低。(6)施 肥在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氮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对二次生长也有影响。氮肥施用量大,二次生长株率增高。同样数量的氮肥,施用次数不同时,二次生长的发生情况也不同,据试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0千克,分别在播种期、烂母期和返青期各施1/3的处理区,外层型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