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班额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大班额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何在大班额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品文档.如何在大班额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也随之出现。近几年随着农村合班并校步伐的加快,我镇学校班级班额猛然变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在大班额课堂教学中,问题更加突出。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习苦, 出现严重的“费时多、负荷重、效率低”的现象。如何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率?这是我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去做?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和前辈教育的经验,我认为影响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课堂教学效果差、效率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超前自学的引导落实不十分到位师生、生生课堂互动效果不很理想。教师备课考虑学生过少,内容不够精细,教学用语不够规范。教学过程中轻视课后习题的设计,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以上几点让我们静静的思考不难发现最重要的因素又集中在两点,那就是教师和学生。知道了因素在哪,便于我们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两点出发我认为在大班额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下面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教师做一简要交流和汇报: 教师要“有所不为”与“有所为”。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今
3、天,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总要求下,“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为重要。从目标教学到洋思经验,无不体现出高效的课堂。彻底打破“我讲你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须做多方的努力,教师必须作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不为”:就是指教师要第一、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重教不重学,我教你学,是与现代教学背道而驰的。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太深,教学习惯难以改变,课堂上惟恐讲不到位,总是大谈特讲,甚至可以说是罗里罗嗦,把课堂大部分时间占用,而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一方面,
4、教师口干舌燥,有时是满头大汗;另一方面,学生却一旁轻看,个别酣然入梦。这种课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讲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方能为之。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思考怎会有创新呢?由此课堂教学中,婆婆妈妈式的直白应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见解。许多问题最好不要轻易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5、”教师主要在学习方法上指导,思维方式上点拨。改变那种让学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从而成为爱动脑、善动脑的学习者。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家长式的命令,过分的逼迫,难以与学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讨论、多交流,消除隔阂,最大的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应理解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引路人。师生交流、讨论问题,态度要和蔼、诚恳,不要生硬、高姿态,有时说话语气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有良好的师生间
6、双边活动,这样教学相长,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放得下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特别是活动课、实验课等,多把动手的交给学生。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研究、一个调查报告、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绎一段对话,都是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行动诸能力的好机会。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诠释。所谓教师“有所为”就是说教师第一、积极组织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运用机智的手段来组织好教学。那种放任、放纵式教学法是非常错误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绝不是对学生出
7、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课堂中的混乱无序是老师的过错。假设课堂是出戏,那么教师担当着导演的职责,好的导演才能导出好戏,好的组织教学,才会有成功高效的课堂。第二、积极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很好的挖掘出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究,回答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发积极性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第三、及时检查纠正
8、,保证学生做到堂堂清。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教师的帮助纠正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通过做习题,最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出个别和共性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做到节节清堂堂清。教师的帮助,使学生趟过一道道湾,跨过一道道坎,最终达到知识的神圣殿堂。第四、多多肯定鼓励,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忽视个性差异,简单以优劣分,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会造成一生的阴影。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能分层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9、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张表示优胜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 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己,开展“乱说”起来。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因此,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应该将全班学生根据性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的差异性进行划分,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热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
10、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组建的小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组间又具有一定的均衡性。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指定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合作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第二、要求明确,合理分工。可以根据合作的内容,灵活安排组员人数,设置不同的分工职能,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等,设定交流的顺序。这样便于收集整理资料,保证合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首先把合作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小组合作为学生的
11、学习服务。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能力比较弱的组员逐渐会产生依赖性,自己不愿意动脑筋,把任务都给学习能力比较强的组员,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个别组员也不愿意和学习能力比较弱的组员在一组,认为他们拖他的后腿。因此,小组合作的方式也要多样,避免方式的一惯性。由于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各不相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教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第三、掌握合作技巧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在小组学习和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合作技巧,作适时点拨、调控学习过程。
12、小组合作学习要讲时机。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再合作学习就没有必要。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当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靠个体的力量又不能解决时,就需要合作完成。当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当出现了多种解法需要交流共享时,通过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不同的想法,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而教师在其中就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要建规则。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
13、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老是抢着说,可是这样一来,那些思维慢的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严重。这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整理出来,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些规则,使学生能逐步按规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要讲效率,教给学生适当的交流规则。其一,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其二,表达自己的见解
14、,在小组长的协调下,每一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其三,尊重别人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在听别人发表意见时注意力要集中,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其四,小声交流,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因此,教师要重视兴趣的激发,营造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氛围,同时要加强合作小组长的培训,让小组长协调好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第四、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有效开展小
15、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成果的展示是学习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也应是以小组整体水平的进步与否为标准,而不以个体去衡量。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讨论之中。对于定期评选出的优秀讨论小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当前很多教师多是发给学生一些小奖品,我觉得这种做法虽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但也造成了部分学生为获奖而参与讨论的不良动机,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如果换一种嘉奖形式,比如送给优秀小组一句激励的话,一则寓意深远的小故事、一个幽默的故事,这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激励学习动机。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呵护学生的想象精神,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个成员,和学生在一起学习,不能以“传授者”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和我们在一起学习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总之我们以以上两个因素为基点进行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我班的教学成绩也有了一些起色。但是对于课题的研究我们才刚刚起步,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付出、以学生为本、将理论结合实际,“大班额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前景一片光明,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