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doc
《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在我们的目光都聚焦于如何在短期内恢复经济活力、挽救就业人数以及经济刺激方案是否见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更多地考虑一下如何才能兼顾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能源问题一直是关系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和就任后都曾多次强调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 并把新能源作为政府重点投资领域之一,希望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美国经济的复苏。在我国2009年2月举办的全国首次能源工作会议上,电力工业调整、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和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进节
2、能和科技装备进步被列为今年能源工作的重点。 中国未来的能源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应如何重新定位才能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目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我们对中国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进行了思考。 一、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 (一)能源生产与能源使用效率 近些年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加强,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 (见图1),包括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等在内的重大能源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且已初见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07年的能源总产量为2000年的1.8倍,其中,原煤产量为2000年的1.9倍,原油产量为1.14倍,天然气产量为2.5倍,水电、风电、核
3、电为2.7倍。此外,2007年的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不过,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却仍然较低,目前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自2003年至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连续三年分别上升4.9%、5.5%和0.2%。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单位GDP能耗逐年加速下降。2006年至2008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了1.23%、3.27%和4.59%。不过,这与我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所制定的,2010年GDP能耗与2005年相比下降20%,即平均每年下降5%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4、。 (二)能源需求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自2000年至2007年,中国的能源需求一直处于快速上涨阶段(见图2)。 虽然这段时间的能源生产也在加速跑,但可以看出,供给与需求之间差额在逐步扩大,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见图3)。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我国的能源需求明显放缓,据统计,煤炭消费增幅比上年减少1.6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9.57个百分点,原油表现消费量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全年一次能源消费同比增长3.5%,而上一年,这一增速为7.8%。据权威机构分析,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还可能继续扩散和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源供需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经济发
5、展的趋势。但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际危机不会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中国的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能源可持续使用受到了挑战。目前,中国的原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由于依存度较高,国内的石化业在2008年国际油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近些年,我国的天然气的消费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天然气需求缺口将达到200亿平方米左右,2020年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为需求量的一半,另外50%要依靠进口。此外,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着首要地位,但是煤
6、炭的大量生产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造成了很大压力,如对地表生态和地下水系的破坏,SO2、烟尘、粉尘以及CO2的排放。 (三)能源结构 自2000年至2007,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一直在朝着优化的结构方向发展,但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变,对原油的依赖程度略有下降,天然气和新能源电力所占比重略有上升,但在能源消费与供应结构中煤炭依然占据着首位且有继续升高的趋势(见图4、图5)。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过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所占比重较高造成了电力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和供应的依赖较大。2007年和2008年,我国的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
7、为82.96%和80.95%。二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所占比重过高。从2007年的能源消费来看,工业的煤炭、石油和电力消费量都为最高;同时,2007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比重达48.2%,第三产业比重为42.3,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已超过60%。 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也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同时,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用电大户多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煤炭消费比重过高也加重了能源运输压力并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此外,电源结构中火电比重过高也是我国煤电矛盾长期存在的根源之一。 (四)新能源的发展 新能源是指除
8、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主要包括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能源等,具有污染少的清洁特性。新能源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的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国家逐步增强了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力度。目前,水电、风电、核电已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农村能源和生态建设,户用沼气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及生物质能高效利用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此外,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已慢慢兴起。不过,新能源产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到目前为止,新能源发展的市场保障机制仍需完善,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仍未形成;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开发能力和技
9、术服务体系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技术和设备生产较多依靠进口,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能源发展的中短期战略方向 (一)加强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使用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以煤炭生产和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改变。要想解决煤炭消费过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运输瓶颈的问题,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供给不足问题,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使用就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目前,较为可行的战略措施包括:1)兴建坑口电站、推动特高压输电技术;2)降低工业生产能耗、提高建筑能效;3)清洁煤技术的推广。 坑口电站是指在煤产地建设的大型电站,通过就地发电而将煤炭运输改为电力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能源 发展战略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