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精品文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 生活经验 角色 知行结合摘 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珍惜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德育
2、的实效性是否得到强化,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品德和社会性来源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
3、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珍惜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一 、以生活经验和教材相结合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品德教育存在于生活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但是,在现实中教育与生活分开了,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比如;在上感激生命一课时课前让学生询问了家人,在妈妈孕育自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再通过旧
4、物品、旧照片去回顾当时的故事体会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感激,从而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有让学生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才会受到教育。二、扮演角色 引起共鸣 在品社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社会生活有规则一课,让学生演出因违反交通规则带来的伤痛。然后再让学生以同样的事情演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回家的情景。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
5、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让学生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课后实践 知行结合 品社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
6、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品社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
7、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品社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我爱我的家人一课时,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你为家人都做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是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家人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为组织家庭活动出谋划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不只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还有注重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丰富充实课堂内容。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社课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 品德与社会教学用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