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0课教案.doc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0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0课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0课教案.精品文档.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0)课教案1小车的运动 教材分析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规律,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并通过动
2、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 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 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 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生准备: 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米尺、秒表、易拉罐、小桥模型、测力计、乒乓球、足球、篮球教师准备: “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教学过程: 1、游戏导
3、入 (1)组织游戏 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2)交流反思: 谈话:你在游戏总发现了什么? 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 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2、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 (1) 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 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
4、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着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地有效。 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介绍给大家? (2) 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 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 (1) 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预测: 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
5、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 设计探究思路: “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因素”实验记录 小车受到的拉力 : 小车运动的时间 : 我们的发现: 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 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谈话:我们想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 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教师交待“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做,关键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小司机”游戏活动记录 游戏规则 我们的做法 我们的发现 学生交流游戏中的发现。 以
6、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记录。 全班交流。 活动三:推力和拉力在生活应用 (1) 谈话: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哪 些地方有推力和拉力? (2) 学生汇报交流。 (3) 教师小结:播放搜集到的生活中推力拉力应用的录像。 谈话: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观看了老师带来的录像,你有什么 想法? 自由活动 1、“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谈话:拉力和推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他们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增添了我们的乐趣,下面我们来做个“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 学生分两组进行“拔河比赛”。 2、 活动评价: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评价主题 认为那
7、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认为那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为什么? 这节课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 讲述: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2. 玩滑梯的启示 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摩擦力有关?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等问题,都是学生很少思考和探究过的。本课以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
8、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能力目标能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做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作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与交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学生准备:乒乓球、皮球、易拉罐。教师准备:1木板(一
9、面光滑,另一面粗糙)、木块、砝码、测力计、砂纸、报纸、白纸、秒表等实验材料。2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图片和实物。3实验记录表格。课件设计:教学引入部分播放小朋友玩滑梯的视频资料,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部分出示几幅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的图片,让学生发现或回忆摩擦产生的情景,进一步分析生活中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播放幼儿园小朋友排队玩滑梯的快乐场面。提问:有位小朋友滑下来后,用手捂着屁股,一幅可怜相,他怎么了?(通过看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学生抢答:可能滑梯摩了他的屁股,特别疼。问:你有没有玩过滑梯?你从滑梯
10、上滑下时,身体与滑梯接触的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玩滑梯给我们的启示可能是下滑时产生了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力。(到底这是一种什么力?这种力我们在其它地方也会遇到吗?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它给我们带来麻烦?一系列的问题进入孩子们的大脑,激发起他们的探究兴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其中的秘密。(板书课题:玩滑梯的启示)二、探究活动1体会摩擦力的存在(1)双手摩擦提问:请大家把两只手掌贴紧对起来,相互摩擦,体验一下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两只手掌相互接触、相互运动,叫做摩擦。两只手掌接触到的地方叫做接触面。(此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理解什么是摩擦。培养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
11、出问题的良好习惯)(2)手在桌面上、报纸上摩擦提问:大家再用你的手在桌面上摩擦,感觉怎样?学生汇报提问:桌子上垫上报纸,手再次在桌面上摩擦,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学生体验、汇报。教师小结:手与桌面直接摩擦与桌面垫张报纸后摩擦,感觉不同,为什么?(此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不一样,用力不一样)(3)互相拉动蹲着的同位同位两个,一个蹲在地上,另一个拉着他在地面上前进,说一下感受。同位交换拉动。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当我们在桌面或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桌面或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学生交流:越费力,摩擦力越大。(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让学生在
12、游戏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进一步想办法解决问题。)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谈话:通过以上探究,大家知道物体与物体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并且有的大,有的小,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了摩擦力的大小呢?(1)利用自备的材料做小实验。学生把乒乓球放在倾斜的桌面上端,放手,观察球的下滑速度。把皮球放在同一张倾斜的桌面上,放手,观察它的下滑速度。比较两种不同的球在同一张桌面上的下滑速度。在桌面上拉动易拉罐,在铺上桌布的桌面上拉动易拉罐,比较两次拉动费力的不同。(充分利用学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玩具,来探索其中的科学道理,不仅利于操作,还有益于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发现身边科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学生讨论汇报
13、结果:A、是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B、是否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C、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D、是否与材料有关?(学生发现了更多老师可能就想不到的因素,虽然它的正确性有待于验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想象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教师:产生摩擦力的原因很多,现在,我们只探究两个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B、是否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下面我们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三个小组来探究A,另三个小组探究B。(3)设计实验。教师: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先来设计实验来研究你的猜想。提示:对比实验,不同的条件
14、应该只有你要验证的那一个,其它条件要相同。如你是要研究物体重量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那其中变化的条件只能是物体的重量,其它条件不变。(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对比试验,在此进一步了解对比试验的要求)学生讨论设计思路。学生汇报设计思路,不足之处适当引导。(适时指导,以便学生少走弯路)A组:将木块放在木板光滑的一面上,在木板上先后放不同的砝码。比一比,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时,拉着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用的力有什么不同?B组:选取一块长木板,木块放在粗糙和光滑木板上,用测力计挂在木块前的挂钩上,慢慢拉动,看测力计的读数,记录。每次实验做两次,比较两个实验用力的大小。可将木板的表面贴上砂纸再做两次。(教会学
15、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学生实验。(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实验中让事实说话,让学生的大胆猜想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分组汇报实验过程,读实验记录,分析结果。(学生在过程表达上语言比较流利,但分析数据方面可能欠缺一些。)(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简单的分析、概括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记录,勤于思考的好作风)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物体运动越困难,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物体运动越慢,摩擦力越小。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三、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1、观看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图片谈话:
16、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请看图片。(车轴上抹润滑油、举重运动员做动作之前手上抹镁粉、滑冰鞋、汽车轮子、鞋底、雪地里滑倒的孩子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经验来分析判断,其中增大摩擦的有哪几幅,减小摩擦的呢?进一步总结:生活中,摩擦力即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需要加大有益的摩擦,有时需要减小有害的摩擦。2、寻找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提问:你能想出几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学生讨论后回答: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物体的重量。教师:刚才的图片中分别是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用这种方法增大摩擦的事例。学生讨论。提问:针对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
17、讨论汇报:增大接触面光滑程度 减小物体的重量 用滚动代替滑动(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相反的,前两种方法对照比较容易理解记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经验交流,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简单介绍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原理。2、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提示一下,学生立刻就会想到非常多的实例,如墙上钉钉子、吃饭、走路、穿鞋子、开车等等都离不开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没法吃饭、睡觉、走路、穿衣服、开车、做板凳,最终我们将无法生活。植物没有摩擦力也无法生长。(学生空前地活跃,手舞足蹈地表演着没有摩擦力给我们带来的不便。四、拓展活动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摩擦力?学生交流。(让学生懂得科学
18、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道理。善于发现身边的科学。)谈话:课下同学们上网或查找书面资料,收集更多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下节课交流3. 跷跷板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演示“蜡烛
19、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 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 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
20、还不是结果,要知 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 2、进行探究实验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 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
21、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 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课后札记:这节课学生不光了解了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还学会了以轻压重的方法,相信在生活中学生的收获会更大4.弹簧中的学问 教科书说明 在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复原状的力,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很清楚,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本课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在学
22、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 2、愿意研究生活中的弹力,养成乐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弹性物体与材料,如娃娃跳、跳套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 教师准备:搜集弹性器材;整理与弹力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教学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课下你们一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三年级 下册 10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