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安全管理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精品文档.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概述一、 能量与屏蔽1、 能量与伤害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到达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人体将受到伤害。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伤害事故原因是: 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2、能量的表现形式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辐射及非电量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其中前4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3、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一般把约束
2、、限制能量和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做屏蔽,这是一种广义的屏蔽。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如用压缩空气代替电力。但是,绝对安全的能源是不存在的,如压缩空气管路破裂、脱落的软管抽打等都可能带来新的危害。(2) 限制能量。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矿爆破装药量以防止飞石伤人等(3) 防止能量蓄积。例如接地防止静电蓄积。(4) 缓慢地释放能量。例如各种减震装置。(5)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例如,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事故;预先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6) 设置屏蔽设
3、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屏蔽设施可以被设置在带有能量的装置上面(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如安全围栏)。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可被看做是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也是一种屏蔽。在生产过程中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相互作用引起事故的情况。例如,一台吊车移动的机械能作用于化工装置,使化工装置破裂而引起有毒物质泄露,引起人员中毒。针对类似情况,应考虑设置两组屏蔽设施:一组设置于两种能量之间,防止能量间的相互作用;一组设置于能量与人之间,防止能量达及人体。(7) 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
4、防止触电;使用耐高温、耐高寒及高强度材料制作的个体防护用具等。(8) 信息形式的屏蔽。各种警告措施等形式的屏蔽,可以提醒人员注意自己的行为,防止人员接触能量。(9) 恢复与急救。二、安全技术措施的种类及其优先次序安全技术措施是以工程手段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不安全问题,并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因此,安全技术措施可以划分为两类: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而言,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可按下面的优先次序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或连锁;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警告。其中前两项应优先考虑,因为
5、根除或控制危险因素有利于实现或接近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生产工艺或设备的具体情况,还要考虑生产效率、成本和可行性等问题。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的优先次序为:隔离和屏蔽;个体防护;接受少的损失;避难和救生设备;援救。评价一个设计、设备或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2) 对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3) 防止故障传递能力(4) 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程度(5) 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6) 防止能量积蓄的能力第二节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一、根除和限制危险因素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工艺过程和合适的原材料来彻底消除危险因素。
6、例如:用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用压气或液压系统代替电力系统;用液压系统代替压气系统,可以避免容器、管路破裂造成冲击波;道路立体交叉以防止撞车;去除物品的毛刺、尖角或粗糙、破裂的表面,防止割、擦、刺伤皮肤。在许多情况下,危险因素不能被根除或很难被根除。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使它不能造成伤害或损坏。例如,在必须使用电力时,采用低电压;利用金属喷层或导电涂层限制积蓄的静电;利用液位控制装置,防止液位过高;限制可燃气体含量,使其达不到爆炸极限等。二、隔离与屏蔽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包括分离和屏蔽两种。前者指空间上的分离;后者指应用物理的屏蔽措施进行隔离,它比空间上的分离更可靠、更常用。隔离应用的场合:利
7、用隔离可以把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例如,把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种要素与其余的分开,可以防止火灾。对人有害的一些物质必须隔离起来。对于机械的转动部分、热表面、冲头或电力设备安设防护装置,将其封闭起来,防止人接触危险部分。常见的隔离措施: 利用各种隔热屏蔽把人或物与热源隔离 封闭电器的接头,防止潮湿和其他有害物质影响 利用防护罩、防护网防止外界物质进入,以免受到污染或卡住重要的控制器,堵塞孔口或阀门 电焊作业时使用电焊镜防止电弧光线,戴防尘、防毒口罩防止吸入有害物质等 在放射线设备上安装防护屏,抑制辐射 利用防护门、防护栅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把带油的擦布装进金属容器内,防止接触空气发生自燃 利用限位
8、器限制机械部位运动范围等为了确保隔离措施发挥作用,有时还需要采用连锁措施。但是,连锁本身并非隔离措施。连锁主要用于下面两种情况:l 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之间的连锁。如果不利用安全防护装置,则设备不能运转或处于最低能量状态。例如,竖井安全栅、摇台与卷扬机启动电路连锁,可以防止误启动卷扬机。l 防止错误操作或设备故障造成不安全状态。例如,利用限位开关防止设备运转超出安全范围;利用光电连锁装置防止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进入危险区域等。连锁措施还可用于防止因操作顺序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应用最多的是电气设备上的连锁。一些连锁直接用于防止误操作或误动作;有些连锁装置则通过输出信号而间接地防止误操作或误动作。连锁装
9、置的类型非常多,这里仅结束一些常见的连锁类型及其原理。 限位开关。当限位开关被触动时,打开或关闭电路 擒纵机构。通过擒纵装置,如棘爪机构、自动离合机构等,锁住或放开运动部位 锁。把重要的开关等锁起来,防止他人误操作 运动连锁。当安全防护装置失去效能时,机械不能运转 双手控制。可以防止把手伸入危险区域 顺序控制。用于必须按一定次序运转的情况 定时及延时。只在一定时刻或经过一定时间间隔之后才开始执行某项操作,应用定时开关或延时开关获得定时时间或延迟时间 分离通路。把电路或机械的一部分移开,使其不能构成通路而防止误操作 参数传感装置。根据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控制设备的运转。例如,当汽车速度超过10
10、km/s时,车门自动锁住 光电连锁。利用光电装置控制设备运转 磁或电磁连锁。利用磁场来控制。例如,煤矿用矿灯只有用专用的磁力设备才能打开电池盒 水银开关。当水银开关倾斜时,电路断开三、故障-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系统、设备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fail-safe)。按系统、设备在其中一部分发生故障后所处的3种状态,可把故障-安全设计分为3种方案。l 故障-消极方案。故障发生后,设备、系统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例如,熔断器熔断而断开电路,就属于故障-消极方案。l 故障-积极方案。故障发生后,在未采取校正措
11、施之前,设备、系统处于安全的能量状态之下。l 故障-正常方案。保证在采取校正行动之前设备、系统正常发挥功能。采取故障-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首先保证故障发生后人员的安全,其次是保护环境,然后是保护设备,最后是考虑防止系统或设备机能的降低。故障-安全设计方案可以利用重力、电磁力或闭合电路等原理实现。四、减少故障一般而言,减少故障可通过3条技术途径实现,即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系数和增加可靠性。1、安全监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对某些参数进行监测,以控制这些参数不达到危险水平而避免事故。监测只是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则必须把监测与警告、连锁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结合起来。实际上监测与上述机能结合
12、构成了监控系统。典型的监测系统具有3种功能:检知、比较判断、控制。相应地,安全监控系统有检知部分、判断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2、安全系数最早的减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设计中采取安全系数。安全系数的基本思想是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其必须承受的应力的若干倍。这样就可以因设计计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劣化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安全系数即结构、部件的最小强度与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之比。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承受的应力、增加强度等办法来增加安全系数。3、提高可靠性所谓可靠性,即元件(如系统、设备、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提高可靠性可以减少故障。在可靠性工程中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减少故
13、障。(1) 降低额定值。与机械部件、结构设计中的安全系数类似,对于电气、电子元件或设备,可以通过降低额定值的办法来提高它们的可靠性。具体的办法是冷却或选用功率较大的部件或设备等。(2) 冗余设计。所谓冗余设计,即为完成某种机能而附加上一些元部件或手段,于是即使其中之一发生了故障,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 常见的冗余方式有以下3种:l 关联冗余。附加的冗余部件与原有的元部件同时工作l 备用冗余。冗余部件通常处于备用状态,当原有的元部件发生故障时才投入使用l 表决冗余。又称n中取k冗余。当n个相同的元部件中有几个正常时,就能保证正常的工作。可以对元件、部件、设备或系统实现冗余。但是,可靠性理论已经证明
14、,元件冗余的效果最好。(3) 选用高质量的元部件(4) 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及时、正确地维修保养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在元部件损耗之前及时更换它们,可以维持恒定的故障率。五、警告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人们经常需要注意到危险因素的存在以及一些必须主要的问题。警告是提醒人们注意的主要方法。提醒人们注意的各种信息都是经过人的感官传达到大脑的。因此,可以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实现警告。根据利用的感官不同,警告分为视觉警告、听觉警告、气味警告、触觉警告及味觉警告等。1、视觉警告视觉是人们感知外界的主要器官视觉警告是最广泛被使用的警告方式。视觉警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亮度。让有危险因素
15、的地方比没有危险因素的地方更明亮,以便注意力集中在有危险的地方。(2) 颜色。明亮、鲜明的颜色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国标GB2893-2001规定,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为安全色,黑色、白色为对比色。凡涂有安全色的部位,最少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应经常保持整洁、明亮,如有变色、褪色等不符合安全色范围和逆反射系数低于70%的要求时,需要及时重凃或更换。(3) 信号灯。红色有危险,发生了故障或失误,应立即停止;黄色危险即将出现的临界状态,应注意,缓慢进行;绿色表示安全、满意的状态;蓝色本身正常。信号灯可以利用固定灯光或闪动灯光。反射光也可用于警告。(4) 旗。如爆破作业时挂上红旗以防止人员进入。在开
16、关上挂上小旗,表示禁止合闸。(5) 标记。如指出高压危险、功率限制、负荷、速度或温度限制等,提醒人们危险因素的存在或需要穿戴防护用品等。(6) 标志。利用事先规定了含义的符号标志警告危险因素的存在或应采取的措施。如道路急转弯处的标志、交叉路口标志等。国标GB2894-1996规定,安全标志(有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及提示标志四类。标准规定,安全标志牌应设在醒目、与安全有关的地方,并使人们看到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而不宜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移动后人们看不见安全标志。此外,安全标志牌每年至少应检
17、查一次,如发现有变形、破损或图形符号脱落以及变色不符合安全色的范围,应及时修整或更换。(7) 在操作、维修规程、指令、手册及检查表中写进警告及注意事项,警告人们存在着危险因素,提示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应采取的行动,提示应佩戴的劳动保护器具等。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伤害或破坏,则应该把一些预防性的注意事项写在前面明显的地方,以引起人们的注意。2、听觉警告在有些情况下,只有视觉警告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当人们非常繁忙时,即便视觉警告离得很近也顾不上看。另外,光的直线传播又使视觉警告的使用受得了限制。有时也利用听觉警告唤起对视觉警告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视觉警告会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常用的有喇
18、叭、电铃、蜂鸣器、闹钟等。3、气味警告例子:1) 在易燃易爆气体中加入气味剂。如在天然气中加入浓郁气味的芳香气体2) 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判断火的存在3) 利用芳香气体发出警报 在紧急情况下,在人员不能迅速到达的地方利用芳香气体发出警报。例如,矿井发生火灾时,往压缩空气管路中加入乙硫醇,把一种芳香气味送入工作面,通知井下工人采取措施。4) 用芳香气味剂检测设备过热 当设备过热时,芳香气味剂蒸发,使检修人员迅速发现问题4、触觉警告振动是一种主要的触觉警告。国外交通设施中广泛采用振动警告的方式,突起的路标使汽车振动,即使瞌睡的司机也会惊醒,从而避免危险。温度是触觉警告的另一种。第三节 避免和减少事故
19、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事故发生后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局面,则事故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甚至引起二次事故。因此,在事故发生前就应考虑到采取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技术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包括隔离、个体防护、接受微小损失、避难与救护等技术措施。一、隔离隔离除作为一种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外,也是一种在能量剧烈释放时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这里的隔离措施分为缓冲、远离和封闭三种。1、远离把有可能发生事故、释放出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工艺、设备或设施布置在远离人群或被保护的地方。2、封闭封闭措施主要应用于下述目的: 控制事故造成的危险局面。如森林防火带;在火源的周围喷水 限制事故的影响,避免破坏和
20、伤亡。防火密闭可以防止火灾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蔓延。公路两侧的围栏用于防止失控的汽车冲到沟里。 为人员提供保护。有些情况下,把某一区域作为安全区,人员在这里得到保护。矿井里的避难硐室就是一个例子。 为物质、设备提供保护。在漏水或洪水泛滥时,把重要材料放入防水箱中防止受浸泡。3、缓冲缓冲可以吸收能量、减轻能量的破坏作用。例如安全帽可以吸收能量,防止人员头部受伤。二、个体防护1、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1)按防护性能分。2005年7月22日,国家安监总局1号令发布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9月1日起施行)中将劳防用品分为特种劳防用品和一般劳防用品。特种劳防用品。在安监总局2005年10月以安监
21、总规划字2005149号文发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的特种劳防用品目录中,将特种劳防用品分为6大类21小类。A头部护具类安全帽B呼吸护具类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具长管面具C眼(面)护具类焊接眼(面)护具防冲击眼护具D防护服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E防护鞋类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脚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膜压靴F防坠落护具类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一般劳防用品。未列入特种劳防用品目录的为一般劳防用品(2)按防护部位分I. 头部防护用品。如一般防护帽、防尘帽、防水帽、安全帽、防寒帽、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电磁辐射帽、
22、防昆虫帽等。II.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III. 眼部防护用品。IV.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V. 手部防护用品。防水、防寒、防毒、防静电、防高温、防X射线、耐酸碱、防油、防震、放切割、绝缘手套等各种手套。VI. 足部防护用品。各种劳动防护鞋。VII. 躯干防护用品。各种防护服。VIII. 护肤用品。如防毒、防腐、防射线、防油漆的护肤品等。(3)其他分类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分:防高坠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耐酸碱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等。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动用品、防高低温用品等。2、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
23、1989年,我国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GB11651-89),为选用劳防用品提供了依据。基本原则如下:1st、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2nd、 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劳防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3rd、 要选用有“三证一书”的用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产品说明书4th、 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3、发放要求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防用品配备标准。三、接受微小损失 由于系统超负荷、或运转部件
24、超过其规定限度,或者设备电气线路中电流增大等原因均会致使某些部位有可能出现危险,若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出现更大的危险。所以在设计时,应用接受微小损失的原则,采用薄弱环节控制的技术手段,即在系统相应的某些部位有意识地设计薄弱环节(如防爆片、保险丝),这些薄弱环节可以是机械强度较差或厚度较薄而容易断裂。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a) 当汽车汽缸水套中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防冻塞顶开而保护汽缸。b) 当锅炉里的水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易熔塞温度升高并熔化,蒸汽泄放而降低锅炉内压力,避免爆炸。c) 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设置泄压窗,周围设置易碎墙,发生意外爆炸时保护主要建筑物不受破坏
25、。d) 电路中的熔断器、驱动设备上的安全连接棒等都可减少事故发生。四、避难与救援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是,当判明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应迅速避难和撤离危险区。一般来说,在厂区布置、建筑物设计和交通设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事故一旦发生时的避难和救援问题。具体地,应保证如下事项:通过隔离措施来保护人员,如防火避难硐室等;人员能迅速撤离危险区;即使危险区域里的人员不能逃脱,也能被救援人员搭救。第四节 生产作业环境许多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都与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工业生产作业环境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温度、湿度、照明、噪声及振动、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等
26、因素以及物流的有序设置与整洁等。本节仅对防尘与防毒、噪声与振动的相关规定进行简要介绍。其他内容详见第七章第二节。一、防尘与防毒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规定,有以下要求。(1) 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湿式作业。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必须采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2) 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自
27、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3) 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浓度达到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要求。(4)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事故排风,事故排风装置的排出口应避免对居民和行人的影响。(5) 有可能泄露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度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措施。(6) 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必须经过
28、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7) 通风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GBJ19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二、噪声与振动噪声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它会造成人员生理和心理损伤,影响正常操作。噪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损害听力。短时间暴露在较强噪声下可能造成听觉疲劳,产生暂时性听力减退。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或受到非常强烈的噪声的刺激,会引起永久性耳聋。 影响神经系统及心脏。在噪声的刺激下,人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引起条件反射异常。久而久之,会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多梦、失眠、心悸、乏力或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心血管系统。 影响工
29、作和导致事故。噪声使人心烦意乱、容易疲劳,分散人员的注意力,干扰谈话和通讯。噪声可能使人听不清危险信号而发生事故。振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往往伴随产生噪声,并降低人员知觉和操作的准确度,不利于安全生产。第五节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对人的安全管理和对物的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对人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以规范人的行为,为人员安全而高效地进行操作提供训练;为了使人员自觉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必须按计划不间断地对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进行定期的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与巡视,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纠正。对物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确保设备的设计、
30、制造、安装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防止由于磨损、老化、疲劳、腐蚀等原因而降低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与巡视,对发现的不安全状态及时纠正。以下着重介绍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一、安全合理的作业现场布置在生产现场,除机器设备能构成不安全状态以致造成事故之外,生产所用的原料、材料、半成品、工具以及边角废料等物,如放置不当(包括位置不当、放置方法不当等),也会形成物的不安全状态。日本工业企业开展的5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其中整理、整顿与创造安全的作业现场直接相关。整理,是把作业
31、现场内的物品分出哪些有用、哪些无用,把无用的东西从作业现场清理出去。整顿,是把作业现场内有用的东西有条不紊地摆放整齐,并且在摆放时要考虑取用的方便。二、安全点检安全点检是安全检查的一种形式,重点检查对象是作业现场物的因素,目的在于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以便尽早采取措施。设备、工具等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要磨损、腐蚀、老化,甚至发生故障。因此要定期检查。特别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安全点检进一步探讨设备、操作方法本身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所以应由最熟悉作业现场的人员进行。为了减少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应规定安全点检的判断标准,以客观地衡量被检查对象。例如,美国的化工企业中设有安全点检标准委员会,定期地研究点检标准。为了保证点检效果,应该掌握被点检对象的知识,了解设备运行过程中哪个部分会发生什么问题。点检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针对某一点的情况,听取有关人员的反映,必要时应该利用仪器、仪表测定参数,通过听、看、测而做出正确判断。为了防止漏检一些项目,可以事先制定安全检查表,然后按照其上列举的项目进行检查。使用安全检查表时,应注意区分各项目的重要程度,对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检查。安全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出计划并限期解决,否则就不能实现安全点检的目的。三、劳防用品的正确使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