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精品文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讲稿 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 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
2、时正确的评价即可。课标要求: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教学目标: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
3、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教学建议:刚入学的学生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特点,在出示情境图后,不要急于让学生数数,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在数一数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课时安排:1课时问题研讨:1、怎样使学生初步学会
4、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一数”活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讲稿 比一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 ,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
5、习的乐趣。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有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述的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操作,学会用
6、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操作,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实施策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大多数学生对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体验和认识。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多少”、“长短”、“高矮”的比较,都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学习,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做一做”、“比一比”、“说一说”等形式,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注意培养学生合
7、作交流的习惯。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比较的方法,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的良好学习品质。3、除教材上提供的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比较多少、高矮、长短的实践活动,比如:比班上学生的高矮;比文具的长短;比本组男生、女生人数的多少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学生亲历亲为的活动,既活化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共3课时多少 1课时长短 1课时高矮 1课时单元问题研讨:低年级孩子在比较中往往缺乏目标性,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在比较观察中更科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8、三单元主讲稿一、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二、教材解读: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三、课标要求: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能熟练
9、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
10、学生讲这些名称。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以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六、学情分析:5以内各数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解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减法口算有一定基础。七、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手指也不灵活,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2、在教学加减
11、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八、单元课时安排:1、15的认识 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2课时九、问题研讨: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 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单元内容人教版一上数学3237页;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
12、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
13、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三、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是这样要求的:(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14、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四、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五、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六、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
15、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七、教学建议:1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只要通过滚一滚 ,摸一摸,猜一猜,找一找等活动、操作直观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实际上,在小学的几何教学中应在同一层次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面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而不是加深难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形状。描述特点的语言直观、形象就可以,不必要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2注
16、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1)从生活实际引入。(2)举出生活中的实例(3)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如“足球做成圆柱状的好踢吗?”“如何能一个长方体的箱子能在地面上滚动”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八、课时安排:本单元共2课时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九、问题研讨: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
17、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主讲稿一、单元教材分析: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如果这些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标准的分类。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由于单一标准的分类方法是不同标准分类的基础,所以教材在编排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
18、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把分类单列一单元进行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二、学生分析:1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应加强操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3. 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许多标准。三、单元教学目标: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
19、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四、教学重难点: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五、教学实施策略:直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联想迁移教法设计或课例举例:在教学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时,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许多标准。例如在一节课中,一组小男孩摆水果柜台时,摆一个大瓜,两个小瓜,一个大瓜,两个小瓜,一个大瓜。一个小女孩说不对,她把3个大瓜放在
20、了一起,6个小瓜放在了一起。但小男孩们不同意,认为不美观。教师处理的很好,“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教科书第40页,第3题“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第1行一般学生都会圈鱼,但在调查听课时有一个学生圈狮子,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因为只有狮子是吃别的动物的动物。还有的学生圈鹿,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鹿的头上长角,其它三种动物不长角。老师说:“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并引导说:“你们想一想鱼是生活在哪里的?其它三个动物都是生活在哪里的?”对于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所做的解释,老师应给与充分的肯定。六、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共2课时单一标准的分类 1课时不同标准的分类 1课时七、单元自我检测典型题例:1、小明在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单元 主讲 稿全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