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综合知识.doc
《安全综合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综合知识.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安全综合知识.精品文档.安 全 综 合 知 识 一、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序言人类三大安全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安全权是指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第一章 安全生产科学的发展和进步1.3近代安全生产工作四查活动: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领导 三定: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我国已批准承认的安全卫生国际劳工公约有9个1956年5月25日,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著名的“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63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
2、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79年1月20日,卫生部、第四机械工业部颁布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8小时连续辐射不超过38微瓦/厘米2,日累计不超过300微瓦/厘米2,一次不允许超过5毫瓦/厘米21979年8月31日,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企业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噪声不得超过85分贝,最高不超过90分贝。(噪声每提高3分贝,工作时间缩短一半。)1988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发布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3年确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即四方体制)为: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六部法规:199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正
3、式实施1995.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8.9.1 2002.5.1 2002.11.1 2004.5.1 第二章 安全管理哲学事故直间损失系数:1:4-1:100,安全投入产出比:1:6事故五种基本性质:1)因果性;2)随机性与偶然性;3)潜在性;4)必然性;5)可预防性第三章 安全系统科学理论3.1安全系统论原理1、安全系统按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系统具有六个特征:整体性、稳定性、有机联系性、目的性、动态性、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4、事故系统四M要素:人-直接因素; 机直接因素;环
4、境-重要因素; 管理-间接因素3.2安全信息论原理1、安全信息概念: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2、安全信息类型分为:一次安全信息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客观安全性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即现场),二次安全信息包括安全法规、条例、政策、标准、安全科学理论等(即数据)3、安全信息的功能:1) 安全信息是企业编制安全管理方案的依据; 2) 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 3) 安全信息具有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4、安全信息从应用的角度可分为:生产安全状态信息,安全活动信息; 安全指令性信息。3.3安全控制论1、管理活动由四个要素组成:一是控制者,二是控制对象,三是控制手段和工具,四是控制
5、成果2、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工程技术原理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理;3)冗余性原理(又称备用原理); 4)闭锁原理; 5)能量屏障原理; 6)距离防护原理; 7)时间防护原理; 8)薄弱环节原理; 9)坚固性原理; 10)个体防护原理; 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理3.4安全协调学原理1、安全监督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工会组成的安全防线。具体为:党组织抓党; 行政抓长; 工会抓网; 共青团抓岗; 妇女抓帮2、注册安全主任的职责:定期向企业法人或负责人提交安全生产书面意见,主要包括针对本企业安全状况提出的防范措施、隐患整改方案以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及经
6、费的开支计划;参与制定防止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职业危害措施,以及本企业危险岗位、危险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负责监督实施; 经常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事故隐患,重大问题应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组织、指导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第四章 安全法学理论4.1安全生产法规的性质与作用1、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依据,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行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综合体系。4.2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1、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即三同时制度)2、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3、安全生产法第三十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4、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
8、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员工宿舍的出口。5、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6、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的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7、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8、“三同时”是保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最有力的措施。消防管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3
9、安全生产标准体系1、按标准的法律效力可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2、按标准对象特征分类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3、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大致可分为:1)设计管理类标准;2)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 3)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 4)防护用品类标准;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冷水作业分级,低温作业分级,高温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毒作业分级,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可独立操作。必须进行复审,每两年一次,不合格者可在2个月内提出申请。4.4我国主要的安全生产法规内容简介1、宪法第
10、42条规定,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2、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职业病防治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4、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三大目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5、五方运行机制:政府监管与指导; 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 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支持与服务6、四个责任对象(四方责任):政府责任方,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从业人员责任方,中介机构责任方7、三套对策体系:事前预防对策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后处理对策系统8、从业人员八大权利:知情权(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
11、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建议权、批准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赔偿的权利;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9、三项义务:自律遵规,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危险报告义务10、危险化学品是指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第五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5.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与机构1)在职业健康管理体制方面,推行的是“三方原则”的管理体制,即国家雇主雇员三方利益协调的原则。2)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司:负责发布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和伤亡事故统计的具体工作;分析和预测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监督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12、5.2安全生产监督理论与技术1、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被审查单位可在有效期内申请延期,最长不超过45天)2、三大权利:现场调查取证权;现场处理权;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3、五大义务:审查、验收禁止收取费用;禁止要求被审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遵循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执法原则;监督检查时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检查单位的业务、技术秘密尽到保密义务4、安全生产监督程序:监察准备;听取汇报;现场调查;提出意见或建议;发出安全生产监察指令书或安全生产处罚决定书5.3安
13、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畴1)三违行为: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要严肃纠正和处理三危行业:建筑、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2)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易导致人身和设备事故的机械设备。其监察的范围,包括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机械,木工机械,厂内运输机械,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设备设施,以及安全专用仪器,装置工具等特种设备。3)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技能考核为
14、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复审一次。对事故监察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企业负责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5.4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工会群众安全监督作用通过十个渠道来实现:网络监督,双向监督;民主监督;参政监督;依法监督;科学监督;舆论监督;专题监督;信息监督;联合监督56矿山安全监督1)矿山安全监察有三种形式:国家监察,矿山内部监察,群众监督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从上至下实行垂直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3)煤矿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煤尘4)在施工中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第六章 安
15、全教育理论65企业安全教育的对象,目标与内容1)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生产的管理者,员工,安全专业管理人员,以及职工的家属2)决策层的安全教育主要有:安全教育的知识体系;安全教育的目标;安全教育方法(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其中安全教育目标包括: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3) 企业管理层主要是指企业中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其干部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教育目标:中层管理干部:有关心职工安全的仁爱之心;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有适应安全工作需要的能力班组长:强烈的班组安全需求;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自觉的遵章守纪习惯;勤奋的履行工作职责;机敏的处置
16、异常的能力4)企业的安全专职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实现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正规军”5)通过对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除了具有安全知识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外,还应该具备如下条件:广博的知识,敬业精神6)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方法:学校的学历教育;在职教育职工的安全教育包括: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1、企业内的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关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超重机械和厂内运输有关的安全知识;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或可能散发有毒物质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企业中一般消防制度和规则;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救护和自救技术措施;7)
17、企业普通员工教育:1、三级教育(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2、转岗,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3、复工教育(离岗三个月以上和工伤后上岗前)4、特殊工种教育;5、复训教育;6、全员安全教育;7、企业日常性教育及其他教育;8)企业职工家属教育包括: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第七章 安全经济学理论安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安全经济学的宏观基本理论;2)事故和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3) 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4)安全活动的效益规律;5)安全经济的科学管理安全投资结构:安全措施费用与个人防护用品费用的结构;安全技术投入与工业卫生投入的结构;预防性投入与事
18、后整改投入的结构;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的结构第八章 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安全文化发展脉络:17世纪前-古代安全文化-被动承受型 17世纪后-20世纪初-近代安全文化-事后型,亡羊补牢20世纪初至50年代-现代安全文化-综合型,人机环对策20世纪50年代后至今-发展的安全文化-超前,预防型。详见P246表8-18.2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定义1991年国际安全核安全咨询组在INSAG-4报告中给出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广义的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8.4安全文化的范畴,功能与作用1
19、、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安全文化的范畴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精神层,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是制度层,物态文化是物质层。1)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2)安全行为文化: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的表现。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层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须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3)安全管理文化:其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
20、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地执法行为。4)生产过程中的物态文化体现在:人类技术和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性;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自然相适应有前的安全装置,仪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8.5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班组及职工;2)管理层及决策者;3)生产现场;4)企业人文环境第九章 安全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科学。9.1安全行为科学基本理论1、研究安全行为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9.2人的行为模式1、人的生理行为模式-自然属性模式:外部刺激肌体感受-大
21、脑判断安全行为反映安全目标达到 2、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社会属性模式:安全需要安全动机-安全目标实现-新的安全需要9.3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分析1、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1)气质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气质是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分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2)性格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 性格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对某一事物稳定的和习惯化的方式。性格有: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用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情续型的情绪体验深刻,安全行为受情绪影响大;意志型有明确目标,行动主动,安全责任心强。2、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心理
22、因素1)社会知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社会知觉分为三类:一是对个人的知觉;二是人际知觉,三是自我知觉; 人的社会知觉会使人产生错误的知觉,产生偏差的原因有:第一印象作用;晕轮效应;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型作用;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3)角色对人的行为的影响;3、影响行为的主要社会因素:1)社会舆论对行为的影响;2)风俗与时尚对人个行为的影响9.5安全管理的行为激励1、激励理论:1)X-Y理论;2)双因素理论;3)强化理论 其基本观点:a、人的行为受到正强化趋向于重复发生,受到负强化趋于减少发生;b、欲激励人按一定要求和方式去工作,奖励比惩罚更有效;c、反馈是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反馈就是使工作
23、者知道;d、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应在行为发生后尽快提供,考虑强化的时效性,延缓会降低效果;e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和表述。4)期望理论; 5)公平理论第十章 事故致因论10.1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频发论,二、海因里希事故中心论,三、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四、多米诺骨牌理论,五、轨迹交叉论;六、能量转移理论)一、1、事故频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工厂中少数工人具有事故频发倾向,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厂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综合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