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五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实验五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精品文档.实验五 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真菌分离培养应考虑所分离真菌的特性,配制合适的培养基,选择所需的气体环境。同时, 由于真菌分离材料常污染有大量细菌,所以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抗菌素并在分离培养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目的要求1掌握真菌分离培养方法。2认识真菌菌落的特征,比较与细菌菌落有何不同。3了解真菌载片培养法。4掌握观察真菌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操作步骤、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平板划线分离法1取适合真菌的琼脂培养基融化,冷至45,注入无菌平皿中,每皿1520ml,制成平板待用。2取要分离的材料(
2、如田土、混杂的或污染的真菌培养物、真菌)少许,投入盛无菌水的试管内,振摇,使分离菌悬浮于水中。3将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并冷却后,蘸取上述菌悬浮液,进行平板划线(同细菌的划线法)。4划线完毕,置温箱中培养25d,待长出菌落后,钓取可疑单个菌落先作制片检查,若只有一种所需要的真菌生长,即可进行钓菌纯培养。如有杂菌可从单个菌落中钓少许菌制成悬液,再作划线分离培养,有时需反复多次,才得纯种。另外,也可在放大镜的观察下,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段待分离的真菌菌丝,直接放在平板上作分离培养,可获得该种真菌的纯培养。(二)稀释分离法1取盛有无菌水的试管5支(每管9ml),分别标记1、2、3、4、5号。取样品(如田土等)
3、1g,投入1号管内,振摇,使悬浮均匀。2用1ml灭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法,从1号管中吸取1ml悬浮液注入2号管中,并摇匀;同样由2号管取1ml至3号管,依此类推,直至5号管。注意每稀释一管应更换一支灭菌吸管。3用2支无菌吸管分别由4号、5号试管中各取1ml悬液,并分别注入2个灭菌培养皿中,再加入融化后冷至45的琼脂培养基约15ml,轻轻在桌面上摇转,静置,使冷凝成平板。然后倒置温箱中培养,25d后,从中挑选单个菌落,并移植于斜面上。二真菌培养性状观察(一)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1 .酵母菌菌落: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多呈油脂状或蜡脂状,表面光滑、湿润、黏稠,有的表面呈粉粒状、粗糙或皱褶。菌落
4、边缘有整齐、缺损或带丝状。菌落颜色有乳白色、黄色或红色等。2. 霉菌菌落:将不同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5d,可见霉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等。菌落大小依种而异,有的能扩展到整个固体培养基,有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mm或更小)。很多霉菌的孢子能产生色素,致使菌落表面、背面甚至培养基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绿色、青色、黑色、橙色等。 (二)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1. 酵母菌 注意观察其混浊度、沉淀物及表面生长性状等。2. 霉菌 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一般都在表面形成菌层,且不同的霉菌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三 真菌的形态观察(一)真菌水浸片的制备及观察常用美兰染色液制备真菌水浸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真菌 分离 培养 形态 观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