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精品文档.小学科学论文一点灵犀触韵弦,欲弹心曲动情篇 37浅谈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自觉地学习、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从创设课堂氛围、挖掘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科学教学之中。【关键词】 心理学 课堂教学 科学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
2、的作用。现代教师除了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外,还同时扮演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角色,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还必须是心理医生,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小学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是搞好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心理知识,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科学教学与心理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一、创设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与主动创设。作为新时
3、代的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生活中,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把教师当成朋友,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实情感,。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
4、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对其期望高低的影响。教师期望主要分为高期望和低期望,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合理的高期望会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应该在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5、,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3、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所以不单单只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被赏识。二、充分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学内容学生是学习和发
6、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心理困扰。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心理辅导的内容和素材,教师要根据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本学科心育内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探索”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7、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来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三、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的状态,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1、精设导语,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时,面对
8、三年级的学生,怎样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不让他们明显感受到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于是我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猜谜游戏?“看不到,摸不着,闻不到,有感觉,人人都需要”。通过猜谜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激活课堂的气氛。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空气的了解以及知识的来源。如此一来,既了解了学生掌握的知识状况。也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2、见缝插针,在小组合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在讲授五年级上册岩石会
9、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我先出示一张大岩石,让学生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来验证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接着我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本组同学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大家一起研究确定可行的研究问题,并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只见各小组同学纷纷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办法,然后由小组长把每个人的意见综合起来设计出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交流时,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为别人和自己进行补充、修改,既敢于肯定自己的长处,又汲取了别人的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3、设身处地,在探究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执教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时,我关注的不是学生对植物的知识究竟了解多少,而是让学生通
10、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内容,并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通过实践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交流、汇报结果。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式知道植物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和小草的区别。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植物有了直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四、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心理学表明:小学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教师和父母的评价,但他们已
11、有了对自己行为的独立看法;大约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逐步学会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对比,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评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教育评价的操作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要完成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单靠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全面、准确达成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个性群体,同样一个评价,对某人可能产生激励作用,换
12、成另外一个人时,所起的作用就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见,评价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我们在生长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哪些变化说明我们在不断生长?学生提出:“我的个子在长高”,我的手在长大”, “我的体重在增加”接着我马上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些变化呢?”这时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下来、可以用尺量,把数据记下来、还可以拍成照片保存下来学生的这些创意不但得到了我的赞扬,我们师生还马上付诸行动,一起设计了一张“我的生长发育记录单”。这看似简单的设计环节,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原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不但能使学生自主参与,而且使学生树
13、立了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变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2、尽力拓展相互合作的空间,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这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应当从孩童时代抓起,否则就只能产生出一批批盲从、独断、斤斤计较的人,他们在理智上必然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在讲授蚂蚁一课时,我在科学文件夹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评价环节:你认为哪一小组的观察方案是可行的?理由是什么?你们小组有更好
14、的方案吗?这样利用孩子们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去关注别人的发言,从中取长补短,把交流的面从小组的几个人,扩大到全班的范围内。3、凸显科学特色,秉承科学理念,关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价。科学探究的目的固然是解决实际问题,但探究所经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价值观,与科学结论的获得相比是同等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的科学教育改变了过去那种生硬、呆板的面孔,特别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确实,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人的感情存在。为此,在教学蚂蚁一课时,随着对蚂蚁认识的深入,我有意引导学生们把蚂蚁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还让学生跟蚂蚁做走迷宫的游戏。在创
15、设蚂蚁走水上迷宫游戏中,当关注到学生们看到惊慌失措的小蚂蚁时的各种不同状态时,我就引导他们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是水上迷宫中的小蚂蚁,让他们说出此情此景中的小蚂蚁会想什么,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蚂蚁的感情。在这样平等的感情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出珍惜生命、爱惜小动物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价,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育人先知人,育才必有心。知心、贴心、有心,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要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科学教学环节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是拉近师生距离的纽带,激励则是老师能给予每个学生的最廉价而又最真挚、最有动力的引擎。让学校的所有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同心人,让我们老师每天撷取一束康乃馨,点缀学生心灵的憧憬,美化学生的未来。【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小学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3)邓泽华 戴素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