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doc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精品文档.突出重点,识用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文本解析: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文章通过言行的描写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优良品质,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方法阐释:在教学中,我遵循“构之综合”、“施之无痕”的原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创设情境、质疑探究、主体参与、朗读体会”等多种教学方法
2、交替使用,并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角色,读悟结合,切实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总是、汉朝、天文学家”等难词的意思,积累描写“北斗星和北极星” 的语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进入角色体会情感”的读书方法。3、读懂爷爷、奶奶和张衡的话,体会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优良品质,引发探究天文奥妙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畅谈激趣师:(板书:星星)提到星星你最想说什么?生:星星看起来很亮,其实它是块大石头。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知识的?生:从书上看到的。师:有的星星是这样,有的不是,咱们课后再查查。生:火星上全都是火吗
3、?生:土星上有土星人吗?生:星星是反射太阳光的。师:提到星星,老师想到了一首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首歌把星星比作什么?生:比作小眼睛。师:大家觉得星星像什么?生:像五角星。生:像钻石、珍珠。师:满天的钻石一闪一闪,满天的珍珠一闪一闪。怎么样呀?生:很美丽。二、美读导题师:这里就有一个描写星星的句子,自己读读,美不美?(课件演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学生自由读)师:谁愿意来读一读。(一生读句子,很平淡)师:一字不错,如果再加入一点感情就更美了。(另一生读句子,很美)师:美不美?(美!)哪个词读得美?生:无数、星星、星空、碧玉盘。师:我们知道“珍珠”指的是星星
4、,那么“碧玉盘”指的是什么?生:天空。师:来,让我们像这个小朋友一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师:一个句子可以读出多种意思,这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星星很美,还告诉我们什么?生:星星多。师:多?你从哪里看出多?生:它说无数的星星。师:多会思考呀!(板书:无数)无数的星星是多少星星呀?生:数不清的星星。师:理解的非常好。(板书:数不清)来,咱们一起读读这两个词。生:无数、数不清。师:无数,数不清,你发现什么了没有?生:都有“数”字,都是同一个意思。师:有什么不同?生:无数是四声,数不清是三声。师:大家看,同一个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绝妙之处。来,再来读读这两个词。(生再读)师:
5、我再来写这个字,大家看看读几声?(在“星星”前板书“数”)生:数星星。让学生自主地寻找规律学习多音字,并加以及时地运用,是提高识字教学实效性的好方法。师:无数的星星能不能数不清?生:数不清,因为星星多,满天都是,所以数不清。生:星星一闪一闪,如果不仔细,不熟悉那些星星的话,就重复了,重复了就数不清了。师:古时候有个数星星的孩子,(在“数星星”后加“的孩子”)他认为星星能看的见就能数得清。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位(生读“数星星的孩子”)三、质疑引读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要问?生:为什么数星星?怎么数?他有没有数完星星?他什么时候数完?到底有多少星星?他是谁?师: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生:
6、张衡。(师出示“张衡”的卡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读,加深印象,记住这两个字。之后,板贴卡片。)“衡”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而不是要求“会写”的生字。因此,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字形结构的细致分析,而是采用了“多看多读,反复记忆”的方法来巩固学习,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体现了“识写分开”的教学理念。师:刚才说到张衡的名字,那个小女孩是第一个喊出来的。我能问一下,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名字的吗?生:课本上。师: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一起来看看课文,这个名字在第几段?生:最后一段。师:你们也来读读这一段。看看有什么发现?生:他是汉朝人,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师:(出示“汉朝”的卡片)汉朝是
7、我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现在有1800多年了。张衡是哪朝人呢?“汉”字很好记,你以前在哪里见过?生:汉语、汉族、汉字。师:我们说得都是,我们都是人,我们写的都是。生:出汗。师:出汗的“汗”是这个“汉”么?生:出汗的“汗”是三点水加一个“干”。师:我还知道一个词叫“男子汉”,我看谁像男子汉?(所有学生一听马上就坐好了。)引导学生运用“汉语”“汉族”“汉字”三个词说话,可以使他们清楚地区分三个相似词的意思;“男子汉”一词的抛出,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组织纪律上,适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师:刚才这位同学还说,张衡长大以后成了什么人?生:天文学家。(板贴此卡片)师:天文学家。我知道音乐家
8、是研究音乐的,画家是研究画画的,那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生:研究天文的。师:这个等于没回答嘛。(生笑)生:宇宙、太空、星座师:张衡最后成为天文学家了,你又有什么问题?生: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师:谁来说说?生:他刻苦钻研天文。师(出示“刻苦钻研”的卡片):是它吗?怎么读?(生齐读,师板贴。)在这一段教学中,老师先后板贴了两张卡片,一张是“天文学家”,一张是“刻苦钻研”,前者是老师取出后直接板贴的,后者是学生齐读后老师才板贴的。仅仅一点小小的区别就能看出老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和“根据学情确定识字重点”的教学机智。师:其实他成为天文学家,除了刻苦钻研以外,还和他小时候数星星的经历有关。下面就
9、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穿越时空,到课文里去见见张衡,怎么样?想读课文吗?想读很好,不过读好的秘诀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多读”,只有把课文多读几遍,才能做到读通顺,读明白,记住了吗?那就端起书,把课文多读几遍!(学生读书,教师巡视,适当地提醒坐姿,帮助其解决生字。) 四、看图初知师:见到张衡了吗?生指插图:见到了,在书上。师:哦,你们是黑白的,我这儿有彩色的。来,一起看看。(课件出示插图)师: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生:有张衡和他奶奶、他爷爷。张衡在数星星,他奶奶和他爷爷在和他说话。师:你说得很简练,也很完整。还有谁想说?生:图上有张衡和他奶奶爷爷,都在看星星。师:可是他爷爷
10、没有抬头呀?!生:爷爷在给他讲事情,奶奶在看着星星和他说话。师:奶奶说什么呀?生: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师: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呢?杨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谁能用上这五个词来说一说?(课件出示:坐、靠、仰、指、数)生:张衡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用五个动词说一句话,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容易。但与看图巧妙结合,就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兴趣。师:非常流畅!尤其是那个“仰”字,读得很准确,能教大家读读吗?(生做小老师教同学读“仰”)师:谢谢小老师!大家看这个“仰”,看到它,你马上能想到什么字?生:迎。师:为什么想到“迎”?生:因为一个是单人旁,一个是走之旁。师:这叫换偏旁记字。我们一起来读
11、单人旁的是?走之旁的是?师:来,一起读读屏幕上的五个字。(生齐读)在这五个字当中,学生在课文中第一次见到,也是最容易读错的字就是“仰”。因此,教师就把“仰”字的教学作为重点。而其他四字,只要学生在“单独读字”时会读,在“用词说话”时会读,在“课文朗读”中会读即可。这样的处理,又一次较好地体现了“突出重点,识用结合”的教学理念。五、精读深悟师:我来读,你来做。起立!(师说字,学生做动作。)师:停!张衡就像我们这样数星星的吗?(不是)师:他怎么数?你来学学!生:一颗,两颗师:哦,他数得比我们生:仔细、认真。师:那咱们就学着张衡认真地、仔细地数星星。准备:仰、指、数!(学生仰头数星星)师:大多数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星星的孩子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星星 孩子 教学 实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