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1题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1题分析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1题分析报告.精品文档.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第33(1)题分析报告一、“试题”评价及改进意见本次试题,我用八字概括“本意虽好,实效欠佳。”教师利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为主题,让习作成为学生表达自己感受的平台,这非常恰当。但是因为细节上与预计有所出入,导致区分度不是很大。1、 信度 习作范围比较宽泛,覆盖面很广,班级考试成绩与老师掌握情况基本一致。在120分制的试卷中,我觉得40分的比例还是合理的。2、 难度 作为期末测试,难度控制在0.7-0.8较好,有利于测量学生的真实水平,而本题的难度是0.
2、78,学生的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全市平均分也达到了31.15。我们也可以从下表的得分人数所占比率来看难度:优占比例良占比例中占比例差占比例31(1)6794人52.41%5667人43.72%396人3.05%106人0.82%3、 区分度一般地:0.4以上为优秀;0.30.39 为良好,如能改进更好;0.20.29尚可,需作改进;0.19以下为差,必须淘汰或改进,而本题的区分度为0.19,且得分优秀所占比例最高,所以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学生的优劣,反应学生的实际水平。4、 效度 本次期末抽测卷中,针对学生的习作水平出了写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一题,立意或许在于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这
3、当然与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在写人、记事、抒情、写景等各种文体上广泛涉猎的意见是不谋而合的,也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习作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是紧密相扣的,不过从实际操作来说,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之处。 此“考试”非彼考试,出题者可能的用意并非是在单纯地写平时的考试这样一件事情,而恰巧70%的学生都写了平时的测验,一致的评分意见使这类文章得分都不会太低,所以在要求上应该更加明确。二、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价及改进意见习作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参考答案,有的只是借鉴性的评分标准,而每位改卷者对文章的定位也不是完全一致,有时就会出现分差较大的情况。
4、这次习作评分标准分为一类文(36-40),二类文(30-35),三类文(24-29),四类文(24分及以下),跨度不是很大,不利于准确地评判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在阅卷者交流会上,并没有很清晰地界定各类文章,要求过于宽松。三、得分统计、答题情况、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本次习作中学生主要存在一是写作素材单一,二是语句没有写正确、写通顺,三是没有围绕高潮写具体一件事,四是辨别不清材料与主题的关联度。 1、写作素材单一。由于作文要求对选材没有做太多的要求,所以接近于70%的同学都写了最为熟悉的考试,最平平常常的考试,没有特点,写不出新意,即使没有写测验的考生,也是停留在“捡钱”、“过红绿灯”、“考试作
5、弊”这些道德层面上的考试,其实仔细回味,生活中处处不在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倒垃圾、让座、吐痰、扶老人等等;面对的挫折也不止骑自行车,烧饭,我们教师开玩笑说这样的作文简直是批量生产,流水线结果,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积累,写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观察身边的人和物。 2、表达上正确、通顺的情况也不乐观。一是学生作文中错别字比比皆是,如“试”、“越”、“怪”、“戴”等字,多一笔,少一笔情况严重,假如真的按照评卷要求每字0.5分的扣法,那么作文中大部分学生会因为错别字扣分。二是部分学生基本的格式,如分段等都没有掌握,少部分学生还一段到底。三是学生在整篇文章组织上较为混乱,写事时对事情的时间、
6、地点、人物介绍不明,对事件中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不清,特别是未能突出高潮部分;甚至句子不通顺的情况也广泛存在,如这样的句子“我回了家的楼下看看有没有电”,这样表达不清,语序混乱情况在学生文章中较为普遍。 3、未能明确作文的高潮部分,紧扣关键点写具体。学生在写事时,要不是以流水账的方式记载下了相关的事,做了“哑巴”、“木头人”、“心理障碍者”,就是在写作时写下了许多无关的信息,说的话无关主题,想的也无关主题,做的动作也无关主题,如一些学生在写自己在妈妈出去时自己偷完电脑的情况,全文只有这样一组对话: 妈妈说:“我去外面街上了买东西了”。 我说:“好的,你去吧!” 这是对话没错,严格来说是一堆废
7、话。这样该说不说,不该说的一大堆废话的情况非常普遍,导致许多文章存在“大头”、“瘪肚”、“大脚”的现象,这与我们提倡的“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构造存在极大反差。 4、学生辨别不清主题和材料的关联度。所谓”考试“,必从中有所得,考试中的借笔,朋友之间的友谊测验,这些都是非常牵强的,跟主题可以说根本毫无关联。四、 改进教学的建议 测试真正的目的不在于排名高低,而在于指导我们的教学,改正一些错误的做法,提出一些正确的意见。 1、读懂新课程标准,做好自己学段该做的事。一线教师大部分兢兢业业教学,但是往往对课程标准解读却不到位,对各学段的习作要求没有做到了然于胸。如一年级学生看图写段、看图写文
8、的情况并不少见,而恰恰适合他们的造句等反而受到了老师们的忽视,老师在做着不是自己学段该做的事,严重拔高了要求,苦了学生,苦了自己,也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班里中下学生基础未扎实,到高段后语句仍然欠通顺。这样的情况也存在各个学段,在二年级应该侧重写句的时候,学生已经写段了;三年级应该过渡段到篇的时候,早已直接进行写篇总之,我觉得不但要关注作文教学的下限问题,更应该关注作文教学的上限问题,而且让作文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不要超前完成不该完成的事,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发展。 2、作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训练。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累生活中点滴有趣的事,并及时记录在积累本中,哪怕一言半语亦可,
9、这样素材就丰富了。另外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炼中心点,然后提供一些题材让其选择,使得他们明白哪些题材是合适的,哪些题材是不恰当的。就如烧番茄炒蛋,就要加番茄和蛋,但是不能加鲜美的嫩牛柳,也不能加名贵的鲍鱼,要不什么都加就变成了猪食了。这样的训练后,对学生面对一个命题改选什么材料会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中心有了后,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作文中的高潮部分,看看有没有关键的语言描写,有没有动作描写,有没有心理活动描写,有没有神态描写,时刻提醒学生不要做“哑巴”、“木头人”、“心理障碍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心灵的敏感度,比如和云、书本等各种事物、景物说说话,让学生发现平凡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而且他们都是可以到自己的作文中的。 3、增强作文架构意识,帮助学生明确作文的各部分组成。如在本次作文中,学生对一件事的写作,就缺少架构。开头如何写清楚,中间如何写具体,结尾如何写干脆,那部分该详,那部分该略,都没有事先的设计。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列提纲的方式来整理思路,让作文在写之前就有一定设计。五、其它建议 在改卷过程中,我一直在关注各改卷老师的进度,快的700多张,慢则100不到,而作文的平均分是越来越低!组员也时不时抱怨时间太过仓促,疲劳状态下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草草了事,或许也是造成作文分数差异,区分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