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虫害防治.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麦病虫害防治.精品文档.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遍及全国,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降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一、 症状: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但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
2、,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红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颗粒是病菌的子囊壳。 田间症状穗部症状二、病原特征: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Hum graminearum Sehw.称禾谷镰孢,F.ardenaceum(Fr.)Sacc.称燕麦镰孢,F.culmorum(w.G.Smith)Sacc.称黄色镰孢,F.moniliformeSheld.称串珠镰孢,F.acuminatum(Ellet Ev.)Wr.称锐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
3、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粘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0025015150(u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3个隔膜,大小163336(um)。三、发病流行条件:赤霉病的流行主要由菌源量、寄主感病、生育期和气候条件的相互配合程度,决定年度间、地区间流行轻重。1、气候。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
4、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最易感病期是小麦扬花期。在小麦扬花期若遇连阴雨,出现日平均温度15,相对湿度72的暖湿日,小麦赤霉病将会爆发流行。 2、环境。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1、种植管理(1)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虽未找到免疫品种,但可选一些农艺性状良好的耐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
5、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药物防治 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在始花期每667喷洒有效成分40g以上的多菌灵,隔57天防治一次即可。也可用机动弥雾机喷药。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667用40%毒死蜱30ml加磷酸二氢钾150g等,防效优异。喷药时期往往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
6、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一、症状: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 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3)小麦秆锈病 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
7、行成大斑,孢子堆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症状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二、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35月份温暖多雨,多雾和结霜天气有利于条锈病发生流行。夏孢子随气流在高空作远距离传播。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种植,避免长期单一种植某一品种;避免群体过大,特别要防止偏多偏晚施氮肥,增施磷钾肥。2、药剂防治。播种前药剂拌种, 每10 kg种子用20克2.5咯菌腈加500g水拌种;大田病叶率
8、达5%时,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或20%乳油5075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中文学名: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拉丁学名:Blumeria graminis(DC.)Speer=Erysipe graminis DC.、E. graminis DC. f. sp.triticl。Marchal界:真菌界门:子囊菌亚门分布区域:中国山
9、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东北,华北,西北麦区危害作物:小麦为害部位:叶片和叶鞘一、症状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症状 小麦白粉病叶片症状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二、病原特征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 Erysiphe graminis DC.E.graminis DC.f.
10、sp.tritici Marchal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0(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11.313.8(m)。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该菌不能侵染大
11、麦,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三、传播途径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丝,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小麦白粉病侵染循环该病菌可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
12、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病菌先侵染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后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 四、发病条件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 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2 五、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可选用温麦4号,周麦9号等。上述抗病新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
13、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中国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中国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4)药剂防治 用防治白粉病,每10 kg种子用20克2.5咯菌腈加500g水拌种。兼治黑穗病、条锈病、根腐病等。 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
14、病虫害。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667用粉锈宁有效成分15g加12氯氰乐果60g兑水40喷雾。小麦纹枯病一、症状:近年该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 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 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 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枯株白穗 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
15、死,形成枯株白穗。此外,有时该病还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显的褐色病斑。近年,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病害逐年加重,病区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苗期症状 穗部症状二、病原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Borud.) Rogers称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无性态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CAG-1称禾谷丝核菌CAG-1、CAG-3、CAG-6和AGC1等4个菌丝融合群和Rhizoctonia solani Khn AG-4、AG5称立枯线核菌AG4和AG5融合群,均属半
16、知菌亚门真菌。两菌的区别 前者的细胞为双核,后者为多核;前者菌丝较细,生长速度较慢,后者菌丝较粗,生长速度较快;前乾产生的菌核较小,后者产生的菌核比前者大;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证明:云纹状病斑是由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侵染引起的;褐色病斑则由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侵染后所引起的。有人把小麦、大麦、水稻和棉花上分离到的丝核菌,分别进行交互接种,不仅可以互相侵染,而且还可交叉致病,但各病原菌均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有人检测江苏省小麦和大麦上的丝核菌属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是优势菌丝融合群,所占比例为88%92%。水稻、玉米、大豆、棉花上的丝核菌则属于立枯丝核菌
17、,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为-1A融合群,棉花上为AG-4融合群。四川省小麦、玉米、水稻纹枯病菌对棉花未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4种病菌都能侵染小麦、玉米和水稻,且各菌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生长温限740,适温为2632,菌核在2632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经1012在,即可萌发产生菌丝,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pH5.47.3。相对湿度高于85%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冬前发病期 小麦种子发芽后,接
18、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越冬期 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横向扩展期 指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或2。严重度增长期 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猛增,这时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病情指数升级。枯白穗发生期 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高度、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
19、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高砂土地纹枯病重于粘土地、粘土地重于盐碱地。四、防治方法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如豫麦10号、豫麦13号、豫麦16号、豫麦17号、温麦4号等。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施氮肥,可改痒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 3、适期播种 避免早播,适当降低
20、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 4、药剂防治 播种前药剂拌种 每10 kg种子用20克2.5咯菌腈加500g水拌种。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667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兑水100kg喷雾, 小麦全蚀病一、主要识别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感病植株的根茎和次生根变黑,植株矮化,分孽减少,叶片发黄,后期茎基部及根系变成“黑膏药”状,抽穗后病株成簇或点片或成片出现枯死“白穗”。 二、危害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这是一种类似“非典”、“禽流感”的植物性疫病。该病害的特点是:能随植物及其产品远距离
21、传播、危险性大,一旦传入定植,难以根除,极易造成毁灭性灾害。该病通过混杂在种子中的病残体及土壤传播,主要危害小麦根系及茎基部,轻者造成小麦零星或成簇早枯,导致籽粒秕瘦,品质下降,减产15%以上;重者连片死亡,连年绝收。三、防控技术(1)、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严格控制无病区用种,禁止种植从病区繁育的种子。(2)、采取农业措施,与蔬菜、棉花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抑制病情发展,减轻危害。同时病田要加强管理,增施无菌有机肥,发病初期增施速效氮(铵态氮)、磷、钾肥,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小麦抗病性,减轻危害。(3)、药剂防治、药剂拌种对发病区应防治地块,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毫升
22、,加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40毫升;或采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30-40毫升兑水500毫升混合后,拌麦种10公斤。晾干后播种。、药剂土壤处理严重发生的地块,麦播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公斤,加细土40公斤,均匀撒施于犁垡上充分耙耱,进行土壤处理。、小麦生长期防治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40公斤喷洒,间隔7天再喷洒一次。小麦霜霉病一、症状:又称黄化萎缩病。我国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区时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 病苗矮缩,叶
23、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 叶色变浅,并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染病较重的各级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卵孢子在水中经5年仍具发芽能力。一般休眠56个月后发芽,产生游动孢子,在有水或湿度大时,萌芽后从幼芽侵入,成为系统性侵染。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该病1996年首次在沁阳市
24、柏香镇的北关发现,发生面积10余亩,发病植株占60%,5月中旬田间表现的症状为:叶色黄绿相间,叶片形状宽大披垂或皱缩扭曲,病株严重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麦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状穗,不能正常抽穗的占1/3;1997年在王占乡的南王庄村发生,发生面积约30亩;2005年在柏香镇的郜庄村发生,发生面积约80亩,集中连片,但在发生病害的田块中,不同农户的小麦发生程度不一样,病株率在一般30%,严重的达90%,从早春发病,5月份出现2/3以上病株不能正常抽穗,到后期有部分从旗叶叶鞘旁边弯曲拱出;2006年又在柏香镇的西王良村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亩,严重者达50亩,这50亩麦田几乎绝收。从这
25、几年发生情况看来,发生的田块都地势低洼。三、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2)健全排灌系统 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3)药剂拌种, 播前每50kg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有效成分为2537.5g)加水1.5kg拌种,晾干后播种。必要时在播种后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小麦秆黑粉病一、症状:主要为害小麦茎、叶和穗等。当株高0.33m左右时,在茎、叶、叶鞘等部位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孢子堆。孢子堆略隆起,初白色,
26、后变灰白色至黑色,病组织老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孢子。病株多矮化、畸形或卷曲,多数病株不能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抽出畸形穗。病株分蘖多,有时无效分蘖可达百余个。二、病原: Urocystis tritici KOrn小麦条黑粉菌,异名Urocystis agropyri (Preuss) Schrot.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大小1216912(m),由14个冬孢子形成圆形至椭圆形的冬孢子团,褐色,大小35401835(m),四周有很多不孕细胞,无色或褐色。冬孢子萌发后形成先菌丝,顶端轮生34个担孢子。担孢子柱形至长棒形,稍弯曲。该菌存有不同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27、。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从芽鞘侵入而至生长点,是幼苗系统性侵染病害,没有再侵染。该病发生与小麦发芽期土温有关,土温926均可侵染,但以土温20左右最为适宜。此外发病与否、发病率高低均与土壤含水量有关。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西北地区10月份播种的发病率高。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可与非寄主作物进行12年轮作。(3)精细整地,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净肥,适期播种,避免过深,以利出苗。(4)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提倡播种前药剂拌种
28、, 每10 kg种子用20克2.5咯菌腈加500g水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或0.3%的50%福美双拌种。小麦胞囊线虫病一、症状:小麦胞囊线虫寄生危害小麦根部,病害症状表现在地上部分,典型的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苗子瘦弱,类似缺肥症。发病初期麦苗中下部叶片发黄,而后由下向上发展,叶片逐渐发黄,最后枯死。该病害在田间分布不均匀,常成团发生,主要在小麦的苗期、返青拔节期、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受害轻的在拔节期症状明朗化,受害重的在小麦4叶期即出现黄叶。苗期受害小麦幼苗矮黄,地下部根系分叉,多而短,丝结成乱麻状;返青拔节期病株生长势弱,明显矮于健株,根部有大量根结;灌浆期小麦群体常
29、现绿中加黄,高矮相间的山丘状,根部可见大量线虫白色胞囊(大小如针尖),成穗少、穗小粒少,产量低。二、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 适当早播和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植株抵抗力,可有效降低该病危害程度。(2)选用抗(耐)病品种 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推广种植太空6号、温麦4号等抗病品种,可有效减轻该病危害。(3)轮作 与其它非禾谷类作物(油菜等)隔年或3年轮作。(4)药剂防治 小麦播种前(耙地时)每亩用5神农丹2-4公斤或10%灭线磷颗粒剂3公斤,也可用5茎线灵2公斤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降低该病危害,针对目前小麦胞囊线虫病已危害严重的地块,可用上
30、述药剂加入尿素10公斤/亩顺垄沟施,有条件的可适当镇压,施后及时浇水使药剂尽快、完全被植株吸收,效果较好。麦蚜小麦蚜虫俗称蚁虷、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麦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中文学名:小麦蚜虫拉丁学名: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
31、i)、麦黍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别称:油虫、腻虫、蜜虫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目:同翅目科:蚜科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 在国内除无网长管蚜分布范围狭外,其余在各麦区均普遍发生,但常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麦长管蚜无论南北方密度均相当大,但偏北方发生更重;麦二叉蚜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较少雨的西北冬春麦区频率最高。就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来说,除小麦、大麦、燕麦、糜子、高粱和玉米等寄主外,麦长管蚜还能为害水稻、
32、甘蔗和茭白等禾本科作物及早熟禾、看麦娘、马唐、棒头草、狗牙根和野燕麦等杂草,麦二叉蚜能取食赖草、冰草、雀麦、星星草和马唐等禾本科杂草。 一、生活习性麦蚜在河南省一年发生1020代,冬季以无翅蚜在小麦根茎或地下根部潜伏,小麦返青后开始大量繁殖为害。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麦蚜的越冬虫态及场所均依各地气候条件而不同,
33、南方无越冬期,北方麦区、黄河流域麦区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麦株基部叶丛或土缝内越冬,北部较寒冷的麦区,多以卵在麦苗枯叶上、杂草上、茬管中、土缝内越冬,而且越向北,以卵越冬率越高。从发生时间上看,麦二叉蚜早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一般到小麦拔节后才逐渐加重。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为害叶片麦蚜为间歇性猖獗发生,这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要求湿度为40%80%,而麦二叉蚜则耐30的高温,喜干怕湿,湿度35%67%为适宜。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为害重;夏秋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直接关系麦蚜的越夏和繁殖。前期多雨气温低,后期一旦气温升高,常会造成小麦的大爆发。 二、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合理布
34、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 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播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NPK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注意抓住防治适期和保护天敌的控制作用。 防治适期 防治指标:小麦穗期百穗茎蚜量达500头。3选择药剂 用12%氯氰乐果乳油6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 每亩用48%毒死蜱40克,兑水5060千
35、克喷雾; 。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克或10%吡虫啉40克加2.5%功夫20ml-30ml,兑水5060千克喷雾防治。 麦红蜘蛛近年来,随着冬季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暖冬”现象不断出现,小麦红蜘蛛越冬基数逐年增加,加上红蜘蛛虫体较小,易被忽视,而一般杀虫剂防治效果不理想,使得红蜘蛛为害程度日益加重,逐渐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一般情况小麦减产15%20%,严重地块减产达50%70%。 一、形态特征 小麦红蜘蛛俗名火龙、赤蛛、火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据调查,为害我市小麦的红蜘蛛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麦长腿蜘蛛成虫体长0.620.85毫米、宽约0.2毫米,体纺锤形,
36、两端较尖,紫红色至褐绿色。麦圆蜘蛛成虫体长0.60.8毫米、宽0.430.65毫米,体形略圆,头胸部凸出,深红色。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1. 生活习性 麦长腿蜘蛛每年发生34代,完成1个世代需2446天,平均32天。麦圆蜘蛛每年发生23代,完成1个世代需4680天,平均57.8天。两者都是以成虫和卵在植株根际和土缝中越冬,翌年2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越冬卵孵化,3月中下旬虫口密度迅速增大,为害加重,5月中下旬麦株黄熟后,成虫数量急剧下降,以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陆续孵化,在小麦幼苗上繁殖为害,12月以后若虫减少,越冬卵增多,以卵或成虫越冬。 2. 发生规律 本地区两种蜘蛛混合发生为害,
37、但因不同麦田小气候(尤其是湿度)不同发生种类主次各异。 麦长腿蜘蛛喜温暖、干燥,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湿度50%以下,因此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山区麦田,一般春旱少雨年份活动猖獗。每天日出后上升至叶片为害,以916时较多,其中又以1516时数量最大,20时以后即退至麦株基部潜伏。对大气湿度较为敏感,遇小雨或露水大时即停止活动。 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最适温度为815,适宜湿度为80%以上,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凉的麦地,春季阴凉多雨时发生严重。在一天内的活动时间与麦长腿蜘蛛相反,主要在温度较低和湿度较高的早晚活动为害,以68时和1822时为活动高峰,中午阳光充足,高温干燥,移至
38、植株基部潜伏。气温低于8时很少活动。 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都进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均靠爬行和风力扩大蔓延为害,所以在田间常呈现出从田边或田中央先点片发生、再蔓延到全田发生的特点。成虫、若虫均可为害小麦,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汁,首先为害小麦下部叶片,而后逐渐向中、上部蔓延。受害叶上最初出现黄白色斑点,以后随红蜘蛛增多,叶片出现红色斑块,受害叶片局部甚至全部卷缩,变黄色或红褐色,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穗小粒轻,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严重时整株干枯。 三、综合防治 加强农业防治,重视田间虫情监测,及时发现,及早防治,将麦蜘蛛消灭于点片发生时期。 1. 农业防治 灌水灭虫。在红蜘蛛潜伏期灌水
39、,可使虫体被泥水粘于地表而死。灌水前先扫动麦株,使红蜘蛛假死落地,随即放水,收效更好。 精细整地。早春中耕,能杀死大量虫体;麦收后浅耕灭茬,秋收后及早深耕,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可有效消灭越夏卵及成虫,减少虫源。 加强田间管理。一要施足底肥,保证苗齐苗壮,并要增加磷钾肥的施入量,保证后期不脱肥,增强小麦自身抗病虫害能力。二要及时进行田间除草,对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采取人工除草办法,将杂草铲除干净,以有效减轻其为害。实践证明,一般田间不干旱、杂草少、小麦长势良好的麦田,小麦红蜘蛛很难发生。 2. 化学防治 小麦红蜘蛛虫体小、发生早且繁殖快,易被忽视,因此应加强虫情调查。从小麦返青后开始
40、每5天调查1次,当麦垄单行33厘米麦圆蜘蛛有虫200头。麦长腿蜘蛛有虫100头,大部分叶片密布白斑时,即可施药防治。检查时注意不可翻动需观测的麦苗,防止虫体受惊跌落。防治方法以挑治为主,即哪里有虫防治哪里、重点地块重点防治,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还可提高防治效果。 通过多年田间应用试验,防治红蜘蛛最佳药剂为1.8%虫螨克50006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其次是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
41、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分布于我国黄河、淮河流域主要冬小麦主产区,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科属:双翅目瘿蚊科。麦红吸浆虫学名为Sitodiplosis mosellana(G6hin)、麦黄吸浆虫学名为Comtarinia tritci(Kiby)。形态特征: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雄虫体长2mm左右。卵长0.09mm,长圆形,浅红色。幼虫体长约体长33.5毫米,椭圆形,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个“Y”形
42、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1对。麦黄吸浆虫:雌体长2mm左右,体鲜黄色。卵长o.29mm,香蕉形。幼虫体长22.5mm,黄绿色,体表光滑,前胸腹面有剑骨片,剑骨片前端呈弧形浅裂,腹末端生突起2个。蛹鲜黄色,头端有1对较长毛。为害症状: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生活习性:麦红吸浆虫年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翌年当地下10cm处地温高于10时,小麦进入拔节阶段,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10cm地温达到15左右,小麦孕
43、穗时,再结茧化蛹,蛹期810天;10cm地温20上下,小麦开始抽穗,麦红吸浆虫开始羽化出土,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各地成虫羽化期与小麦进入抽穗期一致。该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动,卵多聚产在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等处,每雌产卵60一70粒,成虫寿命约30多天,卵期57天,初孵幼虫从内外颖缝隙处钻入麦壳中,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为害1520天,经2次蜕皮,幼虫短缩变硬,开始在麦壳里蛰伏,抵御干热天气,这时小麦已进入蜡熟期。遇有湿度大或雨露时,苏醒后再蜕一层皮爬出颖外,弹落在地上,从土缝中钻入1ocm处结茧越夏或越冬。该虫有多年休眠习性,遇有春旱年份有的不能破
44、茧化蛹,有的已破茧,又能重新结茧再次休眠,休眠期有的可长达12年。麦黄吸浆虫年生1代,成虫发生较麦红吸浆虫稍早,雌虫把卵产在初抽出的麦穗上内、外颖之间,幼虫孵化后为害花器,以后吸食灌浆的麦粒,老熟幼虫离开麦穗时间早,在土壤中耐湿、耐旱能力低于麦红吸浆虫。其他习性与麦红吸浆虫近似。吸浆虫发生与雨水、湿度关系密切,春季34月间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产卵及孵化。此外麦穗颖壳坚硬、扣和紧、种皮厚、籽粒灌浆迅速的品种受害轻。抽穗整齐,抽穗期与吸浆虫成虫发生盛期错开的品种,成虫产卵少或不产卵,可逃避其为害。主要天敌有宽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蚂蚁、蜘蛛等。两种吸浆虫基本上都是一年发生
45、一代,以成长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季小麦拔节前后,有足够的雨水时越冬幼虫开始移向土表,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卵于麦穗上。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吸浆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因此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死亡率。土壤湿度条件是越冬幼虫开始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吸浆虫化蛹和羽化的必要条件。不同小麦品种,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不同,一般芒长多刺,口紧小穗密集,扬花期短而整齐,果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成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均不利。 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 轮作倒茬: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棉花和水稻等作物轮作,对
46、压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在小麦吸浆虫严重田及其周围,可实行棉麦间作或改种油菜、大蒜等作物,待雨年后再种小麦,就会减轻为害。 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 小麦播种前,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23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喷在2025千克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施用,边撒边耕,翻入土中。(2)幼虫期防治:4月上旬幼虫化蛹前,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23千克,或用48%毒死蜱乳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喷在2025千克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均匀撒施在土表,撒施后及时浇水。(3)成虫期药剂防治 在小麦露脸时成虫羽化期,亩用12%氯氰乐果乳油60克,兑水5060千克喷
47、雾; 每亩用48%毒死蜱4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 麦叶蜂小麦的叶蜂主要有小麦叶蜂和大麦叶蜂,除为害小麦外,还可寄主看麦娘等杂草。麦叶蜂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麦区。为害症状: 幼虫咬食小麦叶片,严重时可将麦叶吃光,使麦粒灌浆不足,影响产量。 生活习性: 麦叶蜂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20厘米左右外越冬,3月下旬后羽化为成虫,在麦田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主脉两侧组织中。幼虫共5龄,12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取食,3龄后畏惧强光,白天常潜伏在麦丛里或附近土表下,傍晚后开始为害麦叶,4龄后食量大增,可将整株叶吃光。4月上旬至5月初是幼虫为害盛期。幼虫有假死性,稍遇震动即落地,虫体缩成一团,约20分钟后再爬上麦株继续为害。小麦抽穗时,幼虫老熟入土,分泌粘液将周围土粒粘成土茧,在土茧内滞育越夏,至9、10月间才蜕皮化蛹越冬。 冬季温暖,土内水分充足,3月间雨量少,而春季气候凉湿,麦叶蜂发生为害重;如冬季寒冷,土壤干旱,3月间又降大雨,麦叶蜂发生轻,此外,砂性土麦田比粘性土受害重。 防治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