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钻木取火》精品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钻木取火》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钻木取火》精品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钻木取火精品教案.精品文档.青岛版小学科学钻木取火精品教案一、 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2、教师准备槐木、梧桐木、砂纸、铁条、绳子、火柴、有关钻木取火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等二、 教学目标1、通过摩擦生热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通过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钻木取火运用的是摩擦生热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有关钻木取火的话题,导入新课。板书:11、钻木取火(二)探究
2、新知1、钻木取火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古人钻木取火。方法:选择比较硬的条状木头(如槐木),把木头的下端用刀子削尖;再选择比较软的木头(如梧桐木),用小刀剜一个小洞,平放于桌上,再用绳子缠在槐木上,用一个比较硬的东西顶住槐木上端,让学生一边一个来回拉,观察现象。如图:2、质疑猜想(1)让学生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 (2)教师参考资料:摩擦会产生热量,也就是摩擦生热。3、实验验证(1)选择实验材料,验证摩擦会产生热量,即摩擦生热。(2)学生做实验。搓手;用砂纸打磨铁条;在黑板上摩擦火柴;(3)交流实验现象,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教师参考资料:机械能能转化为热能。(三)科学与生活1、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教师可根据课本上的图片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并启发学生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2、讨论“摩擦生热”的利与弊。利:冬天双手摩擦可以产生热量,使手变的暖和。弊: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导致钻头损坏等重点讨论:摩擦生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商量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3、机械能除了转化为热能以外,还可以转化为什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生能等方面的例子。使学生意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角度的。四、拓展延伸查阅资料,继续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木取火 小学 科学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