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精品文档.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第一单元:认识乘法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问题的认识,培育乘法知识的生长点。第二道例题教学乘法的意义和相关的数学知识,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想想做做”和练习一都围绕乘法的意义而设计,能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化概念,培养技能。本单元有以下几个编排特点:一、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
2、简便运算,相同加数连加是乘法的生长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连加,能计算连加算式的和。但是,那时的连加一般只有三个加数,而且相同加数的连加比较少见。因此,本单元在教学乘法意义之前,先教学相同加数的连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样的连加算式的含义。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1.联系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列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第1页的例题,提出兔一共有多少只和鸡一共有多少只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兔和鸡的排列情况,兔有3个2很自然地列出2+ 2 +2=6(只)算式。类似地,鸡有4个3只,列出算式3 +3 +3 +3=12(只)。生动的情境里隐含了“几个几”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列出算式,理
3、解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具体含义。“试一试”先组织学生照教材上的样子动手操作小棒,第(1)题2根2根地摆,第(2)题4根4根地摆,在摆小棒的同时体会5个2根与3个4根,并让学生边操作边说说,例如:摆了几个2根,一共有几根小棒?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多少?然后再填在书上。进一步感知“几个几相加”的含义。例题和“试一试”列出的连加算式,加数分别是2、3和5,加数的个数分别有3个、4个和5个,为感知相同加数连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描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点,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概念。相同加数连加是一类数学现象,求几个几的和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认识相同加数连加,要理解这样的特点并进行解释。例题在列出两道连
4、加算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几个2相加”“几个3相加”,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算式的特点。再在“试一试”里用填空的形式解释自己列出的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意义,形成几个几相加的概念。3口算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编乘法口诀的需要。本单元还没有教学乘法口诀,写出的乘法算式的积是通过连加算得的。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大多要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这样的口算虽然在一年级(下册)已经教学,但由于算式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稍不留心就会算错,因此,要帮助学生看着连加算式里的加数,逐个逐个地加,避免重复或遗漏;不要提出过高的速度要求,立足于算得正确。另外,适当进行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听算练习,也是有益的
5、。二、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第2页的例题教学乘法。教材提供的情境是每张桌上有2台电脑,求4张桌上一共放多少台电脑,由于有了前一道例题的基础,所以可以先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出4个2连加的算式并算出结果,然后教学乘法的知识,把重点放在乘法的意义上。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乘法的知识时要注意:1乘法知识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从实际问题里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图中看,每张桌上有2台电脑,4张桌上一共有4个2台。学生能2台2台地数,一共数了4个2台,把4个2相加。在明确这里是求4个2相加这个数学问题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有的孩子提前接触过乘法的,会提出“还
6、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果没有学生会,就直接告诉孩子”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在引出乘法的时候就突出它是相同加数连加的新算法。第二步是教学乘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利用实例,把相同加数连加的数学问题与乘法准确地联系起来,初步教学乘法的含义。在写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第三步是继续教学乘法的知识。让学生知道4个2相加还可以写成24=8。由于学生在前一道乘法算式里已经认识了乘号,初步会读乘法算式,所以在这一道乘法算式里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在乘法算式中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把相乘的两个数都称作
7、乘数。还有一点要注意,教材把4个2相加先写成4 2=8,再写成24=8。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接受乘法,也便于后面独立地写乘法算式。第四步是给教学留出了反思的空间。可引导学生回顾根据4个2相加写出的两道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分别读两道乘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巩固有关乘法的基础知识。2“试一试”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紧接着例题的“试一试”采用图画加括线的方式呈现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在例题里获得的新知识,进一步体验乘法的意义。通过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果对两道乘法算式边写边读,想想各部分的名称,就及时巩固了例题中教学的其他乘法知识。让学生说说5个4的
8、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更能引导学生体验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其简便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简便,因为当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加法算式就显得冗长,乘法算式简单;二是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前者应用乘法口诀能很快得出结果,后者要从左往右一步一步地算。本单元仅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不教学用口诀计算,只能在算式的写法上体验乘法比加法简便。三、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把认识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想想做做”与练习一里安排了许多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答,从而体会乘法的实际应用。练习题的设计大致有三个层次。1先写出
9、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想想做做”的前三道题以及练习一第2题都属于这一层次。每一道题都要从具体情境(图画或操作)中找到求几个几的数学问题,再写出加法算式以后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反复经历这些活动有助于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题不会有多大困难,为了提高练习效益,可以让他们指着图画说说几个几是怎样得到的,比比写出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哪种比较简便。想想做做3,要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比一比,进一步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这道题虽然对于2个4与4个2,列出的乘法算式是可以相同的,但2个4与4个2的具体含义
10、是不同的,所以列的加法算式也是不同。教学时要注意这一点。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一第3、4题属于这个层次。乘法算式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根据加法算式改写得到,应该直接写出,才能更好地体现它是计算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乘法算式要依据“几个几”这样的数量关系写,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在写乘法算式前先找到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第3题要求学生填出图画表示的几个几相加,让学生体会有了“几个几”就很容易写出乘法算式,进而在第4题能主动观察并发现图画里的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这两题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只要求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因为解决
11、实际问题只需要一次列式计算,至于写两道乘法算式中的哪一道,由学生自主选择决定;二是乘法算式的积是从图画里看出来的,或者通过连加算出来的。练习一的5,左右两题是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出乘法算式,2个4相加可以列成24=8,也可以列成42=8,但是右边两题是根据乘法算式的读法列出乘法算式,5乘6只能写成56,2乘5只能写成25。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一第6、7、8、10题都属于这一层次。这些题的整理信息是为了理解题意,顺利找到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采用乘法解决问题。第6题用填空形式引导学生整理信息,体会看清图画里每堆(盘)的数量以及有这样的几堆(盘),就能看出图画里的数
12、学问题。教材让学生应用这样的观察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整理第7、8题里的信息,初步学会分析乘法问题里的数量关系。第10题是开放的问题。场景图里设计了许多同数连加的数学内容,根据其中的树、人、剑、花、蝴蝶都能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地收集、整理数学信息,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空间。推荐特级教师徐斌-认识乘法教学流程:1.课前交流:带领学生背“1只蛤蟆1张嘴”的儿歌,感知“几个几”。2.课始复习:2+3+6,5+5+5,3+7+8,4+4+4+49+1+6,2+2+2+2+2+2,先计算再分类,引出“几个几连加”。3.课中游戏:拍手游戏。4.课尾交流:你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哪些可以用乘法计
13、算的问题呢?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本单元教学16的乘法口诀,共21句。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把乘法口诀分成三段教学,即1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在教学14的口诀后插入乘加、乘减计算。这样编排从难到易,降低了记忆困难。教学乘法口诀共编排五道例题,2、3、4、5、6的口诀各一道。紧接着每道例题,都设计一次“想一想”。例题的教学内容是编出乘法口诀,“想一想”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两个数相乘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如23=?和32=?,一道算式安排在例题里,用它编出口诀,另一道算式安排在“想一想”里,用编出的口诀
14、求积;例题的教学以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为主,“想一想”的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编排,使基础知识的获得与基本技能的形成同步发展、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快乐的队日活动是一次场景型的实践活动,根据场景里的内容,可以提出和解决许多乘法问题。这些编排,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本单元有以下几个编排特点:一、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教学乘法口诀的主要活动是: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上,各道
15、例题的编写又各具特点,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提升学习活动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12和3的口诀是教学乘法口诀的起步阶段,教学活动的要求相对较低。第7页的例题,从图画里提取的数学内容比较具体,如2个跷跷板坐4人,3只小船坐9人;乘法算式的积是在图画里看到的;乘法口诀是联系乘法算式告诉学生的。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根据具体的数学内容写出乘法算式,二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三是用乘法口诀得出乘法算式的积。如教学口诀“二三得六”,从图画里看到1只小船坐3人,2只小船坐6人(即2个3人)求2个3人是多少人可以用23=计算;23=6
16、是2乘3得6可以说成一句口诀“二三得六”;32=?是3和2相乘可以用口诀“二三得六”求出积是6。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第8页“4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有了编2和3的乘法口诀的体验。因此,教材适当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要求。表现在:先画张表计算坐小火车的人数,再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编乘法口诀。例题求24个车厢里有多少人,为什么先画张表算一算?首先由于列表计算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与方
17、法。学生看图算一共有多少人,会这样想:1个车厢坐4人、2个车厢坐8人教材顺应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把思考整理成表格,提升数学化的程度。其次是从表格里容易得出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等数学问题,填出的1个、2个、3个、4个车厢的人数分别是四道乘法算式的积,在学生计算结果时可以用加法逐步算出结果如1个车厢是4人,2个4是4+4=8,3个车厢是8+4=12,4个车厢是12+4=16,提高计算速度。因此,这张表格便于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例题要求学生编口诀“四四()”,通过亲自编口诀的实践,更好地体会口诀的来源与含义。因为前面的口诀结果都是一位数,所以编出的口诀都是几几得几,第一次出现结
18、果为两位数的,所以为了便于学生编出这句口诀,使口诀朗朗上口,教师先示范了口诀“三四十二”,再让学生填出乘法算式44的积,编口诀。3、教学第13页,第17页,5和6的乘法口诀,仍然先画张表计算,再从表格里提出1个几、2个几等数学问题,并写出乘法算式,然后编出乘法口诀。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线索,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教材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一是列出的表格里只填出前两格的得数,其他得数让学生看图用加法算出来,从而体会相邻两格人数间的关系。二是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积,大多数算式的积都要学生填写,相应的乘法口诀也要求学生编出来。学生通过编口诀,能深刻体会口诀的含义,并记忆这些口诀。二、
19、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第11页例题和“试一试”分别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这些式题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教材在这里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题,只要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第11页例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提出4个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金鱼的问题后,再防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方法。把4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是
20、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如果注意到3个鱼缸里各有4条金鱼,就会想到先算这3个鱼缸里的金鱼有多少条,再加上另一个鱼缸里的2条。这两种解法既不相同,又有联系。比较4 +4+ 4 +2与34+ 2就能发现,加法算式里的3个4相加如果用乘法34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就是在新的情境中对乘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44-2,如果学生想到的话,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想不到的话,不必强加。“想想做做”里有三道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第1、3题在列出乘加算式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概念的体会。第4题在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可以列出乘加算式,也可以列出乘减算式。无论列出哪种算式,都能促进对乘法的理解,培养
21、灵活思考的能力。2. 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第11页例题的乘加算式34+ 2是根据“先算3个4条是多少,再加上2条”的思路列出来的,先算算式中的乘法是很自然的。“试一试”计算乘减式题,“通过问题 “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把乘加算式中先算乘法迁移到乘减算式中。在“想想做做”里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就会成为学生能够接受的规定。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第1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编排了六道乘加或乘减的式题,这些题起巩固“先算乘法”和练习口算的作用。其中四道乘加式题都是特别设计的,如32+ 2=8可以理解成3个2加1个2得8,24+ 4=1
22、2可以理解成2个4加1个4得12。这些理解渗透了相邻乘法口诀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记忆乘法口诀。三、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是最基础的数学技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正确地口算,并在学段结束时达到每分810题的速度。正确而迅速地口算这些乘法必须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为此,教材安排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富有效率的练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乘法口诀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来的,编口诀的目的是遇到这样的乘法,可用口诀直接算出积。第9页“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第1题从加法算式开始,
23、通过摆小棒感受几个几相加,从而填写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第2题的图意可以看成2个4相加,也可以看成4个2相加,它们都能写出乘法算式24=8和42=8,都与口诀“二四得八”有关系。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像滚雪球那样逐渐积累乘法口诀。教学14的口诀后,要求背出这些口诀;教学5的乘法口诀后,要求背出15的口诀;教学6的乘法口诀后,要求背出16的口诀。把记忆负担分散在平时,落实在过程中,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利用题组表现出相邻口诀间的联系,如第14页第1题、第18页第1题。理解这些联系,就能从一句口诀推导出另一句口诀,利用已经记住的口诀
24、帮助记忆其他口诀。单元复习整理教学的全部乘法口诀,横着看和竖着看口诀表里的规律,也有助于有意义地记忆乘法口诀。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练习,掌握口诀,熟练口算。如第15页第2题,三朵花分别练习与5、4、3有关的乘法口诀。如果依次计算51、52,能体会口诀间的关系;如果打乱顺序随机计算,有助于熟练口算。提出挑战性的任务,激发整理口诀的兴趣。多数乘法口诀,每句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如“三五十五”可以算35=15和53=15。也有一些乘法口诀,每句只能算一道乘法算式,如“三三得九”。单元复习第3题先找出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再在其他口诀中任选一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整理口诀,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单元 教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