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辉环境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
《左玉辉环境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玉辉环境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左玉辉环境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精品文档.sz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六、生物环境1.生物入侵的概念,途径及危害 P194-197(名词解释、简答)生物入侵又称为生物污染或生态入侵,指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不仅能存活、繁殖,而且形成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破坏和经济负面后果的事件。入侵途径主要有:(1)人为有意引入,包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引入物种,其目的是为了生物防治引入物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引入物种、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引入物种以及在战争中运用细菌或病毒等作为武器;(2)无意识引入,即通过国际人员往来、商品贸易渠道、交通工具、
2、海洋垃圾等引入的;自然入侵,即自然界中的植物靠自身扩散传播慢慢侵入到其他生态系统、或是通过自然媒介和动物媒介传播的。对环境的危害:(1)入侵物种形成大面积的优势种群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2)压迫、排斥本地物种,造成物种的单一化,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3)与本地物种争夺食物或直接取食本地物种。(4)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自燃性(5)影响遗传多样性(6)危害农林业和经济的发展(7)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生物多样性 P199-204(填空)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七、全球化1.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原
3、则、目标、措施 P240-241(简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2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凑个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3坚持公约主导地位。气候公约及其精度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各做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国性的国际公约。4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目标与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保护等实现森林的覆盖率。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抵御海洋灾害
4、能力明显提高。3、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通过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提高。2.中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立场 P241-242(简答)第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我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适应气候变化,我国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及提高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第三,技术合成与技术转让,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第四,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率先采取减排温室气体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我国
5、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将认真履行规定中的义务。第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务实的国际合作,我国将本着该精神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八、环境多样性原理1.环境多样性 P247(填空)环境多样性原理包括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多样性和创造多样性,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2.理解自然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248-275(填空)一、物质多样性(一)生命物质多样性1,蛋白质2,核酸3,多糖4,脂质(二)非生命物质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环境过程多样性(一)物理过程多样性1,力学过程2,热力学过程3,光学
6、过程4,声学过程5,电磁学过程(二)化学过程多样性1,水化学过程2,大气化学过程3,土壤化学过程(三)生物过程多样性1,生物物质运输与代谢2,生物生殖3,生物进化4,生物死亡与物种灭绝(四)生态过程多样性1,生物生产过程2,物质循环过程3,能量流动过程4,信息流动过程5,动态平衡过程(五)地学过程多样性1,地球事物形成过程2,事物循环平衡过程3,地理演变过程4,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 四、环境形态多样性(一)物质形态多样性(二)自然景观形态多样性1,种类多样性2,形式多样性(三)地貌形态多样性1,地貌成因作用多样性2,地貌成因类型多样性。九、人与环境和谐原理1、人与环境和谐原理概述(填空)P277
7、- 人与环境和谐程度大致包括:适应生存、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舒适、和环境欣赏五个方面的内容。2、环境健康:(名词解释)P278指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系统功能正常,环境质量良好,人类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十、规律规则原理1、规律的概念及客观性 P309-310(概念或简答) 规律,亦称法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 1、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与否,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2、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
8、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既不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即应用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谋福利。人们要想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2、规律的概念及分类P310-311 规律: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分类:按是否成文划分(显性规则、隐性规则)、按是否具有强制性划分(硬规则、软规则)、按规范的人类行为划分(社会规则、经济规则、技术规则、环境规则)3、规则与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9、P311-312(简答) 区别:第一,规律具有客观“自在性”,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是客观的;而规则具有“人为性”,可被修改、补充会废除,是主观的。第二,规律是客观的自发的发生作用,规律是被人发现出来的,有些只是未被发现;规则是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发挥作用的,是被人制定出来的,未被制定前是不存在的。第三,从语言学和逻辑学角度看,规律是关于存在的普遍性的陈述和判断;规则是对行动者在所致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如何行动的规范或指令。第四,科学理论是一个规律系统;工程、技术、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是规则系统。第五,只有规律才会有是遵守它还是违反它的问题。 联系: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一个正确的、合法的规
10、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4、环境质量标准(名词解释)P316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好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基于环境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水平的限值。十一、五律协同原理1、五律协同P379 定义:制约人类发展的规律有五类: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人类在实现重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受到五种规律的联合作用,当五种规律作用方向都与之一致时,他们都成为实现目标的动力,这种状态称为五律协同。无律协原理建立了五种解析(是系统分析方法)和五旅协同(是系统综合方法)两个方法论。2、举例说明五律协调原理P380(简答) 例如: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11、受五类规律的共同作用,通过五律解析可以发现,酸雨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污染源主要受社会规律(人口数量与分布、生活能用水平与方式等)经济规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和技术规律(生产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的影响,酸雨物质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服从自然规律,酸沉降造成植被死亡、毒害鱼类、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等环境问题则服从环境规律。因此,人们抢方百计地寻求控制酸雨物质排放技术、经济和发展措施,如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开发化石能源脱硫硝技术、制定节能减排规划等。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危害受五类规律共同作用,氟利昂等臭氧消耗物质的排放受技术规律、社会规律及经济规律的影响,排放后一小
12、部分逐渐迁移至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释放出氯自由基,继而大量消耗臭氧的过程服从自然规律,臭氧大量消耗、形成臭氧层空洞后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带来多方面危害的过程服从环境规律。十二、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名解)环境科学的准确定义应当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核心任务在于揭示环境规律。2、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P385-P386简答科学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1、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不断影响自然环境的质量。例如,人类对植物的开发会引起土壤、气候、地貌、水体的一系列变化。)2、考虑环境变化
13、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环境变化是由化学、物理、生物、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3、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对策。(引起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需要应用多种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集成社会、经济和技术措施,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4、加强对自然系统的研究。(开发新的鞠策工具,考察地球承载力个生命支持能力,研究土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分析生物多样性、遗传物质的丧失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预防自然灾害)3、环境科学“1+4+1”学科体系 P387(填空)前一个1指环境学、4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经济科学和环境社会科学,后一个1指环境应用科学。4、环
14、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环境基本规律P389(填空、简答)研究对象: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基本任务:揭示环境规律。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环境多样性原理(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它是基础规律)、人与环境和谐原理(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核心规律)、规律规则原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学科问题)以及五律协同原理(是确定解决环境问题最佳策略的综合决策方法)。十三、经济-环境调控 1、人口-环境调控的时机 P417(填空)1、人口剧变即将到来(经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人口高峰即将来临,这在我国人口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高峰过后,人口总量将急剧下降、人口结构将迅速恶化。)2、国民
15、生育意愿尚未将至极低生育水平以下(适当的人口政策调整应该还可以将现有的低生育水平提高到更替水平附近)2、人口-环境调控的原则 P418-419(填空)人口不能过多;、人口不能过少;、人口不可剧变。十四、经济-环境调控P442-445(填空)1、 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是增长,经济增长总体特征是趋缓。2、五个效应 P443-445(填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追赶效应、跨越效应、弯道效应十五、资源环境调控1、对能源、土地、水资源的五律解析 P457对能源五律解析的思路如下:1、自然解析从能源的资源量、自然属性展开, 2、经济解析从能源的当前市场价格、真实价格和将来价格变动趋势展开,3、社会解析从能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左玉辉 环境学 复习资料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