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精品文档.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基于对话教学的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对话”性质的界定,引起了阅读教学范式的变化,也就必然引起作为课堂教学“常规武器”的课堂提问功能的变化。对话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提问,主要不再是作为教师检查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程度的手段而存在,而是作为对话的核心构成对话的基础和纽
2、带而存在。对话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即有好的问题,才能有好的教学。 课堂提问对于对话性阅读教学发挥的作用如何,主要取决于问题质量的高低。笔者通过对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后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作为“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还应该在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上狠下功夫。根据当前阅读教学的状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期待视野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提出了“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的要求。在阅读教学存在着的多重对话中,生本对话是其他对话的基础,也是
3、一种主要的对话形式。其间,学生依据先前的知识经验,通过质疑、思考、赞同、批判等方式,与文本进行交流,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文本意义,形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也会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发生改变或重组,得到丰富和完善。在实现文本与学生双向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请看一位教师执教索溪峪的“野”(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一课的片断: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生A:青岛。 生B:上海。 生C:泰山 师:你们谁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我去过桂林,见过漓江的水(桂林山水);我去过大兴安岭,那里“青松作衫,白桦
4、为裙”(林海);我去过九寨沟,见过那里的“五彩池”(五彩池);我去过“鸟的天堂”,见过那里的大榕树(鸟的天堂)(教师娓娓道来,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师: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欣赏“漓江的水”!(师生投入地背诵桂林山水中写“漓江的水”的段落) 师: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新的、美丽的地方,(板书)索溪峪的“野”。 上例中,教师首先提出了“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这一问题,让学生回忆并说出生活中游览过的风景名胜,然后以叙述学过的课文中描写的风景名胜的巧妙方式,说明“谁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激起学生对“认识一个新的、美丽的地方”的强烈阅读期待。再者,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师生通过对生
5、活中亲历过的和在已学过的课文感受过的风景名胜的共同回忆,唤了醒学生的期待视野,激活了每个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在这里尤其是与“水”相关的)。被唤起的期待视野中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就会成为阅读新文本的“知识导引”,参与对新文本的意义建构并对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德国美学家尧斯提出了唤起学生期待视野的三条经验,对于我们教学中的设问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一是通过读者已经熟悉了的作品的知识和规律;二是建立与熟悉作品之间的隐在联系;三是把作品的虚拟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期待视野是随阅读对话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和重建的。教师只有适时提出与学生的期待视野水平相适应的问
6、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期待视野的效应。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开放是对话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大特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属于“去问题化”的教学,把问题的消除视为知识增长的目的与结果。因而,“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会不会”之类的封闭式提问充斥课堂。这些封闭式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很低,学生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教师的“应声虫”,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有”或“没有”“会”或“不会”等即可。而对话性阅读教学,把培养学生深刻性、发散性的思维品质,形成多元理解,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文本意义作为教学的基本诉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具有开放性的
7、问题,才能使课堂形成各种见解的有效碰撞,使对话更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同时也更有利于引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创造性生成。开放性问题在表述时经常会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懂得了什么”“有什么疑问”等形式。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三年级妈妈的账单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一说:“小彼得与妈妈都写了一份账单。” 学生二说:“他们的账单内容不一样。” 学生三疑惑地问道:“孩子与妈妈之间也要写账单吗?” 学生四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在最后写零芬尼呢?” 因为薛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非常具有开放性,问题空间大,尊重了不同学生的个体认知,引发
8、学生提出了与文本初步对话后生成的疑问能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最重要标志。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后续对话的展开起到了定向作用,将大大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三、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当 问题是阅读对话的源头和核心。不过,担负着“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角色的教师,所提的问题难度一定要适当。问题过易,缺乏思维含量,解答距太小,学生的思维不能激活,所谓的对话只能是流于问答似的形式。我们常见有的教师习惯于频繁地将某些学生熟知的常识或文本中显而易见的内容,转换成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久而久之还会使产生思维倦怠。问题过深过难,远高出学生的阅读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论文 阅读教学 提问 注意 几个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