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平菇高效栽培技术.精品文档.平菇高效栽培技术高 媛 杨建军 李 明一、平菇栽培技术1. 平菇栽培品种选择菌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菌种的选购和制作是平菇栽培的关键环节。(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具体表现为菌丝粗壮,生长整齐洁白,气生菌丝少;(2)按出菇温度选购适宜品种是栽培优质高产平菇的根本。购菌种时,搞清菌种名称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低温种,只能秋季栽,冬季出菇;高温种,可以冬、春季栽培,夏季出菇;(3)引种要先试种,确实好的优质高产品种才可大面积栽培;(4)栽栽培种要达到一定成熟度才能使用。成熟菌种的标准是:菌丝长
2、满后1015天,待菌丝体开始扭结,有原基或进入桑葚初期,为最佳使用期。未成熟菌种和过期菌种不能用。2. 平菇栽培场所与栽培季节(1)栽培场所平菇栽培场所分为室内栽培与室外栽培(即阳畦栽培、半地下栽培、塑料大棚等)。室内(菇房)栽培菇房应设在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m2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室内栽培平菇有利于控制温度、减少害虫和杂菌为害、生产稳定、产量高等优点,但室内一般光线不足,通风不良,如加大面积栽培需要搭架子,投资较大。而室外栽培昼夜温差大,空气新鲜,成本低。因此
3、,大批量的生产以选择室外的较多。室外栽培场地室外栽培场地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畦栽、拱形薄膜、半地下室、塑料大棚等。阴畦 这种方式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产量高,能在春秋和初冬栽培。具体做法如下:选择背风向阳、坐北朝南的地方,在东西走向作畦。畦床一般北高南低,两墙的高低差15-20cm。阴畦的长度宜短不宜长,一般5m左右;宽度宜窄不宜宽,一般为1-1.2m。通常秋冬栽培的阴畦要深,以利防冻保温;春季栽培的阴畦宜浅,以利菇床散热;土壤湿润、多雨的地区,阴畦要浅;土壤干燥和少雨的地区,阴畦要深,以利菇床内的湿度调节。为了防止畦内出菇不均衡现象的发生,常在筑畦时,使畦底中部略高,形似龟背,这样中部辅料
4、较薄,透气性能大大改善,使畦床出菇整齐。半地下拱棚 这种棚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利用太阳能增温,节省燃料。保温保湿性能较好。适合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区,选择背风向阳处挖,宽2.5-3m、长6-10m、深2m的土坑,四周切削整齐,中间留0.7m宽的通道,两侧设2.5m高的木杆来支撑拱形薄膜顶,坑的两端装上60目的沙门防止菌蚊等害虫飞入,竹木架上覆盖塑料膜和草帘,做成拱形棚,菌袋可放中间或两侧。阳畦 选平坦、向阳、排水方便的场地,按南北向作畦,畦宽1-1.2m、长8-10m、高10-15cm,畦间留60-70cm走道。采用层接法接种。秋栽因出菇时间较长,料可以厚一些(15-20cm);春夏栽,料稍薄一
5、些(8-10cm),可用3层菌种2层料或4层菌种3层料。辅料下种后,为了提高和保持环境的湿度,用1.8-2m的竹片横插在畦床两侧呈圆拱形。在竹片与竹片之间加3根长竹竿,用绳扎住,加以固定。然后上面加盖薄膜,四周用土压实,上面盖上草帘,加以遮阴,可以起到降温和保温的作用。塑料大棚 采用管棚设施栽培可以为平菇的四季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大棚一般宽6-7m,高2.5m,长30m左右,呈拱形,每个棚占地为0.27亩。为了保温遮阴,一般在棚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再加草帘,并以遮阴网压住草帘,使之固定。这种大棚有明显的保温性能,能够满足低温型品种对温度的生长要求,即使在三九寒天仍然可以做到月月有鲜菇供应
6、市场。(2)栽培季节平菇栽培季节,以平菇子实体发育最佳温度而定。平菇是适应性很强的菇类,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进行周年栽培。中温型品种应早播,高温型应晚播。常采用熟料栽培,争取入伏前出二潮菇,然后采取越夏措施,待立秋后出菇。关键措施如下:选择适宜品种 一般栽培规律是春秋夏收选耐高温品种;夏种秋收用中低温品种;秋种冬收,用耐低温品种;冬种春收,选中温品种。根据季节选出菇场地 春种时以室内发菌、室外出菇为好;夏季栽培以通风降温处发菌为好,最好采用发酵料栽培,在果园、林地栽培为好。秋季栽培以阳畦、大棚内出菇为好。选择栽培方式 天热时用熟料栽培;天冷时用生料或发酵料袋栽,采用发菌与出菇场地分开的双区制式
7、栽培。根据季节调制培养料成分 冬季栽培时,发菌慢,营养物质需丰富,也需加防虫药物;夏季栽培时,温度高,发菌快,培养料要偏碱,加防虫药物及降温肥料(加1%食盐或1%硝酸钾,或0.3%-0.5%尿素,可使料温降低2-3)。2. 平菇生料栽培2.1 配料和拌料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平菇的原料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豆杆、花生壳、向日葵壳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玉米芯也较常用。辅助原料有麦麸、米糠、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尿素、玉米粉等。 培养料配方: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100kg,石灰粉2-3kg,石膏粉1 kg,过磷酸钙1kg,多菌灵50g(50%可湿性粉剂),水120-130kg。先把
8、石灰溶于所需水中,然后把水淋于铺开的棉籽壳上,翻动均匀,使棉籽壳充分吸水。玉米芯培养料玉米芯100kg,麦麸15kg,过磷酸钙1 kg,石灰粉2-3kg,石膏粉1kg,尿素0.3kg。先将玉米芯倒入1%石灰水中浸泡约4-6小时,吸足水后与麦麸混匀,即可用于栽培。也可将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混合使用。 注意事项培养料配制时要求各环节严格消毒,以防杂菌污染。要做到:一是所用工具、场地要清理干净,进行消毒。一般用生石灰撒地面,2%石灰水喷洒墙四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工具;二是原料要新鲜,旧料要做消毒处理。一般料用前要暴晒2-3天,晒时要勤翻,使其晒均晒透;三是严格掌握料水比例。一般要求配好的料
9、中含水60%。加水量多少,以原料干湿程度和季节而定。一般夏季高温时,加水原则是宁少不多。2.2 拌料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等,在使用前晒2-3天,进行消毒处理。拌料时应掌握先干拌后湿拌的原则,要拌均拌匀。先将棉籽皮、玉米芯、麦麸等混拌均匀,然后加入石灰、石膏粉,再将过磷酸钙、尿素、多菌灵等,先用容器加少量水溶解后均匀倒入料中。拌后闷料30-60分钟,待料吃透水分后分装,切忌堆料时间过长。2.3 装袋和接种生料栽培多在早春与冬季进行。一般选用长45-55cm、宽22-22cm、厚0.04mm的聚乙烯筒袋。装袋前培养料充分拌匀,使料堆上下含水量保持一致,装袋前要用手检测料的含水量,
10、用pH试纸测酸碱度。播种量为15%-20%,播种方式为开放式层播、混播和穴播。 层播 先将料筒一端扎紧,装入一层菌种,再往袋中填料,每填料6-8cm播一层菌种,装满料之后,在料面再撒播一层菌种,每袋共装三层料、播四层种。然后用绳扎牢,最后用一直径1-1.5cm粗的尖头钢筋在料中心部位纵向打2-3个孔,以利通气。 混播将2/3的菌种混于料中,1/3的菌种播于两头。具体做法是,将菌袋的一头扎紧之后,装1/3菌种的一半于袋底,再装混好菌种的料,边装边压紧至松紧适度,最后把1/3菌种的另一半播于袋料的上面,扎紧袋口。 穴播 将袋一头扎紧后,边装料边压至松紧适度,再将袋的另一头扎紧。然后用消毒好的直径为
11、2.5-3cm的锥形光滑木棒,在袋的一侧等距离扎5个接种穴,在袋的另一侧同样扎4个接种穴,两面的接种穴呈“品”字形。接种时,先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菌种块,然后塞进接种穴,以塞满后略高出料袋为准。应特别强调的是接种时必须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菌种,菌龄在25-35天以内,适龄菌种表现为菌种瓶(袋)内菌丝浓密,洁白一致,整齐;幼龄菌种尚未成熟,抗逆性差;超龄菌种表现为培养基收缩、菌皮厚,甚至吐黄水,接种后活性明显下降,还易造成后期污染。3. 平菇发酵料栽培3.1 配料和拌料发酵料栽培的配料、拌料的方法同生料栽培,只是速效性的营养应在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3.2 发酵料的堆制目前平菇栽培方法大
12、多采用袋栽方式,在发菌阶段,很容易“烧袋”。另外,杂菌污染率也较高,所以生产上常采用发酵料进行栽培,以减少上述现象。现将发酵料处理技术介绍如下:将拌好的料,堆成底宽1m,上宽0.7-0.8m,高0.8-1m的梯形堆,表面稍压平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防止雨水浸入或水分蒸发,料温升到65后,保持24小时,然后进行第1次翻堆,并重新堆好。此后,每天翻堆一次。气温高时约4-5天培养料即发酵成熟,气温低时则需5-7天。发酵成熟的培养料堆内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菌丝生长,无酸臭及其他异味。发酵时注意料不要压得太紧,以利通气,发酵时间不宜过久。3.3 装袋与接种同生料栽培的装袋与接种。4. 平菇熟料栽培4.
13、1 配料和拌料平菇熟料栽培的配料、拌料的方法同生料栽培。4.2 装袋装袋方法同生料栽培。4.3 灭菌装好的料袋,应及时灭菌,当天装的料,当天灭菌。避免料酸和杂菌污染现象的发生。将装好的料袋,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或常压蒸气灭菌锅内,“#”字摆放,以利蒸汽通畅,灭菌彻底。高压蒸气灭菌条件是0.11-0.12兆帕下,处理2小时;常压蒸气灭菌条件是100下,处理8-12小时。当料温降至85时,趁热出锅后运至接种室进行冷却,可减少杂菌污染。4.4 接种料温降至25-30时,采用半开放式接种方式进行穴栽。用直径为2.5-3cm的光滑锥形木棒,在塑料袋上打2.5cm深的接种穴,正面打5个,背面打4个,两面的接
14、种穴呈“品”字形。接种时,先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菌种块,然后塞进接种穴,以塞满后略高出料袋为准。也可解开封口绳,在袋的两头接种,以种封料为准。5. 发菌管理生料栽培的温度应控制在15-20,接种后10天,菌丝萌发后,要求迅速生长占领料面,战胜杂菌,此时菌丝生长旺盛,代谢作用增强,分解基质产生CO2增多。特别是未经发酵的料在袋内易升温。因此,这一阶段应以散热、通风为主,接种后5-7天应倒垛,袋表面温度不可超过25,一般以20为宜,手摸有凉感为好。平菇发菌期的料温,一般到出菇前后与气温趋平,所以整个发菌期都要检查料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菌前期袋堆高度对料温影响较大,当气温超过25时,应单层
15、排列,气温在20-25可两层排列,15-20可放3层,15以下可放4层。接种后7-10天,菌丝吃料,开始爬壁,菌丝已长到袋的1/4-1/3时,应进行扎眼通风增加O2,促进菌丝生长。这一阶段还应做好防杂工作,如果接种块上有杂菌而其他地方没有,可以认为菌种带菌。在此阶段还可遇到的问题有:接种5-6天后,菌丝不吃料,如果不是菌种问题,可能与温度过高(35以上)或过低(10以下)有关,应移至室温下培养;如菌丝生长缓慢,表明培养料的湿度过大或酸碱度不合适。菌袋封面后,开始向料内延伸生长,直到培养料内部长满菌丝,为获得粗壮菌丝,此时应降温通风,促进菌丝旺盛生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播种后15-20天,菌
16、丝长满,以后继续生长,密度不断增大。一般接种后25-35天即可出菇。6. 出菇管理这一阶段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管理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湿度、空气及光照条件,其中湿度管理尤为重要。6.1 出菇期平菇子实体发育分为原期分化期、桑椹期、伸展期和成熟期等。因此,必须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进行分期管理。(1)催蕾菌丝长满栽培袋并连接紧密后,说明平菇的营养生长阶段已经完成。这时必须做到:料温低于22,一般控制在13-17,拉大昼夜温差,其变动幅度为610;喷水使平菇房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通气良好;光照刺激(三分阳七分阴)。(2)原基期菌丝捏结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瘤状突起物子实体
17、原基。此期管理的关键是拉大温差和保湿,松开栽培袋两段的绳子轻抖袋口以利增氧通气和保持湿度,促进原基形成。(3)桑葚期当白色的原基表面出现黑灰色或淡黄色小米粒状菌蕾时,即进入桑葚期,此时打开袋口,加大水分管理,往墙上、地下喷雾状水,菌盖形成前不能直接往料面喷水,以免激死菇蕾。(4)珊瑚期这是高产的关键时期。桑葚期的菌蕾再经过2-3天,就可发育成层次不齐的珊瑚状菌蕾群。此期要通气良好,增光并保持适宜的湿度。(5)伸展期菌盖变大,菌盖与菌柄区别明显,即进入生长期,这期维持3-4天,在管理上应抓好两项工作:随着菇体长大,对水分需求也越来越高,每天可喷水3-4次;这时期菇体生长快,呼吸作用增强,需加强通
18、风换气,但要注意保温保湿。(6)成熟期条件合适从现蕾到成熟只需6-8天。菌盖大小固定不变,边缘展开但不反卷,菌盖颜色由深变浅,孢子尚未大量弹射,此时为成熟期。6.2 出菇方式平菇袋栽出菇管理的方式较多,既可以两头开口摆成菌墙出菇,也可以脱袋后泥成泥巴墙出菇,还可以放于栽培架上,两头开口出菇;另外还可以将其脱袋后,埋于地下畦内出菇。(1)菌墙出菇将现蕾的菌袋,两头开口,摆成80-120cm高的菌墙,墙中间每隔一段距离插两根立柱(两根立柱间距与墙同宽)以使菌墙牢固。同时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可向地面、墙壁、空间喷水。目的是使出菇面有一定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温度控制在15-18,加
19、强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给予散射光照射,并伴有8-10的温差,待菌蕾形成后,可将袋口挽起,露出料面,此时切忌直接向幼蕾喷水。当形成菌盖及菌柄加粗伸长时,可往菌盖喷少量雾状水。随着菇体的长大,要加大喷水量。此时应注意保持菇房湿度,每天要轻喷、勤喷,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湿润,以利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当生长5-7天,菇盖8-9分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并养菌4-5天,然后封紧袋口,待见蕾后,再开袋出菇,管理方法同上。另外,1-2潮菇采收后,袋内水分不足,应补充营养水。(2)泥巴墙出菇将发好的菌袋脱袋后,垒成泥巴墙,所用泥巴是非耙层土7份,栽培料3份,外加0.1%
20、克霉灵、0.1%的敌敌畏、0.2%磷酸二氢钾混合成的营养稀泥。其做法是先摆一层袋,在袋间抹稀泥,再摆一层袋,再抹一层稀泥,直至垒成100-120cm高,墙间同样用立柱使墙牢固。最后在墙顶抹成一泥槽,供烧水、补肥、自然渗水用。管理期间保证槽内有水,其他管理方法同上。(3)沟畦出菇在日光温室、菇棚、地沟内等处开宽80-100cm,深20-30cm,长度不限的沟畦,畦与畦间要留30-50cm的工作走道。将现蕾的菌袋两头清理干净,脱去塑料袋,竖直码在沟畦内,然后覆土填充均同间的缝隙,覆土层高于菌袋表面0.5-1cm。沿沟畦内工作走道灌水,浸透菌袋,并保持温度,约5-7天菌袋上就有大量珊瑚菌蕾出现,几日
21、后即可采收。由于料内水分养分充足,整潮菇生长期间一般不需要再浇水。采完一潮菇后2-3天浇一次透水便可采收第二潮菇,如此反复,可采56潮菇。(4)栽培架出菇首先开袋,然后拉直袋口,其他管理方法同菌墙出菇。6.2 平菇越夏管理春季室外栽培的平菇,进入夏季便停止生长,此时,对已经长好菌丝的菌袋,采取深埋贮藏的方法越夏,秋季仍能继续正常出菇。其具体做法是:(1)挖贮藏沟 选地势高燥,易于排水的空闲地挖沟,沟深60-70cm、宽50cm,长短要视地方而定,一般长10m左右。沟壁用锨拍实并撒少量石灰消毒。也可利用原栽培畦就地深挖作贮藏沟。(2)排放菌袋 贮藏前,先用800倍敌敌畏溶液将菌袋全面喷洒一遍,以
22、防止虫害。然后将菌袋移入贮藏沟内,顺沟排放2-3层。(3)覆土 菌袋放入沟内后,将挖沟时挖出的新土作覆土填入沟内,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一般覆土层要高出地面15-20cm呈龟脊状,总厚度0.5m左右,并用锨拍实。(4)管理 覆土后要经常检查畦面变化,特别是下雨后,若畦面下陷,要及时填土复原。雨后,要在畦周围挖一小排水沟,以防止畦面积水。(5)养菌催菇 越夏菌袋贮藏至9月初,就可将沟内土壤挖出,把菌袋移入栽培畦内。栽培畦要预先灌足水,使土壤充分湿润,然后放入菌袋进行养菌催菇。所谓的养菌,就是追肥,即用0.5%-1%尿素或1%的糖水溶液进行料面喷洒,促使菌丝恢复生长。所谓催菇,就是调整畦内温
23、度使其保持在18-20,促使幼蕾分化,气温高时在畦面上覆盖草帘遮阴降温,这样一般经过5-7天即可出菇。长菇(子实体)期畦内温度保持在18左右,每日喷水3-4次,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其他管理按常规进行。越夏菌袋的采菇期一般较秋季栽培提早20天左右。6.3 平菇越冬管理一干:秋产平菇结束后,一般菇房湿度较大,培养料含水量较高,不利于菌丝恢复生长。因此,秋菇采收结束后,要打开门窗大通风,吹干表层水分。二松:当菇房湿度降低后,打扦松动畦面,排除废料中废气,松动时间以12月中下旬或1月初为好。三挑:在松动畦面的同时,挑除老根,拣去老菌皮、菇根、死菇及干瘪发黄的衰老菌丝,保证清洁纯正,以防杂菌污染
24、。四补:由于秋季大量产菇,培养料的养分消耗过多,且pH值下降。为此,必须及时补充养分,可喷施过磷酸钙、石膏(煮沸)浸提液、复合肥等。同时,还要对菌丝暴露的畦面加盖细土,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五调:经干、松、挑、补等措施后,还要调节水分和pH值,培养料在越冬期的含水量保持在50%左右。菇房空气湿度控制在60-75%。六保:冬至以后,菇房要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关闭所有门窗,室温保持在5左右。若外界气温比室温高时,可于中午打开南窗,提高菇房温度。若外界气温低(如下雪),一定要紧闭门窗,以防菇房结冰冻伤菌丝,影响来年的产量。二、平菇采收加工1. 平菇采收根据市场需要,采收六至七成熟的平菇比较易于出售,而且
25、质量较好,也便于运输。生产中最好在伸长后期、菌盖边缘还未展开以前采收,即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采收前喷一次细水,以保持菌盖鲜嫩,提高商品价值。采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轻轻旋扭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3-4批菇。每批采收后,都要将床面残留的死菇,菌柄清理干净,以防止下批生产烂菇。盖上薄膜,停止喷水4-5天,然后再少喷水,保持料面潮湿。大约经10天左右,料面再度长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2. 平菇保鲜加工2.1 保鲜贮藏(1)冷藏保鲜温度是影响呼
26、吸作用、水分散失、酶活性及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保鲜期短,较低温(0-15),保鲜期延长。一般以0-8为宜。(2)调节气体贮藏调节气体贮藏就是改变气体的含量,以致空气的成分从本质上不同于正常的空气,一般来说正常空气增加CO2含量,降低O2含量和保持高氮水平,称调节气体贮藏或气体贮藏。气体贮藏是根据呼吸耗氧与CO2的机理降低氧浓度和增加CO2浓度能抑制呼吸,加之CO2能延缓平菇开伞和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所以通过控制气体体积环境能延长保鲜期。平菇O21%-2%,CO240%,N258%-59%,在20下可保鲜7天。(3)负离子贮藏保鲜负离子对菇类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其机制是:空
27、气中的负离子能抑制菇体的生化代谢过程,还能净化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还产生臭氧,而臭氧具有强氧化力,有杀菌和抑制机体活性的作用。负离子保鲜食用菌成本低,操作简便。当负离子与菇体或空气中正离子结合时,即中和消失,不会残留有害物质。其中产生的臭氧,遇到有机体便分解,不会集聚。2.2 平菇罐藏加工(1)罐藏工艺流程原料处理烫漂冷却、分级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成品罐头(2)操作要点原料菇的选择选择质地致密,较耐热的整菇作为加工原料。原料菇的处理挑选新鲜、无病虫、色泽纯正的整菇为原料,削平菌柄,柄长不超过0.8cm,然后将菇体倒入流水槽内洗去泥沙、杂质,捞出后进行护色处理。即将菇体浸入0.6
28、%0.8%食盐中(不超过6小时)。烫漂在一定温度下,对菇体进行短时间的热处理称烫漂。烫漂的目的是:抑制酶的活性,以保持色泽、风味和营养;排除组织细胞中的气体和固定品质;终止菇体内的生化反应;软化组织,便于装罐,提高装罐净重,排除某些产品的不良气味,清洗原料。冷却分级烫漂后立即投入流水中冷却30-40分钟,并按大小进行分级、选拣,可采用滚筒式或机械振荡式分级机。然后进行选拣,分成整菇、片菇、碎菇三档,有的则需要修剪或切片。装罐菇体烫漂冷却后即装入已消毒的空罐内并注罐液,注意每罐不可装得太满,要距盖留8-10mm的空隙。因灭菌时还要收缩,所以装罐时,应按标准计算多加4.7%-8.7%,然后注入汤汁
29、。汤汁配方:清水(软水)97.5%,精盐2.5kg,枸橼酸50g,加热90以上,用纱布过滤,注入时汤汁温度不低于70.排气装罐加液以后,封罐之前一般要进行排气处理。封罐实罐排气后立即封罐,以防止罐温下降,而影响真空度或造成外界微生物感染罐头。杀菌罐头经排气密封后,并不能杀灭罐中微生物,只是防菌类的再浸染,故必须采取杀菌措施,以破坏食品本身所含的酶类及杀死使食品败坏的微生物,从而达到安全保存和改进风味的目的。2.3 平菇盐渍加工(1)工艺流程原料菇处理漂洗、护色烫漂、杀青盐渍管理装桶(2)操作要点原料菇的处理凡供盐渍加工的原料菇,都应适时采收、选别、分级、洗涤。平菇应把成丛的逐个分开,淘汰畸形菇
30、,并将老化的部分剪去。漂洗、护色先用0.6%的食盐水(过浓会使菇体发红)洗去菇体表面泥屑等杂质,接着用0.5%枸橼酸溶液(pH值4.5)漂洗,能显著改变菇色。因为菇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能利用酪氨酸形成黑色素的前体物质,经氧化作用形成黑色素,而用低pH值的枸橼酸溶液,可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菇色变深、变黑。烫漂、杀青漂洗后应及时烫漂,以进一步抑制活性,防止开伞,并排出菇体内水分,使气孔放大,以便盐水进入菇体。将菇浸入10%的沸腾的盐水中,水菇比为10:4,随时除去泡沫,煮沸时间因菇大小而定,一般6-8分钟,以剖开菇没有白心,内外均淡黄色为度,煮好后取出立即用流水冷却20-30分钟(煮熟的菇
31、冷却后会沉于水中),再沥干水分,进行盐渍。盐渍把预煮后的菇体,按每50kg加12.5-15kg食盐的比例逐层撒盐,方法是:先将缸底放一层2cm厚的底盐,然后加一层菇、再放盐、再加菇,如此反复,达到满缸为止,再在上面撒一层2-3cm厚的盖面盐,向缸内倒入煮沸后冷却的饱和盐水,在菇体上加盖、加压,使菇体全浸在盐水中,同时,加入已配好的调整液,使饱和盐水的pH值达3.5左右,上盖纱布和盖子,以防尘土、杂物落入。管理缸中插入一根橡皮管,每天打气2-3次,使盐水上下循环,10天翻缸一次,20天即可腌好,若缸内不打气,则冬季7天翻缸一次,共翻3次,夏季2天翻缸一次,共翻10次,同时,还要注意菇体是否露在盐水外或盐水不足22波美度,否则要在缸内增加盐水或食盐,以免引起霉烂变质。装桶腌制好后,可取出装桶存放,便于运输,装桶时,先将菇体捞出沥去盐水至无水滴,经验收称重后,即可装桶。一般用塑料桶分装,然后加新配制的调酸剂至菇面,用精盐封口,排除桶内空气,盖紧桶盖和外包装,即可出售。作者:高媛,农艺师,市农技中心蔬菜食用菌站副站长,从事蔬菜与食用菌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916-2213386 1389262156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