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片贴片技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应变片贴片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变片贴片技术.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应变片贴片技术.精品文档.3. 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要求: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变片本身的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1) 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2) 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3)
2、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4) 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5) 做好防潮工作,使应变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以保证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4. 贴片前准备4.1 工具、辅助材料准备1) 试件;2) 电阻应变片;3) 数字万用表;4) 粘合剂:502胶;5) 丙酮;6) 棉球;7) 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8) 接线
3、柱、短引线;9) 电吹风机或红外烘干机。4.2 技术准备1) 测试点的选择测点的选择和布置对能否正确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实现正确的测量影响很大。测点愈多,愈能了解结构的应力分布状况,然而却增加了测试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和贴片误差。因此,根据应以最少的测点达到足够真实地反映结构受力状态的原则,来选择测点。为此,一般应考虑:a)预先对结构进行大致的受力分析,预测其变形形式,找出危险断面及危险位置。根据受力分析和测试要求,结合实践经验最后选定测点。b)在截面尺寸急剧变化的部位或因孔、槽导致应力集中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置一些测点,以便了解这些区域的应力梯度情况。 c)如果最大应力点的位置和方向难以确定,或
4、者为了了解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和曲线轮廓段应力过渡的情况,可在截面上或过渡段上比较均匀地布置多个测点或者用应变花测量。d)利用结构与载荷的对称性,以及对结构边界条件的有关知识来布置测点,往往可以减少测点数目,减轻工作量。e)测量载荷时尽量选择受力状态单一、应变反应灵敏的部位作为测量点。2) 桥路的选择应变片的布置和电桥连接应根据测量的目的、对载荷分布的估计而定。在测量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变时,还应利用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法来消除相互影响的因素。如果测量应变为了应变分析一般选择1/4桥来进行。从下图中可以清楚看到不同的布置和接桥方法对灵敏度、温度补偿情况和消除弯矩影响是不同的。一般应优先选用输出信号大
5、、能实现温度补偿、粘贴方便和便于分析的方案。3) 桥路图的绘制为了保证接线的准确和规范,贴片前应该将桥路的连接方式图绘制出来,将定义不同的连接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5. 贴片方法及步骤:1)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在应变片灵敏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R,将电阻值在120/3500.5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记录该片的阻值和灵敏系数。2) 试件表面的处理:用锉刀和粗砂纸等工具将试件在钢板上的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除去,再用细砂纸打磨成45交叉纹,之后用镊子镊起丙酮棉球将贴片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变 片贴片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