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50560-2010).doc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50560-20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50560-2010).doc(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50560-2010).精品文档.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50560-2010)4 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4.1.1 厂址选择应满足工业布局,地区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4.1.2 厂址选择应对建设规模、原料及燃料来源、产品流向、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企业协作条件、场地现有设施、环境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人文、社会、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1.3 厂址应有利于邻近企业和城镇的协作,不宜将厂十单独设在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的地区。4.1.4 厂址选择应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4.1.5 厂
2、址应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应避开有用矿藏。4.1.6 厂址应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选在窝风地段。4.1.7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的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有关规定。场地高低不宜低于防洪标准的洪水位加0.5M。若低于上述标准高时,厂区应有可靠的防洪设施,并在初期工程中一次建成。当厂址位于山区时,应设计防、排洪的设施。4.1.8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防洪等级应符合表4.1.8的规定。 表4.1.8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防洪等级表级别产品品种设计年生产规模防洪等级设计频率(%)重现期(a)大型陶瓷砖750万m2/a1100卫生陶瓷120万件
3、/a中性陶瓷砖450万m2/a750万m2/a2150100卫生陶瓷60万件/a120万件/a小型陶瓷砖450万m2/a422550卫生陶瓷60万件/a4.1.9 厂址选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执行。4.1.10 大、中型建筑卫生陶瓷工厂选址时,桥涵、隧道、车辆、码头等外部运输条件及运输方式应满足运输大件或超大件设备的要求。4.2 总体规划4.2.1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的总体规划应满足所在地区的区域规划、城镇规划的要求。4.2.2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的总体规划应结合当地的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等进行。4.2.3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的总体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严
4、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审批程序。4.2.4 同一区域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要充分利用配套协作条件。4.2.5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总体规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4.2.6 外部运输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厂外运输方式宜根据当地运输条件确定。2 场外道路与城镇及居住区公路的连接应平顺短捷。4.2.7 厂外道路应满足城乡规划或当地交通运输规划的要求,并应合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公路及城镇道路。4.2.8 场内动力设施宜靠近负荷中心或主要用户。4.2.9 工厂内不可单独设置居住区。5 总 图 运 输5.1 一 般 规 定5.1
5、.1 总图运输设计应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建设内容、交通运输、环保节能、安全卫生和厂区发展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布置协调、生产可靠、技术先进的总体设计。5.1.2 总平面设计应严格总受国家土地政策、有关法规和工业建设用地规定。5.1.3 建筑物或构筑物等设施应采用联合、集中、多层布置,厂区功能分区及各地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5.1.4 改建、扩建的建筑卫生陶瓷工厂总平面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减少新征土地面积,减少建筑物拆迁废弃。5.1.5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质地、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布置建筑物或构筑物等有关设施。5
6、.1.6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总平面布置应合理的组织物流和人流。5.1.7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总平面设计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应列出以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厂区用地面积(万m2)。2 建筑物或构筑物及露天设备用地面积(m2)。3 露天堆场及作业场地面积(m2)。4 建筑系数(%)。5 厂内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m2)。6 绿地率(%)。7 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土方、石方)(m3)、填方(m3)、挡5土墙垢工工程量(m3)。 5.2 总 平 面 布 置 5.2.1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协调、外形整观,单个小建筑物宜合并或并入大型厂房内部,并不应突
7、破建筑红线。公用设施、生产辅助设施、厂前区及生活设施应严格限制用地。5.2.2 大型建筑物或购置物、重型设备和生产装备等应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载能力大的地段,对较大、较深的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填方区。5.2.3 产生高温、有害气体、烟尘的生产设施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段。5.2.4 需要大宗原料、燃料的生产设施宜与其原料、燃料的存储及加工辅助设施靠近布置,并应位于上述辅助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5.2.5 动力公用设施的布置宜位于其负荷中心或靠近主要用户。5.2.6 总降压变电所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总降压变电所应靠近
8、厂区边缘地势较高地段。 2 总降压变电所应便于高压线的进线和出线。 3 总降压变电所应避免设在有强烈振动的设施附近。 4 总降压变电所应避免布置在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和有水雾的场所,并应位于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有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5.2.7 压缩空气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缩空气站应位于空气洁净的地段,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害气体及粉尘等的场所,并应位于上述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 压缩空气站的朝向,应结合地形、气象条件,使站内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5.2.8 煤气站、石油液化气站、油库和天然气配气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煤气
9、站、石油液化气站、油库和天然气配气站应位于主要用户的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 2 煤气站、石油液化气站、油库和天然气配气站应位于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 3 煤气站、石油液化气站和油库应布置在运输条件方便的地段; 4 储煤场和灰渣场宜布置在煤气站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 天然气配气站宜布置在靠近天然气总管进厂方向和至各用户支管较短的地点。5.2.9 锅炉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锅炉房应靠近热负荷中心,并应根据室外管网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宜设在厂前区附近或主要用热建筑与厂前区之间地势较低的地方。 2 锅炉房应设在厂前区、生活区全年或冬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
10、风侧,并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3 锅炉房附近应有能存放5d10d用煤的煤堆场和3d5d灰渣堆场。堆场的位置应方便运输、有利防尘、符合防火要求。当锅炉房采用联合上煤、联合除渣时,还应有运煤、除渣设施用地。 4 锅炉房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5.2.10 污水处理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污水处理站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或百般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 污水处理站宜位于厂区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势较低的地段;3 污水处理站与水源地和居住区之间应有卫生防护距离;4 污水处理站应靠近工厂污水排出口或城镇污水处理厂5.2.11
11、机修仓库区宜布置在生产区与厂前区之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仪表修理和机钳修理厂房宜布置在环境洁净,朝向、采光及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段,机钳修理厂房室外应设堆场。 2 铆、锻、焊厂房应布置在距厂前区较远地段,并应有室外操作场及堆场。 3 材料为大宜靠近主要生产蔚蓝色和机修区布置,并应有室外堆场。 4 备品备件库宜靠近机修区布置。5.2.12 汽车稀的布置应位于有较多称量车辆行驶方向道路的右侧。5.2.13 仓库与堆场应根据储存物料的性质、货流出入方向、供应对象、储存面积、运输方式等因素,按不同类别集中布置。5.2.14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的布置,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布
12、置在便于生产管理、环境洁净、靠近主要人流出入口、与城镇和居住区联系方便的地点。5.2.15 生产写明主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总面积严禁超过厂区总用地面积的7%。5.2.16 厂区出入口的位置应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总体规划、厂区用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5.2.17 围墙至建筑物、道路和排水明沟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5.2.17的规定。表5.2.17 围墙至建筑物、道路和排水明沟的最小间距表名称至围墙最小间距(m)建筑物5.00道路1.00排水明沟边缘1.50注:1 表中间距除注明者外,围墙自中心线算起;建筑物自最外边轴线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边缘算起;为公路型时,自
13、路肩边缘算起;2 围墙至建筑物的间距,当条件困难时,可适当减少;当设有消防通道时,其间距不应小于6m; 3 传达室、警卫室与围墙的间距不限。5.3 交通运输5.3.1 厂内道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厂内道路应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 2 厂内道路应与厂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且呈环行布置;个别边缘地段作心疼式布置时,应设回车场或回车道。 3 厂内道路路面标高应与竖向设计相协调并应与雨水排队相适应,同时应低于附近车间室外散水坡脚标高,以满足室外场地排水的要求。 4 厂内道路应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 5 洁净厂房默默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有困难时,可沿厂房的
14、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6 建设工程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5.3.2 厂内道路路面结构设计,除根据交通量、路基因素外,还应结合道路性质、当地材料、施工及养护维修条件,优选出经济合理的路面 结构组合类型。5.3.3 厂内道路路面宽度应根据车辆通行和行需要确定,并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的有关规定。5.3.4 厂内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不宜小于15m。5.3.5 厂内道路交叉口路面内缘转弯半径应根据其行驶车辆的类别确定,并应符合表5.3.5的规定。表5.3.5 厂内道路交叉口路面内边缘转弯半径表道路类别路面内边缘转弯半径(m)主干道次干道支道主干道121591269次干道9
15、1291269支道及车间引道696969注:1 当场地受限制时,表列数值(6m半径除外)可行当减少。2 供消防车通告单车道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得小于9m。5.3.6 厂内道路设计应考虑基建、检修期间大件设备运输与吊装的要求。5.3.7 生产装置和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根据需要设置与出入口或大门宽度相适应的引道或人行道,并就近与厂内道路连接。5.3.8 地磅房进车端的道路应为平坡直线段,其长度不宜小于2国人车长,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1国人车长;出车端的道路应有不小于1辆车长的平坡直线段。5.3.9 消防车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车道应与厂区道路连通,且距离短捷。 2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
16、于3.5m。5.3.10 厂区内人行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0.75m;沿主干道布置时可设为1.5m。当人行道宽度超过1.5m时宜按0.5m倍递增。2 人行道边缘至建筑物外墙的交通距,当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可设为1.5m,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5.3.11 厂区内道路的互相交叉宜彩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应设置在直线路段,并宜正交。当需要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5.3.12 厂内主、次干道平面交叉处的纵坡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的有关规定执行。5.3.13 当人流较多的道路与作业繁忙的铁路线路或车流特别大的主干道交叉,在总平面布置图中
17、确定不能避免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5.3.14 厂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有关规定。5.4 竖向设计5.4.1 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且与厂区外现有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紧靠向设计方案应根据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及土方(或石方)工种等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5.4.2 竖靠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向设计应满足生产、运输要求。 2 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土地节约利用。 3 竖向设计应使厂区不被洪水、潮水及内涝水淹没。 4 竖向设计应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方
18、(或石方)、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护坡和挡土墙等工程量。 5 填、挖方工程应防止产生滑坡、塌方,山区建厂时应保护山坡填被。 6 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排水系统。当必须改变现有排水系统时,应保证新的排水系统水流顺畅。 7 竖向设计应适用当地城镇景观和厂区景观的要求。 8 分期建设的工程,在场地标高、运输线路坡度、排水系统等方面,应使近期与远期工程相协调。 9 改建、扩建工程应与现有场地竖向相协调。5.4.3 竖向设计形式可彩平坡式或阶梯式。5.4.4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除应保证场地不被洪水、潮水和内涝水淹没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地设计标高应与城镇、相邻企业和居住区的标高相适应。 2
19、 场地设计标高应具备方便生产联系、满足运输及排水设计的技术条件; 3 场地设计标高在满足本条1、2两款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土方(或石方)工程量。5.4.5 场地的平整坡度应有利于排水,最大坡度应根据土质、填被、铺砌、运输等条件确定。5.4.6 工业建筑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0.15m0.20m;民用建筑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0.30m0.60m。5.4.7 厂区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高出厂外路面标高。5.4.8 工业企业场地自然坡度大于5%时,厂区竖向宜彩阶梯式布置,阶梯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阶梯划分应与地形及总平面布置相适应。 2 生产联系密切的
20、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布置在同一台阶或相邻台阶上。 3 台阶的长边宜平等等高线布置。 4 台阶的宽度应满足建筑物或构筑物、运输线路、管线和绿化等布置要求,以及操作、检修、消防和施工等需要。 5 台阶的高度应按生产要求及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台阶间运输联系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宜取1m4m。5.5 土方(或石方)工程5.5.1 场地平整中的表土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方地段基底较好的表土,应碾压实心实意后再进行填土。 2 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填方地段,当表层为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耕土或表土、淤泥和腐殖土等时,应先挖除或处理后方能填土。 3 场地平整时,宜先将表层耕土挖出0.15m0.30m,并
21、集中堆放。5.5.2 场地平整时,填方地段应分层压实。黏性土著的填方压实系数为:建筑地段不应小于0.9;近期预留地段不应小于0.85。5.5.3 土方(或石方)量的平衡,除场地平整的土方(或石方)外,尚应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及室内回填土、地下构筑物、管线沟槽、排水沟、铁路、道路等工程的土方量,并应老虎表土(含腐殖土、淤泥等)的清除和回填量以及土方(或石方)松散量。5.5.4 场地平整土方(或石方)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的有关规定。5.6 雨水排除5.6.1 厂区应有完
22、整、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排队雨水可选择暗管、明沟或地面自然排渗等方式。5.6.2 厂区雨水排水设计流量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5.6.3 排水明沟宜沿道路布置。5.6.4 排水明沟的铺砌方式应根据所处地段的土质和流速等情况确定。排水明沟最小宽度不宜小于0.4m,沟起点最小尝试不应小于0.2m。沟底纵坡宜为520,最小可采用3,个别地形平坦的困难地段可采用2。5.6.6 雨水口应位于集水方便、与雨水管道有良好连接条件的地段。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m50m。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雨水口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当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卫生陶瓷 工厂 设计规范 GB50560 20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