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集答案.doc





《微生物习题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习题集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微生物习题集答案.精品文档.第一章原核生物形态、构造与功能一 填空1 荷兰,列文虎克,单式显微镜,细菌2 法国,巴斯德。德国,科赫3 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4 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5 列文虎克6 营养7 C,H ,O N 8 比面值9蛋白质(至少99)。10 裂殖11原核类,真核类,非细胞类。12 球菌,杆菌,螺旋菌13 2.00.5微米14 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螺菌,螺旋体,弧菌,链杆菌,星状菌,双杆菌。15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2、。乙醇脱色,红色,紫色,G-,G+16 肽聚糖,磷壁酸,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溶菌酶。17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18 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支原体。19 0.1纳米20 油煎蛋21磷壁酸,脂多糖22 100个/ml,3个/L 23 2.0, 0.5 , 2024 阳性,土壤中25 疏水性角蛋白,DPA-Ca26 O-特异侧链27 病毒,支原体28 Escherichia, Bacillus subtilis 1.398 29 单菌落,包涵体,噬菌斑30 富尔根,核区31脱色时间,菌龄,涂片厚度,阳性,紫色32 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33 DPA-Ca34 基内菌丝,
3、气生菌丝,孢子丝,分生孢子。35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分生孢子,孢囊孢子二 选择: 1B 2A 3A 4B 5A 6A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D 16B 17B 18C 19B 20A21D 22C 23A 24A 25B 26A 27C 28A 29C 30D 31B 32C 33B 34B 35D 36C 37C 38B 39B 40B41D 42C 43B 44C三、判断题: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 17 18 19四、名词解释(略)五、写学名1 Escherichia coli 2 Bacillus subtil
4、is 3 Staphylococcus aureus 4 Streptomyces5 聚-羟丁酸 6 脂多糖 7 Bacillus thuringiensis六简答题1不同点S. aureus (G+)E. coli (G-)细胞壁构造肽聚糖,无芳香族的和含硫的AA类脂质,有芳香族的和含硫的AA磷壁酸蛋白质肽聚糖单体双糖单位双糖单位(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糖胺通过1,4糖甘键连接双糖单位(同G)肽尾短肽尾由四个AA(L-AlaD-GluL-LysD- Ala)按L型和D型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而成的肽尾由3个AA(m-DAP)肽桥-(Gly)5-CO. NH-甲肽尾上的连接点第四AA第四AA乙肽
5、尾上的连接点第三AA第三AA2 细菌芽孢的特点: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能力,是细菌的休眠体。示例:芽孢的有无在细菌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形态学指标。3见P12 表114.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的医生革兰(Gram)1884年首创的。步骤:先用草酸铵结晶紫液染色加碘液细菌着色乙醇脱色蕃红(沙黄)复染。 乙醇脱色后,仍保持其初染的紫色 G 乙醇处理后迅速脱去原来的颜色,而染上蕃红的颜色G原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细胞壁的渗透性等有关,主要是物理作用。染色时,染料一碘复合物在细菌细胞内形成。当用95乙醇作脱色处理时,一方面能把细胞壁中的脂类抽提出来,另一方面又使细胞壁引起脱
6、水作用,使肽聚糖的孔径变小。由于G的细胞壁含脂类较多,被乙醇抽提出去后,细胞壁各层结构变得松弛,又因其肽聚糖含量较少,虽小孔也因脱水作用而缩小,但仍有足够大小的通道和较大的通透性,这样就可使染料一碘复合物能被抽提出来,形成革兰氏阴性反应。反之,G 的细胞壁含脂类较少,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经乙醇脱水后,细胞壁孔径大为缩小,通透性明显地降低,染料一碘复合物不易被抽提出来,形成革兰氏阳性反应。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一填空1 酵母纤维素(甘露聚糖+蛋白质+葡聚糖)2 菌丝体,子实体3假菌丝4 具核膜,有细胞器,能进行有丝分裂,显微藻类,原生动物,菌物界5 假根,吸器,菌核,匍匐菌丝,附着胞,
7、子实体6 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 ,担孢子7 线粒体,细胞膜8 子囊和子囊孢子9 黑曲霉10 蜗牛消化 溶菌酶11 几丁质 葡聚糖 甘露聚糖 肽聚糖12 芽殖13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繁殖菌丝14 毛霉 根霉 曲霉 青霉二、选择题1 B 2 B 3 B 4 B 5 C6 B 7 C 8 C 9 B 10 D11 B 12 C 13 B 14 B 15 A/B16 B 17 C 18 B 19 B 20 C21 C 22 C 23 C 24 C 25 B 26 B 27 A 28 B 29 D 三、判断1 2 3 4 5 6四、名词解释1 指那些菌丝体较
8、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2 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3 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汲取养料的功能4 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5 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6 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7 形成喙状突起而联合后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8 孢子丝:放线菌的气生菌丝进一步成熟,分化成的结构。9 膨大细胞的原生质分化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周围出现一个壁,将细胞质包起来10 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成藕节状的细胞串11 由于酵母菌的生长与无性繁
9、殖,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酵母菌停止芽殖,此时通过细胞核的减数分裂的过程在细胞内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四个单倍体细胞13霉菌菌丝不存在隔膜的菌丝14霉菌菌丝存在隔膜的菌丝五1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3 Candida utilis4 Penicilliun chrysogenum5 Aspergillus niger 6 Aspergillus flavus7 Rhizopus nigricans8 Neurospora crassa六1 1)根霉:无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孢囊孢子;是接合菌亚门根霉
10、属。 青霉:有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青霉属 2)根霉:有假根和匍匐菌丝,根霉孢子囊基部有囊托而无囊领。孢子囊是根霉的无性繁殖体,内含无数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型的孢囊孢子。有性繁殖形成结合孢子。 青霉:菌落有绒状,絮状,绳状和束状等不同形态。青霉的菌丝体产生长而直的分生孢子梗。上半部分产生对称或不对称的扫帚状分支,着生几轮小梗,小梗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至卵形的绿色分生孢子。2 霉菌是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 功能:1)工业应用:发酵生产 2)在食品制造方面:酱油和酿造 3)科学研究 4)引起工农业产品霉变3 酵母
11、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霉菌的繁殖方式: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进行繁殖。 结构简单的子实体: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头、孢子囊) 有性繁殖(担子) 复杂的子实体: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 有性繁殖(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七综述题菌落特征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细胞的结构类别单细胞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菌丝状微生物菌丝状微生物细胞壁肽聚糖葡聚糖和甘露聚糖肽聚糖几丁质细胞膜无甾醇有甾醇无甾醇有甾醇形态特征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大而分化细而均匀粗而分化群 体 特 征外观特点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大而突起小而紧
12、密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菌落透明度透明或稍透明稍透明不透明不透明菌落颜色多样单调,一般呈乳汁或矿烛色十分多样十分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差异相同相同一般不同一般不同菌落边缘一般看不到细胞可见球状,卵圆状或假丝状细胞有时可见细丝状细胞可见粗丝状细胞繁殖方式二均分裂无性繁殖(芽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裂殖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进行繁殖(子实体)第三章 病毒一填空1 温和噬菌体2烈性噬菌体3 核酸4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5 核酸,蛋白质外壳,不敏感,敏感6 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7 寄生,宿主细胞,吸附,侵入,增殖,装配,释放8 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9 注射 内吞作用 与蛋白膜融合 移位10 双层平板法 电镜
13、直接计数法 光电比浊计数法免疫沉淀法等 11 朊病毒12 dsDNA13 类 拟病毒 朊14 5109 (题中106应为106)15 吸附 侵入 增殖 装配 释放二选择题1 C 2A 3 C 4 B 5C 6C 7C 8B 9 B 10D三、判断题1 2 3 4四、名词解释(略)五:简答题1 病毒的特征: (1)形体及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 就是RNA,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的繁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存在,并可长期保存其侵染活力;对一般抗生素
14、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2 噬菌体效价:每毫升试样所含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的粒子数。 方法: 1 双层平板法: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的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冷凝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代测噬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再试管中摇抣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下保温,一般在10多个小时后对噬菌体进行计数。 2 电镜直接计数法。 3 分光光度法3 答 : 当噬菌体与其相适应的特异宿主在水环境中发生偶然的碰撞后,如果尾丝间断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见教
15、材P69六、综述题1见教材P79 2、细菌酵母菌病毒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弧菌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群体形态:包涵体,噬菌斑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结构细胞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细胞壁:甘露聚糖葡聚糖细胞膜:甾醇病毒粒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大小0.55微米2.5104.521微米很小,20200纳米繁殖方式裂殖,芽殖多数营出芽繁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囊孢子吸附 ,侵入 ,增殖 ,成熟,释放生活条件水生性较强pH为7.08.0常生活在含糖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pH 为3.86.0在宿主体内,一般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3、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裂殖(细菌),芽殖(酵母),借孢
16、子、借菌丝繁殖(放线菌),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繁殖(酵母) 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繁殖(酵母菌), 菌丝体特化形式(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繁殖(霉菌) 噬菌体的繁殖:吸附 侵入 增殖 成熟 裂解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一填空1碳源 氮源 能源 生长因子 无机盐 水2提供能量 提供碳源 糖 复杂蛋白质 脂类 二氧化碳 NaHCO3 3 蛋白质 尿素 核酸 铵盐 硝酸盐,C.H.O.N AA异养微生物 N.H或N.O AA自养微生物4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性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5 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6 维生素 碱基 卟啉 调节代谢产物 参与酶
17、和核酸的合成 维持正常代谢7 目的明确 营养协调 理化适宜 经济节约8 调节pH值,使pH值稳定9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10 牛肉膏 蛋白质 硝酸盐 铵盐 尿素 11 鞭毛12 培养基 13 加压蒸气灭菌14 麦芽汁培养基15 浇注平板 涂布平板16 蓝黑色金属光泽17 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 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二选择题1 A 2A 3D 4D 5D 6D 7B 8C 9A 10D11A 12C 13A 14C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D 22B 23C 24D三、判断题1 2 3 4 5 6四、名词解释(略)五、简答题1、
18、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德,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作用的混合型养料。(1) 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做分类: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这是一类营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又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成分的培养基。组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2) 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做分类液体培养基:一类呈液体的培养基,在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培养微生物。固体培养基: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
19、的凝固剂而配制成的半固态的培养基。脱水培养基:含有除水以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养基,使用时只要加入适量水并加以灭菌即可,是一类既成分精确又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培养基。(3) 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做分类: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2、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1) 单纯扩散:又称被动运送,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的参与下,单词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的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2) 促进扩散:指运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
20、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底协助但不耗能底一类物质扩散运送方式。(3)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物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3 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基本碳源实例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光无机物二氧化碳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光有机物二氧化碳及简单有机物红螺菌科的细菌光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无机物无机物二氧化碳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4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代谢能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逆浓度运输不能不能能载体蛋白不需要需要需要选
21、择性无高度的立体专一性高度的立体专一性六综述题:1 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四个原则:(1) 目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运用自己丰富的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知识,可为提出最佳实验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2) 营养协调:对微生物细胞组成元素的调查或分析,是设计培养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3) 理化适宜:指培养基的PH值,渗透压,水活度和氧化还原时等物理化学条件较为适宜。(4) 经济节约:以粗代精,以野代家,以废代好,以简到繁,以纤代糖,以烃代糖,以国代进4种方法:(1) 生态模拟:在自然条件下,具有某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环境,必存在着该微生物所必须的,营养等其他条件。(2) 参阅文献:任何科技工作者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习题集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