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doc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精品文档.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作者:张忠仁/苑景亮主题类号:G1教育学 【 文献号 】1-137 【原文出处】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200002 【原刊页号】4952 【分 类 号】G1 【分 类 名】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06 【 标 题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 作 者 】张忠仁/苑景亮 【作者简介】锦州师范学院,锦州,121000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回答什么是创造力及创造型人材的人格和行为的特征,还讨论了文化传统、国家的科技战略、教育因素对创造型人材成长的影响,并提
2、出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关 键 词】创造力/文化传统/科技战略/教育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333(2000)02004904 一、创造力与创造型人材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性和标志。社会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一个民族称雄于世界,依赖于一大批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一个人要成材,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材。人材的培养是现代社会最迫切的任务,对于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
3、觉,从而尽可能地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 在心理学上,创造力是一个非常复杂、颇有争议的概念。在众多研究者中有人强调主观创新,有人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人侧重创造过程,有人侧重创造的结果。有些学者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注: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页。)采用这一定义的理由有二:一是个人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因此,根据产品来判定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合理的;二是产品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把握,根据产品或成果来判定创造力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创造力
4、测验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但是,有人提出有没有创造力和有没有创造性产品不是一回事。以创造性的产品判定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可行的,但不能肯定尚没有创造性产品的人就一定不具备创造力。因为具有创造力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出创造性产品来,创造性产品的产生除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外,还需要相关的知识、技能、机遇和环境条件等。由此可知,创造力有潜在和显现的两种状态。创造力的潜在状态是指创造力以某种心理行为能力的静态形式存在,它从主体角度提供并保证产生出创造性产品的可能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有些学者又把创造力定义为:“在特定目的和条件下,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注: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5、,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页。)这一定义对于教育工作更有意义,因为学校教育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潜能,多数人的创造性产品的生产是在走出学校以后完成的。 诸多研究者们一般从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创造型人材进行描述。蔡惠京等人在创造力开发(1997年版)一书中提出创造型的人材在个性上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具有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产生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强烈的创造意识,不可能去从事创造活动。(2)具有造福于人类的远大理想。 在科学史上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人,大多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造福于人类的远大理想。(3)大无畏的勇气。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陡峭的山路。 这种大无畏
6、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就表现为在学习和研究中不畏劳苦和艰难、不惧风险和失败上。(4)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意志。 创造过程是艰难而又漫长的,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不会完成创造性的业绩。 俞国良在1996年出版的创造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提出创造型学生个性的主要特征:(1)兴趣广泛, 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2)目标专一,有毅力,这主要表现为坚持不懈地努力, 为达到目的而百折不挠,敢于冒风险而标新立异;(3)独立性强, 喜欢独立行事,有强烈的独立性要求;(4)自信心强, 深信自己的作为是有价值的;(5)对创造充满热情,有高度的责任感,感情易冲动且精力旺盛;(6)一丝不苟,
7、他们总是严峻地审视周围,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世界。 关于创造型学生行为特征的研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1974年的调查。他对87名教育家做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5 种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其中被提到的次数较多的行为特征是: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个人主义;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不随大流,不过分依赖集体的意志;主意多,喜欢搞试验;顽强、坚韧、喜欢虚构,富于幻想。 二、文化传统与个人创造力的发展 文化传统是历史构成的,是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构成文化传统的内在要素有四个方面:民族创造力的表现形态、民族共同的心理素
8、质、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传统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以一种强大力量作用于现实和未来,现实的教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创造力的发展。鉴于我国一千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批评,并指出传统文化对青年一代创造力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哲学,窒息了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先导,而自西汉董仲舒以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就成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思想,因循守旧成了人们言行的典范。与之相适应的是,一千多年来科举考试内容很少超出“四书五
9、经”,学习方法一律是死记硬背。这种陈腐的哲学思想、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和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严重地阻碍着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这些观念已经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经过上千年的沉积,它的消极影响仍然不可低估。许多有识之士都对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提出了批评。 2、平均主义和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动机。 在长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个心理定势,压制着拔尖人材的成长,在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谁都不敢超出别人。平均主义的观念、中庸的意识不鼓励通过个人的奋斗超过别人,而是怂恿落后者去压制掠夺拔尖者,鼓吹不分青红皂白的“杀富济贫”。久之,人们求异思维的能
10、力钝化了,个体创造的动机被扼杀了,而这两者恰恰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和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认识到了没有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就不会有整个民族的发展,没有个体对有差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于是国家健全法制以保护个性,完善竞争机制,以激发个体的创造潜力。现在,在否定平均主义和中庸观念上已经收效显著,但是坐井观天、小富即安、胸无大志的心态依然流行,它正是中庸观念的余音,限制着民族创造力的发展。 3、忽视个性的文化取向妨碍了独立性人格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侧重群体的发展,忽视个性。重视人的群体性和共性的培养,要求人们把群体价值置于个体价值之上,迫使个体的需要服从于群体和社会
11、的需要,以共性来铸造个性。和西方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的文化形态相比,这是我们民族道德品质优良的一面,但是它过分地贬低了个体的价值,使人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妨碍了个性的自由与多样化的发展。而自主性和独立性、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恰恰是个体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一个只知依附于别人的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的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呢?怎么能在科研中实现前无古人的创造?又怎么能在技术发明中跨上无以伦比的高度?现代文明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我们努力培养青年一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格,为创造性人材的崛起奠定人格的基石。因此,要发展个体的创造力必须在民族文化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必须打破平均主
12、义,强化竞争机制,鼓励个人创造;必须重视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格特征。 三、国家的科技战略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指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战略制约着人们创造的积极性,制约着教育对人材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从而规定着整个社会的创造型人材的性质、规模和方向。汤浅光朝关于世界科技史上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证实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战略与社会上创造型人材成长的密切关系。 1962年汤浅光朝用统计学方法表述了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提出了汤氏定义:“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当时世界科学成果总数的25,这个国家被称为科学中心,持续的时间为科学兴隆期。”(注: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
13、293294页。)从16世纪到现在,科学中心从意大利到美国已经发生了五次转移。第一次科学中心是1540年1610年的意大利,其科技的重点被确定为运动学,此后出现了以伽利略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和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伟大的艺术家。第二个科学中心是1600年1730年的英国,与其工业发展的战略相适应,其科技重点是力学,于是产生了牛顿、波义耳、哈雷等一大批科学家。第三个中心是17001830年的法国,它在赶超英国的过程中,把科学中心放在热学和化学上,产生了拉瓦锡、安培、居维叶等一大批科学家。第四个中心是1810年1920年的德国,它为满足军备扩张的需要,把科技发展的重点定为化学和电磁学,涌现出爱因
14、斯坦和李比希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第五个中心是1920年至今的美国,它为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把科技发展的重点放在核物理学上,这个时期出现了李政道、杨振宁、费米、维纳等一大批创造性人材。最后的结论是正确的科技战略是创造性人材涌现出来的关键和根本。 正确的科技政策是创造型人材的催生剂。一个国家的科技战略是通过科技政策来体现的,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是人材。只有鼓励科学创造,才会调动人们创造的积极性,创造型人材才会涌现。一些研究者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时,提出了以下几条促进创造型人材成长的措施:(1)大力宣传国家的科技战略思想,激发全民的创造动机, 最大限度地调动具有创造潜力的人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15、2)集中足够的人员、资金、设备、情报,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组织高水平的科研中心;(3)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使创造者获得丰厚的报酬, 调动他们进行创造的积极性;(4)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材管理制度, 允许创造者根据自身的专长和爱好选择创造目标,允许各学派的出现和各种观点的争论。 四、学校教育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 认识与实践 对教育与创造力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个世纪以前以遗传学家高尔顿为代表的时期。高尔顿提出创造力是天才的产物,创造能力来自于遗传,教育与学习的努力都与创造力无缘。第二个时期是本世纪50年代。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创造力是遗传和学习的共同结果,马斯洛将创造能
16、力分为两个层级:第一级为人具有独特才能的表现,有复杂高尚的特性,这是先天的禀赋;第二级为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这是努力学习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创造学的基本观点: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没有达到天赋的极限,所以要重视教育,以使人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类的创造力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而发展。纵观历史,从1860年至今四个科学中心都是以本国的名牌大学为依托。名牌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一批科学文化上的精英和极具创造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法国巴黎大学的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原子核化学实验室是现代核物理学的圣地,这里走出了皮埃尔
17、居里夫妇和钱三强等现代科学巨匠。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生中有6位美国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的财团巨头。斯坦福大学集中了数以千计的当代电子技术界的一流科学家。只有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创造性人才。 创造型的教师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是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主体,是学生行为的榜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所谓创造性的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注: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8页。)美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 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
18、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说明教师的创造性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把创造型教师的特征概括如下:(1)具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观。 教师应抛开以自己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教材为主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使严格纪律的课堂气氛改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2)鼓励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发掘内在潜力。(3)尊重学生个性。创造型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创造型教师不是压制这种个性,而是尊重这种个性,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4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
19、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不做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5 )重视实践。许多经验都证明了实践对于人的创造力的开发的重要性。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践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兴趣与积极的态度。启发式源于我国孔子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运用的问答式、讨论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方法被统称为启发式。传统的教学专重学生的记忆,把记忆已有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知识或经验是创造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响 创造力 发展 社会环境 因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