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006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化学006学习PPT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006学习PPT教案.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第六章气体交换 呼 吸2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呼吸进行的条件 气体必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 一、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 二、动物的气体交换 呼吸 3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一、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气孔、皮孔,气体交换面在体内,保持湿润。( (一) )叶和气孔 (气体交换的细胞表面积叶表面积)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transpiration) 作用:湿润、散热( (二) )茎和根的气体交换 茎:幼茎气孔;老茎皮孔。 根:无特化气体通道。 根毛和幼根表皮, 体内间隙。4普通生物学 第
2、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二、动物的气体交换 呼吸(一)水生动物(二)陆生动物(三)鸟类的呼吸系统(四)人的呼吸系统5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一)水生动物 1. 无专门呼吸器官 2. 体表(皮肤)呼吸 3. 鳃呼吸 4. 其他形式呼吸器官 1.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 整个细胞的表面; 小型多细胞动物(海绵、水螅等) 身体 两层细胞; 每个细胞 直接与水接触6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2. 体表(皮肤)呼吸 蜗虫、水生蚯蚓等; 沙蚕 皮肤; 肉足(疣足) P291 图12 - 14 起源:体壁(皮肤)外伸物; 功能
3、:运动、呼吸(血管鳃)7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3. 鳃呼吸 河蚌 P140, 图6 - 3、鱼 P139,图6 - 2 鳃的起源:体壁(皮肤)外伸物; 鳃的特点 表面积大 血管丰富(血管鳃) 壁薄(仅1-2层细胞) 制造水流:口、鳃盖的张闭(鱼); 鳃表纤毛摆动(河蚌) 逆流交换:水流、血流方向相反8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4. 其他形式(自学) 体壁皮肤 内陷、分化的产物; 消化道 内陷、分化的产物; 其他形式 呼吸树:海参(直肠泄殖腔) (P140 图6 - 3) 直肠鳃:蜻蜓幼虫(稚虫)(气管鳃) 尾鳃:豆娘幼虫(稚虫)(气管鳃) (
4、接下页)9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水生昆虫:气管 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到水面上呼吸; 呼吸管:伸出水面呼吸 物理鳃:从水中获得溶解氧 构造:绒毛(翅下、体背面、整个体表) 机制:呼吸 气泡内氧分压下降 水中溶解氧 进入气泡; 生活环境:水温低、含氧量高(湍急山溪)10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二)陆生动物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陆涡虫、蚯蚓等 皮肤呼吸 潮湿环境 保持皮肤湿润 专门的呼吸器官 陆生动物呼吸时面临的问题 空气干燥 呼吸器官失水 解决办法: 专门的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深藏体内; 足够的面积; 气体的运输11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
5、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陆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1. 书肺(自学); 2. 气管; 3. 肺1(自学) 蜘蛛 P142,图6 - 4 1- 2对 腹部腹面囊状内陷 与书鳃(鲎)同源; 书叶状 故名; 书肺孔 保水12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2. 气管 P 142, 图 6 - 5,A & B 陆生节肢动物(马陆、蜈蚣、蜘蛛、昆虫等) 起源:体壁皮肤内陷 气管系统:气孔、气管、支气管、微气管 几丁质环纹 支持 气孔开闭的调节 气温、运动、生理状况 瓣膜 控制开闭; 交替开闭; 开放的对数、频率、时间长短 (接下页) 13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6、 蝗虫: 气孔:10对(胸2、腹8) 前4对 进气;后6对 排气 交替开放 跳蚤:8对气孔 平时:仅第1、8对开放 间隔时间长( 5-10秒/次) 高温、运动时 频率 快 开放时间 长 开放气孔 多 雌性吸血后(卵巢发育):全部开放 14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昆虫气体运输的特点 微气管 直接送到组织、细胞 血液不运输气体 优点:高度适应陆生干燥环境 缺点:不适用于大型动物15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3. 肺: (1) 陆生蜗牛(自学) (2) 脊椎动物(1) 陆生蜗牛 “肺(囊)” P142, 图 6 - 5 血管丰富 不是真正的肺 外套
7、膜(体壁)的一部分; 与脊椎动物的肺不是同源器官16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2) 脊椎动物 肺鱼、总鳍鱼; 有尾两栖类(蝾螈)(自学); 无尾两栖类(蛙、蟾蜍); 爬行类(龟、鳖、蜥蜴、蛇); 鸟类、哺乳类17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肺鱼、总鳍鱼 呼吸器官 鳃 主要呼吸器官 “肺”(鳔):干旱、陆上迁徙时 外鼻孔 鼻腔 内鼻孔 口腔 食道 鳔管 鳔 过渡类型:水生 陆生; 鳔:陆生动物肺的前身(同源器官)18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有尾两栖类(蝾螈)(自学) 肺 成体、简单(无分隔); 皮肤; 鳃 幼体有,成体
8、有或无 无尾两栖类(蛙、蟾蜍) 幼体:鳃(成体无); 成体:肺 分隔简单、空泡状; 皮肤 湿润 失水;19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 爬行类(龟、鳖、蜥蜴、蛇) 肺 发达(海绵状) 鸟类、哺乳类 肺 高度发达(海绵状); 高代谢率,恒温20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三)鸟类的呼吸系统 鼻 咽 喉 气管 (鸣管) 支气管 肺 1. 鸣管; 2. 肺; 3. 气囊; 4. 呼吸过程; 5. 呼吸特点21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1. 鸣管 P. 143, 图6 - 6 特点 不同于哺乳类 位置:气管下方、气管与支气管之间 哺
9、乳类 喉 气管上方; 构造: 鸣膜 1对; 鸣肌 气管外; 哺乳类 声带 喉内; 发声:呼、吸气时均能发声; 哺乳类 呼气时才能发声22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2. 肺 特点(不同于哺乳动物) 无肺泡 网状微气管组成 微气管 网状(两端均与支气管相通) (肺泡 泡状盲端) 气流在微气管中单向流动 支气管 微气管 支气管23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3. 气囊 P144, 图 6 - 7, A 分布:身体各处,包括骨骼 功能 减轻比重 利于飞翔; 冷却降温系统 剧烈飞行运动 大量的热; 帮助呼吸:储存新鲜空气(见下页)24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
10、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4. 呼吸过程 P144, 图 6 - 7, B 吸气 前、后气囊 扩张; 肺内废气 前气囊(储存); 外界空气 气管 肺(第一次气体交换) 后气囊(储存) 呼气 前气囊压缩 囊内废气 支气管 体外; 后气囊压缩 囊内新鲜空气 肺(第二次气体体交换)25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气体交换5. 呼吸特点 气体在肺内单向流动 P144, 图 6 - 7, B 双重呼气: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呼、吸气时均有新鲜空气进入肺, 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逆流交换 P144, 图 6 - 7, B 高效率:适应高代谢率26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六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006 学习 PPT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