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污染学习PPT教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污染学习PPT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污染学习PPT教案.ppt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第一节 真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真菌的种类很多,其形态和构造也比较复杂。有的真菌为单细胞,如酵母菌和部分霉菌。有的真菌为多细胞,如食用菌和大多数霉菌。虽然有些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酱、制造面包等,但有些真菌也通过食品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如大型真菌(蘑菇)可一引起食物中毒,一些真菌如假丝酵母、隐球酵母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的感染。但真菌中对食品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霉菌,霉菌毒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详见第三章。第二节 细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我国的食物中毒中,细菌中毒事故占98.5% ,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人类关系密切
2、。有些食品如食醋、味精及多种氨基酸都是应用细菌制造的。但是,很多细菌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其中很大部分是经食品传播的。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两大类。凡食用含有大量病原菌的食物引起消化道感染而造成的疾病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凡食用由于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的食物所造成的中毒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一、沙门菌属1、生物学特性 沙门菌呈杆状,多数具运动性,有2000多个血清型,不产生芽孢,革兰染色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但在1820也能繁殖。2、食物中毒机制和症状 沙门菌食物中毒属于感染性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了含有大量寄主专一沙门菌的食品而引起的。杀门菌具有侵袭力,从肠腔进入
3、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些症状一般还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视觉模糊、中等程度发热。3、控制措施 根据沙门菌污染食品的方式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减少沙门菌对食品的污染。因为食品的沙门菌污染主要来源于动物,所以采取减少动物携带沙门菌是最根本的措施。沙门菌对热敏感,消除食品中沙门菌的最常用方法是热加工,普通 的巴氏消毒和烹饪条件就足以杀死沙门菌。采用酸化或降低水分活度也可以消除食品中的沙门菌。二、大肠杆菌1、生物学特性 为革兰染色阴性的直杆菌,兼性厌氧。生长温度为1545,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有的菌株对热有抵抗力,可抵抗60或5560分钟。2、食物中
4、毒症状 大肠杆菌可以引起婴儿、甚至所有年龄段人的急性肠炎、引起旅行者腹泻、痢疾、出血性结肠炎等。3、控制措施 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措施可以参考沙门菌,但因为大肠杆菌比较容易侵袭少年儿童,所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三、志贺菌属(痢疾杆菌)1、生物学特性 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志贺菌属细菌有 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营养要求不高,适宜生长温度为1048,最适生长PH为68。致病数:10-200个可致病,死亡率高.2、食物中毒机制和症状 引起细菌性痢疾,潜伏期13d。志贺菌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为慢性。志贺菌致病因子有3种:侵袭力、内毒素和外毒
5、素。3、控制措施 志贺菌可以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确定毒素和毒性因子的致病作用。预防和控制志贺菌病首先要求患者不得从事食品处理,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有良好的个人卫生。四、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属1、生物学特性 为革兰染色阴性球杆菌,无芽孢,无荚膜,25培养时有周身鞭毛,但37时则很少有鞭毛,生长温度为-245 ,最适生长温度为2229,是一种独特的嗜冷病原菌。2、食物中毒机制和症状 小肠结肠耶尔森菌会引起胃肠炎、结核病、阑尾炎、反应型关节炎、腹膜炎等。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具有侵袭性,对组织的侵袭性与它产生的外膜蛋白有关。小肠结肠耶尔森菌产生菌体表面抗原,诱发抗细胞外杀伤作用,但不增加对吞噬
6、细胞的抵抗力,从而协助病原菌的扩散。3、控制措施 耶尔森菌对热、氯化钠、高酸敏感。杀死沙门菌的环境条件均可杀死耶尔森菌。但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可以在冷藏条件下生长。五、空肠弯曲菌1、生物学特性 形态细长,呈弧长形,螺旋形或S形。有鞭毛,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微需氧,在3637生长良好。抵抗力较弱,培养物放置冰箱中很快死亡。2、食物中毒机制和症状 常通过污染牛奶、水源等被摄入、也可与动物直接接触被感染。食物中毒症状微痉挛性腹痛、腹泻、头痛、不适、发热等。该菌在小肠内繁殖,侵入上皮细胞引起炎症。3控制措施 有效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适当的巴氏消毒和烹饪处理、巴氏消毒可以消除奶中的弯曲菌。接触过生肉或其他可
7、能受到污染的食品的用具、设备、案板,应经适当的清洗和消毒。六、副溶血性弧菌1、生物学特性 副溶血性弧菌是革兰阴性无芽孢、兼性厌氧菌,菌体偏端有单生鞭毛。生长最适条件是37 、PH值8.08.5、食盐浓度2.53。食盐浓度为0.50.7时也可生长,若盐浓度再低,则不能生长。对酸敏感、不耐热。2、食物中毒机制和症状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状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和寒战等。3、控制措施 预防人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时加强饮食卫生,预防细菌在未烹饪食品中的繁殖,以及预防烹饪食品的中污染。七、金黄色葡萄球菌1、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
8、运动,兼性厌氧或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孢菌。耐盐性较强。2、食物中毒机制和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进食含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后16h,先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继以腹泻。3、控制措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需要4个条件:(1)食品受到产生肠毒素金黄色球菌的污染;(2)食品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条件;(3)食品保持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条件下,细菌产生肠毒素;(4)食品被消费。 由以上可看出,控制温度适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最有效途径,同时适当的冷藏和冷冻也是重要的措施。八、肉毒梭菌1、生物学特性 肉毒梭菌是革兰阳性粗短杆菌,有
9、鞭毛、无荚膜。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5 左右,严格厌氧。它是引起食物中毒病原菌中对热抵抗力最强的菌种之一。所以,罐头的杀菌效果,一般以肉毒梭菌为指示细菌。2、食物中毒症状和疾病本质 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单纯的毒素型中毒,称为肉毒中毒,而非细菌引起的感染。症状主要是神经末梢麻痹。肉毒中毒发生的机理是肉毒梭菌产生的神经外毒素即肉毒毒素。该毒素对热的抵抗力较低。80 20min或100 5min,即可破坏其毒性。3、控制措施 典型的预防毒素中毒的方法是通过热处理减少食品种肉毒梭菌繁殖体和芽孢的数量,如罐装食品采用的高压蒸汽灭菌,也可使用较低的处理温度结合其他控制措施。除此之外,冷藏是易腐烂的真空包装
10、肉制品的重要的控制措施。九、单核细胞李斯特菌1、生物学特性 该菌为球杆状,常成双排列。革兰染色阳性,有鞭毛、无芽孢、产生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生长温度范围为145 。pH广泛(6-8),死亡率高.2、食物中毒症状 该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成年人和新生儿 都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等。3、控制措施 应从食品加工的原料开始控制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出现。采取严厉的措施,暴露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的污染环节,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评估,这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十, 其它细菌1,霍乱弧菌 江河入海口,海水.主要为海产品2,炭疽芽孢杆菌 食草动物发病率高,可传染给人3,结核分枝杆菌 人,畜,
11、 禽均可患4,布鲁杆菌 人畜共患5,产气夹膜梭菌 被粪便污染第三节 病毒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病毒是非常小的微生物,引起植物、动物和人类的许多疾病,这些感染不是随机发生的,每类病毒有它自己的典型的宿主范围。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血液、食品、接触动物等。在食源性感染中,最相关的是那些感染肠道细菌,并经粪便或呕吐物排泄出来的病毒。食源性病毒感染的特点如下:1、只需较少的病毒即可引起感染。2、从病毒感染者的粪便中可以排出大量病毒粒子。3、需要特异活细胞才能繁殖,因此在食品和水中不进行繁殖。4、食源性病毒在环境中相当稳定,对酸普遍有耐受性。一、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引起传染性肝炎。引起病毒性肝炎的
12、病毒有7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型肝炎病毒。经食品传播的肝炎病毒有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特性 甲型肝炎病毒(HAV)甲型肝炎病毒比较耐热,60 1h不被灭活,对酸处理有抵抗力。置于4、-20、-70条件下,不能改变其形态活破坏其传染性,但100加热5min可将其杀死。 戊型肝炎病毒(HEV)对高盐、氯仿等敏感,有2个基因型。2、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1)甲型肝炎病毒 引起甲型肝炎或甲型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为1550d,表现为突然发热、不适、恶心、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数日后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甲型肝炎以秋冬季节发生为主,通过摄食污染了的守旧派和饮水发生感染。病毒经口入侵人体后,在咽
13、部或唾液腺中早期增殖,然后在肠黏膜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并侵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最终侵犯肝脏。(2)戊型肝炎病毒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为1060d,临床表现为急性戊型肝炎等,症状为食欲减退、腹痛、关节痛和发热。戊型肝炎病毒经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内复制,再经肝细胞释放到血液和胆汁中,然后经粪便排出体外。3、控制措施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污染食品和水源,并经口传染,因此加强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是预防的主要环节。接种甲肝疫苗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向患者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减轻针状的作用。二、疯牛病病原 疯牛病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BSE),有报道认为疯牛病和人的传染性病毒性痴呆或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污染 食品 安全性 学习 PPT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