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3-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件.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3-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3-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 3节化学平衡的移动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考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落实基础落实基础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v(正)v(逆),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相等,在新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发生移动。(3)v(正
2、)p+q,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转化率都增大;若m+n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解析: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体系中n(CO)增大;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n(CO)增大;总结果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因为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增大CO的转化率;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压强改变对平衡不产生影响。所以压强增大,CO转化率升高,在题图中,同一温度下,CO转化率高的对应压强大,则p3p
3、2p1。-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考点二化学平衡图像落实基础落实基础1.解题思路和方法 -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2.解题技巧(1)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反应速率快,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2)定一议二:在含量T/p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因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的改变)。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19-考点一考点二考
4、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3)其他如下图所示曲线,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某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中标出的1、2、3、4四个点,v(正)v(逆)的点是3,v(正)0,p2p1B.反应:H0,T10,T2T1(或H0,T2T1)D.反应:HT1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反应温度升高(A)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T2,B错误;C项中,当H0时,高温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当H0时,低温有利于平衡的正向移动,C的平衡体积分数高,故C项正确;H0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K增大
5、。(2)该题中的C项,增加SO2的浓度,化学平衡怎样移动?CO的转化率怎样变化?答案:增加SO2的浓度,化学平衡将向左移动,使CO的转化率降低。(3)该题中的D项,若将x轴改为压强,是否合理?答案:不合理。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使CO的转化率降低。-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高考微题组(2015广东理综节选)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HClT曲线如图所示,则总反应的H0(填“”“=”或“液态(l)固态(s)。(3)熵变(S)=反应产物的总熵-反应物的总熵
6、-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查角度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例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B.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断依据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一定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A项,由吉布斯自由能G=H-TS0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可知,当H0时该反应一定自发,A错误,B正确;C项,焓变和熵变均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唯一条件,应综合考虑,
7、错误;D项,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 B-3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基础梳理考点突破方法指导方法指导结合反应方向的判据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H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反应;H0,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反应;H0,S0,S0的反应高温下是自发反应。-37-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切入点,化学平衡知识在化工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调控化工生产中的反应条件,使反应向我们理想的方向进
8、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以具体的物质制备为依托,综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型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38-一、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1.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2.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3.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4.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5.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6.工业生产中既不能片面地追求高转化率,也不能只追求高反应速率,应寻找比较高的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
9、件。-39-二、化工生产中需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及催化剂的影响。2.原料的循环利用,反应热的综合利用。3.产物的污染处理。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5.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40-41-(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中制氢气原理如下:对于反应,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增大水蒸气浓度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利用反应,将
10、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转化率为。 -42-(3)图1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 图1图2 -43
11、-44-45-46-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一定条件下,在合成氨反应中N2和H2按何种比例加入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NH3的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答案:n(N2) n(H2)=1 3即等于计量数之比时达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最高。2.当加入的n(N2) n(H2)=1 3时二者的平衡转化率满足什么关系?答案:按计量数之比加入反应物时,它们的平衡转化率相等。-47-对点训练对点训练1.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故温度越高越好B.硫酸工业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提高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C.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作阴极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7.3 化学平衡 移动 化学反应 进行 方向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