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摩托车行业分析.doc
《我国摩托车行业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摩托车行业分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我国摩托车行业分析.精品文档.我国摩托车行业分析一、 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摩托车现整车年综合生产能力1500万辆,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50%,连续七年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2003年生产量达1465.7万辆,同比增长12.9%;销售量达到1475万辆,同比增长12.92%,产销比达100.66%,利润总额21.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75%。2004年19月份,生产量1261万辆,同比增长20.78%;销售量1255万,同比增长18.85%,利润总额7.81亿元,同比增长74.01%。预计至2004年底,产销量将再创历
2、史新高,继续保持销大于产的局面。2003年,出口300 万辆,出口到159 个国家,直接创汇7 亿多美元。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总量超过1600多家,恶性竞争严重,再加上近年各大城市的“禁摩”政策,行业利润从1995年的22.3亿元降至2002年的-7.4亿元,全行业亏损严重。从2003年开始,经济运行质量有所好转,行业利润达7亿元,但大部分企业仍然亏损,企业分化加剧。二、行业市场状况分析1、产品结构分析两轮车是市场的主要车型,占约90%左右。小于50ML(轻便)车、100ML、110ML、125ML和150ML五大排量的摩托车主宰市场,占全部总量的92%,比上年度高出0.82个百分点,产量进一步
3、向五大排量车集中;125ML车为51.39%,位居各排量之首,同比增长1.46个百分点,占行业总产量一半以上;100ML车为17.89%,居第二位,同比下降1.94 个百分点;110ML 车达8.75%,位于第三,同比增长1.23 个百分点,呈前低后高的上升态势;轻便车为7.93%,位居第四,同比增长0.4 个百分点;150ML车占6.04%;四冲程车比重较前二年有所下降。产品集中度过高,使产品趋于同质化。2、区域保有量及市场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摩托车的人均保有量(每千人)较高,广东省78.7辆,为全国之首;山东、江苏、海南、福建等地区的保有量为50-59辆;中西部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均保有量较小
4、,仅为15辆左右;部分地区甚至不超过5辆,发展潜力相对较大。由此看来,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开放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对环保、交通管理的限制使摩托车市场不断萎缩,中西部及农村市场成为竞争重点。3、进出口分析(1)进口今年开始,我国对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继续下调,但是摩托车的进口总量没有因此增加。进口的摩托车主要以大排量的高档车型为主,需求量较少,现阶段对我国摩托车工业没有较大影响。(2)出口全国摩托车生产能力中约有280万辆出口,占总数的14弱,居世界第二。目前,已有约400多家企业和外贸公司做摩托车出口业务,近20家摩托车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摩托车产品
5、已远销五大洲约132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出口市场秩序混乱,部分企业把国内市场上的伪劣生产、无序竞争、竞相压价等做法带到了国际市场,导致企业在国外出口市场的效益快速下滑。出口价格从2001年每辆700美元降至2003每辆300多美元,某些企业目前只能靠的出口退税勉强维持。今年1月9月,我国摩托车出口量和金额,比去年同期分别猛降了10.3%和24.4%,在越南等某些区域市场,下滑幅度很明显。非洲成为出口第一大市场。但是单台车出口价为比上年高出7.83 美元,表明我国摩托车在海外市场价格战可能有所减弱,开始趋于理性竞争。4、地区结构分析我国摩托车企业按地域划分的“四大板块”是:重庆、江浙、广东。而这“
6、三大板块”是我国摩托车的重要生产基地,生产总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以上。重庆广东浙江江苏合计277.72173.51147.7484.75683.7231%20%17%10%78%6.294.077.281.9719.6129%19%34%9%91%(1)重庆在三大板块中,重庆居于领先地位,现有年产摩托车500万辆综合能力,有摩托车配件厂1000多家,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摩托车配套基地,拥有丰富的零部件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老工业基地的技术资源等优势。重庆摩托以低价格取胜,多中、低档摩托车,其消费群体主要在城镇、乡村。重庆摩托车行业发展存在如下问题:重庆摩企数量过多,良莠不齐,形成一
7、个“大杂烩”式的产业格局,导致重复引进,重复投资,产品结构趋同,竞争同质化;开发能力薄弱,相当企业停留在模仿、抄袭的低层次阶段,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不高。多数大中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配套、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相互重合,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了重庆摩托的整体竞争力。(2)广东广东摩托车行业早期得益于经营进口车贸易的市场灵活度与高档品味,以其高质量高性能将其消费群体界定为高收入阶层。同时,以国外技术、资本和管理为基础,结合国内的优势资源,综合竞争实力很强,尤其以江门为代表,形成了一个包含大长江集团、中裕集团、宝德、金豪、迪豪、云豹、鹤山南联等家摩托车整车企业,数十家摩托车配件厂,上百家摩托车贸易公司为
8、主体的摩托车产业群,具备年产万辆整车和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广东根据企业性质可分为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两大阵营。五羊本田和大长江集团是广东摩托车合资企业的两个代表,二者分别依托本田和铃木,以生产中高档骑式车和踏板车为主,产品技术优势明显,有很强的发展趋势。中小民营摩托车生产企业不少是从商家转变而来的,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心理,也了解整个销售思路,对服务意识与产品性能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他们推出的摩托车产品无论从外型还是到性价比往往比重庆和江浙地区的企业更有优势。不过,由于这些企业起步比较晚,从品牌树立到市场开发都还处于成长阶段,在市场上暂时不能与那些实力雄厚的老牌劲旅相抗衡。(3)江浙江浙地
9、区在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地位有些类似于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中的位置一样地生命顽强而富于活力,已经成为国内踏板车市场的领头羊。江浙地区以浙江钱江、南京金城、无锡众星、林芝山阳、江苏春兰、常州光阳等企业为代表,有较强的整体实力。该地区以生产6000元左右100l和125l的踏板车、骑式车和8000元左右的太子车为主。江浙板块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长期以来过于依赖踏板车,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研发投入相对偏低。在开发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还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另外,江浙地区和重庆有共同的弱点:产品档次总体偏低。尽管在近期满足农村和小城镇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从长远的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看,有较大风险。5、
10、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国内摩托车生产企业上千家,全行业生产能力达1500万辆,生产能力过剩,但年产超过50万辆的企业只有10家,规模经济不明显。从产销量来看,前10家企业的份额超过57%,比上年增加6%左右,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加强。同时,大长江集团和建设集团的增幅高过60%,其排名分别上升2位。排名单位产量份额销量份额1大长江集团100.996.89%104.637.09%2钱江集团98.116.70%98.286.66%3我国嘉陵96.886.61%96.066.51%4重庆力帆82.565.64%82.535.60%5隆鑫81.815.58%81.835.55%6新大洲本田78.84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摩托车 行业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