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精品文档.一、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第3页课堂活动,第4页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单元主题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单元主题图,引导学生通览市场购物图。让学生说一说,
2、图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整数乘法解决,哪些数学问题需要用小数乘法解决。(老师根据同学提出的问题选择板书) 问题 对应的算式(1)每千克白菜2.2元,买3千克多少元? 2.23(2)每千克西瓜1.6元,一个重4千克的西瓜多少元?1.64(3)每吨水3.45元,用8吨水需缴费多少元? 3.458(4)每千瓦时电0.52元,用86千瓦时电需缴费多少元? 0.5286(5)做1套演出服需用1.95米布,定做41套演出服要多少米布? 1.9541教师让学生选择以上会的算式进行计算,再进行交流。估计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则可顺势转入新课的探究,出示课题:小数乘整数。设计理念:计算都是在问题解决中出现,上课
3、时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数学算式。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1.教学例1 多媒体出示例l情境图。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西红柿4.2元,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思考呢?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充分地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意见:(1)用加法计算,因为4.26表示6个4.2相加。即:4.26=4.2+4.2+4.2+4.2+4.2+4.2=25.2(元)(2)把4.2元转化为42角,于是转化
4、为:426=252(角)=25.2(元)教师:这两种方法都解决了上面的问题,而且都是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的,真棒!老师对第2种解决方法很感兴趣,也请大家一块儿分享,把“元”转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转化成“角”的目的是把4.2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就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的问题。设计理念: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笔算,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对,这是转化的方法,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让我们再想想,除了用“角”来
5、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可把这个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学生讨论后回答:把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就变成整数了。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4.26 426=252引导学生讨论:4.2变成42,相当于小数点怎么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板书: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 42 6 252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吗?(没有)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为原来的1/10)板书:4. 2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4 2
6、6 6 25.2 缩小为原来的1/10 252要把积缩小为原来的100,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板书:所以4.26的积应该是多少?(25.2)教师: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元?在横式上写出得数,写清单位名称和答案。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我喜欢先把因数扩大成整数来乘,再把积缩小相同倍数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教师:老师也赞同你们的意见。这种方法就是先把小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再把得数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设计理念: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
7、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之处给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2.完成“试一试”指导学生完成例1的“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3.教学例2出示例2图,创设情境。教师:根据题目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24袋的糖果有多重?教师:根据题意,你能列出算式吗?能自己独立解决吗?(1)由学生独立分析与列式,得出0.7524。(2)交
8、流中可对学生作以下引导: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学生1:这里的小数位数是两位,不能把小数点点错了。学生2:我认为把0.75看成75与24相乘时,积的小数位数要注意是两位。(可以让学生结合板书进行回答)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中你能不能注意到这些呢?下面就来试一试。(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3页课堂活动。(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不计算,根据规律直接填空)组织学生议一议: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引导得出: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再返回解决引入课的其余问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
9、成后进行开火车式的报答案,讲算法。2.完成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四、全课小结教师: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谈谈收获,感受成功。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练习【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练习一第511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辨析、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相关的计算法则,培养良
10、好的计算习惯,树立自信。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分析错误,提出改进的策略,从而强化计算法则。2.乘积中间有0、末尾有0的笔算竖式。【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揭题 教师:这两天,我们都在研究与小数有关的乘法。你们会算了吗?出示练习题:直接写得数。0.63= 2.7410= 520.1= 5.3100= 900.6= 0.0041000= 80.5= 100.7= 20.24=独立计算,核对竖式。你哪些题做错了?什么原因?教师:“0.0041000=?”是怎么算的?“80.5=?”你是怎么想的?小结(并板书):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再点
11、上小数点,最后化简。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连线,集体订正。2.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积就跟着扩大或缩小。)3.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6题先回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注意强调单位。三、解决问题1.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810题 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分析题意,注意计算的准确性。2.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11题 每两人为一组,合作解决问题。小组研究,然后选择几个小组汇报。教师加强环保教育。四、全课总结教师:今天这
12、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好的经验愿意与大家分享?小数乘小数第1课时 小数乘小数(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第910页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2.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感受小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计算法则的正确使用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星期天,五(1)班两位同学分别测量了自己教室里的黑板和
13、学校操场边大黑板的长和宽。(课件出示测量情境:五(1)班教室里的黑板长、宽分别是3.1m、1.2m;操场边大黑板的长、宽分别是12m、3.1m)教师:你会算这两块黑板的面积吗?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这两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前面学过的?能算出来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揭示课题教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3.112的?教师:把3.112看作3112来计算,运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教师:3.11.2与3.112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3.112只有一个因数是小数,而3.11.2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教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小数乘小数。
14、(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设计理念:一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认知桥梁。通过比较3.11.2和3.11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1.教学例1 教师:面对这个算式,你想怎么解决?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得出共识:还是把它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学生: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这里只不过是整数也换成了小数。计算时也可以把另一位小数也同样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教师:当两个因数都转化成整数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讨论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主题板书:3.1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311.2 扩大到原来的10
15、倍 12 6.2 6231. 31 3.72 缩小为原来的1/100 372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太棒了!两个因数各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计算后,再把原算式的积缩小为原来的1/100,这样也不会改变原算式的大小。教师: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你们会确定吗?学生:在算出积后,数一数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和小数乘整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一样。2.解决例1第2问教师:如果漆这块黑板,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6kg,一共需要油漆多少千克?(1)引导学生列式解答,并说明计算的方法。(重点说一说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2)重点强化积为什么有
16、三位小数?这个位数是怎样得出的?(建议将它旁注在竖式旁:2+l=3(位)3.教学例2(1)教学例2,让学生自审题意,确定算法并列式。8.351.8=15.03(吨)答:这个月产奶15.03吨。(2)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算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算法)4.统一法则(1)教师引导:回顾前面已学的小数乘整数是怎么算的?与今天的小数乘小数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议一议,再交流。(3)通过比较与交流,发现小数乘法(无论是小数乘整数或是小数乘小数)的关键是: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中间的段落。(建议学生边读边用笔画出自己认为的关键词,与同桌议一议
17、)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比较和辨析,一定能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思考如何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二是重视对学生探索过程的引导。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历了“尝试计算探索规律应用规律总结方法”的过程。在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三、巩固运用学生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教科书第9页练习二第12题。(2)计算:3.54.8;2.970.3。(3)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第3题。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略)教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找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
18、算方法,希望你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第2课时 小数乘小数(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例3,第10页练习二第46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并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2.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规律、发现规律的数学能力。【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并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2.补零占位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出示练习:(1)不计算,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的积有几位小数。10
19、.362.3 0.786.22 18.335.01 0.02310.3(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32.5 6.251.2 350.32 0.250.14让学生先独立练习,教师巡视,并针对性地请几位同学板演,进而由0.250.14的计算发出困惑而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二)设计理念:关注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用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小数乘法的数学问题来揭示课题,不但能避免单纯的计算练习给学生带来的厌倦感,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二、教学新课教师先指明0.250.14出现的新情况,这正是本课要探究的内容,即积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20、?揭示例3:0.250.14=0.0350.250.14 1.002.5 0.03.50思考:在竖式中,积的位数是3位,而积的小数位数应是4位。积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在分析情况后,让学生互相讨论。确定“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的思路。思路反思质疑:(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引导)(1)数位不够时,用0补位,这个0补在积的哪一边?(2)积末尾的0在什么时候划去?也就是说,是先确定完小数点的位置再化简,还是先划去积末尾的0,再定小数点?教师小结: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设计理念: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对例3的教学重点突出了“用0补位”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补位”“怎
21、样补位”等问题。学生只有经历了这类问题的探索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完成教科书第7页“试一试”。(同时请4位同学板演)解答时,让学生都互相说一说:积有几位小数,要用几个0来补位,小数点在哪个方向上。如果把“0.050.25”改成“0.540.25”,把“0.370.28”改成“0.350.28”,再计算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又得注意什么?(重点是对积末尾0的化简时机的把握)三、课堂练习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第6题 让每位同学尝试当一回“大夫”,看看4个小动物的“毛病”在哪里,再帮助它们订正过来。(1)只有小狐狸是正确的。(2)小狮子、小猴、小猪的问题都
22、出在积的小数点定位上,其中小狮子错在积的小数位应为3位,小猴错在估计是把积末尾0先划去后才定的小数点位置,小猪则是错在当积的位数不够时没用0补位。(3)小动物的问题中有没有自己的影子呢?值得注意。2.出示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第4题(1)先独立完成,再交流。(2)思考:这道题的解答给了我们什么启迪?(同学讨论)设计理念:注重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和运用,学生通过对因数和积的对比、观察发现规律,不但增强了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能力,而且从发现的规律中打破了学生的一些习惯思维,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3.独立练习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第5题。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遇到了什么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西师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