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精品文档.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主 备 人 备课时间8月31日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我们关心天气教 学目 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内容分析 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各种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时间 1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导入: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不同的天气,想了解它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关注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天气的一些问题。(板书:我们关心天
2、气)一、认识天气现象1课件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多云、晴、小雨)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课件认识各种天气现象:晴、雨、雪、风)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可根据云量、降水、气温、风等来分)5汇报交流。二、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
3、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空旷场地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5分钟左右)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6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4、。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11投影展示学生的“网状图”。12小结: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所以我们要经常观察了解天气现象。三、总结与延伸: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宁波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课外活动:观察每天的天气现象;收看、收听每天的天气预报。课堂评估:学生能否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学生能否对天气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否分别从云量、降雨量、
5、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方面来描述天气。学生回答。认识各种天气现象:晴、雨、雪、风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汇报观察到天气现象。看书本上“网状图”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共同小结。板书设计我们关心天气天气现象:晴、雨、雪、风描述天气: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教后反思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主 备 人备课时间9月2日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2.天气日历教 学目 标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2.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内容分析
6、 重难点通过天气符号的认识和学习,能制作天气日历表。通过学习能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教学准备一张分类画有天气符号的大纸、一张天气日历、一张气温柱形图表教学时间 1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上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两周前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吗?”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然后,教师让学生描述当天的天气怎么样。再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教师这时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并指出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告诉他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
7、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接下来,出示分类画有天气符号的大纸和课件。告诉学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向学生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符号和上节课天气预报里的符号一样吗,学生会发现今天的天气符号上添加了许多文字说明。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照着大纸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用课件让学生练习天气符号。因为在今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就要用自己制作的这样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他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当天的
8、日期。二、制作天气日历可以由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首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气温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回到教室后,教师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学生把小卡片贴在“天气日历”相应的日期栏内。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
9、的小卡片。请一名学生把小卡片贴在“天气日历”相应的日期栏内。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风向?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学生把小卡片贴在“天气日历”相应的日期栏内。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当天的气温。告诉学生,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把天气现象像这样记录下来。然后讨论怎样分配每天的记录任务,根据学生的讨论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统一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观察天气。先回忆,再讨论观察这些符号和上节课天气预报里的符号一样吗?制作天气日历。板书设计2、天气日历制作天气日历:我们可以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云的种类、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教后反思
10、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主 备 人备课时间9月2日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温度与气温教 学目 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内容分析 重难点通过比较,能选择合适的测量气温的地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 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师: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
11、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二、巩固温度计的使用1师:气温可用温度计来测量。出示课件:(图)温度计师:还记得怎样使用温度计吗?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注意什么?请生说说,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安全问题、温度计的拿法、怎样读数、刻度含义)2出示课件:各种温度的温度计 师:你能读出它的温度吗?请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温度计刻度。3现在我们用手握住温度计的液泡,待液柱不再上升时,读出温度。各组取温度计,实测。师:刚才测的是什么温度?液柱变化有什么特点?(液柱先上升,再稳定,说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需要有个变化过程,在实测时,约需等待2分钟后再读数)三、探究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师:你们
12、认为今天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气温一样吗?哪个会高一点?请生回答,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分别测量室内外温度,再比较数据。)3师:现在我们先来测一下室内温度。生实测。4交流室内温度数据,简析数据略有不同原因。5师:室外我们可选择什么地方来测气温?确定测温地点、分组,并强调安全问题 6小组选择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记录所测温度。 7汇报数据,并分析师: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低)?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室外)师:室外背阴处与向阳处的温度一样吗?哪个地点温度高(低)?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8教师小
13、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四、分析比较一天中的气温1师: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是不同的。那么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一样吗?2请小组拿出事先测量好的一天中的气温统计表 师:一天中的气温什么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小组汇报交流。4师: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测量气温?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早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早上到校后 大课间后 中饭后 两节课后 放学后7:30 9:10 12:00 14:10 16:10五、课外延伸不同的天气,同一
14、时间天气的变化规律都一样吗?怎样验证?请各组分别测量晴天、多云天、阴天、雨天等情况下一天中各时间段的气温,并记录。这单元结束时,我们来分享研究成果。观察:两张不同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说说还记得怎样使用温度计吗?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温度计刻度。测量室内外温度,再比较数据!记录所测温度。讨论: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拿出事先测量好的一天中的气温统计表。讨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板书设计温度和气温大气的温度:室外阴凉、通风处同一时间 室内室外温度不同同一时间,室外不同地点温度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气温也不同教后反思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主 备 人备课时间9月5日课型新
15、授 教学内容风向与风速教 学目 标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2.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内容分析 重难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 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时间 1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
16、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
17、地观察1测量风向和风速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课外活动:1连续几天观测风向和风速。2收看、收听每天的天气预报。课堂评估:1.学生能否制作并使用风向标判断风的方向。2.学生能否利用小红旗等判断风力等级。学生描述认识风向标。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测量风向和风速。板书设计4、风向与风速认识风向标。制作风向标测量风向和风速教后反思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主 备 人备课时间9月5日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降水量的测定教 学目 标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3.经历一次收集和测量降
18、水量的模拟过程。内容分析 重难点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正确使用雨量器测出降雨量。 教学准备雨量器一个,每组学生科学记录卡一页。教学时间 1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天气预报引入: 1天气预报中的雨、雪、冰雹,它们都叫做降水。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降水量的测量。(板书:降水量的测量)(二)认识雨量器。 1过渡语:测量降水量需要一定的装置,这就是雨量器。(板书:雨量器)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师导读:雨量器是。一起读。 (板书:降水量 测量) 3出示教师制作雨量器。 (三)制作雨量器。1过渡语:雨量器这么有用,我们一起做个“雨量
19、器”。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 2清点桌上的材料:有请组长汇报材料的情况。(和这组一样的请举手。) 3介绍制作步骤:材料有了,怎样制作雨量器呢?第一步:画好刻度。(为了让测量更准确,我们应该以毫米为单位?)第二步:用透明胶带粘好纸条。(纸条在透明胶带的中间)第三步:把透明胶带粘在杯子上。(刻度的底部正好与杯子内侧底部对齐)4学生分组制作雨量器。5反馈制作情况:时间到!哪组愿意展示自己的成果?。 6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四)教师演示实验。 1过渡语:有了雨量器就可以测量降水量了,没下雨,如何进行测量呢?(生自由交流)是的,我们可以用人工降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