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知识点.doc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点.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精品文档.第一章普通心理学历年考试章节分数分布时间级别一节二节三节四节五节六节七节八节合计2009.11三级41229二级52211112010.5三级24312214二级151212122010.11三级132214114二级12212121122011.5三级112112210二级122231112011.11三级117122115二级27221142012.5三级17111314二级2342111142012.11三级361111114二级121163142013.5三级134222115二级343112142013.
2、11三级二级824632722163314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 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二、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 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 心理特征:需要和动机-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1、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1、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
3、人们的生活经验、临床的事实、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2、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3、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 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
4、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4、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5、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
5、的产物6、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和中间学科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 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2、 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世硕主张有善有恶,告子主张无善无恶3、 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4、 19世纪以前,心理学属于哲学的范畴5、 19世纪中叶,由于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中引进了实验的方法,心理学才成为实证科学,并从哲学中分化出来6、 19世纪中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韦伯发现了韦伯定律,费希纳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冯特开创了第一个心理现象实验室,创办了
6、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7、 为纪念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看做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二、 学派的纷争1、 构造心理学: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心理学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把被试者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自我观察的方法,作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因而遭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动。2、 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和安吉尔。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推动下建立起来的。机能主义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
7、反对把心理看成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反对把心理学只看成一门纯科学。3、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4、 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三、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1、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为罗杰斯和马斯洛,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理论观点:应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2、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
8、则 1、客观性原则:关键在于要有科学的手段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辩证发展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4、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二、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 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
9、对脊神经2、 从功能上分,外周神经系统分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3、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躯体神经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4、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5、 自主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都具有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后者的功能则在于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的状态6、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三、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2、 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3、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4、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是脑的最古老单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5、
10、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6、 中脑里有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7、 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8、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四部分构成9、 丘脑:除嗅觉神经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成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10、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11、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中枢,它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12、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四、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1、 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是人脑的主要特征2、 大脑皮质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
11、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五、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又是不对称的,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2、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如:概念形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3、 左利手的人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如:音乐、美术、情绪的表达与识别4、 罗杰.斯佩里做的“脑割裂”实验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无考点)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
12、的反射学说一、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2、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规律性回答3、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4、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反射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反射为操作条件反射5、 第一信号系统: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6、 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人特有的二、 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 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2、 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
13、抑制3、 消退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4、 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5、 分化抑制: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6、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7、 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8、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9、 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一、 感觉的定义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 感觉的种类1、 外部
14、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于感觉阈限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1、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2、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3、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二、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1、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2、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英文缩写j.n.d.3、 韦伯定律、费西纳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的范围三、 感觉现象1、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
15、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对暗适应是从亮处到暗处面试感受性提高的过程,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对暗适应的研究受到特别的关注。要保护对暗适应,就要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办法就是戴上红色的眼镜。2、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如:红色的负后像是绿色,黄色的负后像是蓝色。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3、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红花还的绿叶配、闻完臭的闻香的、吃完苦的吃甜的、摸完冷的摸热的4、 联觉: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一、 视觉1、 视觉
16、的适宜刺激时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也叫光波2、 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包括椎体细胞核杆体细胞;椎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附近,对强光敏感,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属于明视觉,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附近,对弱光敏感,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属于暗视觉。枕叶后端的枕极产生视觉。3、 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4、 灰为非彩色,没有色调,饱和度是0,灰只有明度一种特性。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失去了色调,变成了灰,这两种颜色是互补色5、 色觉异常分
17、为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6、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来辨认颜色的7、 色觉异常绝大部分是遗传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如果外祖父是色盲,爸爸也是色盲,女儿才会是色盲,色盲中男性多于女性。二、 听觉1、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2、在听阈范围内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3、听觉感受性和年龄有关,60岁以后岁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人首先丧失的事对高频声音的听觉4、听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5、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无周期性的、不规则的声
18、音叫噪音,噪音不仅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而且取决于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三、嗅觉1、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时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2、嗅觉感受器是鼻腔上部粘膜上的嗅细胞四、味觉1、味觉感受器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味觉的适宜刺激时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2、最基本的味觉是甜、酸、苦、咸,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3、味觉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关系五、皮肤感觉1、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2、皮肤的表面温度叫生理零度六、平衡觉1、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2、晕车、晕船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七、运动觉1、运动觉又叫动觉,
19、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八、内脏感觉1、又叫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及痛的感觉2、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的壁上3、内脏感觉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不准确,也叫“黑暗”的感觉,具有放射的性质4、内脏器官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九、痛觉1、痛觉遍布在全身的所有组织中2、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具有生物学意义,痛觉难以适应3、痛觉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一、知觉的定义1、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2、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是单
20、一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作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3、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都反映的事事物的外部现象,都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二、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在过去经验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2、选择性: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把其他对象当背景,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3、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大小、颜色、明度、形状、运动都有恒常性。恒常性的发生时有条件的,超出这种条件的限度,恒常性就
21、不存在了4、理解性:在知觉某个事物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一、 空间知觉1、 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2、 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3、 判断距离远近的线索: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辐合;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的透视作用、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运动视差;双眼线索: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4、 两根铁轨在视线尽头交叉,属于单眼线索中的线条透视;坐在奔驶的火车上看外边的景物,属于运动视差立体摄影、立体电影都是利用双眼视差的原理制作出来的二、 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心理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