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处理如何提高底片质量.doc
《暗室处理如何提高底片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暗室处理如何提高底片质量.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暗室处理如何提高底片质量.精品文档.暗室处理如何提高射线底片的质量山东电建二公司 张爱秀摘要:通过对暗室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减少射线底片的缺陷,提高射线底片质量,确保射线探伤的一次成功率。关鍵词:暗室处理 射线底片 缺陷引言:随着电力建设火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现场安装的焊口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亚临界机组的2万余只焊口到超超临界机组的8万余只,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射线探伤的工作量,而留给射线探伤的时间很紧,而且往往又是在晚上;而现场射线探伤几乎全部是高空作业,环境复杂,透照位置别扭,施工难度极大,这就给探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射线探伤的
2、一次成功率,避免返工。暗室处理是影响底片质量,提高射线探伤可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暗室处理包括切片、装袋、取片、显影、定影、水冲洗和底片干燥等,任何一个环节稍一疏忽就会造成底片质量缺陷,这不仅造成废片,浪费材料,而且需要返工增加了工作量,严重的还会延误工期。因此正确进行暗室处理,防止产生底片伪缺陷及黑度过高、黑度过低等缺陷,提高底片的质量至关重要。 1.暗室处理常见缺陷及其成因 1.1伪缺陷:是由于照相材料、工艺或操作不当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1.1、划痕:胶片被尖锐物体(指甲、器具尖角、胶片尖角、砂粒等)划过,在底片上留下的黑线。1.1.2压痕:胶片局部受压会引起局部感光,
3、从而在底片上留下压痕。1.1.3折痕:胶片受弯折,会发生减感或增感效应,在底片上产生白色或黑色影像。1.1.4水迹:由于水质不好或底片干燥处理不当,会在底片上出现水迹。1.1.5静电感光:切装胶片时,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发生放电现象使胶片感光,在底片上留下黑色影像。1.1.6显影斑纹:由于曝光过度,显影液温度过高、浓度过大导致快速显影,或因显影时搅动不及时,均会造成显影不均匀,从而产生显影斑纹。1.1.7显影液沾染:显影操作开始前,胶片沾染了显影液,沾上显影液的部位提前显影,黑度比其他部位大。1.1.8定影液沾染:显影操作开始前,胶片沾染了定影液,沾上定影液的部位发生定影作用,使得该部位黑度小于其
4、他部位。1.1.9增感屏伪缺陷:由于增感屏的损坏或污染使局部增感性能改变而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如增感屏上的裂纹或划伤会在底片上造成黑色影像,而增感屏上的污物在底片上造成白色影像。1.1.10胶片上其他伪缺陷还有:因胶片质量不好或暗室处理不当引起的药膜脱落、网纹、指印、污染等,因胶片保存或使用不当造成的跑光、霉点等。 1.2暗室处理常见其他缺陷1.2.1黑度过高:显影液温度过高或显影时间过长造成底片黑度超过标准要求值,或超过观片灯亮度所能观察范围。1.2.2黑度过低:显影液温度过低或显影时间过短或显影液活性达不到要求,造成底片黑度低于标准要求值。2.暗室处理常见底片缺陷的预防措施为便于描述,把缺
5、陷按照产生的时期不同分为三类:早期缺陷、中期缺陷和后期缺陷。2.1早期缺陷:胶片在放入显影液前所引起的缺陷,称为早期缺陷。2.1.1早期缺陷的形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操作者对新配制的显影、定影液性能不熟悉而引起的人为缺陷,二是由于胶片本身质量和裁、装胶片技术造成的人为缺陷。三是增感屏损伤及污物所带来的缺陷。2.1.2由于对显定影性能不熟悉而引起的缺陷,首先要通过试验,对新药液的性能做到心中有数并记录在暗室专用记录本上,同时写好配药液的日期。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洗片的数量和日期均要记录上,以便让所有进行暗室处理人员都实时了解显定液的性能及活性。2.1.3由于胶片本身质量造成的缺陷,首先胶片的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暗室 处理 如何 提高 底片 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