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抽样调查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样调查教学大纲.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抽样调查教学大纲.精品文档.抽样调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43890课程名称:抽样调查英文名称:Sampling survey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 时:54学分:3适用对象: 统计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二、课程简介抽样调查是统计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在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非统计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是一门很实用的选修课。本课程将系统地讲授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主要内容有抽样基本概念,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不等概率抽样,比
2、率估计与回归估计。Sample Survey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professionals in statistics, statistical expertise in the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ile for non-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statistics is also a very practical electives. This course will be taught in a systematic sampling of the basic method
3、s and theori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sampling, simple random sampling, stratified sampling, ranging from probability sampling, ratio estimation and regression estim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经济类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已把抽样调查作为主要的调查方式列入了统计法,同时,国际上也普遍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数据。面对信息时代的二十
4、一世纪,可以说抽样调查在调查方法中将逐渐占主导地位。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调查抽样方法,了解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和一些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用统计方法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抽样调查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 正确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涵义、基本分类和特点;2. 对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和作用有初步的认识;3. 对抽样调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有一般的了解;4. 对抽样调查的实际应用有大致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抽样调查概述、含义、程序与作用,以及抽样调查的产生与发展,人口方面的调查,经济方面的调查,社会方面的调查和
5、其他调查。(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2.请列举一些你所了解的以及被接受的抽样调查。(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二章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总体、单位、抽样框、样本等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知常用的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2.系统了解估计量、抽样分布、抽样误差、估计精度、置信区间等概念的内涵和作用,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实际的抽样估计;3.基本掌握和理解样本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效果衡量指标。(二)教学内容本章介绍了总体与样本的相关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估计量与抽样分布,优良估计量的标
6、准,抽样分布定理,抽样误差与置信区间,样本设计的内容,样本设计原则,设计效应与样本量的确定等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三)课后练习 1.总体、样本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总体与抽样框的联系与区别。 3.无偏估计量、相合估计量与可用估计量的联系与区别。 4.绝对误差限、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一)目的与要求1. 熟练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式和样本抽选方法;2. 熟知总体均值、总体总值和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3. 了解样本量的确定;4. 了解子总体的估计.(二)教学内容本章介绍了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7、(考虑顺序、不考虑顺序),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考虑顺序、不考虑顺序),不放回与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比较,简单随机样本的抽选方法(抽签法、随机数法),总体均值的简单估计,总体总值的简单估计,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样本量的确定*(选学),确定样本量主要考虑的因素, 估计总体均值(总值)的样本量确定, 估计总体比例的样本量确定, 逆抽样法, 子总体的估计*(选学)。(三)课后练习 1.某工厂欲制定工作定额,估计某项作业所需平均时间,从全厂98名从事该项作业的工人中随机抽选8人,其操作时间分别为4.2,5.1,7.9,3.8,5.3,4.6,5.1,4.1(单位:分),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项作业平均所
8、需时间的置信区间(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可忽略)。 2.某居民区共有10 000户,现用抽样调查估计该区居民的用水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了100户,得样本平均数为12.5,样本方差为1252.估计该居民区的总用水量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试问应抽多少户作样本?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四章 分层抽样(一)目的与要求1. 正确理解层与分层抽样的涵义、特点及作用;2. 掌握分层抽样的估计量及其性质;3. 掌握分层抽样样本量的确定方法;4. 了解分层抽样的设计效果;5,了解分层抽样其他有关理论问题,包括层权偏差、最优分配偏差、
9、事后分层等。(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对分层抽样的方式、估计量及其性质、样本量的确定及分配、设计效果等进行系统介绍。主要内容有:分层抽样与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与作用、层的划分原则、总体均值的估计、总体总值的估计、总体比例的估计、样本量的分配、样本量的确定、分层抽样设计效果分析。(三)课后练习 P92-P93,练习4.3,4.4,4.5,4.6。(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第五章 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总体比率、比率估计量及回归估计量的概念;2. 了解比率估计量、回归估计量的偏差、方差及方差的估计量;3. 掌握应用比率估计量及
10、回归估计量的条件。(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主要内容如何提出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比率、比率与比例的区别;基本信息、辅助信息;两变量均为调查变量的比率估计、一个变量为调查变量另一个为辅助变量的比率估计。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方法?第二节 比率估计1 主要内容比率估计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比率估计量、比率估计量的偏差与均方误差、比率估计量方差的样本估计与比率估计量的置信区间、比率估计量优于简单估计量的条件、多元比率估计、乘积估计。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比率估计量的性质,方差估计和置信区间。第三节 回归估计1 主要内容各种
11、回归估计量的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回归估计的定义,回归系数为设定常数情形下的回归估计量的性质,取样本回归系数的情形,回归估计与比率估计及简单估计的大样本比较。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回归估计与比率估计及简单估计的大样本比较。第四节 分层比率估计与分层回归估计1 主要内容如何提出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分别比率估计与联合比率估计,分别回归估计与联合回归估计,各种估计量的比较。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及简单估计之间有什么区别?(三)课后练习 P117-P118,练习5.3,5.4,5.6,5.8。(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
12、为课堂讨论。第六章 不等概率抽样(一)目的与要求1. 熟练掌握不等概率抽样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不等概率抽样的应用意义;2. 了解放回与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的各种估计量构造及其方差估计;3. 能够在实际抽样中运用不等概率方法,尤其是PPS等常用的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主要内容不等概率抽样的必要性和主要分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不等概率抽样的必要性,实施不等概率抽样的必要条件,不等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型,放回不等概率抽样,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不等概率抽样的主要分类。第二节 放回不等概率抽样1 主要内容放回不等概率抽样的抽选,实施与估计量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抽样调查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