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申请书.doc
《投标申请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标申请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投标申请书.精品文档.关于粒度分布测量仪器的简 单 介 绍 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版一、常用粒度分布测量方法及特点粉末粒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据统计至少已经发展了上百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方法被逐步淘汰(如沉降法等),有些方法得到了改进和发展(如激光散射法、动态光散射等),并在生产、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表给出目前常用的粒度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大致测量范围筛分法标准筛40 1000m 特殊筛5 1000m显微图象分析光学显微镜1 1000m电子显微镜0001 10m库尔特计数器04 2
2、00mBET法0003 3m透过法0001 100m重力沉降移液管法1 100m比重计法1100m浊度法01 100m天平法01 150m离心沉降05 30m离心沉降+重力沉降05 150m动态光散射法0003 3m激光散射法002 2500m表一现在普遍使用的测量方法有筛分法、显微图像法、光透沉降法、激光散射(衍射)法等几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度测量方法。1.1筛分法此方法是一种具有很长历史的粒度测定方法,筛分法粒度测量是利用一组筛孔大小不同的标准筛将粉末进行筛分,然后对每个筛上样品分别进行称重,进而得到以质量为量纲的粒度分布数据,并可由分布结果计算出如Dv50等其它参数。筛分法主要特
3、点是测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存在着如重复性差,测量时间较长,不能对5m以下的颗粒进行测量等缺点。12 显微图像分析法利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颗粒粒度及粒度分布,颗粒形貌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测量粒度分布而且能够直接观察到颗粒的形状,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可目视的直观测试方法,这种特点也是其它粒度测量仪器所不具备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简便、费用低,缺点是由于取样量很少,为使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必须增加待测颗粒的个数(一般认为测量颗粒的个数应在1000个以上),这就相应增加了测量时间,及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但由于能够对颗粒形貌(如长径比等)进行测量,目前也有
4、一定的应用。2.3 光透沉降法2.31 简单原理: 沉降法粒度测试的理论基础是斯托克司定律和比尔定律。前者给出颗粒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关系,后者阐明光强透过率与粒径重量的关系。简单的描述:在沉降液中,有若干相同比重的颗粒,如果同一时刻,从同一位置开始下降,则不同直径的颗粒到达测量区的时间是不同的,根据颗粒到达测量区的时间,及光强的强弱,就可以推算出颗粒的粒径,及相应粒径的颗粒在颗粒群中占有的比例。斯托克司定律: .式(2)其中:V 粒径为D的颗粒的运动速度(沉降速度)g 常数;Df 沉降介质比重;Ds 样品比重;Vis 沉降介质黏度Ii 比尔定律:.式(3)Io 入射光强;Ii 出射光强;Q 常数
5、;N(D) 为光束中粒径在DD+d(D)之间的颗粒数。I0232 特点 采用此种原理的测量仪器有比较长的使用历史,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测量手段的进步,此方法日益暴露出不能适应现代粒度测量的缺陷:1) 测量过程需要的参数较多,如样品的真比重,沉降介质的黏度等,这些参数中,有的可以精确给定,有的虽测前能给定,但在测量过程中却连续变化,如沉降介质的黏度,对于离心沉降,随着离心电机的高速旋转,沉降介质的温度由于摩擦作用而升高(每变化1,介质粘度变化12%),同时沉降介质的黏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目前的温度测量技术无法实时检测到这种温度的改变,同时也就无法跟踪沉降介质黏度的改变,因此导致了较大的附加误差。2
6、) 测量时间较长,尤其要测量下限为零点几个微米时,测量时间成倍增加,无法适应现代化工厂连续、快速粒度检测需要。如我所生产的GXL-202离心沉降粒度分布测量仪,对于一种假设样品,如此样品比重为2.4,环境温度为22,需要测量的粒度下限分别为0.5微米和0.1微米,其测量时间分别为:所选择的测量方式测量粒度下限 0.5微米测量粒度下限 0.1微米纯重力沉降55小时59分钟59秒1400小时重力沉降+750转离心沉降1小时17分钟58秒28小时1分钟2秒重力沉降+1500转离心沉降28分钟2秒7小时8分钟48秒750转离心沉降1小时6分钟47秒27小时49分钟51秒1500转离心沉降16分钟41秒
7、6小时57分钟27秒同时仪器由于长时间连续运转,电子元件的温度漂移等都将引起相应的测量误差。3) 由于在测试过程,单次取样经过沉降过程后即得出测量结果,导致非常容易因为电路稳定性、样品配置等方面而造成的干扰,重复性指标差。4) 其它的一些缺陷如:不能测量两种或几种不同比重的样品混合在一起的粉末,测量过程中人为操作因素对结果影响较大等。由于存在上述缺陷,现此种仪器正在逐步退出粒度测量仪器市场。24 激光散射法241 简单原理此类颗粒测量仪器是以物理学上富朗和菲衍射(Fraunhofer diffraction)和米氏散射( Mie scattering )为理论基础。此理论可以简单理解为沿直线传
8、播的平行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颗粒的遮挡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衍射和散射现象),并且大颗粒使激光改变的角度小,小颗粒改变大。(见图1,实际上是由于颗粒的遮挡在无限远处形成了一个爱里斑,爱里斑87%的能量集中在中心亮环,且颗粒直径越大,中心亮环越小,颗粒直径越小,中心亮环越大)。如果能在不同角度上接收光能,对于相应的角度,其光能是对应直径的颗粒集合发生衍射(散射)造成的,相应其他角度上光能的强弱也就反应了对应直径颗粒在整个颗粒集合中占有的比例(见图2)。图1根据上述简单原理,在此类仪器的研制中,主要的技术问题有三点,一是如何在不同角度上准确测量到散射(衍射)光能,二是测量出来的光能通
9、过什么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尽可能反映样品真实粒径分布的测量结果,三是如何从理论上保证对小颗粒测量的准确度。下图为我所研制的GSL-101BI型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光路系统:图2242 特点采用激光粒度测量仪器相对于光透沉降粒度测量仪器具有很多优点:1) 原理先进,并且由于测试过程中没有需要预先设定的参数(如样品比重、介质黏度、环境温度等),及在测量过程中随时改变的条件,因此测量结果准确、可靠;2) 由于无需沉降过程,测量速度快,测试时间与样品粒度分布无关,测试过程仅需1分钟; 3)每次测试,多次对样品进行扫描,测试重复性好。如下面实验,实验样品选用上海标准物质测试研究所的SB2005,分别使用我所生
10、产的GSL-101BI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和 GXL-202离心沉降粒度分布测量仪器进行测试,其对比如下:(以Dv50为基准)GSL-101BIGXL-20216836402689686368269246866675685651注:关于两种仪器的对比请参考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器和光透沉降式颗粒分布测量仪器的对比一文,如用户感兴趣,欢迎索取。二、 GSL-101BI型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性能、特点1、 测量范围:0.15400 微米单透镜测量,全部光学系统固定在3毫米厚的钢制底座上,无论测量Dv50只有零点几微米的细样品还是超过几百微米的粗样品,都无须更换透镜和调整光学系统。这样设计不仅保障了光学系统
11、的稳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性能,同时避免了多透镜光路系统,由于在测试过程中,更换透镜及调整光学系统所导致的系统误差。注1: 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的光学系统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出厂前,光路已准确调整至相应位置,并加以紧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光路如果稍微出现偏差,尤其对于较粗样品,测量结果误差将成倍增加。注2:根据本所实验,采用多透镜测量方式,使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个样品,分别使用两组不同焦距的透镜进行测量,得到的两组测量结果有显著的差别,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对于同一个样品,不管用多少焦距的透镜测试,只能有唯一结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户难以断定,如何选择透镜的焦距才能得到接近真值的结
12、果,因此我所不采用多透镜的设计方法。2、光电探测阵列:主通道 70个 ,侧向探测通道12个 根据前面的简单原理介绍,光电探测阵列为激光粒度测量仪器最为关键的部件。本所没有采用国内厂家普遍使用的31通道环形探测阵列,因为此探测阵列通道数量少、面积小,无法满足用户对粒度测试指标的精度要求,而是在国内首家进行了独立开发。在光电探测器在开发过程中,参考了国外一些先进仪器的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指标如通道数量等,同时综合了我国目前的加工能力,和仪器硬件、计算数据处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主光电探测阵列的通道数为70道,侧向、后向探测阵列分别为12道。在光电探测器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70个
13、光电传感器件都做在同一个硅基片上,保证了每个光电传感器都具有一致的光电特性,并在侧向增加了12(后向12)个辅助测量通道(见图1,及有关原理的简单介绍,由于目前加工能力限制,主光电探测阵列的长度不可能超过110毫米,对于小于0.4微米的颗粒散射光便接收不到,但采用了侧向测量通道后,便可以接收到,如图1中最小颗粒的散射光束A,从而在设计上保证了小颗粒的测量),这些措施保证了我所研制的光电探测阵列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很长的使用寿命。由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加工能力、及仪器硬件、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做到对光强样品中所有直径的颗粒所发出的衍射、散射光能的连续测量,只能在特定的分级点(通道)上对
14、光能进行测量(也就是说,只有特定分级点上的频率、累积数据才是真正测量结果,如仪器使用31个通道的光电探测阵列,却得出64个分布数据,则另32个就是经过插值处理计算出来的,并非真实的测量结果),所以光电探测阵列的通道数量就是衡量此类仪器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在理想的激光颗粒测量仪中应具有无限多个分级点(通道),这样才可以做到对样品中所有直径的颗粒进行连续测量,但目前还难以实现,因此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设计此类仪器时,根据能够达到的水平尽可能增加光电探测器采样通道的数量(如美国BECKMAN COULTER 公司的LS23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使用的光电探测阵列的通道数多达131个),因为随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投标 申请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