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实训教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收音机实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音机实训教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收音机实训教材.精品文档.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收音机实训教材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第一讲 收音机常用元器件第一节 电阻一. 作用在电路中控制各工作点电压和电流,即降低电压或限制电流。通常作负载、分流器、分压器等。二特性对低频的交流电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相同。电阻对高频来说,有一种集肤效应,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表面电阻低于内部电阻。三字母识别法5欧8-5.8 1K5-1.5K四额定功率电流通过电阻时,会因电阻消耗功率而发热。电阻不致使电阻烧坏的最大功率就称电阻的额定功率。五. 特殊电阻1. 保险电阻:(0.5150欧)2. 湿敏电阻:当环境温度发生
2、变化时,其阻值也变.如录像机结露保护.构造多为在一个瓷基板上加上一个电阻体,引出脚构成.有正负温度之分.3. 压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构成,并联在电路中.平时为开路状态,当二端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此电阻击穿(短路),而负载不会因电压过高而损坏.4. 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有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之分.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环境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如彩电中自动消磁电路,冰箱中起动电路(此电路与负载串联).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环境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小,多用于电池中自动稳定电路(此电阻与电路中元件并联).5. 特殊电阻的测量:对压敏电阻,用万用表测低于15V,
3、表针摆动,高于15V时为开路状态,如测量时表针到零或很小为坏;对热敏电阻,先测常态阻值(不准确),然后加热。正温度到无穷大,负温度应减小。如阻值变化很小或不变为特性不良或击穿,阻值过大为开路。第二节 电容一. 作用储存电能。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电容耦合:利用电容隔直通交性进行耦合,即前级信号送到后级。2. 旁路电容:在电路中,电阻对低频交流及直流阻碍作用相同,但在电路中有时不需要对交流限制,为此在电路中加一个电容,给交流提供通道。3. 电容滤波:利用电容隔直通交(充电放电作用)使整流后的脉动电流信号平滑.二特性隔直通交,二端电压不突变。三电容单位及大小的识别有几种识别方法:1 不标单
4、位:当大于1时单位为PF;当大于零小于1时单位为uF。如:22PF; 47004700PF; 0.0560.056UF2数码表示法:用数码表示电容容量,其单位为”PF”,读取时前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所加零的个数(为区分不标单位直标法,第三位数字多在2以上).如:1021000P 1030.01UF 10610UF等.四电容测量一般1000P以下难以测量;1000P0.1UF用R*10K档,容量越大,摆幅越大;1uF以上用R*1K或10K档;电解电容的1000UF以上用R*1测,漏电小的那次,黑表笔接正极.第三节 电感一 作用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变化,所以在交流电中起稳定电流作用。可以利用
5、电感对交流的阻碍作用进行滤波,利用电流不突变稳定电流,也可与电容组合可以构成LC谐振回路。二 特性具有电流不突变,阻交通直。 第四节 三极管一 三极管的结构与作用三极管是具有电流放大能力的半导体器件。由两个PN结构成,两个PN结形成三个不同导电类型的区域,即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外有三个电极端,分别为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三极管基本作用就是放大。要想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一定要给它的各电极加上合适的直流电压,否则三极管不仅不能工作,还有可能损坏。通常三极管放大需要满足的外部条件是:发射集正偏(发射结和基结形成的PN结上加正电压),集电极反偏(集电结和基结形成的PN结上加反电压)。二 三极管
6、识别、工作状态分类(一)管型判断 NPN PNP VC VB VE VE VB VC(二)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 1截止状态:射极反偏,零偏2放大状态: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 3饱和状态:集电极正偏,射极正偏(三)常用三极管识别1日本常用三极管识别:2SA 高频PNP2SB 低频PNP2SC 高频NPN2SD 低频NPN注:常用中高频可以代替低频;日本三极管在使用时常省略前二个字。如2SD764-D764。2南韩常用三极管识别:9013 9014 NPN9012 9015 PNP9018 NPN 超高频管三 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即闭环回路即组成形式如下图所示。反馈电路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二种。正反馈是将输
7、出信号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混合,再经放大电路使输出信号更强,多用于振荡电路。负反馈是将输出端信号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端信号相混合,再经放大电路放大,使输出信号变弱为负反馈.。反馈可改善交流信号失真,但输出增益会降低,同时减小了失真,多作用于放大电路。正负反馈的识别可以采用瞬时极性法。看输入-输出-输入极性。如返回信号与输入端信号相同为正反馈,相反为负反馈。判别时三极管射同集反,电感倒相,电容不倒相,电阻不倒相。注:串联反馈电路中,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并联反馈电路中, 极性相同为正反馈,极性相反为负反馈;实际判别时,可以首先根据串并联定律,判别串并联,再根据识别法推论判断正负
8、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有以下几种形式:(1)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电路中C1为输入耦合电容, C2为输出耦合电容,均起着阻隔直流,输入交流信号的作用;.RC、Rb分别为C极和B极提供偏置电流, Rb还电阻具有将输出端电压的变化情况返回输入端的作用,所以称为反馈电阻.电路中的工作点(IC电流)稳定过程:当IC升高时(环境温度 电压波动等引起),其自动稳定过程如下:IC UC (UC=+VCC-IC*RC) UbIbIC当IC下降时的稳定过程如下:IC UC(UC=+VCC-IC*RC) UbIbIC(2)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电路中由R1 R2分压得到固定电压,称分压式偏置。由于基偏电阻有二个,所以称
9、接地电阻为偏置电阻,Rc为C极偏置电阻,C1、C2为输入、输出耦合电容,Re为e极偏置电阻, Re反馈作用,可以稳定IC,称Re为稳定电阻。电路中有三条电流,元件多,损耗大,但稳定性好,实际使用最多.当某原因使IC过高,电路中工作点自动稳定过程为:ICIe(IC=Ie)Ue (Ue = Ie *Re)UBEIbIC.下面分析一下各元件损坏时电路状况:1. R1- UBUBEIbIC 当R1无穷大,放大器开路而不工作;2. R1:- UB UBEIbIC. R1短路,晶体管烧坏;3R2:- UBUBEIbIC;可能击穿晶体管4R2:- UBUBEIbIC;放大器开路而不工作5RC:- ICUBE
10、IbIC=0.;无IC ,不能工作 6RC:-对IC无多大影响,影响交流信号7RE:-放大器截止,不能工作.若想人为改变电路工作点时, 最好不改变RC RE, 而R2阻值一般较小也难以变换, R1一般阻值比较大,可以适当更换。四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电路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由:C1BGBEC3返回;输出信号由:C2-RLC3BGC2返回电路分析:R1、R2为B基提供上偏电压和下偏电压,R3为C极提供IC电流,同时此电阻可阻碍交流(因电源对交流为通路,如不设此电阻,交流信号由C极输出,对地短路),R4为E极稳定电阻.R1、R2、R3、R4给三极管提供适当偏置,C1、C2可隔断前后级电位,防
11、止干扰。C3为旁路电容可为交流信号提供通道。优点是对电压、电流及功率放大量均大;缺点是输入信号强时,会使输出信号失,此电路多用放大电路.2 共基极放大电路交流信号从发射极和基极间输入,从集电极和基极间输出,公共端为基极。该电路电流放大系数小于1,但是电压放大系数和功率增益大,是电压放大电路。稳定性好,输出阻抗很高,截止频率高。缺点是输入阻抗低,需要输入信号提供较大的功率。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跟随器。电路突出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都很小。常用作阻抗匹配电路,也常与共射极电路构成级联电路,利用其电阻失配而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五多级放大电路级间耦合1. 阻容耦合:用
12、电阻和电容将二级放大电路连接。此电路特点是前后级工作点调整容易,且可单独调整;缺点是由于电容对交流信号有阻碍作用,所以不同频率电路中,应选用不同的电容。2.直接耦合:前后级之间直接相连,优点是交流信号损耗小;缺点是前后级电压相互干扰,工作点不易调整。3.变压器耦合:用电感元件连接前后级放大电路。优点是电源利用率高,前后级容易匹配,互不干扰,且有较高的选择性;缺点是体积大,笨重。第二讲 收音机的原理与维修第一节 收音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一、 收音机的分类收音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根据使用器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根据放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放大式收音机和超
13、外差式收音机,根据接收的广播制式不同,可分为调幅收音机,调频收音机和调幅、调频收音机;根据接收波段不同,可分为中波、短波、中短波等。二、 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当收音机输出功率达额定值时,输入端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它是用于反映收音机接收微弱电台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灵敏度高,则接收远地及弱电台的能力就强。2、 选择性选择性表示收音机在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中,选取有用信号而抑制其它干扰信号的能力。广播电台的频率间隔为9KHZ,选择性则以输入信号失谐9KHz时灵敏度下降程度来衡量。3、 最大有用功率收音机在一定的失真指标(一般为10%)下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称为最大有用功率。收音
14、机在音量开的很大时,收听效果很差,声音严重失真。只有在一定的音量范围内,才能保证放音不产生失真。4、 电源消耗收音机正常工作时,电源电压与整机消耗电流的乘积,称为电源消耗。5、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是指收音机各波段所能接收的电台频率范围。它反映收音机的频率覆盖能力。第二节 无线电广播基本知识一什么叫无线电广播 是电台利用发射机产生的具有强辐射能力并经过调制的高频电流,通过发射天线向四周发射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无线电波,并分别以地波、天波、空间波等几种传播方式向远方传送。 要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基本知识,首先应了解广播发送端的调制和接收端的解调的定义。1. 调制由于声音信号传送距离太近,为此将声音
15、信号传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先经过声音信号音频电信号的过程,后再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能将声音信号传送到远距离处的被称作“载波”的高频等幅正弦波信号上。这样发射出去的信号就是具有强大电磁能量的无线电波。而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载波上这一过程称做调制。依据音频信号加载方式的不同,调制可分为调频、调幅两种。l 调幅:利用音频电信号强弱的变化,改变载波幅度变化。载波频率不变,而幅度随音频幅度大小而变化。l 调频:利用音频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其幅度不变。调频波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调幅波的频率范围:中波段为5361605MHz;短波段412MHz。第三节 收音机电路结构
16、及工作原理一、单管收音机(直接放大式晶体管收音机)一 电路构成L1、C1构成输入调谐回,C1为可变电容,改变C1的容量可以改变谐振频率,从而达到选台的目的;L1 、L2为磁性天线的初次级线圈;VD、C3构成检波电路,作用是由高频载波中取出音频信号;BG1为放大管,放大检波送来的音频信号,R、VD内阻构成BG1基偏,C2为旁路电容,Y为高阻抗扬声器。二工作原理由天线磁棒收集到的电磁波信号(各种频率)加入到由L1 C1构成的谐振电路。调整C1的容量,使其与某输入频率谐振(选出某电台信号),并将此信号经能量转换,送入L2,加入D进行检波(为防止信号失真,D由BG1提供微偏),经过VD检波,信号分二路
17、,高频载波信号经C3旁路到地,低频信号经BG1基极(C3对低频为信号为开路),经BG1放大后,由C极输出加入Y,还原出音频信号。二、超外差式收音机一电路构成超外差式收音机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前置低放、功放、AGC电路等几个电路组成。 二工作原理1. 输入回路:接收空中众多电磁波信号,从中选出所需电台信号送变频级。2. 变频级:将输入高频调幅波信号变频为465KHz固定中频调幅波信号。此电路包括二部分:本机振荡电路和混频电路。本机振荡电路产生比输入信号高出一个固定中频频率的等幅波信号(中波输入信号频率为535KHz1605KHz短波输入频率为4MHZ12MHZ
18、);混频电路则对输入回路送来的信号和本机振荡送来的信号进行混合完成差频,在输出端得到差频后的合成调幅波,然后经混频级负载的LC调谐回路,选出465KHZ中频信号送入中放级。3. 中放级:放大456KHZ中频小信号,使其达到能满足检波所需的电平,然后送检波电路。中放级设置有选频滤波网络,以抑制其他高频干扰信号,提高整机的选择性。4. AGC电路:由于输入信号有强有弱,会影响检波效果,且使输出到扬声器上的声音忽强忽弱,影响了收音机的收音效果。为此检波输出端获取自动增益控制电压信号,反馈到中放管输入端,达到控制中频放大器的放大量,以使送入检波级的输出电平稳定的目的。5. 检波级: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
19、性,对中频调幅波进行混频,经低通滤波器,滤掉中频部分,而将其中音频信号取出,同时还得到AGC电路所需的AGC控制直流电压信号。6. 前置低放:对检波输出的较弱信号进行电压放大,以使信号电压幅度提高到可以推动功放级工作。7. 功率放大:对低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足够的功率推动扬声器工作。超外差式收音机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接收方式上是将天线上所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先进行混频,得到一个固定中频信号后,再进行检波。而不是直接将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检波。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提高了灵敏度;而且使收音机在整个接收频段的灵敏度都均一,使声音失真小;选择性能也大大加强。第四节 输入回路与变频级电路解说一.
20、 电路构成从天线接收端到混频器之间的电路,称输入回路。用于选频,其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机的选择性。输入回路由天线一次线圈、C1a 、C1b双联可变电容的初级线圈等构成。本机振荡电路由放大管BG1及偏置元件、耦合电容C3 、中频变压器B2与C1a 、C1b双联可变电容的次级线圈构成的选频网络等构成。属于变压器反馈型振荡器,采用共基极接法。产生的正弦波频率f等于选频网络的谐振频率。混频电路由BG1及偏置元件构成。二电路分析1. 输入电路:C1AB初级为输入端,与次级同轴调整.C1为高频补偿电容,可防止双联全部旋出时电路停振,L1为天线初级线圈.2. 混频及本振:BG1为混频管也为本振管(在高
21、档机中混频与本振分开),一般选用锗高频小功率PNP型管,型号为3AG221,代换可及3AG系列均可,R1为上偏置电阻(调工作点,也可设下偏置电阻),R2为BG1E极稳压电阻,C3为耦合电容(对于振荡电路又为定时电容,B2初次级线圈为本振线圈,B2初级又为正反馈线圈).选频电路:B3为选频中周,C5为谐振电容.3振荡电路:振荡电路产生等幅正弦波的一个周期要经历上升顶部保持下降间歇四个阶段。ICUC(UC=+VCC-IC*RC) UbIbIbICl 上升阶段(放大饱和):接通电源,R1、R2、B2、B3 给BG1提供工作电压,BG1工作。经历了Ib ICUCUfUe UBEIb,直至放大器进入饱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收音机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