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精品文档.1 顶管工艺施工过程主要工序1.1 工作坑及其布置工作坑是顶管施工操作的场所。要在坑内布置千斤顶、导轨等设施。排水管道顶进的工作坑,通常设在检查井位置。工作坑安排为单向坑、双向坑、转向坑、多向坑、交汇坑、接收坑等。工作坑纵断面形状有直槽形、阶梯形、平面有矩形、圆形不等。土质不稳定的工作坑壁应支设支撑,松散或饱和土层,经常采用沉井方法或连续壁方法修建工作坑。工作坑内基础,为了防止工作坑地基沉降,固定导轨、使顶管位置方向准确,应在坑底修筑基础或加固地基,常采用碎石、砼或钢筋砼基础,对土质密实地基,可采用方木基础
2、。1.2 管道顶进人工挖土顶管法采取“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施工时,首先选择工作坑位置,开挖工作坑。然后按照设计管线的位置和坡度,在工作坑底修筑基础,基础上设置导轨,管子安放在导轨上顶进。顶时前,在管前端开导轨上顶进。顶进前,在管前端开挖一个深约30-50 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管道相似的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道顶入,经多次开挖及顶进的循环。一节管顶进后,再连接下一节管子继续顶进。千斤顶支承于后背,后背支承于土后背墙或人工后背墙。由于挖土和运土都在管内进行,为便于管内操作和安放施工设备,管道直径一般不小于800mm。1.3 管道压浆管道顶进完成及检查井施工完成后应对所有管线进行压浆施工,通
3、过每节管道预留的压浆孔进行压浆,以防止管道顶进施工管顶超挖后地面出现沉降现象。4.2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开挖工作坑工作坑支护工作平台搭设导轨安装后背制做顶进设备安装下管挖土顶进测量校对接口压浆4.4.2 工作坑开挖及支护顶管坑开挖方法及支护设施选择应根据当地土质情况进行验算后,制订详细施作方案,在工作坑深度超过5m 时应邀请相关岩土专业、结构专业专家召开论证会议后进行施工。顶管工作坑与接收坑支护采用工字钢圈梁结合的方式支护,土方开挖机械与人工配合,机械挖工作坑至2 米深后采用人工配合挖除。钢木组合支撑:立梁采用I20工字钢,栽立梁要顺直工整。长度比工作坑深0.6 米,布置如下:工作坑长向间距为1
4、.5 米1 根,横向2根,中间两根以中心线两侧离顶管管外壁40cm 各设一根,以便管道入土时不切割立梁,由地面以下0.8 米设第一步盘撑,往下每1.31.5m设一步盘撑(其具体高度由开挖工作坑深度而定),但必须要高于管外顶15cm。盘撑采用I30工字钢、八字撑上两步采用I25工字钢,八字撑不得短于2.5 米。最下一步撑位于导轨下5cm 处,工作坑具体如图。4.5 顶管工作坑设备安装4.5.1 安装导轨基坑底铺设碎石,其中埋设15cm*15cm 的方木做枕木。安装要牢固可靠,以保证管子的顶进过程不会产生位移。枕木安装高程严格控制在低于管外底高程12.5cm,枕木长度比导轨外缘两边各长出30cm,
5、导轨高100mm。5.3 顶进设备安装考虑到顶管顶进采用人工在管前端开挖,管顶部位最大超挖量宜控制在1.5cm 左右,管底部位135范围内不超挖,因此,计算最大顶力时只考虑管道自重及土的侧面土压力和管道与土的摩擦力即可。根据顶力计算设置顶镐数量,如有两台顶镐,则必须将两台顶镐并联联接到油泵上,顶镐应使用稳定装置固定,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顶力达到200t 以上时采用护口铁保护管口。5.4 工作台提升架及棚架的安装5.4.1 工作台工作平台采用4 根长12m,I50工字钢为主梁,上铺15cm15cm 方木,方木长度根据工作坑顶尺寸选用。所有方木铺平挤严后,用扒钉全部扒牢,然后安设活动平台。4.
6、5.4.2 提升架与棚架顶管工程下管、出土的工作支架采用定型顶管支架,在四脚外侧焊防滑挡托,横向拉杆要齐全,安装要平且保证拉杆能充分拉紧,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工作坑地面处三面用架子管焊出围栏。四脚架采用D=159 型号,先在地面上组装好四根腿柱及顶部穿杠,挂好定滑轮及钢丝绳,再用吊车吊起人工定位焊住。提升设备采用两台卷扬机;一台为下管使用,另一台为出土使用;出土可使用2t 卷扬机即可,下管则根据管径大小、重量选择相应的卷扬机。卷扬机安装应牢固、线路清晰,滑轮应转动灵活。4.6 复核导轨面高程导轨安装好以后,要用水平仪复核导轨顶面的高程。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4.7 下管就位下管
7、前检查管子有无破损及裂纹,起重设备检查、试吊确认安全可靠方能下管。第一节管子下到导轨上,测量管子中心线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安装合格后方可顶进。4.8 管前挖土与顶进首节管下到导轨上应测量其高程、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每顶进30cm 要量测中心、高程一次,及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正常顶进时每50cm 即对首节管前后两端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一次。顶进时应昼夜三班不间断施工,防止因中途停置摩擦力增加,造成顶进困难。当遇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方可继续顶进:a.顶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障碍物;b.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c.顶铁发生扭曲变形现象;d.管位偏差过大,且
8、校正无效;e.顶力较预计增大,超过管口许可承受的能力。每下一节管材,都必须检查配套橡胶密封圈是否存在及完整,如无密封圈或损坏者需另装配密封圈,以防漏水。4.9 顶管的接口混凝土管口处待顶管完成后作管口处理。接口填打石棉水泥,填缝前先清理接缝,然后用清水湿润缝隙,按规定要求配制、填打石棉水泥,填缝完毕及时养护,钢板内涨圈与管内壁空隙用石棉水泥填满打实,钢板内涨圈外露部分涂热沥青防腐。管内接口处表面均匀涂抹聚硫密封膏。4.10 压浆处理顶管工序结束后,进行水泥浆充填,最大限度地消除因顶管施工造成的地面沉降,水泥浆充填可以有效地补偿顶管管外侧空隙部分,从而达到管体外侧土体密实。填充完毕后,做好施工记
9、录,并保存有关资料。注浆材料以低标号水泥为主,为节约材料可适当添加粉煤灰,具体注浆材料的配比暂按水泥:粉煤灰1:1(重量比),加水量以目测稠度适当,(可参考水:灰1:1)并能够具备注浆泵适用。5、质量标准5.1 主控项目1.工作坑应有足够的工作面2.工作坑支护牢固,宜形成封闭式框架3.管道外壁与土体的空隙必须进行注浆5.2 一般项目1.接口必须严密、平顺2.两根导轨应直顺、平行、等高、安装牢固,其纵坡与管道设计一致3.后背墙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应垂直4.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的杂物5顶管工作坑、后背墙、导轨允许偏差见表5.2-26.顶进管道允许偏差见表5.2-15.3 顶管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管道 施工工艺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