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大纲.doc
《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大纲.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大纲.精品文档.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大纲学时数:69学时 学分:4学分 使用专业:生物科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无脊椎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线索,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主要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亚门)、纲(亚纲)及目(昆虫纲)的分类、生态及经济地位;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部和生态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增
2、强独立操作能力、对动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学会动物的采集、培养、标本的处理和制作等技能;了解国内外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三、课程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动物学的概念,掌握动物学学习的目的、任务、研究方法以及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动物学的定义,研究动物学的目的,物种的概念及命名法则。1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2 动物学及其分科3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4 动物学发展简史4.1 西方动物学的发展4.2 我国动物学的发展5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5.1 描述法5.2 比较法5.3 实验法6 动物分类的知识6.1 分类依据6.2 分类等级6.3 物种的
3、概念6.4 动物的命名6.5 动物的分门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教学目的要求:明确动物体的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重点掌握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明确动物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教学重点难点: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1 细胞1.1 细胞的一般特征1.2 细胞的化学组成1.2.1 蛋白质1.2.2 核酸1.2.3 糖类1.3 细胞的结构1.3.1 细胞膜或质膜1.3.2 细胞质1.3.3 细胞核1.4 细胞周期1.5 细胞分裂1.5.1 无丝分裂1.5.2 有丝分裂1.5.3
4、 减数分裂2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2.1 组织2.1.1 上皮组织2.1.2 结缔组织2.1.3 肌肉组织2.1.4 神经组织2.2 器官和系统第二章原生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掌握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的主要特征。了解眼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特点。掌握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了解杜氏利什曼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教学重点:通过代表动物掌握各纲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鞭毛纲2.1 代表动物眼虫2.2 鞭毛纲
5、的主要特征2.3 鞭毛纲的重要类群2.3.1 植鞭亚纲2.3.2 动鞭亚纲3 肉足纲3.1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3.2 肉足纲的主要特征3.3 肉足纲的重要类群3.3.1 根足亚纲3.3.2 辐足亚纲4 孢子纲4.1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4.1.1 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4.1.2 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4.2 孢子纲的主要特征4.3 孢子纲的重要类群5 纤毛纲5.1 代表动物大草履虫5.2 纤毛纲的主要特征5.3 纤毛纲的常见种类6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7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教学目的要求:明确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概念,了解中生动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多细胞动物起源
6、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和学说;明确生物发生律及其在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中的意义;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尽量运用模型、挂图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从而深刻理解并掌握生物发生律(即重演律)。1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2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2.1 古生物学方面2.2形态学方面2.3 胚胎学方面3 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3.1 受精与受精卵3.2 卵裂3.3 囊胚的形成3.4 原肠胚的形成3.5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3.6 胚层的分化4 生物发生律5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5.1 群体学
7、说5.2 合胞体学说第四章多孔动物门(或海绵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系统演化的地位。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海绵动物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该类动物为最低等、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1 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1.1 体型多数不对称1.2 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1.3 具有水沟系2 海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 海绵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4 海绵动物的经济价值第五章腔肠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演化上的意义。掌握水螅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了解各纲的特征、重要的种类及经济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以水螅为代表,通过对其结构特征和生活史的学习,掌握
8、该门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动物进化上的重要地位。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辐射对称1.2 两胚层、原始消化腔1.3 组织分化1.4 肌肉的结构1.5 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2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3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3.1 水螅纲3.2 钵水母纲3.3 珊瑚纲1 腔肠动物门的系统发展第六章扁形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扁形动物门的特征,重点理解两侧对称和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了解涡虫、华枝睾吸虫、猪绦虫的形态、生活史,掌握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的主要特征,重点理解动物体的结构、机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对该门主要特征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的演化意义。教学难点:通过
9、对吸虫纲、绦虫纲动物结构和生活史的学习,理解寄生虫与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1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两侧对称1.2 中胚层的形成1.3 皮肤肌肉囊1.4 消化系统1.5 排泄系统1.6 神经系统1.7 生殖系统2 涡虫纲2.1 代表动物三角涡虫2.2 涡虫纲的主要特征2.3 涡虫纲的分类3 吸虫纲3.1 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3.1.1 形态结构3.1.2 生活史3.2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3.3 吸虫纲的分类3.3.1 单殖亚纲3.3.2 盾腹亚纲3.3.3 复殖亚纲4 绦虫纲4.1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4.1.1 形态结构4.1.2 生活史4.2 绦虫纲的主要特征4.3 绦虫纲的分类4.3.1 牛
10、带绦虫4.3.2 细粒棘球绦虫5 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5.1 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5.2 寄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5.3 防治原则6 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第七章原腔动物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原腔动物门的特征。掌握人蛔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及防治原则;了解钩虫、丝虫及其它寄生线虫结构特点、生活史及危害。掌握原腔动物门主要纲的一般特征。了解棘头动物与原腔动物的异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代表动物人蛔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的分析,掌握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以及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1 线虫动物门1.1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1 角质膜1.1.2 原体腔1.1.3 发育完善的消化管1.1.
11、4 排泄器官1.1.5 生殖1.1.6 神经系统1.2 代表动物人蛔虫1.2.1 外形1.2.2 构造1.3 线虫动物门的分类1.4 几种重要的习见线虫2 轮虫动物门3 腹毛动物门4 原腔动物的系统发生第八章环节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体节和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掌握环毛蚓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机能等特征。掌握环节动物各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环毛蚓形态结构的学习,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以及身体分节、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分节现象1.2 次生体腔1.3 刚毛
12、与疣足1.4 循环系统1.5 后肾管1.6 索式神经系统1.7 担轮幼虫2 代表动物环毛蚓2.1 外部形态2.2 内部构造3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3.1 多毛纲3.2 寡毛纲3.3 蛭纲4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5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第九章软体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掌握河蚌、乌贼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特征。掌握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的特征并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教学重点:通过对圆田螺、无齿蚌等代表动物的学习,掌握门及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等的主要特征,及其特殊结构对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腹足类身体不对称的起源以及各纲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概况。1 软体
13、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身体的划分1.2 外套膜1.3 贝壳1.4 消化系统1.5 体腔和循环系统1.6 呼吸器官1.7 排泄器官1.8 神经系统1.9 生殖和发育2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2.1 单板纲2.2 无板纲2.3 多板纲2.4 腹足纲2.4.1代表动物圆田螺2.4.2 主要特征2.4.3 身体不对称的起源2.5 掘足纲2.6 瓣鳃纲2.6.1 代表动物无齿蚌2.6.2 主要特征2.6.3 瓣鳃纲分类2.7 头足纲2.7.1 代表动物乌贼2.7.2 头足纲分类3 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4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十章节肢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掌握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
14、纲的特征。掌握昆虫分目的依据,重要目的特征及其代表种类。掌握昆虫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以及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教学重点:通过对昆虫纲代表稻蝗的学习,掌握本纲乃至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昆虫纲的分类(重要目)。 要求教学难点:昆虫纲的分类(重要目)。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 发达坚厚的外骨骼1.2 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1.3 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1.4 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1.5 分节的附肢1.6 强劲有力的横纹肌1.7 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1.8 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2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2.1 有爪纲2.2 甲壳纲2.2.1 代表动物日本沼虾2.2.2 概述及主要特
15、征2.2.3 重要种类2.3 肢口纲2.4 蛛形纲2.4.1 概述及主要特征2.4.2 重要类群2.5 多足纲2.6 昆虫纲2.6.1 代表动物中华稻蝗2.6.2 概述及主要特征2.6.3 重要类群3 节肢动物与人类4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十一章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箒虫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三小门的共同特征,三小门各自的特征以及介于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分类地位。 教学重点难点:苔藓动物、腕足动物、箒虫动物的系统发展1 苔藓动物门2 腕足动物门3 箒虫动物门4 苔藓动物、腕足动物、箒虫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十二章棘皮动物门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海盘车的形态结构、生理特
16、点及个体发育,了解棘皮动物门一些重要类群和系统发展及经济意义。1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2 代表动物海盘车2.1 外部形态2.2 内部构造3 棘皮动物的分类4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5 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教学目的要求:以柱头虫为代表,了解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掌握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及其在动物演化中的地位。教学重点难点: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1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1.1 柱头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1.2 主要特征2 其他半索动物羽鳃纲3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四、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动物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掌握动物学试验的基本技能,
17、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学时共24学时,每次实验课各3学时,共安排10个实验(选做其中8个)。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的细胞和组织1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了解动物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2 实验材料:学生用显微镜,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动物各类组织装片。3 实验内容:3.1 熟悉显微镜结构及基本操作。3.2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及蝗虫横纹肌临时装片并观察。3.3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装片及各类动物组织装片。实验二、原生动物1 实验目的:通过对眼虫、变形虫、疟原虫及草
18、履虫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点,认识一些常见种类。2 实验材料:培养的绿眼虫、变形虫及草履虫,团藻,放射虫、疟原虫等装片。3 实验内容:3.1 制作眼虫和变形虫临时装片并察。3.2 观察团藻、盘藻及放射虫等装片。3.3 油镜观察间日疟病人血液染色涂片。3.4 制作新鲜兔粪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兔艾美球虫卵囊。3.5 示范:兔艾美球虫生活史、草履虫接合生殖。实验三、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水螅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蛙早期胚胎发育各期,了解多细胞动物早期发育的一般过程,加深对多细胞动物起源的理解,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实验材料:蛙早期胚胎发育各期装片,
19、活水螅,水螅纵、横切装片,水螅过精巢、卵巢切片,薮枝螅、海月水母、海蜇浸制标本,红珊瑚等。3 实验内容:3.1 蛙早期胚胎发育各期装片观察。3.2 水螅活体及全形封片的观察。3.3 水螅纵、横切片及过精巢、卵巢切片观察。3.4 示范标本:薮枝螅、海月水母、海葵、海蜇、珊瑚等。实验四、扁形动物1 实验目的:通过对涡虫、华枝睾吸虫和猪带绦虫形态和结构的观察,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各纲及重要目的主要代表。2 实验材料:活的涡虫,涡虫整体封片,涡虫横切装片,华枝睾吸虫全形封片,猪带绦虫头节及不同节片装片;示范标本:微口涡虫、土盅、平角涡虫、姜片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等。3 实验内容:3.1 涡
20、虫活体观察。3.2 涡虫全形封片及横切装片观察。3.3 华枝睾吸虫整体封片的观察。3.4 猪带绦虫头节及其他不同节片装片观察。实验五、原腔动物及环节动物1 实验目的:以蛔虫为代表了解原腔动物的形态结构以及一般特征;学习几种常见寄生蠕虫卵的检查方法。以环毛蚓为代表了解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以及一般特征,认识环节动物各纲代表动物并了解其结构特点。2 实验材料:猪蛔虫浸制标本,蛔虫横切装片,成熟环毛蚓活体及浸制标本,蚯蚓横切装片,学生自备本人新鲜粪便,示范标本:鞭虫、铁线虫、猪巨吻棘虫、沙蚕、医蛭、螠虫等。3 实验内容:3.1 解剖并观察猪蛔虫。3.2 观察猪蛔虫横切装片。3.3 涂片法或浮集检查本人新
21、鲜粪便。3.4 观察成熟环毛蚓活体外形及运动。3.5 解剖并观察成熟环毛蚓浸制标本。3.6 观察蚯蚓横切装片。实验六、河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种类。二、实验材料:河蚌活体及浸制标本,河蚌鳃横切片,乌贼浸制标本,示范标本:田螺、三角帆蚌、扇贝、缢蛭、江瑶等。三、实验内容1 河蚌活体观察及内部解剖。2 河蚌鳃横切片观察。3 演示:乌贼的解剖及内部结构。实验七、螯虾(或日本沼虾)及蝗虫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螯虾(或日本沼虾)和棉蝗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纲和昆虫纲主要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种类。2 实验材料:螯虾(或日本沼虾)活体(或
22、浸制标本),棉蝗浸制标本;示范:藤壶、对虾、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等。3 实验内容:3.1 螯虾(或日本沼虾)活体(或浸制标本)的观察和解剖。3.2 观察并解剖棉蝗浸制标本。实验八、昆虫分类1 实验目的:学习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检索标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了解昆虫纲各重要目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代表种类及重要的经济昆虫。2 实验材料:各种昆虫成虫的干制针插标本或浸制标本,部分卵块、幼虫和蛹的浸制标本。3 实验内容:3.1 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足、触角及翅。3.2 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变态。3.3 昆虫纲分目检索及常见种类的认识。实验九、蛙(或蟾蜍)胚胎及幼体发育1 实验目的:通过对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椎 动物学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